警惕高油价下垄断压迫消费

 国际原油价格,是一根十分纤弱的神经。



  跨过新年,国际油价在2008年第一个交易日大幅上涨。美国东部时间2日中午,纽约商品交易所2月份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达到每桶100美元,刷新了去年11月21日创出的每桶99.29美元的国际原油期货盘中最高记录。每桶100美元,当是一个历史性大关,2007年1月16日,纽约商品交易所当年2月份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曾收于51.21美元/桶,一年时光,沧海桑田。



  近期油价上涨之热烈,源于投资者对原油供应的担心与美元贬值等因素的影响,市场近来对石油产量的供给预期异常黯淡。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当日警告说,到2024年,该组织可能无法满足国际原油市场需求。同日,美元对西方主要国家货币继续贬值,国际黄金以及主要商品期货价格持续走高。



  在国际油价这根神经上,吊坠着一根更为纤弱的神经,那就是国内成品油价格。国际油价的动荡,必然引起国内成品油价格的动荡,首度突破每桶100美元的历史性油价动荡,只能进一步加速国内成品油市场的裂变。每逢国际油价上涨,在“油价倒挂”之下,国内成品油市场必定供应不足,出现成品油批发价急剧上涨和零售价的原地踏步并存、成品油脱销和大量出口并存的怪象。国际油价甫涨,国内油荒即现,同时成品油出口加剧,而后国内油价上调,油荒立解。



  在一个石油对外依存度持续向50%的比例靠近的全球第二大能源消费国,如此现象,恰恰是成品油进口再转出口,以赚取巨额利润的过程。去年8月至11月,油荒席卷国内大部分地区,此前的7月,中石油、中石化两大巨头上书发改委,要求于10月上调油价。随着调价被拒,当年11月21日国际油价再度冲高,国内油荒持续蔓延。与此同期,海关总署数据显示,去年前9个月,我国出口成品油总量达到1186万吨,大幅增长30.6%。而1至7月,成品油进口达2174万吨,同比降低1.0%。在国际原油价格较低时所进口的石油,大量被石油垄断企业用于赚取外汇,并进而以油荒“逼宫”发改委上调国内成品油价格。



  而尤需引起注意的是,目前进口原油仅占我国年炼化原油总量的百分之四十略多,而几近百分之六十的原油仍是国内自产原油。国家在高价进口原油以弥补国内供应缺口时,石油巨头正在以垄断地位取得的廉价资源为国外通胀买单,并获取利润。事实证明,中国的万余家石油化工企业在油价越是高涨的时期,利润就越高,从近3年的统计数据来看,它们一直保持两位数以上的行业增速。这不是对国内消费的压迫又是什么?



  在石油定价机制未能打破行政垄断坚冰之时,高谈油价高企下的国际接轨,可谓咄咄逼人,而辅之以油荒,更是陷人危难。令人难以释怀的是,国际油价突破每桶100美元之日,中石油宣布2007年油气产量分别同比增长超过100万吨和100亿立方米——2006年中石油生产原油总量已达10664万吨,那么石油巨头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在哪里?仅仅是利润中十分微薄的向政府分红么?



  千呼万唤仍然只闻楼梯响的中国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方案,此时显得如此急迫;在全球原油储量的一半已被开采、目前已探明的石油储量仅够全世界消费四五十年的数据面前,一个健全的石油储备机制,亦是如此重要。世界已经进入了一个无可避免的高价能源时期,立于这个动荡的全球化时代,只有这些能减少石油市场价格和供应量的不正常波动。而眼下,我们要迎接的是不是又一轮油荒催逼下的油价上涨?


上一条: 3000亿俱乐部,我只有一副复杂的表情

下一条: 和通胀作长期斗争

更多>>

推荐阅读

更多>>

推荐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