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税改革要实现从国计到民生的转身

个税起征点自1600元调高至2000元,本该是能够博得喝彩的一件好事,但结果似乎不是这样,很多人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质疑。这些质疑大致总结起来有两种:



  一方面是对程序正义的质疑。2005年将个税起征点800元调整为1600元,是通过民意听证会之后才确定的起征点,是在原定1500元起征点之上又进行了调整。连霸气十足的手机漫游费都要举行“降低手机国内漫游费上限标准”听证会的社会背景下,这次个税起征点调整却有意无意地省略了这道程序,而是由财税部门和少数专家闭门磋商确定了数值,这让很多人百思不得其解。其中折射出的行政主导立法的老爷作风,不得不感叹其顽固性之高。



  另一方面是对结果正义的质疑。2000元的起征点依然是不分地域、不分具体情形的一刀切做法。在北京与贵阳两个城市,2000元所具有的购买力完全不同;在城市与农村两个人为划分的地域,2000元所能表达的含义完全不同;在单身与家庭之间,2000元所负载的压力完全不同;在体制外与体制内,2000元面对的住房和医疗是两个不同的支付价格。不仅如此,对结果正义的质疑还来自于,起征点调整的幅度无法消解物价上涨幅度带来的全方位生活重压。同时,2000元的起征点能否实现调节收入分配的政策意图很是让人怀疑,因为普通的工薪阶层依然是缴税的主力,它的现实执行状况已经背离了当时的制度设计初衷。



  法律是通过逐步修订来完善的,它需要适应社会发展的历史真实,有关个税的法律也不例外。社会对个税起征点的众多质疑,是历史真实的构成要件,况且,它们的存在表明了民众的内心感触和生活处境。中国青年报社调查中心的数据显示,有97%的受访者认为调整的个税起征点不合适,还需要再调高。面对这些,需要深刻反思个税改革的思维模式和具体行为,来回应以至消除社会质疑。



  观念决定现实。这虽然不是一句完全正确的表述,但至少包含部分真理。在当前关于个税改革的进程中,国家本位的思路依然清晰可辨。这至少可以从两个方面看得出来:



  其一,个税承担着调节收入差距的历史重任。所有国家的个税征收差不多都有这个功能,这没有什么好怀疑的,可它要承担的重量到底应该有多大却是需要考虑的。1981年开征个税时职工平均工资为每月60元,800元的起征点能够涉及到的恐怕确实是富人。现在却大不相同了,2007年我国就业者人均负担的消费支出月平均约为1586元,按照任克礼委员的估算,2008年是1800元。缴纳个税的主体早已换成工薪阶层,而富人却可以有很多方式避税。换句话说,个税已经走向了反调节功能,它已经不能承担调节收入差距的国家功能,再以此作为起征点低调的说法显得过于虚伪。



  其二,个税的财政贡献是制度设计时的牵挂。每次调整起征点时,总有人出来表示国家财政可能受到的损失,这次也不例外。据说,财政收入会因起征点调至2000元少收300亿元,说这话的时候好像国家受到了多大损失。但问题是,2007年度国家财政收入将会达到5.1万亿元,不仅如此,即使相对于央企利润的1万亿元和土地出让金的1万亿元,300亿元应该不算什么吧?何况,少收300亿元只是个静态计算方式,伴随收入较高群体的扩大,不仅不会减少还可能会增加,这从上次调整后的个税总量增加中就可以得出结论。



  以民为本的执政理念正在贯穿于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关切民生正成为一个历史方向。个税改革的思维也必须从国家本位走向民生本位,实现“为国家计”到“为民生谋”的转身。政策制定者,没有必要整天把调节分配差距挂在嘴边,而是要认真研究到底能不能调节分配差距,在缺乏配套改革的情况下,个税到底具有多大的动能?我国的基尼系数1980年为0.23左右,目前已经达到0.46。位居庙堂之高者,要计算的不应是财政收入减少了多少,而应是要考虑这部分钱是否能让民众缓解生活重压。



  当下的中国不是国家缺钱,而是民众没有购买力的痛楚。在医改、教改、房改还没有到位的状态下,民众的微薄工资不胜负累。因此,个税改革的思路必须加以转变,宏大思维需要走向具象思维,国家面向需要走向民生面向,否则,关切民生的执政理念可能会流为口号。所谓民生,不过是民众生活的文辞,它的组成是缺少浪漫色彩的柴米油盐生老病死,而判断民生是否改善的依据不是国家的统计数字,而是民众的生活感受。


上一条: 《工资条例》到底应解决什么问题

下一条: 落实医改能否真切顺应民众意愿

更多>>

推荐阅读

更多>>

推荐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