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总认为在学时间才是我们的学习时间,以我个人为例,小学六年、中学六年、大学四年、加上博硕士五年,算一算也有二十一年的时间待在学校,那我到底在学校学到什么东西﹖
「如果你有幸在年轻时住过巴黎,它会一生跟着你,有如一场可带走的盛宴。」
这句话可以形容我前后21年的求学生涯二年前,我开始动笔写自传,参考了很多昔日留下来的资料,以及三十多年前自己写的博士论文,结果却发现很多地方看不懂。后来再重翻过去读得滚瓜烂熟的大学工程教科书,竟也不太看得懂。当我回顾这几十年的工作生涯,我发现只有在工作前五年,用得到过去在大学、研究院所学的20-30%,之后的工作生涯,直接用到的部分几乎等于零。因此当我说学校生活是「一场可带走的盛宴」时,指的绝非谋生知识的学习。「一场可带走的盛宴」这句话出自作家海明威之口,他曾说:「如果你有幸在年轻时住过巴黎,它会一生跟着你,有如一场可带走的盛宴。」我想用可以这句话来生动形容,我前后21年的求学生涯。
为什么我会这样认为呢﹖我自己分析有三个原因:
第一,在学期间是培养求知心最好的时候,换句话,你要把握机会多方面培养兴趣,无论是文学、艺术、科学都行,这就是一种求知心。
第二,你必须培养学习的习惯,包括终生学习的习惯。如果年轻人在学期间既没有培养求知心,又没有培养学习的习惯,我认为他是在浪费时间,那么就算他考试考得再好,教科书背得再熟,我都认为没有用。
第三,培养「思考能力」。学习只是一种input,如果没有经过内化(internalize)的过程,去发展出自己的思想,那不叫思考。求知心及学习习惯是两项基本能力,若没能在求学阶段及时培养,完全是虚掷光阴。至于思考能力则是更进一步的能力,如果想做些与普通人不同的事,非具备此能力不可。
事实上,普通人常挂在嘴边的「活到老,学到老」,并非我所认同的终生学习,因为每个人所坚持的终生学习绝非是泛泛的「活到老,学到老」,而是必需具备「有目标」、「有纪律」、「有计画」三项要素。
终身学习的第一要素 ─ 订定目标
终生学习必须设立长期目标,也可称做终生目标,同时也要有长则几年、短则几天的短期目标。举例来说,我认为每个人都需定下「一定要能跟得上所属行业」的终生目标,不论是医生、科学家、工程师,都要跟得上该行业的最新潮流。像我自从出校门后,就一直待在半导体业,因此我所立的终生学习目标,就是要跟上半导体业的发展。当我处在技术的领域,我就要求自己要跟上技术的最新发展,后来转往业务领域,我的目标就换成要跟上半导体各项业务的发展。
假如你在银行界工作,能否想象30年、40年前毕业的银行家,即使是最好学校的毕业生,日常所处理的业务也只不过是存、放款,发行政府公债、赚赚其中的差价罢了,十分简单。我在美国做事的前十年,常有人跟我说,银行家是最容易不过的行业,每天下午3点钟就可以下班打高尔夫球。然而物换星移,现在银行业的情况与过去相较有天攘之别,因为目前钱可以跨地区、跨时区流通,所以银行业开始受到全球金融的影响,再过几年,我相信网际网络对银行业的转变将造成更大的影响。倘若你不能随时跟上最新发展,我看你的不用10年、15年,就会面临失业的危险,而身处科技、工程领域的人,职业寿命更短。
我踏出校门时,根本不认识Transistor(晶体管)这个字,这不是因为我无知,事实上当时很少人了解晶体管。但是过不了几年,情况丕变,很多人全都知道晶体管的存在,可见知识是以很快的速度前进,如果无法与时俱进,就只有等着失业的份。因此,人人都该抱持职业寿命目标是:「无论身处何种行业,都要跟上潮流」。
至于短期目标,范围则大得多,因为它可以是兴趣,也可以与工作职务的调动相结合。当一个工程、技术、或研发的人才,被拔擢成为经理人时,他开始需要涉猎财务、行销等其它相关知识,如果原本没有这些知识基础,就要尽快设立短期目标,在未来半年内尽量地学习。这是必要的学习阶段,倘若不这样做,新职务可能无法得到完全发挥,这是每个人在工作上可以经常设定的短期目标。
提到兴趣,以我本身为例,有一次我无意间发现,法王路易十四与清朝的康熙皇帝竟身处同一时代,他们可能不知对方的存在,但二人都同是盛世,因国情不同,导致后来发展殊异,这引起了我的兴趣,因此我花了几个月的时间努力研读两人的历史。而在音乐方面,我建议对马勒音乐有兴趣的人,可以把马勒的其它曲目也拿来听一听,只要是有音乐底子的人,不消几个月就可成为专家,因为马勒的作品并不多,不像贝多芬,至少要2年的时间才够。以上所指的是业余的兴趣。如果你对小说有兴趣,也可以针对某个时代、某个小说家的作品,从事短期的研究。
我个人回到台湾已经14年,由于在美国住了30多年,虽然平日喜欢阅读中文书报,一时之间对久违的中国社会仍然无法全盘认识,我心想既然要回来做事,就一定要深入了解,于是我立了一个短期目标:要在2年内充份了解台湾的政治及经济。后来发现,我的野心实在太大了,二年的时间根本不够,我就把时间延长3年,但是直到现在,我对台湾的政治及经济还是不太了解,这项短期目标就变成我的终生目标。
终身学习的第二要素 ─ 有纪律
终生学习的第二个要素是「纪律」,也就是你对学习要下决心,决定要花多少时间来从事终生学习,因为学习是一件相当严肃的事情。以聆听为例,其实倾听别人讲话也是一种学习。聆听的要诀首先要「专心」,我在交大授课时,曾用一小时专门阐述「专心听」的技巧及重要性。一般人的观念是大家要尽力培养口才,却忽略了听的能力对一个人的发展,比讲的能力更重要。根据我的经验,如果听者能完全了解讲者所说的内容,那他听的效率是100%,可是大部分人的效率却连50%都达不到。
想藉由聆听得到学习效果,第一个必要条件是专心听以提高听的效率,第二个重点则在于你是否能将听到的内容,经过内化(Internalized)的过程。我随身携带一本小记事簿,这是我的学习工具之一,每当我听到一些好观念及信息,一定随手纪录下来。本子的大小需要讲究,太大太小都不恰当。这样做的好处很多,譬如为了知己知彼,我十分注意客户的财务报表,资料来源很多,因为所有美国上市公司都会对外提供财务报表,另外也可以从Wall Street Journal得到相关讯息,但是这些资料,如果你没有真正记下来,没有经过消化,还是没有用。我有一本标准型笔记本,我在家看财务报表时,一看到重点就赶快记在笔记本,之后每个月或二周温习一次,就像温习教科书一样,这就是internalize的过程。当然你不可能百分之百记得全部的内容,可是你一定不会漏掉重点例如客户是不是要垮台了﹖还是成长得很快﹖这你绝对会记得。有时当我与客户谈话时,他们往往很惊奇为何我知道这么多事,我就跟他们说,这些都是公开信息(public
information),只是别人没有注意到罢了。
终生学习必须有纪律、花时间、严肃看待。好的终生学习,绝对会影响生活习惯,我就是最好的例子。我每天会尽可能看书2小时,阅读的内容可以是与工作相关的资料,或是客户的财务报告,也可以做纯兴趣的阅读。像我阅读清朝、法国的历史,听听马勒的音乐,年轻时每天花4小时,现在年纪大了,只花2小时,周六、周日两天加起来也有8、9个小时用在看书、听音乐。这样一来自然不热衷应酬,因为有更具乐趣的事情可做。至于运动,我觉得打尔夫球的运动效率不高,不如每天在跑步机上跑步半小时,这是最高效率的运动,运动量相可抵高尔夫球的好几倍,可见终生学习的纪律真的会影响一个人的生活习惯。
终身学习的第三要素 ─ 有计画
终身学习的最后一个要素就是要有计画,学习如果没有计划就会事倍功半。所谓的计划是先设定你的长、短期目标,你要看什么书、读什么杂志、报纸,或是要跟谁说话都要有计划。其是跟谁讲话一定要想清楚,因为生活习惯也跟平常接触的人具有密切关系,会决定你的交友圈,因此对要认识哪些人也要订出一个方向。像我对经济、趋势的议题一直有浓厚兴趣,因此交往的朋友常是学术界、经济界人士。不过跟这些专业人士交往前,自己要先打好基础,不然彼此的谈话很难出现交集,也就毫无乐趣可言。至于认识这些人的方法,是先打听好这些人出现的场合,找机会跟他们认识。根据我跟一些经济学家互动的经验,常发现报纸上对一些国际知名经济学家的言论报导常有出错之处。为什么我能发现?因为我有兴趣,平常多有涉猎。
此外,回学校充电也是必要的,即使很忙,每年也应抽出一、二个星期到学校听课,即使不是正式的上课,也可多参加研讨会,一年五到十次,听的时候要严肃地做笔记,才能学到东西。
总之,学校是培养求知心、学习习惯及思考能力的地方,但从另一个角度思考,一个人并不需要进大学,更不需要进研究所才能培养出这些能力。我们常看到一些从学校半途出家的人依然能做出一番大事,而且他的思想、学问比接受正常教育的人来得好,这是因为他们拥有良好的终生学习习惯。
我常问自己一个问题:如何鉴定一所学校的好坏﹖一般的答案是师资好、设备好,在我看来,这倒是其次。我认为一所学校最重要的是学生,要有好同学才能培养你的求知心、良好的学习习惯,思考能力。如果有人踏出校门许久,还在谈论自己的学校,除非你那时认识了一些志同道合的同学,那才值得怀念。倘若只将学校当作一个吸收知识的地方,我是不觉得有何怀念的价值。过去常看到一些四、五十岁,甚至六、七十岁的人,喜欢说自己出身某某名校,每次听到这种言论,我总觉得奇怪,因为他们给我一种「这些学校很难进」的感觉,换言之,他们将那几年当成生命的巅峰,以后就都在走下坡路。你会发现,那些会把名校挂在嘴边的人,他生命的颠峰岁月往往真的就只在考上一所好学校。在座如果谁有此习惯,我劝你最好早点戒掉。
我今日的演讲到此结束,有问题欢迎大家提出讨论。
Q&A
Q:董事长毕业于哪个学校﹖
A:我是MIT的学士、硕士,史丹佛的博士,MIT并不是一个值得怀念的学校,这句话我当着MIT校长面前说过,他给我的回答是:现在的MIT已经跟以前大不相同,已经能令人怀念了。我个人的经验是,过去的MIT并不注意培养一个人的求知心、学习习惯、或思考能力,除了技术以外,其它领域的通识教育寥寥可数。我自己的求知能力是在哈佛培养起来,在哈佛的那一年绝对是我生命中可带走的盛宴。到了MIT以后,除了工程以外,我觉得这个学校实在很单调、无味,而且所学到的专业知识,日后在工作上用得到的地方实在是很少,反倒是在哈佛以及在中学所培养出的好奇心对我来说才是非常重要。
Q: 美台之间的企业文化有何不同﹖
A:有二个主要差异点,一是地区的分别,另外更重要的是时代的分别。当美国的企业文化已经迈进二十世纪的下半阶段,在台湾,除了少数的高科技公司之外,大多数的企业文化却仍停留在二十世纪初期。目前台湾传统的家族企业文化,可以在二十世纪初期的美国找到,台湾只是晚了几十年而已,但台湾的变迁迅速,现在科学园区的企业文化跟美国高科技公司相比,已经不遑多让。虽然其中有一些地区性的差别,但是并不重要。以放假来说,台湾很少人度假(vacation),但假日(holiday)很多,美国人则是习惯每年计划二、三星期的长假。另外,一般人总认为美国的企业文化崇尚参与式管理,台湾则是强权专制式的管理,这种现象与其说是地区的不同,不如说是时代的因素,因为美国在二十世纪初期也是专制式的管理。我最近阅读1866-1946年间,老福特(Henry Ford)管理福特汽车公司的做法,发现他完全采取强权管理,跟当今台湾家族企业的管理方法有异曲同工之妙。
老福特认为自己对员工很好,因为他在1920年代,首开全美风气之先,将工人的工资从一天2.5美元,提高为5美元,并在公司内部成立员工福利部门,如果员工生病,该部门会派专人探问或送花,任何员工的婚丧喜庆,福利部门的人也会参加,也就是把员工当成自家人看待,这跟台湾目前许多家族企业的做法如出一辙,只是时代至少差了五十年,但是台湾进步的速度很快。1985年我刚回台湾时,那时台湾的科技业尚不发达,仍是传统的家族企业当道,那时候台湾的企业文化落后美国六十年;到了1999年,我发现园区的科技文化,跟美国的科技文化已经没有太大的不同,就连传统工业也在蜕变中,现在跟美国顶多差距三、四十年。台湾以十年的时间赶上三十几年的差距,再过几年,也许就不分轩轾了。
此外,叙薪制度(compensation)也是文化差异的一部分,关于这点,也是时代的因素大于
地区的影响。我几十年在美国亲眼目睹,compensation制度从以salary为主,变成以
bonus、股票为主。1985年我刚回国时,台湾还是以salary为主,当时在美国,股票、
bonus的叙薪制度已经十分盛行,算一算,台湾落后美国二十年。但是台湾急起直追,目前台湾的compensation文化已经等于美国1990年的compensation文化,换言之,股票的重要性与日俱增,我必须强调这是时代而非地区的因素。
Q:请董事长阐述思考能力的培养方法。
A:我一向提倡苦思,思考是一件很苦的事情,对我来说,思考能力就是很苦地去想一件事情,但之前必须要有准备,也就是要准备完备的资料,不然一定会成效不彰。所谓的思考资料来自你平日的学习、阅读书籍、报章杂志的心得,并将之内化的结果,然后再进入苦思的阶段。所谓的苦思就是要放下手边一切事务,专心地想。有人边思考边听音乐,这对我来说绝对行不通。总之,思考第一要先有资料,没有资料的辅助,绝对想不出什么好东西。
Q:面对当今的联考制度,许多父母常面临两难,不知是该重视小孩的课业,还是该鼓励他们培养兴趣及对知识的好奇心﹖请问董事长的好奇心是来自学校还是家庭的引导﹖
A:二者都有。学校跟家庭教育一样重要。现在许多高中生认为考取一间好大学是他们读书的唯一目标,而念大学的唯一的目标则是拿到文凭,这完全丧失求学的意义。我认为教育制度应该要改,而家庭则也在其中扮演不可忽视的角色。尽管大家对教育制度的不满声浪日益高涨,但也有相当多学生即使身处此制度,仍然培养出终生学习的习惯,可见只要有心,制度并不能封杀所有人。当然,制度如果能进一步改善,促成更多人领略学习的乐趣就更好了。
Q:我是一个老师,想请教董事长,教大学生到底要注重深度还是广度﹖
A: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如果是我个人的看法,我认为广度应该优于深度。可是这有例外。如果有学生对某门学科有特别的天赋与兴趣,并已立下日后的目标,他在大学就应该往深度钻研,像李远哲院长就曾经说过,他在中学时代就已经确定要当化学家,但像我这样的人,在中学时代,还不知道自己未来的志向,所以在大学最好广泛涉猎,把深度留到硕士、博士阶段。我很欣赏长春藤名校的通识教育,可惜的是,只有长春藤名校的学生可以藉通识教育的训练,在毕业后找到好工作,如果其它学校的学生依样画葫芦,却可能面临失业的危险。我以一个家长的身分,将自己教导小孩的经验跟大家分享:我将女儿送到注重通识教育的长春藤学校读大学,现在她不是一个专门的学者,可是她的人生非常快乐,享受很多的乐趣、兴趣。她会花时间研究、思考事情,虽然赚的钱不多,也不是什么专家,可是她很快乐。如果当年她大学毕业后,能够再多忍耐一点继续深造硕士、博士,那就可以又有兴趣,又能当专家了,可惜她没有这样的耐心,大学毕业后就出来了。
虽然她现在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人物,可是拥有广泛的兴趣,人生非常快乐,价值观也很正确。
Q:学历跟成功有无必要关联﹖
A:何谓成功的定义﹖如果以钱来衡量成功,我觉得钱跟学校学习、终生学习并没有太大关系,一个人即使没有学习的习惯,没有终生学习的成果,还是可以赚很多钱,因为赚钱跟其它因素的关联性比较大。然而,我深深认为,以钱来衡量成功是一件大错特错的事。
以我女儿为例,我认为她很成功,假如有人说她不成功,我一定会跳出来替她申辩。因为她的人生既美满又快乐,尽管她并没有赚到很多钱。另外,许多我很尊敬的学者,他们赚的钱也不多,可是他们在我的眼里非常成功。因此,钱不能拿来当作衡量成功的标准。在我看来,只要一个人快乐、满足,有成就感,那他就是一个成功的人。
上一条: 学习了解长官的心情
下一条: 中小型企业市场部运作策略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