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深圳共有439.97万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而退保人数竟然高达83万人。根据现行政策,企业为农民工代缴部分只能留在原地,这意味着一年里退保人就把八亿多元贡献给了地方社保。”全国政协委员、黑龙江省政协副主席何小平表示,养老保险跨地转移难,使这项惠民政策反倒成为农民工的累赘。(《南方都市报》3月10日)
按照国家现行规定,所有的企业都应该为职工缴纳养老保险,员工在工作的时候参保,只要连续缴纳满15年,等到退休的时候,就可以领取一定的养老金,让退休后的生活得到保障。从这一点来看,养老保险制度是一件利国利民的政策。但是,为什么却有那么多的农民工退保,惠民政策为什么反倒变成农民工的累赘呢?
显然,养老保险金不能“随心所欲”地随农民工转移是导致农民工退保的主要原因。因为养老保险不能随自己转移,农民工在无奈之中只能选择退保。而按照现行的政策规定,农民工退保只能拿回自己交纳的那部分钱,企业交纳的部分则留在了当地,这对于农民工来说,是得不偿失,而对于农民工打工所在地来说,这是“只赚不赔”的买卖。因此,地方社保机构非常乐意农民工退保,而不乐意接受转移的保险。由于企业缴纳的那部分钱不能随农民工转移,而接收地最终却要承担养老保险金的支付,对于接收地来说,接受了转移的保险,也就等于是接收了一个负担,这显然是不公平的。
养老保险本来是解决农民工养老后顾之忧的,但是,由于制度的不完善,却变成了农民工的一个负担,每年春节前后,各地就会引发一股“退保潮”,这已经严重损害了农民工的利益。养老保险虽然为劳动者今后的生活提供了保障,但一旦选择中途退保,职工之前缴纳保险的年限就不再计算,也不再享受养老保险带来的保障,由此看来中途退保显然是得不偿失,农民工本身也并不愿意这么做。但是,由于一些农民工的工作流动性很大,一旦工作发生了改变,保险必须随之改变,而由于政策不够完善,保险无法完全随自己“走”,他们就只能选择退保,如果不退保,保险无法跟随自己转移,缴纳的保险费无疑是“全军覆灭”,因此,退保也就成为农民工唯一的选择。而退保也只是退回自己缴纳的部分,企业缴纳的钱则贡献给了地方社保,这实际上侵害了农民工的权益。
目前,我国老年人口比例已占总人口比例的10%以上,按照国际通行标准,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已经开始进入老年型。在完善的养老体系尚在摸索建设之际,养老问题受到的不仅仅是老年人的关注,年轻人也在为自己未来的老年生活未雨绸缪。根据搜狐网2008年两会调查显示,66%的农村居民选择依靠子女来养老,选择商业性养老的农村居民仅占1.2%,选择在民政养老机构养老的也只有5.2%。从这个调查仲我们不难发现,农民的养老问题依然是个大问题。
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以及计划生育政策的深入推行,养儿防老显然也陷入了困境,按照年龄推算,80多岁的农村老人,其子女一般也在60左右,由于没有完善的养老体系,农民的子女年龄也很大,本身的养老都成问题,又如何去赡养比自己更老的老人?因此,养儿防老并不是好办法。唯一的办法就是建立完善的养老体系,而养老保险无疑是解决农民养老问题的很好的办法,但是,由于制度的不完善,养老保险其实并不能为农民带来福祉,反而变成了农民工的负担,这大概是政策制定者当初所没有想到的。要想让养老保险真正起到“保险”左右,就应该对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进行修改何完善,降低养老保险的各种门槛,删除那些不合理的规定,让养老保险制度真正起到保障人民生活的作用,这才是养老保险的目的和意义所在!
上一条: 取消医保定点才能体现民本
下一条: 个税起征点提至5000元稍显武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