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轻医疗负担缘何扶持中医

 以一个医生每天诊病二十人计,每剂中药5元-7元,一个医生每天的业务收入仅100元-140元。我们曾经调研一个乡卫生院,一位老中医,退休后每年退休费仅480元,他中风后无钱治病,卫生院将院内的树卖了500元给他治病,他临终前对他的孩子们说,“你们千万不要学中医,就是学医也不要在基层干。”(2008年3月16日《新京报》减轻医疗负担须扶持中医)



  这是全国人大代表陶思炎说出的一番感慨,然而这一番感慨让人多少有些伤感和痛楚。人大代表说出的这个例子既典型,又普遍。一个即将离开这个世界的人,在他临终前还嘱咐他的孩子学医不要学中医,就是学医不要在基层干,可见,中医的处境是何等的窘况?



  难道我国的中医真的像有些人说的那样,“日落黄花”,中医没有办法同西医比?其实不然,西医有西医的优势,中医有中医的特点。简单地说,在用药成本上,中医就比西医成本低,而西医的优势在于,诊断方便、见效较快,但收费较高。



  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和人们的认识不同,更多的人倾向于西医。就是学医也是学西医,对于中医不感兴趣,再加上政府本来对医疗卫生事业投入很少,中医就更显得捉襟见肘。在市场经济杠杆的作用下,中医治疗率特别是中草药使用率逐年降低,住院病人采用中医药治疗的更少。学中医的人不多,中医人才面临着匮乏,中医的市场份额在萎缩,长此以往中医特色将逐步丧失。这并非是“危言耸听”,而事实如此。



  中医乃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中医在疗效上不仅有独特的功效,而且在用药成本上也大大低于西药,中医医疗机构承担着重要的防病治病职责,并具有相对低廉的服务优势。可就是面对的新的形势难以应对。原因只有一个,政府重视不够,政府的财政投入不足,导致我国中医“简、便、验、廉”的服务优势反而成为劣势。



  对此,全国人大代表陶思炎认为,为了保证中医医疗机构更好地承担起政府赋予的医疗服务职能,减轻民众就医负担,建议各级政府加大对中医医院的财政扶持力度。考虑到中医收费标准偏低,可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中医医院分级管理标准中人员配置的有关规定,在与现行医疗卫生事业单位改革政策相衔接、编制核准的前提下,中医医院人员经费实行全额预算,提高定向或定额补助标准,保证开展中医医疗服务的办公和业务开展经费,使中医医院的基本生存得到保障,更好地保持和发挥中医药“简、便、验、廉”的服务优势,减轻患者的医疗负担。



  笔者以为,仅此一点还不能保证中医健康的发展,政府加大财政投入扶持中医,这是政府应当纳入工作范畴之列,但中医应当在原有的基础上,不仅要发挥中医独特优势,还应该在“短、平、快”上下功夫,吸取西医的优点,变中草药为西医药丸、药片、注射液,这样中医的发展更宽阔。如中医用的治疗中风偏瘫之药“华佗再造丸”,就是药丸,患者在服用时就比较方便。从目前的状况看,我国的中医制成的药丸、药片为数不少,但在治疗的疗程上,时间过长,给患者心理增加了一定的负担。中医如果在用药成分上注重提炼成分,那么患者容易接受,中医的疗效可能更好。中医有了市场,中医何愁无人学呢?



  如果中医得到发展,为患者提供更方便的服务,那么使用“简、便、廉”的中药,如何不是减轻患者的医疗负担?


上一条: 商品房预售制度为何“炮”打不动

下一条: 一场与升值的赛跑

更多>>

推荐阅读

更多>>

推荐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