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不必对茅台涨价过度敏感

随着春节临近,白酒的供需矛盾更加突出。贵州茅台(600519行情,股吧)上周五发布公告称,将出厂价格上调约为20%。而五粮液昨天在终端市场上也开始了新一轮的提价。(《北京晨报》1月14日)



  在物价飞涨的当下,无论那一种与公众日常生活的东西涨价,都能刺激老百姓的神经。中国第一名酒——茅台,自去年3月1日以来,不到一年的时间,竞有8次上调价格,时间之紧集,价格提升幅度之大,实属罕见。



  难怪乎,公众和网民们对国内白酒业“带头大哥”所作所为,极力反对,有网友称茅台酒在行业内实际上处于垄断地位,这种行为实则是趁火打劫,落井下石;也有网友支招,建议动用国务院新修订的《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对其哄抬物价行为处于严厉罚款。等等。一时间,国酒茅台被千夫所指,仿佛成为物价猛涨的罪魁祸首。



  茅台之所以频繁涨价,厂方称这是国内外白酒市场、公司产品供求情况以及企业发展战略需要。笔者觉得,厂方的解释比较客观和公正,原因是,中国的酒类行业属于完全竞争的市场,即价格取决于供求关系,进一步讲,如果说某一种产品的价格脱离市场实际,另一种同类产品会乘虚而入,进而取代其的市场地位。当然,如果说茅台酒联合五粮液等酒厂在春节搞集体涨价,那么,有关职能部门也不能等闲视之,不管不问。



  在笔者看来,茅台酒在春节前涨价,尤其是的一年内8次涨价的显著标题,引起热议,并不是人们针对对茅台酒本身,而是很多老百姓已患上涨价敏感症。自去年以来,人们对物价特别敏感,进入2008年更成了公众的第一关注热点,但是公众的关注热情,并未挡住物价上涨的脚步,尤其眼下,一个个涨价的坏消息,不断见诸于报端,物价的一路飞涨,不断引起民生焦虑,所以,现在不管哪一种东西涨价,老百姓都将对其“恨之入骨”,并引起人们齐心讨伐。



  如果进一步分析,正是公众对涨价的过敏,以及媒体舆论的推波助澜,政府职能部门在处理物价上涨事件时,也变得不那么理智和理性,譬如,地方物价部门对牛肉拉面、火锅底料等充分竞争市场行为,进行强行干预。



  因此,笔者以为,面对目前眼花缭乱的物价上涨,一方面,公众不必过度敏感,不要对任何一种物品的上涨,都横眉怒目,不假思索地说不;另一方面,媒体要有正确的舆论导向,运用解市场经济眼光和思维,来理性观察和判断涨价行为,不要误导民众。



  此外,尤其重要的是,政府面对涨价行为要有所为和有所不为,有所为:即比如电力、电信、石油等政府扶持的垄断行业的涨价行为,因为垄断者没有市场竞争对手或竞争对手太少,如果垄断巨头们,联手起来提价,则不能通过市场竞争自动回落,必须依赖政府的有形之手,才能遏制垄断企业谋取暴利和恣意侵害消费者利益的冲动;有所不为:即对充分市场竞争领域,政府的有形之手,则不能轻举妄动,让市场的无形之手来自行调节。

上一条: 储户绝无帮银行数钱的义务

下一条: 交易量萎缩是房价出现拐点的征兆

更多>>

推荐阅读

更多>>

推荐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