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奇迹”违背中华哲学
古时候人们见到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会产生神异感觉。中华文明对此比较缺乏敏感性,印度文明不但对神异敏感性强,而且运用想像力制造神话来宣扬宗教。围绕着佛教始祖悉达多王子的诞生、出家、成道、涅~"编出许多莫须有的“奇迹”。佛教传到中国以后,中国帝王也效法,诸如龙凤呈祥等“奇迹”也流传于民间。不过,中国文化唯物主义的倾向强,因此人们对神异“奇迹”只当作新闻,不作为人生奋斗目标。
我们今天的“奇迹”概念,取之于西方文化,比如,西方天主基督教迷信上帝造人(中国伏羲、女娲的类似传说孔孟时没有,是秦汉时期外来的),迷信耶稣复活(复活节是西方重要节日),《圣经》中耶稣把水变酒等。虽然这些都在科学进化论的理性文明中失去可信性,但当今许多西方教堂中仍然把一些当代事物描绘成上帝保佑所产生的“奇迹”。“奇迹”二字变成西方人常用的夸张手法就更不用说了。
相比之下,佛教“万事皆空”的思想加强了中国人民实事求是的精神。唐人传奇小说家沈既济作《枕中记》写了一个“黄粱梦”的故事,劝阻了亿万人在事业奋斗中作不现实的追求。现在中国人也大都笑话那些不切实际的“黄粱美梦”。梦想在世界事物因果规律中是没有位置的,“奇迹”如果真有的话,只能是偶然发生。中国“守株待兔”的寓言正说明盼望或等待“奇迹”出现是违背中华哲学的。真正的中华哲学是,“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的埋头苦干精神,以及“天下无难事,只怕用心人”的毅力。
不能相信西方人对中国的“奇迹”恭维
“有了人,什么人间奇迹都可以创造。”这是毛主席的名言,是在最困难的时候说出来发扬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这和中国最早的民谣《击壤歌》中“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帝(神)力于我何有哉”所反映的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的奋斗精神是一脉相通的。依靠人民自己的力量改造世界因而大有作为,使中国半个多世纪发生了前人根本无法想像的变化,可谓“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但这“当惊世界殊”反映的并不是为了创造“奇迹”而去奋斗,而是一种勇往直前、打破常规的精神。
“当惊世界殊”和“奇迹”发生有本质的区别。西方舆论一向看不起非西方人,认为他们比西方文明发展差一大截、怎么也赶不上的。今天某些西方论者说中国出现“奇迹”,其实是说中国的表现把一贯的西方偏见打破。中国舆论在这种“奇迹”恭维面前觉得飘飘然,实际上是把中国的正常水平降低到西方偏见的水平。
美国人形容中国发展是“奇迹”的也很多。可是,我们知道,美国是当今世界最狂妄、最盲目自大的民族。你只要听听那些共和、民主两党总统候选人对选民的鼓动,总是要把美国的“最伟大”突出———因为这是美国最高的精神诉求呀!所以,如果是美国人在叫喊“中国创造奇迹”,最好是姑妄听之,不为所动。
算不算“奇迹”,由自己的思想修养和精神状态来决定
中国当今的发展算不算“奇迹”呢?那要根据你的思想修养和精神状态来决定。如果你是虚荣心强、好胜、“老子天下第一”的类型,那你把今天的中国当作“人间奇迹”并不为过。问题是,“奇迹”的定位对你自己、对你的前程、对中国社会、对中国和世界究竟有没有好处?有多少好处?
如果你是真正爱国、想把中国搞好,想精益求精,那你在看到中国发展的成就感到高兴以后,就不必把注意力停留在“人间奇迹”或“中国第一”的课题上,而是把今天中国的优劣去和世界的先进事例比一比,设法取长补短,那中国这“奇迹”就更亮丽了。
50多年前毛主席曾幽默地说,中国人口比美国人口多好几倍,如果不能在若干年后钢铁产量超过美国,就应该把中国从地球上“开除”。现在中国钢铁产量已经大大超过美国了,中国保留了“球籍”。人们千万别以为这是中国创造了“奇迹”,主要原因是世界科技与经济发展进步使美国“上楼”与“瘦身”。“上楼”就是更上一层楼,利用高新技术增加生产价值。“瘦身”就是逐渐甩掉那些又笨重、又污染、增值率又低的制造业。钢铁,特别是生铁的生产,就是被美国“瘦”掉的脂肪。如果美国真正要全力以赴和中国搞钢铁生产竞赛,中国是会输的,照毛主席的话说,中国的“球籍”很可能是保不住的。
中国人口世界第一,不但应该经济总产量世界第一(现在还没有达到),而且要在人均产量上也占世界前茅,那才能证明毛主席在五十年前就说过的中国人民应该对世界作出“较大”贡献的话没有落空。我们看2007年按照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和美国中央情报局的不同计算:中国人均GDP(按购买力计算)只有世界第一名卢森堡的1/10到1/15,不到美国的1/5到1/9,甚至不到韩国的1/3到1/4。当然,这种统计数字并不准确,但也表明,中国人均对世界的贡献还很不够,很不值得骄傲,根本没有“奇迹”可言。
中国事物落后于世界潮流的现象也有一些。比如,一些国家目前正在使“无人政府”(电子公务)普遍化———百姓一般找政府办事不必见人,也见不到人。中国要是能实现“无人政府”,大多要找政府办的事都能通过互联网顺利解决,那效率就可以大大提高,贪污受贿的现象也会减少。我看这点中国一定能办到。如果在信息技术这么发达的时代,中国在若干年后连这一点也办不到,那是不是就应当算是负面的“奇迹”了?▲(作者是旅居美国芝加哥的印度华人学者)
上一条: 部分企业为何不喜欢劳动合同法
下一条: 中国本轮通胀是暂时的结构性压力长期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