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虚拟一个较高的原价,让消费者误以为商品降价幅度很大而去购买。1月15日,湖北武汉市百佳超市有限公司以价格欺诈“忽悠”消费者遭到查处。经查,该公司卖场内食用油区的标价签上标示为:葵花调和油(5升)原价74.90元,现价72.80元。而查实的结果是,该商品实际原价为73.80元。标价签上标示的元宝大豆色拉油(5升)原价59.90元,现价57.50元。经查实,该商品的实际原价为53.50元。(载1月28日《市场报》) 自去年5月以来,受国内国际多种因素影响,我国部分重要商品和居民基本生活必需品价格出现较大幅度上涨。对此,党中央、国务院十分关注,作出了一系列发展生产、保障供应的部署。近期,国家发改委还启动了临时价格干预措施,抑制价格不合理上涨,规范市场秩序,稳定心理预期。就在政府与社会为稳定物价不懈努力之时,竟有人采取商品明降暗升方法浑水摸鱼,从中渔利。这类“忽悠”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也必将使企业自身的社会信誉和经济效益大打折扣,最终只能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细细揣摩武汉百佳超市对国家临时价格干预措施的阳奉阴违之举,实际上它正是钻了临时价格干预措施的空子。目前,国家启动的临时价格干预措施核心就是对生产、批发、零售企业“提价申报”和“调价备案”。比如广东省规定:列入提价申报的方便面、食用油、牛奶行业的9家企业,应当在拟提价10个工作日前,按规定将提价申请书面报告送达广东省物价局,获得批准后方可提价;列入调价备案的企业,一次调高价格达到4%,或十日内连续调高价格累计达到6%,或三十日内连续调高价格累计达到10%,应当在调价实施后24小时内将调价书面报告送达当地市、县物价部门。但无论是“提价申报”还是“调价备案”,目标都集中在涨价干预上。而对于虚拟原价、促销“降”价的行为,却没有特殊时期的价格审查干预措施。而缺乏了这样的“降”价审查干预,一些厂商或销售人员就乘机大做文章,打着促销“降”价的幌子,怂恿消费者抢购其价格并不菲的商品,而从中攫取超额利润。 以虚拟原价“忽悠”消费者的行为自在严惩之列。它同时也启示我们,在稳定物价和市场这场经济战役面前,我们不仅要抓好生产源头,全力组织生产、增加商品供给,也要抓好商品流通、销售等各个环节。只有对每一个环节进行有效的临时价格干预,才能有效监控和制止各种价格虚高、价格欺诈现象,消除各种不合理涨价,使价格趋于平稳和回落。 春节临近,正是众多商家促销商品的时节。越是在这样的商品旺销当头,越需要物价等相关部门和人员沉入商品生产、流通、销售一线,“常在市场走,近听涨价声”。只有这样,诸如以虚拟原价“忽悠”消费者的现象才会无处遁形,对国家政策阳奉阴违的现象才会被有效遏制,才能使政府的临时价格干预措施落到实处。
上一条: 只许州官点灯,不许居民用电?
下一条: 人民币的另一种升值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