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支出是“第四驾马车”
拉动中国宏观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主要包括消费、投资和出口,这句话频繁见诸报端,甚至一些普通老百姓都耳熟能详。实际上,国内生产总值=消费+投资+(出口-进口),也就是说,出口-进口=(国民收入-消费)-投资=储蓄-投资。因此,储蓄和投资的缺口就是贸易收支的盈余。
长期以来,我国国内消费增长不快,经济增长主要依赖出口和投资拉动。国内形成了高储蓄、高投资,但投资远赶不上储蓄水平。储蓄在抵补了投资之后仍有大量剩余,直接反映到贸易顺差上。由传统的宏观经济学教科书可知,国内生产总值的恒等式中不仅仅包括消费、投资和净出口,还包括政府支出这一项,即国内生产总值=消费+投资+(出口-进口)+政府支出。拉动宏观经济增长的不仅仅是“三驾马车”,而是“四驾马车”,其中就包括政府支出这一项,只不过在统计上我们把政府和私人部门的消费和投资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三驾马车”。
国内生产总值中包括政府直接消费、投资和进口,也包括政府转移支付导致的私人部门消费、投资和进口的增加。笔者把政府部门分离出来,并定义政府支出和政府转移支付为“第四驾马车”,就是要强调政府这驾马车在今年拉动内需中的重要作用。政府支出直接影响GDP,这其中包含了政府投资支出和政府消费支出;而转移支付通过影响私人消费和私人投资,间接影响GDP。
可能呈现“两稳一降”趋势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日前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前几年国内生产总值的目标值都是8%左右,但是实际增长都超过了8%,如2005、2006和2007分别为10.4%、10.7%和11.4%。但今年的情况会怎样呢?实际增长也能够达到10%左右吗?从前三驾马车来看,笔者认为可能呈现“两稳一降”的趋势。
一是我国的私人消费稳步增长,但不可能大幅度上升。我国私人消费需求增长缓慢的原因有传统的因素,也有体制改革的因素。传统上,东亚国家如我国、日本,以勤俭为美德,这是东亚国家普遍有着较高的储蓄率的一种解释。此外,我国在上世纪末进行的多项改革,如住房制度改革、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及教育、医疗制度改革等,其中一些制度改革的步伐太快,也是导致居民消费倾向下降的原因。如住房改革中,商品房市场与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市场这两个市场间的协调不一致,房价过快上涨,导致了居民对未来大额支出预期上调,出于预防性动机的货币需求上升,偏向于持有更多的货币,从而导致消费不足。其次,国内金融市场的成熟度不高,资金投资渠道有限,基本上以低收益的存款形式沉淀于银行体系之中。
二是从紧的货币政策控制投资过热。长期以来,我国投资增长较快,如部分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过热、房地产投资过快等仍然存在。2007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2008年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向过热。因此相比去年,投资除了结构性的调整外,总体平稳增长,总量上不会出现大幅度上升。
三是尽管国内有效需求不足导致中国的出口快速增长,但今年将面临困境。今年中国将面临美国次债危机及世界经济放缓的外部环境不确定性的影响,中国的出口可能会下降。同时,资源价格改革和节能减排的实施,国内生产成本会上升。另外,由于国内物价水平上升、人民币不断升值、政府降低出口退税以及对粮食等产品出口征税,中国的出口可能会进一步下降。
“第四驾马车”应更有作为
我们一直提出要拉动内需来促进经济增长,在消费和投资基本稳定,出口可能会下降的情况下,宏观经济要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第四驾马车”应发挥更大的作用。在目前的经济形势下,增加政府支出和转移支付将有利于拉动内需,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首先,政府应大力支持“三农”、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的发展,这是目前两会关注的重点。3月6日,财政部部长谢旭人回答两会记者的提问时指出:中央财政2008年预算安排用于“三农”的各项支出合计达到5625亿元,增长30.3%;中央财政安排用于教育的支出达到1561.76亿元,在上一年增长76%的基础上,2008年又大幅增长45.1%;中央财政安排用于医疗卫生的支出达到831.58亿元,比上年增长25.2%;中央财政预算安排用于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达到2762亿元,比上年增长24.2%。可以看出,今年财政支出有了大幅度提高,这有利于提高国内的消费和投资。
其次,加大灾后重建的政府投入。对于灾后重建,政府要加大投入力度,除了对一些公共实施和基础设施加大投入外,还要增加对受灾地区的转移支付,促进尽快恢复生产和解决老百姓生活问题。今年政府对灾区的财政支出和转移支付力度将加强,灾区的重建必将增加国内需求。
其三,加快住房制度的改革,为低收入和中等收入群体提供更多的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目前房价仍然处于高位,普通老百姓的住房条件的改善,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政府应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进一步改善民生。
最后,加强落实政府采购的管理办法。财政部2008年2月24日制定的《自主创新产品政府首购和订购管理办法》、《政府采购进口产品管理办法》明确指出对于国内企业或科研机构生产或开发的,暂不具有市场竞争力,但符合国民经济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技术发展方向的首次投向市场的产品,政府要“首购”和“订购”。同时还规定,政府采购应优先购买本国产品。这一措施将有利于增加国内消费和投资,应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强化落实。
中国将今年的GDP增长目标定在与往年的目标相同的8%左右的水平,显示中国政府高层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乐观预期。综合中国各方面的情况来看,中国今年完成8%的GDP增长率是比较有把握的。目前讨论得比较多的一个话题是财政收入的5万亿怎样合理支出,笔者认为通过政府支出和转移支付拉动内需是今后保证宏观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途径,“第四驾马车”要引起政府的足够重视。我们预计,如果宏观调控政策得当,中国今年的GDP仍能保持10%左右的增长。
上一条: 控制通胀须有政策创新
下一条: 女人的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