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无为》
该书作者薛永新先生是恩威集团董事长,他结合自己企业管理的实践和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体悟提出了许多让人深思的理论,值得一读。
上篇 道家思想与企业管理
第一章 现代企业的无为之道
第二章 现代企业的立业之道
第三章 现代企业的长存之道
第四章 企业的信仰之道
第五章 企业家的道德修养与运用
第六章 企业管理之道
下篇 佛学思想与人生经营
第一章 诸行无常 诸法无我
第二章 无我利他 普济众生
第三章 善善相报 利润非利
第四章 法海扬舟 自行自度
第五章 诸恶莫作 众善奉行
第六章 除十恶八邪 生四无量心
篇 道家思想与企业管理
第一章 天地无为而无所不为 企业有为而有所不为
───现代企业的无为之道
“无为”是不妄为、不乱来的意思。把“无为”思想运用到社会和企业管理上,就是说领导者的行为要顺应自然、社会发展的规律,并按照规律去制定相应的法律、制度,不轻易变更;人们在这样的法律、制度下,尽情发挥自己的聪明才干,努力去做 ,这才是“无为”。
——薛永新
一、“无为”思想与现代社会的关系
“无为”思想是道家学说的精髓,也是道家学说提供给我们的为人、处世、办企业,乃至治国、兴邦、治世的一个基本原则。真正理解了“无为”思想,也就把握了道家思想的要领大旨。
“无为”思想是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的。老子所处的时代天下大乱,诸侯混战,统治者横征暴敛,胡作非为,老百姓在饥饿和死亡的边缘挣扎,民不聊生。老子怀着对统治者的憎恨和对人民的同情,针对统治者的“有为”而提出“无为”的主张。
所谓“有为”就是指统治者强作妄为,贪求无厌,肆意放纵,违背自然规律、社会规律。万事万物都有自身的生存规律,该规律就是和谐、理解、支持、帮助。当时老百姓在沉重的税赋重压下,困苦不堪。老子看到“有为”的祸害已经是非常严重的了,他说: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老百姓饥寒交迫,是因为统治者的苛捐杂税太多。老百姓的灾难不断,是因为统治者妄自作为,违背规律)。老子对当时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过着越来越奢侈的生活提出批判,他说:
“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谓盗夸。”这几句话,道尽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人间不平!统治者侵公肥私,过着豪华的生活,穿的是名贵服装,带的是宝刀利剑,山珍海味都吃厌了,钱财货物堆积如山,而农民却田园荒芜,仓库空虚,家无隔夜之粮。这种情形,老子看在眼里,怎么能不感叹呢?无怪乎他要气愤地骂一句:“这简直就是强盗头子!”
老子看到当时的统治者本是无德无能的,却偏要好大喜功,妄自作为,结果使老百姓疲于奔命,劳民伤财,造成人民的灾难。在这种情形下,老子极力呼吁统治者为政要“无为”,实行“无为而治”,不要过多地干涉老百姓。他说: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好静”是针对统治者的骚扰而提出的;“无事”是针对统治者的苛政而提出的;“无欲”是针对统治者的贪欲而提出的。老子认为,为政者应当能做到“无为而治”,有管理而不干涉,有君主而不压迫;君主应学水的本色,有功不自居,过着勤俭的生活,日理万机不贪享受,治国能顺应社会规律、时代潮流,制国利国、利众生的宪政;一旦制定颁布,就不轻意改动,让万民在颁布的宪政下自化。老子说:治大国如烹小鲜,就是这个意思。让人民自我发展,自我完善,那么,人民就能够安平富足,社会自然能够和谐安稳。
老子的“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并不是不为,而是含有不妄为、不乱为、顺应客观态势、尊重自然规律的意思。有人认为“无为”就是毫无作为,消极等待,只是听任命运的摆布,这实在是误解了老子的本意。老子说过:“无为而无不为”,意思是说:“不妄为,就没有什么事情做不成的。”这里,“无为”乃是一种立身处世的态度和方法,“无不为”是指不妄为所产生的效果。这和老子《道德经》第三章上所说的“为无为,则无不治”的意思是相通的。“为无为,则无不治”的意思是以“无为”的态度去对待社会人生,一切事情没有不上轨道的。万事万物均有其自身规律,我们只能顺应规律,顺应时代的潮流促其前进,不能违背规律,否则就是有为。有为即乱为、妄为。“为无为”是讲以“无为”的态度去“为”。可见,老子并不反对人类的努力。老子说:“为而不恃”、“为而不争”,就是鼓励人们去“为”,去做,去发挥主观的能动性,去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他又叫人不要妄为,不要贪,不要争夺,不要占有,不违背规律。
数千年来,老子的“无为”思想对中华民族的性格行为和人生观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无为”思想教人顺应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以忘我与淡泊宁静的心态去对待世间的万事万物,是因为它蕴藏着浩然正气、中正之气,积极地忍耐、坚毅,保持宽容和谐的人生态度。不带个人的偏见,去对待社会发展的规律和自然规律,找出顺应的方法,融入自然与社会当中。
在现代社会中,老子的“无为”思想是否还有价值呢?我们是否还需要“无为”呢?答案是不容怀疑的。我认为老子的“无为”思想包含着对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深刻理解,包含着对社会的有益启示,它要求人们树立一种超脱的忘掉自我的思想境界,无私无欲,利于他人。因而,老子的“无为”思想不仅有存在的价值,而且需要继续发扬。
首先,老子的“无为”思想有助于正确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道家认为“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道”能生育天地、运行日月,长养万物,“道”就是浩然正气。混沌未判、宇宙未形成之前,整个虚空,就像一个雾团,即为0,是一股浩然正气。从0中划破,生出阴、阳二极,日、月、星、万事万物由此而生。这浩然正气无所不包,无所不在。天地得正气,风调雨顺;国家得正气,国泰民安;人体得正气,身心健康,长命百岁。只要我们心无邪念,一身正气、忠义之气,什么事业都会成就。
浩然正气分为阴阳,阴者为地,阳者为天,天地生养万物与人,始终如一地关照和爱护众生,所以道家说:“天地有好生之德。”众生有两类,一类是有生命而且有灵性的人类、动物、昆虫等,另一类是有生命而无灵性的树木花草。它们能够调节气候,平衡自然。假如天地无好生之德(自然环境急剧恶化,生物丧失了生存的起码条件),一切众生就会灭亡。
既然天地有好生之德,那么为什么又经常有旱灾水涝,地动山摇,火山爆发呢?这应当从两个方面去加以思考。一方面,阴阳激荡,刚柔相摩,变幻出能量释放、物质循环的种种特异现象。另一方面,特别是进入现代社会以后,各种各样的自然灾害,往往是人们破坏了生态平衡和自然规律所造成的。自然界本是万物相互联系的大宇宙,人是小宇宙,在结构关系上有相似之处。地底下的石油就像人体内的血液,天然气就像人体内的精气,森林植被就像人的手脚和毛发。人与地球必须和睦相处,相互依存。如果人类只顾眼前需要,尽力采伐,就会破坏生态平衡,自然灾害就会随之而来。这就是“有为”的结果。
用“无为”思想来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就必然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培育大自然,美化大自然,保护生态平衡,从而造福于众生。
其次,用“无为”思想指导人生。老子的“无为”是道德的最高境界,一个人做到了“无为”,也就达到了“道”的崇高境界。
怎样才能做到“无为”呢?我认为最根本的是无私心,无贪欲,忘我的利益他人。我们每一个人体内有亿万个众生,这亿万个众生就是现代医学上讲的人体内的细胞,这些细胞的生长、发育、衰老、死亡不仅与人的营养有关,而且与人的精神状态有关。一个人以淡泊宁静之心去面对世间一切,不贪不占,无非份之想,多为社会做好事善事,时时处处利益他人,尊老爱幼,厚道宽容,再加之能克制欲望,那么,你就无挂碍,无烦恼,无恐怖,能够适应现代社会繁忙的工作和快节奏的生活。
一个人如果去除去了私心杂念和贪欲,他的情绪和身心处于平和的状态,他的大脑充分休息,五脏六腑,血气充足,新陈代谢旺盛,自然身体健康,延年益寿。反之,如果一个人贪欲心太重,整天谋算如何把别人的财富掠为己有,或者身居要职而知法犯法,贪赃受贿,或者利欲薰心,违法乱纪,损害他人。他们整日心神不定,烦恼、恐惧,精神随时处于极度紧张不安的状态,这类人满身是一股浊气、邪气,浊气在身,气血自然不和,体内众生得不到营养,新陈代谢紊乱,各种疾病就容易发生,细胞死亡就快,生命相应就缩短。
儒家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自天子以至于庶人,皆以修身为本”;孟子讲“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所谓修身,就是自我克制、自我约束的道德行为。我认为,“无为”是修身的一个重要方面。因为“无为”引导一个人向善,“有为”引导一个人向恶。《三字经》上说:“人之初,性本善”。其实,每一个人从母体出生之时,是无知无欲的,心灵纯朴自然,无一尘俗,也不知世间何为善、何为恶。然而,随着岁月的增长,每一个人不断受到社会和父母、兄弟姊妹、朋友的薰陶感染,就产生了善恶之心,也有了善恶行为。决定一个人是善是恶的,往往是他最初的第一念头。第一念头来自父母和家庭其它成员,如果他们的言行是善良而高尚的,再加上以后学校和社会的正面教育,那么,这种人的言行和心灵就是善良的。从善念出发,他就会尊老爱幼,与同事、朋友和睦相处,理解和关心别人,随时反省自己,检查自己的每一个意念,是有利众人,还是危害众人。他就会用无为思想来约束自己,不妄为,不乱作,戒私欲,戒贪婪。反之,如果一个人,第一个念头接受的是恶,受到不良影响,诸如偷盗、抢劫、暴力、淫秽,那么他的言行和心灵必然趋向于恶。这些恶念归结于贪欲,归结于“有为”。可以说,“无为”引人向善,“有为”引人作恶。
老子讲“无为”,在当时是针对政治而言,主张“无为而治”。道家认为:治国者首先要有热爱他人、利于他人、为社会谋福利的崇高心境,其次,治国者要以自己的模范的道德行为为表率,自己以身作则,如果自己不行正道,整个社会风气也将随之而败坏。所以,治国者要先修身,做到无为,修身无为是搞好政治的根本。只有先把自身修好,治理好家庭,治理好乡里、邻里,然后才能谈治理国家。
以“无为”方式来治国,并不是无所作为。治国者要了解社会需要什么?人民急需解决什么?人民盼望什么?要清醒地认识世界潮流和历史发展的趋势,根据自己国家的情况,制定出相应的措施,这就是法律、制度、政策。制定之后,治国者要自己带头执行,先正己而后正人。政令法律要有一贯性,不能朝令夕改,随心所欲,否则老百姓就无所适从。以“无为”方式来治国,治国者应该以德为本,以刑为末。施行刑罚只能是罪恶造成之后用以治标,在罪恶萌发之前应该用德教去治本,用仁政教化于民。用“无为”的眼光来看,治国如治流水,重在疏导,而不是堵截,这样,顺应民心民情,国家没有治理不好的。这些思想,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
“无为”思想又可用之于市场经济。有人认为,市场经济讲的是竞争,怎么能讲“无为”呢?我认为不能把市场经济仅仅理解为竞争,应理解为竞赛,因一个“争”字,就把人们带到了邪路。所谓商场如战场、你死我活、不择手段、尔虞我诈,这种血淋淋的经济对社会无任何好处。我认为,应把竞争改为竞赛,来一个市场大竞赛,相互帮助、学习,取长补短,市场自然会和谐地繁荣。现在很多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与优质产品竞争。除了对它们绳之以法外,在市场经济中,应该鼓励和提倡“无为”。
对企业而言,提倡“无为”就是摆正企业与社会的关系。企业与社会是相辅相成,相互依靠的。企业发展生产的目的归根到底是为社会造福,为人类服务。不是想如何如何赚多少钱,而是想如何为社会和国家作贡献。比如恩威公司以“无为”态度参与市场经济,我们的宗旨就是“服务于社会,造福于人类”。我们在中草药制剂方面具有优势,而制药又是为人类解除痛苦消灭疾病的善事,我们能够做,也适合我们做。其次,我们调查了市场,皮肤病、性病是常见病,群众需要这方面的高效药、特效药。根据市场的需要,患者的需要,我们就开发、研制出“洁尔阴”系列产品,经过临床试验,经过千百万患者的使用,证明它能够有效地治疗各类皮肤病和性器官疾病,我们的产品自然得到群众的喜爱,受到市场的欢迎。反之,就会被淘汰。因为他们有为了。我们用“无为”的思想、“无为”的方式参与市场竞赛,得到了社会的承认,获得了成功。
因为“无为”思想的核心是尊重和顺应客观规律,也包括市场经济的规律,“有为”则是违背市场经济的规律。俗话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个道,就是“无为”。
我们恩威公司用“无为”来指导企业行为,从企业的宗旨到产品研制,从广告宣传到市场拓展,从员工的思想教育到生产管理,都贯穿着“无为”精神。
在企业管理中,我们首先制定了严格的规章制度、明确的岗位职责和工作标准,以及实施细则和考核办法。这些规章制度都一一便于操作,各个岗位职责清楚,分工明确。在用人问题上,我们采取自我选择,让每一个员工根据自己的技术、能力、才干去选择适合自己的岗位工种。选定之后,让每一个员工都能发挥其才干,施展才能。领导者把感情运用于管理之中,帮助员工解决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员工有差错,耐心教导,让其充分理解和认识错误的原因,同时,关心员工的家庭生活、住房等问题,以情感人。这样,恩威公司既保证了生产的正常进行,又顺应了人心情感,这样何愁企业不发展?
“无为”思想要求我们为社会提供最新最好的药品,为患者解除身心的痛苦。按照这一要求,我们成立了恩威中医药研究所,集中人才物力开发和研制新药,这几年,我们年年都有新产品问世。我们研制成功了治疗癌症特别是对肝癌有显著疗效的“乾坤宁”胶囊,以及治疗妇女阴道疾病的“恩威泡腾片”,对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胆固醇高、脑血栓有特殊作用的“心血通”、“健生力”等一系列新药,患者渴望得到的,一旦有了,市场也自然有了。
在“无为”思想的指导下,恩威公司从一个只有几十个员工、年产值几十万元的乡镇企业,发展成年产值二亿多元、能生产多种系列中药产品、跨国型的现代化企业。1989年,恩威公司的年产值不到200万元,1993年产值已达二亿多元,平均每年以4.5倍的速度飞跃发展。从1991年以来, 恩威公司平均每个员工为国家上缴利税超过了30万元。尽管恩威公司取得了如此辉煌的成绩,但是,从“无为”的观点来讲,我们没有任何值得骄傲的地方。恩威的一切财富都是社会的,既来之于社会,我们也要用各种方式返还于社会。几年来,恩威公司无偿地为各种社会公益事业、文化事业捐资7600多万元。我们的目的很明确,也很简单,这就是:服务于社会,造福于人类。愿众生幸福,社会吉祥。
提倡“无为”思想,是为了创造一个无争夺、无猜忌、无欺诈、无恐怖的社会环境,使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关心。每一个人思考的是如何造福他人,奉献社会。从这个角度讲,“无为”与佛经上说的“四无量心”是一致的。佛经上说:“无量有四:一慈二悲三喜四舍”。慈无量心:思惟如何为众生做好事,给以欢乐,对众生有仁慈的心;悲无量心:思惟如何才能拯救众生苦难,众生的痛苦就像在自己身上痛;喜无量心:见到众生离苦得乐,感到喜悦,不生嫉妒心;舍无量心:对众生无憎无爱,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将自己节约的东西舍给社会,奉献于他人。提倡“无为”,实行“无为”,就顺应了自然规律。天地万物和人类众生生存的规律,就是相互友爱、和谐生存、理解、支持、帮助。顺应了这个规律,就能够相互协调永存。相反,违背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从而损害他人,损害社会,这就是“有为”。“有为”破坏了社会的和谐安定,造成动乱和灾害。数千年的历史已经证明了“无为”思想的价值,在现代社会生活的今天,我们更应该发掘和弘扬它的积极意义。
二、“无为”思想对现代企业的指导意义
老子“无为”思想,首先是针对统治者的治国方略而提出的。老子“无为”思想产生的年代距现在已经十分久远了。对于现代条件下的企业经营而言,老子的“无为”思想,还有指导意义和借鉴价值吗?如果能够借鉴的话,那么,老子并没有在他的《道德经》中提到过企业,也没有相关的明确表述,又怎样去借鉴呢?这些问题不仅是每一个读者关心的问题,更是我们每个从事企业经营的人关心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我的理解,一是:老子的“无为”思想肯定的、毫无疑问的对我们现代企业具有无比重要的指导价值;二是:正因为老子没有对企业问题作过具体明确的表述,所以,我们才有足够的思想空间和观念空间,将老子思想的精神实质与现代企业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从而丰富老子思想的现代表述和现代运用范围;三是:领悟“无为”精神,从中谋求“现代企业的无为之道”,责无旁贷的是我们这一代企业家、经济工作者、人文工作者以及社会管理者应当共同担负、共同完成的使命。就此,我根据自己一些粗浅的体会,谈谈我的看法。
〈1〉清静无为,方有真花真果
天地的“无为”,是大家有目共睹的。老子用天地作表述,实在是具有深远智慧的体现。因为天地不是某一国的文字,不受语种限制,而且,天地也不像其它易变的东西(例如“古装”变成“现代装”,“古语”被抛弃,操起了“现代语”等等)转瞬就变了。所以,我们任何时代的人都可以直接从“天”和“地”两者身上,直接去阅读老子的思想。
天地“无为”,而又“无所不为”。“无所不为”的天地,无论你怎样去看,它都是“无为”的。即使是在春天,百花齐放,百鸟争鸣,你也仍然只会发现,整个天下、地上只是一片和气,一片清静。天地如此之大,却找不出一点胡作非为的迹象。一切都那么秩序井然,一切都那么自然而然,一切都那么必然而然,一切又都那么坦然而然。风是真风,气是真气,花是真花,草是真草;飞过的真鸟,留下的也是真啼。......一派真相中,万物各居其所。花不想成为草,草不想成为花;鸟不思成为兽,兽也不思成为鸟;万物各有本位。欣欣向荣的真景致并非竞争而得,而是各按规律去生存,去适应,是无为而生,至清至静。这里面我们可以看到,不仅天地是“无为”的,其实万物也是“无为”的:万物都没有乱来,没有胡作非为;万物仅仅就是像万物那样。鸟在飞,仅仅因为它是鸟;花在开,仅仅因为它是花;风吹草动,仅仅因为风就是风而草就是草;这里面没有任何“伪劣假冒”。只有“清静”、“稳定”、“祥和”与“真”。
这种景象无论对我们企业而言还是对整个社会的管理而言,我认为都包含着深刻的启示意义。
对企业而言,要“无为”,方能“清静”;要“清静”,方能各归其“本”;归其“本”,方能有“真根”;有了“真根”,才可以在时代的环境和风雨中成长,开出真花,结出真果。企业应当明白,只要有根有本,哪怕你只是一株小草,时代的风雨无论再大,也不过是对你的支持和滋润。然而如果离根离本,或者是一套假根假本,那么,时代的气候无论怎样风调雨顺,都与你没有任何关系,何况,遇到疾风骤雨,你也就是被卷走的对象而已。这就是“真根”“真本”对于企业生存的重要性之所在。
这个真根就是“道”,“道”就是生天生地的浩然正气。天地得正气,风调雨顺;国家得正气,国泰民安;自身得正气,身心健康,百病消除。无为就是真本,万物万事有他的规律,你只有去顺应,去服从,事业才会兴旺发达。
企业能否在环境中生存、发展,首要的问题是有没有“根”。没有“根”,环境对你就没有任何意义。我们知道,这个“真根”、“真本”并不是说想有就能有、想弄清楚就能弄清楚的。每个企业,每个企业主,要想弄清自身是花还是草,是哪一种花、哪一种草,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现实中我们也时常可以看到对自己认识不清的现象发生。一些企业、企业主因为过分“有为”,反而误解了自身,把自身放在不适合的“品种”和“位置”上去了。结果,相当于自绝于环境,就像鱼过分“有为”而蹦到了岸上一样。这样怎能生存和发展呢?
万物清静无为才可以回归根本,据守根本。做到原本是什么, 就安然于是什么。是花就开,是鱼就游,是猴就跳。办企业也是一样,自己最适合干什么,要设法让自己知道,不能错误地以为可有七十二变,好像什么都能做,那样做必然是“妄为”多多,很危险。
怎样才能明白自身的根本之所在呢?只有通过“清静无为”。“无为”而至“清静”,“清静”中更加“无为”,更“无为”,就更“清静”;朝这个方向努力,直到心地澄彻,从心灵上得到“正本清源”,才能搞清楚自身究竟真的能做什么。才能为企业行为找到“根”。
这一点可以叫做:清静无为以求自见根本。
从社会角度看,企业界的清静无为,更有大利益可谈。为什么这样说呢?让我们看看大自然就知道了。大自然的清静无为,表现在万物各居其所,互不相争;万物中每一物都守着自己的本份,才构成了气象万千而又和平安宁的大千世界。如果世间万物皆不居其本位,万物都妄图离开自己的本来位置,世界将会是什么样子呢?同样,整个企业界大大小小的企业,门类不同的企业,如果都不知道本位是什么,都不安于本位,都处在无休无止的“妄为”之中的话,社会将是什么样呢?真是不堪设想。对现代企业界,我理解有一个问题值得我们大家注意,特别是我们的社会管理者,更当给予足够重视。这个问题就是:在和平时期,整个企业界中企业行为怎样,是直接关系到社会稳定与否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因素。换句话说,和平时期,社会生活是稳定,还是动乱,很大程度上由企业界的企业行为及其趋势所决定。这是现代条件下,和平时期中,一个容易被忽视,然而又很重要的问题。道理很明显,和平时期,人们生活的内容一是建设,二是消费。而这两大内容都从不同角度联结着一个中心,即企业行为。因此,可以说,企业行为是我们和平时期社会生活的中间枢纽。在这种理解的基础上,我们说,企业的“清静”,直接带来社会生活的“稳定”,企业的“无为”(不“妄为”,不“乱为”,不“乱套”)直接带来社会的合乎发展规律的发展。相反,企业如果没有“清静”可言,企业行为如果十分混乱,企业如果受妄想支配,背离企业的天职(创造财富,为人民服务),陷入对表面利益的直接纷争的话,那结果必然是破坏社会的“稳定”和阻碍社会的发展。企业过分有为,是社会之灾。......
因此,从社会管理的角度讲,确实应当有一套运用起来灵敏、可靠的“宏观调控”机制。这套机制的作用就在于“调控”企业行为,其“调控”目标应当是,致力于保持企业的“清静”“无为”。对企业界中的“妄为”行为,假冒、伪劣、欺诈、愚弄消费者等,能够予以坚决的打击和控制,借以维护企业界的正常秩序而达到“清静”。使整个企业界的景象就像大自然的春天那样,秩序井然,和平安宁而又欣欣向荣。那是一种至清至静的欣欣向荣,不是表面的喧哗与折腾。那里一切都是有根有本的,一切都是各就各位的,其发展过程也如“春暖花自开”一样是“无为而至”的,其构成的总体面貌,也如“春回大地”一样,是“无为而无不为”的。
一句话,无论从企业自身讲,还是从社会与企业的关系讲,“清静”、“无为”才是当今企业的正道。只有“清静无为”,才会有真花真果。偏离“清静无为”,只会出现失去“真根真本”、“假花假果”铺天盖地而来,席卷“真相”世界,导致“伪劣”繁荣,引起社会动荡的灾难性结果。
(2〉为无为而无所不为,有所为而有所不为,是真无为。
“无为”并不是说什么也不做。真正的“无为”,我理解就是“有所为”而“有所不为”。哪些事“当为”,哪些“当不为”,这要有一个较深刻的把握,要坚定。“为”与“不为”要以人生大觉大悟为依据。我们通常说的“为所欲为”,其“为”的依据就是“欲”,这是一种情形,是完全以个人欲望的满足为中心,不考虑社会,不考虑他人,不考虑任何法则,不考虑社会后果的“胡作非为”。这种情形可以说是,典型的、极端的“有为”。个人如果进入“为所欲为”的境地,其结果不说大家也都很清楚。由“为所欲为”而脱离人间大道,自己走上灭亡之路的人生故事可以说一点也不少,它们都可以作为一种公共的教训,为众人所记取。个人“为所欲为”是背离大道的事,那么,企业“为所欲为”是不是也是背离大道的事呢?当然是。企业在这一点上完全与个人一样,其命运的演变与把握,都有一个是否合于道的关键问题。企业的所有行为如果依据的是企业自身之“欲”的话,情形和性质与个人的“为所欲为”并无两样。企业的“为所欲为”,与个人的“为所欲为”相比,其危害更大,灾难性更强,更应当早一些觉悟和防范。因为企业行为比个人行为有着更广泛的活动领域,而这些领域直接联系着社会万众的切身利益。企业如果“为所欲为”,必然是践踏社会公理、公德,不择手段,以损害社会、损害广大消费者利益为前提,满足自己难以填平的欲壑......这种情形,我们说就叫做“有为”。企业陷入这种状态,实际上是走上了断送自己的道路。
那么,企业怎样才是“无为”呢?是不是什么也不做,什么也不干,才算“无为”呢?不是。所谓“无为”,说到底是要使企业行为归于正道。只在正道上,按照事物的发展规律,按照社会需求变化的规律,按照产业生产和运营的规律,从容不迫,沉着稳健,脚踏实地地从事那些利益在社会、利益在公众的正当的事业。也就是说,企业“当为”和“不当为”的依据,应当是社会和公众利益。凡是对社会公众利益有损害的,即使自己做得到(而且还有利可图),也是不可为、不当为的。
那种见什么赚钱,就跟着撵什么的现象,就是“有为”的表现。这种现象很容易被我们理解,因此值得提出来剖析。这种见什么“有搞头”就搞什么的现象,你说依据是什么?是公众的需要吗?不是。是为了社会利益吗?不是。那是为什么呢?多半是为了自身最直接的经济利益。是冲着“钱”而来的,而“钱”的背后便是自己的这样那样的欲望。他们恐怕想也没有想过给社会、给公众创造什么、奉献什么;他们跟着撵的目的很简单,要从社会经济活动中“捞取”自身利益。那些不顾国家专利制度,以假冒伪劣产品扰乱社会经济秩序,坑害社会、坑害其它正当企业、坑害消费公众的现象就属于这一类。说穿了,他们对社会根本就没有“作为”可言,但他们恰恰是“有为”的,他们为自己利益而“为”。他们“为”得越凶,对社会危害越大。他们对社会危害越大,也就越是接近自我毁灭了。这就是“有为”现象的规律。对众多真心从事正当经营的企业而言,这些都是属于“当不为”的范围内的事。
“当为”什么呢?当在万众的利益需要上寻找立业点。当在增强自身实际能力的基础上,于“造福于人类,服务于社会”这个广阔的领域内“有所作为”。这才是真正的“无为”。
要作到这一点,企业还需要经常地、自觉地坚持“为无为”。“为无为”是什么意思呢?我理解对企业而言意味着以下三点。一是只做“无为”的事,只做合于正道、合于人类社会利益的事;二是不断地检查自己,不断地“修剪”自身行为中“有为”的苗头和成分,使之回归“无为”;三是对正当的事业,也要采取“无为”的态度去“为”,“为而不恃”、“为而不争”,以奉献为动力,以奉献为准绳,脚踏实地,不要生起“有为”之心,去贪、去霸、去占有等等。始终要对“奉献”两个字有觉悟。要明白奉献是天地之道的真精真髓,也是企业之道的真精真髓。
“无为”说穿了就是讲究奉献,其它什么也不追求。所以我们说,“无为”的结果,恰恰是“有所作为”(有奉献);而如果我们所有的企业都做到这样的“无为”,那么,从社会角度看,真的是“无所不为”了(有了最为丰富的各种奉献)。这里,我们将“天地无为而生养万物”的“天地之道”,引申为我们“企业无为而奉献社会”的“企业之道”,主张将“生养万物”的“天地观”引申移植为“奉献公众”的“企业观”,目的是使企业获得“天”“地”的品质,像天地那样“天长地久”。
老子说:“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我们说:企业之道就是,奉献而不占有。这就是“真无为”。
第二章 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企业利万众而有成
——现代企业立业之道
人生是不容易的。怎样才能有一个欢乐、奋进、成功的人生呢?伟大的老子告诉我们,要效法天地自然之本,要养成清静无私之性,这样才可以了解自然的真理──“道”,真正超越人类自身局限,成就有益的事业,获得人生的永恒。
——薛永新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於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道德经》第八章
老子的思想,一般被学者们肯定为是一种治国和养生的政治哲学和人生哲学。老子的思想,对我们当今的企业经营和现代化条件下的企业管理等还有没有指导意义呢?我的理解是有。为什么这样说呢?就因为老子思想是一种哲学,是一种博大精深的学问,其中探讨的各种规律和法则,至今仍然没有变。老子探求的宇宙万物之道、社会之道、人生之道依然是值得当今人类加以思考和把握的“大道”。因为,天地都还在,万物都还在,人类也还在,而这些都是老子思想所观照的对象。虽然时代有了变化,语言词汇有了变化,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形式有了一些变化,但是宇宙的本质,人生的本质, 我理解并没有根本的变化。而这些本质性的东西,才是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思想所揭示的对象。所以我认为道家思想完全可以为我们当今人类所借鉴。
老子《道德经》以五千言笔墨围绕着一个“道”字展开,处处都在阐明“道”。反过来说,也可以认为,老子是以“道”为核心,用五千言笔墨阐释了“道”在各种现象领域中的表现形式。例如从“道”的 立场出发,阐释了治国之道,立身涉世之道,养生之道等等。理解了道与无为思想,他是万事万物之根本,企业的经营之道,也自在其中了。我们抓住根本,用于企业经营管理,企业就能与社会合为一体,何愁企业不发展,他是建立在社会的需要的基础上的。
老子所把握的“道”只有一个,而且是同一个,这个“道”作为总的根本,可以说是适用于任何一个已有的,或将来才有的现象领域。所以才会有什么什么之“道”、什么什么之“道”的说法。既然这样,我们有必要将“道”的核心思想用于“现代企业经营”这个领域,从道家思想出发,结合当今社会现实,探求和印证一种与老子思想相通的“现代企业经营之道”。我理解,这种努力是有意义的。因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是种子,在任何一个领域都可以开出花来,都可以结出果来。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於道”是《道德经》中一个片段。从这个片段入手,我们来探求一下“企业经营之道”。
这里,老子用水的形象和水的品格来阐述“道”的一些表现形式,借此传达“道”的一些普遍原则。
水的哪些品格表达着“道”呢?──
水,具有滋养万物生命的德性。世间所有的植物、动物,一切有生物质,都离不开水的养育。田地一旦缺水,五谷不生,饥荒遍野;江河一旦缺水,舟楫不通,鱼死浅滩;海洋一旦无水,恐怕天地都干枯了;我们人体中60%也是水,100 斤的人体就有60斤水,人一缺水(脱水),就休克,乃至死亡。......
我们这颗星球上如果没有了水,会是什么境况?没有水,这个星球也就死了;没有花草树木和粮食,也没有飞禽走兽,没有人类,这颗地球只能说是一块大石头。
光有天,没有水,不行;光有地,没有水,不行;又有天又有地,但是没有水,还是不行。你看水的这一品格有多伟大。有什么东西能与之相比呢?
然而,水什么也不要,什么也不索取,什么也都一无所求,没有自己的利益可言,利益万物而又与世无争。这就更是伟大了。
不仅如此,看看水所处的位置吧,所谓“水往低处流”,它总是自甘于处卑下的位置,“处众人之所恶”。老子对水的这些品格的评价是“几於道”。为什么只叫做“几於道”呢?我理解老子认为水的这些品格几乎就是“道”,但它本身不是“道”,然而它是道的表现,传达着“道”所包含的精神和法则。人们通过对水的这些品质的学习和领悟,接近“道”的精神实质;用“水”这种人人均可观察体会的公开的自然现象,启发人们通过类似修炼“水观”的途径,去悟“道”之本身,最终获得“道”指引,成就道德人生。于是才在《道德经》中不惜笔墨,写下了“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於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那么,水的这些“几於道”的品质,对我们当今企业经营是否还具有指导意义或启发性呢?我认为是当然有的。特别是在我国当前这个过渡时期,我认为现代企业完全有必要借古人智慧之镜,修炼一下“水观”,借以明白掌握企业经营之道。所谓修“水观”不过是一种便捷的提法,意思是时常观想一下水的各种品格,领悟水的品格中包含的精神实质,吸取当中“道”的养分,把它们转化成企业的品格、企业的精神和企业的经营发展之“道”。
水的品格中有哪些适合于提炼为现代企业品格、上升为企业的经营发展之“道”呢?我理解有以下几点。
一、利他:水利万物而流,企业利万众而立
水的利益不在自己而在万物。“水善利万物”。“万物”都从水那里得到利益。因而万物都离不开水,万物都需要水,万物都不能没有水。这种“万物受益”与水的“利他”之间的相互关系,完全可以作为我们现代企业的借鉴。正如万物都离不开水一样,如果你的企业对社会、对公众确有实在的利益之处,那么,社会和公众也就离不开你的企业,需要你的企业存在下去。换句话说,你的企业如果真能像水一样,给社会给人类带去实在的利益,你的企业就有了立足之地。举个例讲,制盐业为什么不会倒,因为人人都需要盐,没有盐不行。盐业因为能给人们带去实在的利益而长久立于不败之地。因为同样的道理,我们的企业首先需要掌握的企业经营之道就在于:怎样使企业自身成为社会和人类的普遍需要;或者说,怎样使企业成为能够满足人们某种利益要求的劳动实体。
这实际上是要解决立业的根本点的问题。我们立业立在什么地方?什么样的地方,足以支持我们立业?如果我们从“水”与“万物”的关系中有所领悟的话,应当说,我们立业的理念是“愿众生幸福、社会吉祥”,其宗旨是“服务社会、造福人类”,为天下大众谋利益。只有这样,只有当我们的企业能够给社会公众带去他们所需要的实际利益时,我们才能立住脚根。因为只有这样,人们才会需要我们,才会支持我们。我们的所作所为,也才会得到社会的肯定和承认。相反,如果我们的企业不具有水的品质,我们所作所为对人类对社会没有“利养”作用,那我们就无从立足,也没有什么业可以立了。因为人们不需要我们,不在乎我们。
这就是水的“善利万物”的品质引起的关于企业之道的思考。这一步可以叫做“现代企业的立业之道”。结论是:立业必须立在人们的利益需要上,立在人们最普遍、最实际、最迫切、最不可缺的利益需要上。所以我们选择了制药。制药能解除人们生理上的痛苦烦恼,但我们更崇尚于弘扬传统文化。弘扬传统文化,能解除人们心灵上的痛苦与烦恼,使人人都能从内到外,形成一种美好人生。
有些初涉商界的人士不懂得这一点,他们把立足点放在自己的利益需要上。这是大错特错,是不明白“立业之道”的表现。这样的企业注定要倒闭,即使短时间内看上去会有一些起色,但终归久不了。我这里讲这些,完全是为了要提醒他们。所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他们立足于自我利益而不是立足于大众利益,这是背离了企业的“立业之道”的,所以才说注定立不起来。我们可以想想,水之所以为万物所需要,完全是因为水能够给万物带去它们所必需的实在的利益。如果水不能给万物带去利益,万物也就不需要它了。这个道理说得透彻一点,就是利益必须是在公众和社会里,就像水与万物的关系一样,利益是在万物,而不在水。用佛学的说法,利益应是在“众生”那里。只有社会和公众才是利益的主体。而企业的位置和作用只在于为公众主体创造利益、输送利益,或者是帮助公众主体实际享受到他们所需的利益,就像水使万物得到利益一样。这才是企业的立业之道。得此“企业之道”而立起来的企业,肯定是受社会和公众欢迎的,肯定是充满活力、欣欣向荣的。为什么呢?因为它能给他们带去实际利益,所以他们就需要它存在,就会支持它,保护它,回报它,用种种方式接受它的存在。这叫做“得道多助”。
当然,实际的情形深入分析起来也不是那么简单,因为我们看到,有一些企业从道理上也明白了要为人类谋利益这个道理,但实践活动中仍然没有能够立起来。这是为什么呢?这里面有一个“知道”与“入道”的差距问题。明白了大道,觉悟到了大道,这还只能算是“知道”,“知道”虽然是“入道”的前提,但这还不是“入道”。从“知道”到“入道”还有一段距离需要跨越。“知道”相当于解决了一些认识上的问题,而“入道”则意味着在认识的基础上展开合乎认识的实践。“知道”是明白了“道”,“入道”则是指行为“合于道”。
水的品格给我们带来的第一个启迪就是:立业要立在公众的利益需要上。这个启迪也带来一些实际的课题,即搞清楚公众的利益需要有哪些,这些需要当中哪些已被满足,哪些尚未满足,哪些还没有被企业界注意到等等。在搞清楚这些之后,我们才可能把我们正确的“立业点”落实到现实当中,真正介入“道的运行”。当然,在正式介入之前,我们还得弄清楚,我们以什么样的方式,采用什么样的手段措施,凭借什么样的具体能力,去实现满足公众利益需要的愿望。如果我们没有相应的能力,就得着手组织这些能力;如果我们没有可以借鉴的方式,就得制造相应的方式;如果我们没有现成的手段措施,我们就得推敲研究制订出可行的、有力、有效的措施。总之,当我们明白了“企业的立业之道”,就得动起来,就得把大道的运用落到实处。只有真正解决了这些问题,真正把公众所需要的东西送到了公众手里,并且被公众接纳,被公众承认正是他们所需要的东西,并且还将不断地需要时,我们才能说,水“利养万物”的品格真的转化成了我们企业的品格;也才能说,我们的企业行为“几於道”、几乎合于道了。
水“利养万物”的品格给我们的第二个启迪就是:要使我们的企业成为社会和公众的需要,就像水是万物的需要一样。这个意思说得简单点,就是要使我们的企业成为对社会、对公众有用的和有利的东西。
由此我们说,前一点(即:立业要立在社会公众的利益需要上)和后一点(即:务必使企业成为社会公众的真正需要)结合起来,就是我们“现代企业”的“立业之道”之所在。
舍此两个根本点,不足以立正业。
这个结论,我们可以放到现实中去检验。有兴趣对此作深入探究的同志、人士,可以把海内外所有“立起来了”的企业全部罗列出来,作实况分析,看看这些成功的企业是否首先就成功在合于上述“立业之道”。我想,分析的结果,一定会给我们的上述结论提供更多有力的“真凭实据”,使我们的结论得到丰富多采的支持,变得更加丰满、更具说服力。
日本的松下公司,美国的摩托罗拉公司、微软公司,台湾的统一企业,以及我们恩威公司,这些大家较为熟悉的公司,都可以作为大家分析的材料。
总之,水之道是:水利万物而长流;企业之道是:企业利万众而久立。
二、不争:立于不争而无尤,立于不争而有成
除了前述立业的两个根本点之外,“不争”是企业立业中的重要参照点(或者说是“辅助支撑点”)。“不争”所包含的实质内容,也可以说仍然是在“企业立业之道”之中。
老子在自然界万事万物中唯独最为赞美水,这是有道理的。在圣人的眼里,水具备了那么多美好的“水德”,确实是值得我们从其中领悟做人的道理和立业的道理。“不争”,是美好“水德”的又一个品质。老子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这个“不争”,一是指水利养滋润了万物,而又并不从万物那里争取任何利益自己的东西,我理解其性质可叫做“无私”,没有私利可言;其二指的是“与世无争”,不仅是在被自己滋润了的事物那里不争,面对世间一切,它都不争,我理解,这就是“无欲”,对世间一切都无所求。这样的品质历来都备受称道。在过去对老子的众多研究中,这种品质多半被学者专家归结为“为人处世的要旨”。这种归结对不对呢?当然是对的。但绝不是只有这一种归结!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知道老子所处的时代商品生产、商品经济都不发达;因此,“水德”的阐述和运用,无法依工商业
现象借题发挥,所以,“水德”的阐发才好像是专为人们的“为人处世”而进行的。这是时代局限留下的问题。
那么,老子于“水德”之中寄托的深刻哲学思想,真是与现代商品经济无缘或是绝缘吗?这些宝贵的思想,就不能运用于我们当今的企业了吗?我认为前景远不是那样悲观。我相信,人类一些基本的真理,不仅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它们同时是“置之古之今而皆准”的,同时又是“辐射各行各业而皆灵”的。“水德”里面包含的老子思想,就具有这种“真理性”。因此,在探讨“水德”与“企业之道”的相互关系时,我认为如果我们不是拘泥于《道德经》的字面表述,而是致力于领悟其精神实质、思想实质,致力于将其包含的真理性成份与当今的企业实践相结合的话,我们一定能将老子思想在现代条件下发扬光大。也一定能使道家思想中所包含的真理性因素,不断地发挥出来,使它们得到丰富和发展,在现代商品经济现象中找到新的更多的运用领域,于现代生活实践中生根开花。
正是本着这样的考虑,我们才来探讨“水德”与“企业立业之道”的关系。
我理解,将“不争”运用于作现代企业立业的参考点,其最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立业当立于无竞争领域。
为什么这样讲呢?我们来看看那些充满竞争的领域就明白了。一般来说,竞争起码应发生在两个相争者之间,因为不足两个的话,也就无从相争,没有对手,无以相争。现代商业竞争中,表现的趋势则是多方竞争,多头竞争。是比“两个”还要多得多的竞争局面。这是竞争的本质特征之一。竞争的另一个本质特征则是:争斗必须是在同一领域,或者说,竞争各方所争的应是同一个东西,否则,就争不起来,也就没有竞争可言。例如你要的是A,他要的是B,我要的是C;除你而外没有谁再要A,除他之外没有谁再要B,除我之外又没有谁再要C;我们各得其所,怎样竞争呢?争不起来,没有可争的东西。因此,我们说,竞争的本质特征之二是争同一个东西。这两个特征如果放到具体的企业生产和商品流通领域中来考察,我们会发现,如果我们选择有竞争的地方来立业,那将会违背前述立业的两个根本点,违背企业的立业之道。
举个例来讲,如果一个城市当中已经有三家啤酒厂,其产量满足本城市的消费需要早已是绰绰有余,就是关掉其中两家,供货也不会出现短缺。于是三家企业必然相互竞争,争夺同一个啤酒消费群,形成了一个实实在在的竞争领域。反过来看,消费者的利益需要是早已得到了满足的,社会万众已不再需要相同的企业了。如果我们选择立业点时选在这里,一来无法立在万众的需要上,因为他们的需要已被满足;二来我们对消费者而言,已不具备“水”的品质,或者说,我们的企业对他们而言不是必要的,他们不需要我们这样的企业。这样的结果将是怎样呢?我们立业的立足点落不到万众的利益需要上,无法生根,结果只会是落到自我利益需要上,这就违背了前面讲的企业立业之道。注定立不起来。企业的意志和行为也会被引向与竞争者之间的较量,因而妨碍企业履行企业的天职──造福于人类,服务于社会。
《道德经》第六十六章中有一句,说的是“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这一句运用于我们立业的“选点”也是十分合适的。如果我们立业之初,立业点选在“无竞争点”上,情形就会是:“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回避有竞争的领域,寻找“无竞争点”;这种对“无竞争点”的寻觅与探索,就是研究万众的潜在需要。这种需要是未被满足的需要,因而是具有立业价值的需要,是真需要。由于还没有别的企业向人们输送他们所需要的利益,因此,也就还没有竞争。立业真能立在这样的点上,也就合于企业的“立业之道”了。
人人都可以推想,这样的立业将是顺利的,因为社会万众需要,而且又没有竞争摩擦,阻力较小,接受较快。并且,这样的立业,为社会和公众创造的才是真利益(不是可有可无的利益,而是急迫需要的利益)。
举例来说,在使用蚊帐的年代,蚊帐虽然能防止蚊虫对人的叮咬,但蚊帐范围有限,使用时还有不透气、不美观、难洗涤、易燃烧等诸多不便,使用时间也只能是从上床后开始,加之有时蚊虫未能驱赶完,使用起来很不理想。这样的年代很长很长。人人都实际上需要一种更为理想的避蚊方式。这种避蚊方式一定要能够弥补蚊帐的种种不足之处。我们看到,万众的这种需要早就存在了,一直没有得到满足。按我们前述的理解,这就是真需要,就是有立业价值的需要。在这个需要上立业,就合于“立业之道”,一定立得起业。并且,当没有任何一家企业能满足这种需要时,以这种需要为中心,就存在一个“无竞争领域”。或者说,万众的这个尚未给予满足的需要,就是一个“无竞争点”,相当便于立业,因为它的长期存在,本身就是对立业的召唤,对企业的召唤。听从这种召唤,就是企业立业之道。事实正是如此,终于有企业开发出了灭蚊药片,以及配套使用的电热灭蚊器。这种产品上市,立即势如卷席,充分体现出“得道则立”的普遍法则。现在凡有电源供应的地方,哪一个家庭当中没有电热灭蚊装置呢?
电热灭蚊给万众带去了无尽的利益,现在的夏季,人们呆在室内时,不用钻进蚊帐也没有蚊虫的袭扰了,无蚊区扩大了;也不再为蚊帐的诸多不便而烦恼了;蚊虫传播疾病给人的机会也大大减少了。......万众受益、社会受益,相关企业也就立起来了。哪里是通过竞争立起来的呢?当初产品独家上市,迅速风靡所有家庭,其成功之势正好印证了“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的立业大气势。
任何事情,只要合乎道,其情形就是这样。
这里需要解释的一点是:电热灭蚊取代蚊帐,将蚊帐淘汰出局的现象,我理解并不是一种竞争现象。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二者所满足的需要只是表面上一样,而实际上不一样。电热灭蚊针对的是室内,蚊帐针对的是床上。只能说前者满足需要的范围更宽,不争之中涵盖了后者原有的功能。或者说,从商品生产角度讲,两者满足的是不同的需要。说穿了,是新的需要的觉醒掩盖了原来的需要。因为,在原来对蚊帐的需要中,早已包含了“抛弃蚊帐”的需要。经历过蚊帐年代的人,对蚊帐都有过头疼的经历,都有过这样那样的烦恼。在他们那里,早就潜伏着抛弃蚊帐的需要。电热灭蚊尤其满足这种需要。所以,我理解这不是竞争现象。如果第二个电热灭蚊器厂家诞生,这才是竞争开始了。
再举一个例子,恩威公司研制开发的“洁尔阴”产品,其选点也是选在“无竞争点”上
的。当时市场中没有相同的药物,没有相同剂型,因各种性器疾病一直是人们难于启齿的隐病,而人们又不能正确面对自身的生理状况,自古到今,人们染上这种疾病,不好寻医,造成终身痛苦,所以,人们一直渴望这种既能治疗又能预防的药物,不通过医生,可自己选购,自己治疗,让亿万人从痛苦中走出来。当时患者没有这种自选自用的方便,人们无论从防病角度还是从治病角度讲,无论从求医难开口这一心理因素上讲,还是从中草药难熬难用难保质这一使用的不便因素上讲,早也就在呼唤像“洁尔阴”这样的商品了。也就是说,万众对“洁尔阴”的需要,早已存在,但一直没有相应的产品予以满足。这种需要是如此普遍、如此持久,它与万众的身心健康如此的息息相关,早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个“立业点”了。而且,当这个“立业点”还未被任何一家企业选中时,它就是一个“无竞争的立业点”。或者,换句话说,所有真正的立业点,都恰恰是“无竞争点”。“洁尔阴”上市后先是在国内,很快又在海外大受万众欢迎,正好说明了选择“无竞争点”对企业来说具有多么重大的战略意义。也同样印证了老子所说的“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类似的实例不胜枚举,有意对此进行深入研究的人士,可将许许多多成功企业的成功之处拿出来作实况分析,看看立于“不争”者成功居多呢,还是相反。我关注过很多人们眼中“一帆风顺”的企业,其成功之处,大抵都包含了“立于不争”的奥秘。他们同时印证了老子《道德经》中另一句话:“夫唯不争,故无尤”。
所谓“无尤”,我理解有两层意思,一是对别人、对别的企业而言,没有去骚扰,没有去争夺,别人和别的企业没有什么怨尤。二是对自己、对自身企业而言,不费心争斗,专心一意干实在的事业,自己和自身企业也“一帆风顺”,没有什么烦忧。
这样的条件下,我们的企业才可以安安然然地尽其“企业的天职”,利于万众。或者说:造福于人类,服务于社会。
以上是从老子《道德经》出发,将老子思想与现代企业实践相结合得出的有关“现代企业之道”的一些粗浅的体会。写下它们,意在抛砖引玉,引起有识之士的关注和讨论,以便为我们当今企业及企业人士拓宽一些思想视野,减少一些盲目的忙碌,增加一些立业选择的参照,使我们民族思想宝库中一些璀璨夺目的宝石,得以为今人所享用。
三、居下
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由此可知,水的这种自处卑下的品质实际早已为世人所知。水的这种品质,也是老子思想中“水德”的一个组成部分。老子对之备加赞赏,故言:“处众人之所恶,故几於道”,认为水的这一德性几乎就是体现着“道”的美德、“道”的精神。日常生活中,我们对水其实一点也不陌生。在这个永远不平的物质世界上,水无论在哪里,都总是甘居最低下之处。容污纳垢,包容一切而不言不语。时时处处,总想把高一点的地盘让出来,自己甘处卑下。......
水的这种谦下的品质,能否引用于我们这里讨论的企业“立业之道”呢?我认为仍然可以。前面我们讨论了立业的两个根本点和一个参照点。这里,我认为水的谦下品质又可以作为我们企业立业的第二个参照点。这个参照点,从某种角度看,又是对前一个参照点(即“立于不争”)的补充和辅助。
前一个参照点谈到了应“立于不争”而有成。那么,“不争”的地方、“不争”的领域都在哪里呢?在“众人之所恶”处,恰恰是水自甘谦居的位置之所在。所以我以为水的谦下品质依然可以作为我们企业立业的一个重要的参照。不过这一参照与前一参照(不争)不同。前一参照是从性质角度提出:凡遇有争则避,端端去寻找“无竞争点”;而后一参照是一种方向性的提示,如路标的作用,它告诉人们往这边走或是往那边走。具体地说,后一参照,是批示我们往众人所不愿意去的地方走。这一点确实具有意义。一来,众人不愿涉足的区域,更有可能是无竞争的区域,易于找到立业点,而且是立业的“无竞争点”;二来,众人不愿干的事情,总得有人干,这种局面中一定包含着许多对我们的需要和召唤,而这些潜伏着没有人去管、没有人去设法满足的利益需要,恰恰是我们立业的根本点,是企业立业求之不得的东西;三来,众人都不愿干的事业,你把它干起来而且干成了的话,其功德无量,自然易于从社稷苍生那里获得支持和回报,利于立起长久的大业。
这就是水的谦下品质,对我们立业的启示,要甘于在人们不愿着手处立业,要甘于在人们挂不上眼的卑微处立业,要甘于从低处着眼,甘于从“众人之所恶”处着眼。这样才容易找到利益万众的途径,才不至于在竞争得眼花缭乱、心烦意乱的“高处”迷路,才有利于履行企业的天职,为人民服务。
另外,《道德经》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於道。”之后,接连七个排比句,也是有关“水德”的写状。亦可作为我们企业立业的辅助参照。它们分别是“居善地”(居于不争之地)、“心善渊”(容纳人所不能容纳的东西而保持深沉渊默)、“与善仁”(奉献出真挚 、仁爱)“言善信”(言而有信,像潮起潮落一样有准则)、“正善治”(像水一样乐于“平”“正”行事)、“事善能”(像滴水穿石、柔能克刚一样,贵在能)、“动善时”(像水一样随机遇而动,随机遇而静,动静有时)。
以上七个排比句之后,紧接着便是“夫唯不争,故无尤”,是对全章的总结和概括。不争,则象水一样,永无过患,安然处顺。
据我的体会,这整章都能引为我们的立业之道的话,是有妙用的。有了成绩不骄傲,不居功,不沾沾自喜,不炫耀,始终自省自己还有哪些不是、哪些缺点、哪些与社会发展不符合的,然后加以改正,始终居下地自省自责,对任何人、任何事物均是大有益处;相反,攀高,形成头大脚小,基础不牢,云里雾里,不知所以,一旦跌下来,会粉身碎骨,自取灭亡;居下就是遇上挫折,跌下后,能不伤筋骨的立起来。
这里需要略加补充解释的是,有人会问,你整篇谈下来都说企业要为万众制造利益,而且把“利于万众”立为企业的天职,那么企业自身的利益谁来管呢?企业没有利益又怎能运转下去呢?等等。回答其实很简单,我们本章中所举例的企业哪一个不能运转呢?你为万众谋利益,万众都有要回报你!万众甚至愿意多给你一点,只要你真的能给他们带去实在的利益。在无法多给你的情况下,人们也会以其它方式支持你。比如为你宣传,投你的票等等。当然,如果你的企业不能给万众带去利益,甚至带去了损害,那万众当然不买你的帐,一分不给你不说,给了出也要起诉你让你退出来,并且还要骂你,作反宣传,有机会就投你反票。道理就这么一点。
再说,我们回头看看水吧。那些真正派上用场的水都在哪里啊?在我们生命里!我们体重的60%都是水。再想想,全球植物身上包含、储备了多少水?矿物里面又有多少水?
怎么理解呢,水利养万物,万物也就保全了水,使水不至于"死去",不至于毫无价值毫无意义。水养育了我们,我们不也是在用生命保全水吗?
同样,企业利益万众,万众也同样保全企业。企业的利益是在给万众带去利益的同一机制中实现的。
还希望各位自悟。
四、忍让.融通.知迂回.无损:流畅的立业之道
“水德”中可以为企业作为借鉴的品格还有很多。这里谈的“忍让,融通,知迂回,无损”就很有借鉴的价值。我们知道,水无论流向哪里,遇到阻力则自行谦让:正面流不过去就向左面,左面流不过去又向右面,每一面都流不过去时,就停下来,积蓄自己,再等待时机的变化以及各种条件变化,等到自身条件或外部条件成熟,又涓涓不断地开始新的历程。水的这些特点,相当于承认客观条件的相对合理性,并予以尊重,不强求外部条件来迎合自己,而是自己调整自己去适合于客观条件和客观规律。所以,我们这里讲的忍让,还不是日常生活中所说的忍让,不是压制自己、克制自己的那种忍让,而是尊重客观而又不放弃主观追求 ,旨在谋求自己去适应客观规律的那种忍让。是对天地间万事万物及其大道有所觉悟之后,才拥有的十分通融、十分通融的一种立身处世态度。这里面也包含着任何事情都不去强求的"无为"精神。
当我每次在脑海中或是在现实环境中,凝视着水的这些如此富于美德的形象,就每每于最生动处,感知到这种形象是在没有止境地向我们说“法”、讲“道”。每时每刻都是如此。从大的范围讲,每条河流总是九曲十八弯,逢阻便让,遇高就让,弯来拐去,只有一副心肠:顺应客观事物和客观规律,在顺应中寻找自己的出路。不争不斗,坚信世间万物各有其所……正因为如此,水虽然没有眼睛,没有耳朵,却总是能在大千世界里找到自己最正确的位置。
这就是“让”、“不争”、“不强求”带来的利益。我们企业的立业过程,为什么不从水的这些启示中去获得一种深刻的觉悟呢?如果我们真能做到像水那样懂得忍让、顺应、融能、迂回的话,我相信,我们立即就能找到我们现在的位置,然后顺流而下,进入未来的位置。因为忍让、融通、迂回带来的恰恰是无阻无碍。虽然有时看上去路子是弯的,但毕竟是一派活跃的流畅。是对天地万物、对各种客观规律的最融洽的顺应。
水的这种“美德”给我们企业立业的启示是:不可强而为之,一切要从主客观条件上去讲究顺应,而且,主要是尊重客观,调整主观。
要相信,任何一个愿意服从客观规律的企业,客观世界都会给它留下一个十分正确而又客观的位置的。这个位置在哪里,只有由企业像水一样去寻找。
水是凭什么找到自己的位置的呢?光是凭客观条件吗?不是。水的本性——水往低处流——是使水在任何环境中都能确定自身方向的根本依据。只要这个本性不变,水无论放在哪里,它都不会迷失方向。
那么企业呢?企业也应当是如此,它必须有一个不变的东西,一个不变的根本的选择,才能够真的象水那样,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中始终不失去自身的方向。这个不变的东西是什么呢?那就是:服务于社会,造福于人类。有功于社会,不居功、不骄横、不夸夸其谈,始终谦虚、谨慎,处低下的位置,这样的企业方能发展。如反之:就像把水堵起来,形成大坝,一旦堵不住,就会被水淹没。水能利万物,但如处不好,也会毁掉万物。水能载舟能沉舟,能移山倒海,主要在于怎样疏导。疏导得好,就有前途。新产品的开发,也就像处理水,需要加强各种宣传,需要真诚的奉献,需要能为众生解除生存上的烦恼痛苦,这样的产品,它自然受欢迎,自然有市场。反之,如靠愚弄消费者,就是自绝于众生,就会自我灭亡,等于将水堵起来;古人云:治国治家如治流水,就是这个道理。
如果我们把“众生幸福、社会吉祥”、“服务于社会,造福于人类”当作企业的不变的本性的话,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客观境遇,我们都不会没有方向。因此,最终一定能找到一个十分适合于我们企业的客观位置。就像水一样,在某一点上我们无法做到“服务社会,造福于人类”时,我们就往另一点上迂回,再不行就再移,始终坚持“服务”和“造福”这一本性,在与客观条件相互作用时,就无论怎样也都拥有方向。不去强求什么“攻克”、“改造”,不去无益的抱怨、烦恼,坚持“服务于社会,造福于人类”的方向,顺应外部条件,顺流而下,顺流而去,正确的位置也就是指日可待的了。
我们所说的企业的正确位置,指的是什么样呢?指的是客观需要、客观许可,而主观上又正好能够做得到这样一种主客观相互吻合的位置。这样的位置,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主客观的变化,这个位置也是活的,流动的,完全跟水一样。比如一个企业在规模和实力较小时,它可能是以帮助人们搬家的形式服务于社会。它这时的主客观条件就是这样决定的。到了企业发展的一定阶段,实力增强了,像水在某处积蓄了很多能量一样,加上客观社会需求的逐步演变,这个企业就有可能放弃过去的服务方式和企业位置,采取新的更具规模的其它方式(例如生产食品)来重新在环境中求得新的正确的位置。这时的位置,仍然是由主客观条件的吻合与否决定的。
当然,实际生活中,这个企业也可能中途生起妄念,不顾主客观条件的制约作用,不尊重和不顺应客观规律,变得胡作非为,放弃了“服务社会,造福人类”的企业天职;这时它也就与“水之道”相背了,其结果又会怎样呢?客观规律是不容侵犯、不容践踏的,它照样会强行给这个企业“留下”一个位置。这个位置也许是十分不妙的,也许正是法网收紧之处。最后自绝于社会。
可见,企业的立业是一个不会间断的过程。任何企业,并不是创业之初选了一个立业点,立业工作就一蹴而就了。立业的课题,像水的流程一样,从雨点到小溪、大江、大海是演变的、汇聚的,是经常的,是不断的。从一个立业点,到另一个立业点,这种演变和发展过程中,企业要想每一步都不失误,每一步走得恰到好处的话,我以为,学习“水德”,从水的品质中获取企业发展的品质,是有十益而无一害的。
再者,我们回头来看看,水在忍让、融通、迂回中的另一种“因水德而受益”的情况。这种情况说的是:水遇阻就让,变通迂回,不去妄加冲击,不去刻意争道,不强求于天下;这样的结果是,于客观规律毫无冲撞,于水也毫无损伤。其中,水因忍让而无损,很值得企业引以为训。凡主客观条件不尽吻合,不要去强求,不要以为强求真能使你成功。让一让,变通变通,保全了自身完好无损,这已是离成功最近的一步了。因为主客观条件摆在那里,知道迂回之路,这已是最近的路了。《道德经》二十二章中“曲则全,枉则直”说的也是这个道理,意思是委曲便会保全;在这个意义上,弯曲的东西已经是最直的了。还愿各位读者于此有所会心。
从上述“水德”的讨论中,企业当着重领悟一种“流畅的立业之道”:在各种客观的阻碍中,去实际的领悟无阻无碍、流畅通达的立业之道,顺应客观规律而立业。
五、流水不腐,本性不变
水是活的。流水不腐。这是水的又一美德。这一美德引申借鉴到我们企业的立业问题上,就有一个课题需要我们去做,这个课题是:不断地寻找新的立业点,不断地更新为社会服务的方式,不断地寻找"造福人类"的新的途径、新的路子。像水那样在从容不迫的“无为”中始终保持流动的活力。
为什么一定要这样呢?因为“水利养万物”是在流动中实现的。死水难济万物,而且水性本不死。而企业呢?企业要能利益万众,这也不是在一个点上就能办到的。再说,水正因为在流动中,所以才保持了自身的活性,不致腐坏。企业也一样,在立业中发展,在发展中立业;不断地根据主客观条件的变化,以顺应的姿态,于流变中保持自身活力。
这其中只有一点是不可变的,那就是始终坚持以“造福人类,服务社会”为企业自己的本性。就不像水不能放弃了“水往低处流”的本性一样。企业以其本性的“不变”对应主客观条件的“万变”,这样就能一路流畅,融融通达而又不脱离"道"的轨迹。
为什么必须保持企业的本性不变呢?因为企业的本性是企业存在和发展的真正本质的导
向。与之相比,所谓“以市场为导向”只能算是谈到了皮毛;从某种意义上说,还可能产生误导。因为市场变化在这里只能被当作客观条件的演变来看待,企业应当对此做出应变,但这种应变也应出自一个更加本质的立场。因此,应变就是应变,不足以被理解为“导向”。否则,如果企业跟着现象走,丢失了“造福于人类,服务于社会”这个本质,终将会被导向哪里呢?恰恰是晕头转向、无所措手的迷失而已。相反,只要企业坚持自己“造福人类,服务社会”的本性不变,那么,在瞬息万变、眼花缭乱的各种外在变化中,企业恰恰能够始终知道自己的正确航向,不被任何现象所迷惑。所以,我们应当更加给予重视的问题,我认为是怎样赋予企业一个符合人间大道的本性,并将这一本性上升为企业发展的本质导向的问题。对这种“现象导向作用”与“本质导向作用”的不同之处,希望有更多的人士来加以研究。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企业也应当像水那样是一种“活”的存在,企业的“立业”过程,也应当是一种“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现象的流变可以丰富多彩、千差万别,但企业的本质不可变。唯其如此,企业在这个“活”的过程中才能始终都有一个本质上的方向;也才能够真的“活”下去。
举例来说,一个企业在一个立业点上立住了脚根,实力扩大(像水的蓄势待发一样);它开始迈出多业并举的一步(像一股水润泽了一块田地,开始向别的田地浸润一样);从雨点到小溪,经过艰苦的流淌,汇聚成以我为主干的江河,多少小溪会涌入你的怀抱之中,而且是自然而成。怎样才能容纳百川、江河?这样才能汇聚多方人才,每一个人才,就是一条小溪;每一个消费者,也是一条小溪。这一步究竟以什么为依据,以什么为导向呢?是冲着高利润?还是依据别的什么?如果是冲着高利润,可以说这个企业就算丢掉了本质。如果这个企业真的从“水之道”中有所领悟,那么它正确的选择应当以是否有利于社稷苍生为依据(就像水流的选择是依据身边什么地方更需要水一样)。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只有坚持以“为人民谋利益”为根本导向,企业的流变式发展才会持守在一条正道上。也才会有从容不迫、稳步健康的发展。
以利润为导向会有什么坏处呢?我们来看看国内流行一时的“海狸鼠现象”就知道了。海狸鼠,一种动物,现在也没有人能说清它有什么用。那些曾经辛辛苦苦喂养它的人也不知道它有什么用。有关人士早就通过新闻媒体说,它是没有用的东西,没有价值的东西,可惜人们不听。人们只知道养它能卖钱,能赚钱。什么地方买回小海狸鼠,把它养大产仔,再将所产的小海狸鼠通过原渠道收购回去,由此赚钱。开初的人也确实赚钱了,于是规模迅猛扩散。这种没有用的东西被收购回去马上又卖给后来人去养去了。海狸鼠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虽然无用却在这样的年代变成了人们赚钱的一个媒体。当然,海狸鼠进入了空前繁殖的时代,每一个城市都有它们的身影。这也接近“炒作”的尾声了,因为如果炒作者再把如此多的小仔收回去的话,再往哪里卖呢?而它们本身又无用。于是这些“炒家”一走了之。大量的海狸鼠滞留在养它们、想借它们产生利益的人的家里。亏本的总是大家,亏本的总是多数人。这就是跟着利润走的结果。上当受骗的也都是些依据利润行事的人。
想想,这些人如果当初做事是出于为人类谋利益的话,他们还会去养这种无用的东西吗?搞不清它们有什么用,就把它们养起来,这是多么荒唐的一幕。然而这曾经确实是事实。要是这些人当初能够坚定地按照“是否对人类有用”、能否平衡生态来判断行事的话,他们原来那点钱虽然不多,也能在别的一些小事上发挥利益人类的作用的。
同样的道理,企业如果跟着利润走,又将会走进什么样的胡同呢?
所以我们主张:企业应当坚守的理念,是“愿众生幸福,社会吉祥”,是“造福于人类,服务于社会”。企业以此为真正的导向,才能在风云万变中沿着不变的本性发展、壮大。这样,既稳定,又健康,又合符道的精神和法则,是我们经常所说的“康庄大道”。
所以,有时我们觉得那种倡导“以效益为核心”的提法是不够准确的,容易对企业产生误导。如果改为倡导“以是否对社会真的有利为依据”,是不是更准确一些呢?我一时也说不清。
六、柔能克刚,柔比刚好
老子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意思是说:遍天下再没有什么东西比水更柔弱了,而攻坚克强却没有什么东西可以胜过水,也没有什么能够替代水。
在老子思想中,“柔弱”是万物具有生命力的表现,也是真正有力量的象征。为了能够对老子所说的“柔弱”有一个更全面、更透彻的领悟,特别是为了弄清楚老子思想中的“柔弱”为什么是真正的力量的象征,让我们再来看看《道德经》中另外一些论述。
《道德经》第七十六章上讲:“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意思是:人活着的时候,身体的每一部分都有是柔软的、活动的,死了以后身体就变得又僵又硬。树木小草生长的时候、活着的时候,也是柔软脆弱的, 风都可以把它们吹得倒来倒去、摇晃不已,死了以后却变得干硬枯槁了。所以啊,坚强的东西属于死亡一类的东西,柔弱的东西才属于活的、生长的一类东西。这里面包含着这样的结论,即:表面坚强的东西,已经是失去了生机的东西,而柔弱的东西则充满活力、充满生机。
从老子的这些论述中,我们看到,老子的思想来源于对自然、对社会现象的深刻观察和总结,是极富智慧的。这些思想的最后关注点落在“生”与“死”这个焦点上,而这又是我们人世间一切活动、一切事务的一个基本焦点。所以,这些思想对我们人生、对我们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都有具有指导意义。
就人生而言,老子认为,人生在世,不要逞强斗胜,而应柔顺谦虚,有良好的处世修养;就企业而言,我理解,就是要尊重客观、尊重社会、尊重各行各业,把自身的位置摆提低一些,能让的都要让,要充分明白迂回、委曲的妙用,要尽一切可能回避竞争,要体现出企业的“柔”性,不要将自身目标强求于天下,而要将天下的目标加之于自己,要安安心心做弱者,做服从者、顺应者,让社会和公众的意志来摆布自己,满足于公众意志给自身留下的位置……等等。
总之,要用水的形象来指导自己,处柔弱,处忍让,处流动,处卑下,处迂回,处融通,在一派柔弱之中,得以流畅,充满活力,这才是具备了真正的力量,一种活的力量。这种力量不一定非要说是能战胜刚强,因为没有必要战胜刚强。因为作为活的力量,这已经比“死去的”刚强好多了。一个是活的,一个是死的,活的当然比死的好。活也用不着战胜死,活着,存在着,发展着,这已经就是一切了,更何况这样柔弱的滴水确实能够穿石。而这种至深的道理就表现在像水那样柔弱、那样谦让、那样卑下、那样无争的品格中。
这里面包含了应由我们企业去从中领悟的“柔弱之道”。它也是企业的立业之道和发展之道。企业的柔弱之道,我理解并不是说它软弱可欺,而是说它柔顺、通达、善于顺应、没有死板的自我意志,以主客观的融洽与吻合为尚,能发挥出“无为”的作用,能在流畅的顺应过程中保持的发挥真正的活力;那不仅是一种有效的活力,而且是一种有道的活力,这样的力量,怎么会是软弱可欺的呢?
在企业的管理中,要像疏导水一样疏导自己的员工,让他们与企业形成共识,然后才能将小溪汇成大江、大海,长立于世间。
老子说:“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还望我们的读者,能常作水观,常领水德,常悟水道;于水的生动形象中,各自终有所获;获得与大道相通的大利益。
第三章 天地不自生因而地久天长 企业不自私方可发达兴旺
──现代企业的长存之道
我们只要能专心于社会利益,专心于公众利益,忘掉自己的得与失,那么,对自己的利益就管都不用管、想都不用想、提都不用提了。因为,一切自然就在其中了。......这也就是“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所包含的“道”的原理。
── 薛永新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道德经》第七章
天长地久,是我们每个人都十分熟悉的美好词汇。天长地久,也是我们每个人都较容易理解和明白的自然现象。但是天地为什么长久,恐怕我们平时很少去思考和追究。老子却用他思辩的、智慧的眼光来看待“天长地久”,并用“天长地久”的现象向我们阐释“道”的法则和规律。在老子看来,“天地所以能长久,”是因为天地“不自生”,所以“能长生”。这个意思说的是天地生养了万事万物,无论是植物、动物、矿物、事物,统统都是在“天”和“地”的怀抱里生长繁衍、演化生灭的。天地生养了一切,但却没有一点是为天地自己作考虑,没有一点是为了利益天地自己的。这就是天地的品格:“不自生”。正因为天地有“不自生”的品格,所以,天地才得以“长生不老”,与世长存。这就是老子思想中的“天地之道”。修身、养身,悟通了这个道理,同样天长地久。
在《道德经》里,这个“天地之道”被用来作为启发“圣人”的道理,老子说:“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希望“圣人”能从“天地之道”中悟出一些道理,借“天地之道”形成“圣人之道”。这里,我理解老子所说的“圣人”,指的是那些对社会、对众生能够带来幸福,对社会带来和平、吉祥,对社会进步能够产生重大影响的人,或者是老子心目中所期望的社会管理者之类的人。这是针对老子所处的那个时代的现实而言的。到了我们今天,情况已有很多变化和进步。社会的商业化发展,使企业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大。企业行为能在相当大程度上对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产生深刻而广泛的影响。在这种时代背景上,我认为,老子当初对“圣人”的许多设想和要求,恐怕都能用到对企业的要求上。反过来说,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也存在着一个怎样才能“合于道”的问题,因此,我们这里借老子思想中的“天地之道”来探讨现代企业的企业之道,是有必要和有益的。
我们来看看我们这个时代背景上的一些较有代表性的企业行为和经济现象。
一、现象一:练“空手道”的企业纷纷落入法网。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欣欣向荣,呈现复苏的景象。与此同时,一些“空手道”企业也乘机纷纷出笼,几乎全国各地都有它们的存在和活动。它们有的动作大一些,有的小一些;有的手段和计谋更复杂一些,有的则有更赤裸一些;有的活动范围广一些,达到跨市跨省甚至与海外联手;有的则较局限一些,仅在一个地区、一个城市;它们有的存在时间长一些,有的则极为短暂;有的已经落入法网、受到制裁,有的则还在东躲西藏、惶惶不可终日;......虽然它们的表现形式各有不同,危害程度各自有别,但有一点是完全相同的,那就是它们都不是社会财富的真正生产者,也不是向社会提供真正服务的服务者。也就是说,它们与社会、与公众的关系不是“生”的关系,而是“夺”或“刮”的关系。不提供真正的服务,不进行社会财富的生产,所以说它们对社会不是“生”的关系,用种种不法手段谋取不法利益,这利益何来,还不是来自于社会和公众,所以说,它们与社会、与公众的关系是一种“夺”、“刮”的关系,是“取”的关系,而且是“不予而取”的关系。在它们当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那几家从事非法集资的所谓“企业”。剖析它们的情况,很能说明一些我们应当早一点明白的道理。
从集资几十个亿的那家企业看(详情已由多家报刊报道),他们也立了很多项目,也签了很多协议。这些项目要是真的去做,真的做了,这些协议要是真的履行了的话,还不能说对社会一点什么实际的东西也没有提供。但实际的情况恰恰是:他们任何项目也没有做,任何涉及到真正生产或服务的协议也没有履行。也就是说,对社会、对公众没有做出任何一点“贡献”。相反,他们是把项目和协议当作骗局的一个组成部分来运用的,运用的目的是直接获取非法利益,大肆挥霍,无恶不作。也就是说,是直接想要“利己”,而从不打算“利他”的。把它们当作企业来考察的话,只能说,它们的全部“业务”就是怎样窃取社会利益据为已有。
这样的企业当然离“大道”太远。合于道的企业,其“业务”就完全不同。
合于道的企业的全部业务总是围绕着怎样为社会产出社会所需的财富去进行的,或者是围绕着怎样向社会提供社会所需的服务去展开的。
合于道的企业与社会、与公众的关系,一点也不含糊,是一种“生”的关系,是一种“给予”的关系、“奉献”的关系。这一点与“天地之道”的“不自生”是相通的,一致的。
那么,那些玩“空手道”的企业为什么会纷纷倒台呢?用老子的思想和眼光来看,原因是十分明显的,那就是因为它们专门“自生”,一点也不“生他”,违背了天地之道,从而也违背了人世之道,违背了企业之道。所以,即使玩到了十几亿、几十亿的规模,也一样是要倒台的。从它们的案例中,我们也看到,并不是拥有货币就等于拥有“大道”的,并不是拥有货币就真的能够“鬼推磨”一直推下去的。
与它们的情形相反,代表我国企业现象主潮流的成千上万的企业,却呈现出由小到大、由不知名到知名,稳步健康发展的景象。我们可以把这些企业叫做发展中的企业或成长中的企业。这些企业的特征是:要么向社会提供了真正有用的、人们急需的产品(例如我们四川的长虹集团、恩威集团,以及省外的北大方正公司、联想集团等等);要么向社会提供了优质可靠的各类服务。这些企业的不同之处就在于:这些企业的全部企业行为是“不自生”的,也就是这些企业存在的目的不是为自己,而是为社会、为公众而存在的。它们与社会、与公众的关系,是“生”的关系,是“贡献”关系,是“给予”而不是“夺取”。
当然,这些企业也从社会、从公众那里得到了应有的回报。这种回报,其实只是标志着社会、公众对这些企业报之以肯定,标志着社会、公众支持这些企业存在下去,标志着社会、公众需要它们的存在。事实上也正是这样,这些企业在处置社会回报的立场和做法上,也是遵循着社会、公众的期望进行的。他们要么扩大再生产,以满足社会的需求;要么进行研制开发新产品,以满足社会新的需求;要么进行技术设备改造,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服务的质量。他们总是围着社会转,以“利益社会、利益公众”为行为指针,而不是以“利己”为指针。
这样的企业,用老子的思想来衡量,就有“天地之道”的品格本色。“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这样的企业,即使一年到头只有十几万、几十万的企业利润,也一样能够存在下去,并逐步发展壮大起来。只要它们能够坚守企业之道不变,就能在企业与社会之间不间断的良性循环中获得“天长地久”的“生存”。
从上述正反两个方面的企业现象中,我们得出一个结论:企业长存之道并不在于货币资金的拥有情况;企业长存与否,在于企业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是“给予”还是“夺取”、是“不自生”还是“自生”。
“给予”社会者,长生;“夺取”社会者,终归是没有立足之地。
这就是从“天地之道”中引申出来的现代企业的长存之道。是企业“外其身而身存”的具体体现。
二、现象二:对改革的误解
改革开放,给中国经济带来勃勃生机,这是有目共睹的。然而改革也是一个过程性很强的历史步骤。在改革的开初时期,以及过渡时期,人们对改革的认识与理解有时也有一定的偏差和误解,更有一些是属于“不解”改革之意。例如有的人对改革的到来毫无思想准备。改革开始后,他们没有从思想深处去把握改革的本质,跟着表面现象走,错误的认为改革对他们来说就是去找钱,而找钱的途径似乎就是办企业,于是注册登记拿下企业执照,开始在钱上做文章,结果是做不下去,产生困惑,不知问题出在哪里。其实问题就出在他们对改革开放没有一个正确的理解与认识这个根本问题上。
这里,我们就改革的实质与企业之道的关系作一些探讨,希望能够对关心这一问题的人提供一种参考。
从现代经济理论上讲,改革的实质是“解放生产力”。这一点对企业意味着什么呢?我理解这意味着鼓励我们更多的人发挥自身主动性去参与创造财富。为什么这样讲呢?难道这之前没有人创造财富吗?我们知道,改革开始之前,确实也有人、有机构在从事社会财富的创造(生产),这是事实。但这种生产是在高度集中的“计划”中展开的。生产什么样的产品,生产多少,都是由专门人员、专门机构来进行“计划”的。也就是说,创造社会财富这一重大课题,当时是留给少数人去做的,其他人不能过问。一个企业要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先得向上逐级报批,纳入总体的“计划”格局中去权衡,然后才有定论。这就是所谓的“计划经济”模式。这种模式运行的结果大家也都是知道的。但是,不管怎样讲,在计划经济模式中,企业的任务和天职仍然是创造财富,不过是按“计划”来创造罢了。而改革的着手点在哪里呢?在于把这个“计划”去掉、改掉,使企业从那些“统得过死”的计划中走出来,直接按市场需求进行生产,创造更多人们所需要的社会财富。这样,从企业角度讲,改革实际上是把原来由少数专家们思考的课题,下放给每一个企业去进行独立思考,刺激每一个企业发挥自身能动性,去加速社会财富的创造。......
总地讲,改革对企业而言,一是要求企业更加主动地、更加高速度、高质量地去创造更加丰富的社会财富(决不是鼓励企业放弃财富的创造而不择手段地直奔金钱、货币);二是要求企业更加直接地彻底面向社会面向公众,更加自觉地使企业自身成为专门为社会而存在、专门为公众的利益需要而存在的劳动组织单位(决不是要求企业更加扭住自身利益不放)。
前一要求,我理解相当于“替天行道”。怎么会说是“替天行道”呢?你看,天地之道是养育万物,而人类作为万物之中最为特殊、最为高级的动物,当其发展到今天这一步时,许多切身的需要已不能由天地直接给予满足了。例如人们生病时需要的药物,我们必须经过加工制作、成批生产,而不再是直接从天地那里采一些花花草草就能行的了。天地为我们提供原材料,但也少不得我们对原材料进行提取、筛选,制成方面的成品,送到每一位需要它的人那里。这种工作,实际上是“天地生养万物”这种“天道”的延伸,所以,我说它是“替天行道”。而这种工作,恰恰是企业的位置之所在。改革开放的大政方针,更加肯定了这个位置:把天地的各种馈赠(资源),从自然形态转化为人类消费形态;从原始的自然价值形态转化为人类社会的使用价值形态;使它们从天然散在的物质元素转化为现代人类生活所必须的社会财富。所以我理解这第一个要求就是要求企业在现代条件下担负起部分“替天行道”的“天职”。
第二点要求,则是要求企业能具备天地一样的品格,即“不自生”:不为自身利益而存
在,而是为社会利益、为公众利益而存在。只有这样,才能够起到“替天行道”的作用。也只有这样,企业的行为才合于“天地之道”,因而能“长存”。
了解了改革对于企业的要求之后,我们看到,办企业是一件十分严肃的事,没有认真的态度和为人类谋利益的实际能力,是不可轻易涉足、贸然行事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企业的“赚钱”只是企业的表面现象。企业得以存在的原因和企业存在的实质,是为人类社会创造财富,是脚踏实地的“造福于人类,服务于社会”。这是“天地之道”约束下的“企业长存之道”。合于此“道”的企业,肯定是能“赚钱”的企业,这是商品经济秩序中的一条定则,是市场交换机制中的一条规律。
有的人注意到企业“赚钱”这一表面现象而对企业的实质没有了解,跟着现象跑,在“赚钱”上做文章,不在实质上下真功夫,这是对改革的不解和误解,也是对企业的不解和误解。所以,他们对自己操作的企业泡影般地幻灭这一现象也缺乏明晰的认识,所以他们才困惑不解。
那么,我们这里可以说:企业的长存之道就在于脚踏实地的、不断的为社会、为公众(而不是为自己)谋求实际利益。
这就是对老子《道德经》所言“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
生”的一点体会。
三、现象三:供求规律与企业长存之道
供求关系的存在,以及供求关系变化对企业的影响,已是人们熟知的事。作为办企业的人来说,谁不想把握住供求关系的变化、及时采取相应的企业措施、以求在一层层供求波浪中一帆风顺地远航呢?供求变化,就像商海中的潮汐,起起落落中,带来欢喜也带来忧愁。迎合了供求规律的企业喜上眉头,背离了供求规律的企业可谓“忧心如焚”。这种现象,也是为大家所熟悉的了。然而,为什么一些企业是这样,一些企业又是那样呢?供求关系的演变,原本是客观的、公正的。不是专门要跟某些企业过不去,专门要“讨好”另一些企业的。在现代市场经济的格局中,我们不能说是谁家企业操纵了供求变化的浪潮;可以断定,没有一个企业能够操纵供求关系的变化。因此,我们认为,当不同的企业在相同的供求关系演变中走向各自不同的结局时,这当中一定还有更深一层的道理。也就是说,供求关系的变化都还只能被看作是现象,这个现象后面还有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东西。否则,在相同的供求演变中,不同的企业也应当有相同的结局。
这里,我们为表述方便对企业作一下分类。分为在供求变化中获得成功的企业(简称“成功企业”)和在供求变化中遭遇失败的企业(简称“失败企业”)。那么,成功企业和失败企业的区别在哪里呢?这里我们以生产型的企业为例来进行剖析。成功企业和失败企业在同一轮供求关系的演变中表现为──
成功企业的产品,有人要,供不应求,订货源源不断,货币资金迅速回流,加速周转,生产加速,产量剧增,销售势头趋旺趋猛......
失败企业的产品,没有人要,供过于求,拿不到订单,产品压库,资金无从回流,周转不灵,无法继续开工,生产被迫停滞......
为什么会这样呢?同样是企业,同样是生产者,同样是面向市场,为什么结局就如此不同呢?
答案还得从企业自身找。失败企业的产品所以无人要,那完全是因为失败企业不了解市场需求,不了解消费者切身利益需要所造成的。但是失败企业在开工生产时显然并不明白这一点。因为要是当时就明白的话,也就不会开工生产了。那么,为什么他们居然会不明白这一点呢?难道他们生产经营的目的就是为了在市场上失败吗?显然不是。我们可以猜测说也许他们认为市场上很需要他们的产品,所以才这么干的。即使这样,事实证明,这不过是他们一厢情愿的认为人家需要而已。为什么他们会一厢情愿的这样去想、这样去做呢?担着巨大的风险去这样想、去这样做,可不是闹着玩的。这一点他们难道不知道吗?他们是知道的。那么,他们为什么还是这样做了呢?原因还得往深处挖。
我们看到,他们与那些玩“空手道”的企业不同,他们是真正进行了生产的,原本也想通过创造财富的途径来实现企业自身的价值,而且付诸行动,结果却失败了。这样的企业似乎是介于“空手道”企业和成功企业之间的第三种企业。他们失败的原因,虽然不像“空手道”企业那样,失败于对社会、对公众利益的剥夺和窃取,但他们所有的努力和付出却没有能为社会提供社会所需要的东西。他们的问题就出在这里。社会需要的,他们没有;社会不需要的,他们又把它成批成批做出来了。他们虽然没有直接损害社会和公众,但却浪费了人类共有的资源,浪费了人们宝贵的劳动,浪费了许多“活着”的资金......他们的失败,与“空手道”企业的失败有一点是一样的,那就是:失败代表了社会给予的惩罚。
或许,我们可以这样分析:“空手道”企业是赤裸裸地只顾自身利益,不顾社会和他人的利益。而失败企业呢,是想将二者兼而顾之,既注重对自身利益的追求,又准备顾及到社会和公众的利益。但是在二者的轻重缓急等比重关系上,也许出了问题。
比如,他们把自身利益的位置自觉不自觉地摆到了社会、公众利益的前边;这样一来,他们的调查也好、分析也好、判断也好,就免不了首先总是从自身愿望、从自身的利益打算出发,然后沿着自身的利益设想进行,继而落脚在自身的利益展望之中。这样一种实际上排斥了客观规律、排斥了社会和公众的真实需求的“可行性决策”,当然就打上了“一厢情愿”的烙印。只想好是得不到好的,其结果,实在是很难碰巧成功的。
要知道,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当其沉浸在自身的“利益展望”之中时,是绝对要被展望冲晕头脑的。要是这些失败企业当初不是这样,而是沉浸在对社会利益、对公众利益的展望中,情形就会大不一样。按照老子的思想和精神来说,我们只要能专心于社会利益、专心于公众利益,忘掉自己的得与失,那么,对自己利益就管都不用管、想都不用想、提都不用提了。因为一切自然就在其中了。专心一意为社会、为公众谋利益,企业自身的存在和发展就根本不是个问题了。这也就是“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所包含的“道”的原理。
这样,说得透彻些,我们的企业在供求关系的演变面前,就像在镜子面前一样。我们到底是把自身利益放在首要的突出的位置,还是把社会、公众的利益放在首要位置;我们到底是真心实意地把社会、把公众利益放在首位,还是做做样子,自欺欺人。在这个镜子面前都将一目了然,十分清晰。而且还要落实在你的成功或失败之中。这是一种必然。因为市场并不是自己的,也不是任何一家企业的。市场是社会的,是公众的。企业与市场的关系,只能是一种服从的关系。企业不应当以自身的企图为企图。企业应当放弃一切来源于自身的企图,全心全意、完全彻底地以“无我”为前提、以“不自生”为前提,去观察、分析、体会社会的需要、公众的需要,然后才有可能成为市场需要的企业。
最近我看了一条消息报道,摘录于下,我想会有利于我们说明什么是“后其身”、“外其身”,什么是“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以及说明我们所谈的“全心全意,完全彻底”是怎么回事。
这篇报道的标题是《聘人研究垃圾》,说的是美国的雪佛龙公司、通用制品公司、阿尔可公司在决定上什么样的新产品时,投入大量资金聘请专家教授对某某城市的垃圾进行长时间的分析研究。他们将每天的垃圾收集起来,然后按其内容及其原产品名称、质量、数量、包装等予以分类,从这些分类比较和对相应产品的分析研究中,得到了当地食品消费的相关信息和数据,并将这些信息与市场供应情况作出深一步的研究对比,然后作出了人们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的供求结论。雪佛龙、阿尔可等公司的食品厂的饮料制造厂凭此决策,推出新产品,果然取得了成功。
我认为,这就是全心全意从消费公众的立场出发,完全彻底将自身利益放在一边的典型案例。也是“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的现代范例。
试想,如果他们将自身利益摆在首位的话,能想到要去研究垃圾吗?他们如果没有为社会服务的真心诚意,能做出这样正确的选择吗?同样的道理反过来看,他们既然确实是这样“想社会公众所想,急社会公众所急”,他们能不成功吗?他们每一步都这样走,能够不长存吗?
“道”是很难被说得清清楚楚的,个中滋味,还留给读者自己去品评。
四、对“私”的超越
不自生故能长生;不自私故能成其私。这一点在很多学者看来,是一种辩证关系,是对立的双方在互相转化。但我的理解,这不是一种对立面的相互转化,而是一种对对立关系的超越,这种超越可以说是升华,但实质上是返朴归真。
就从老子《道德经》的字面表述推导,也可以看出,老子《道德经》第七章出现的两个“私”字,虽然写法、读法都一样,但文字后面指的东西却是不同的。前一个“私”字出现在“非以其无私邪”这一句里,意思是:“这不正是因为无私吗”;后一个“私”字出现在紧接的一句中,即:“故能成其私”。这两个分句联起来意思是:这不正是因为无私吗?这样反而能够成就自己的事业。这里我们看到,不自私反而能成其私,是这句话的现代一点的表达方式。其中“不自私”意味着对“私”的否定,实践起来就是放弃了“私,这时的“私”字是可以完全理解为“私”字的原本语义的。然而,放去了真正的“私”,又成就了“私”,这后一个“私”字,不能够再作本义的理解了。起码,很明显的,后一个“私”字与前一个“私”字所代表的抽象内容和实践内容,都不会是一样的。我们想这一点能被大家所理会,即:放弃了的“私”和成就了的“私”代表着完全不同的内容。放弃了的是“真私”,而成就了的这个“私”实际上已不再是本来意义上那个真正的“私”,而是与“公”血肉交织在一起的“私”,或者说是在“公”中获得一席之地,得以继续为“公”而存在下去的“公”中的一个局部。这种“私”,实际上是对“私”的超越。它不是对“私”的本意的肯定,也不是对这个本意的反对或否定,它把公与私的界线踩在脚下,是对公与私的同时超越。这种超越中,实现了返朴归真。为什么说这是返朴归真呢?因为人类最早的时候,或者说人类在任何发展阶段上,其相互的关系原本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中有他,他中有你的,人类的本质关系中就没有什么真正能够独立出来的“私”,因而也就无所谓“公”。如果撇开表面现象的话,可以说,人类人与人之间、人与万事万物之间的本质关系到现在、到将来,也都只会是一种关系:混沌。
什么叫“混沌”呢?从我们这里讨论的角度讲,混沌所体现的就是不分彼此,没有“公”与“私”的绝对分界,没有“人”与“物”的截然割裂,一切都是相互依附、相互渗透交织,大千世界是融合为一的。实际的情形确实如此。就从企业现象来看,依然是如此。哪里能找到一个真正绝对独立的企业呢,哪里能找到一个真正绝对独立的个人呢?企业与其它企业是相互依存的,企业作为生产者,其生死存亡是与作为消费者的社会公众(和每个人)息息相关的;而个人与个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无处不是相互依存、相互融汇的关系。这是天下地上人间本来的关系格局,是本质的东西。
相反,误以为有个“私”字,误以为有绝对的“私利”可以谋求,那才是远离了世界本来的真相。那种把“你我”搞得泾渭分明的做法,恰恰是抓住了世间的幻觉,而丢失了人间的本质。在这样的幻觉中忙于为一个“我”字、为一个“私”字计较,除了走上迷途而外,又能获得什么呢?
所以我们说,放弃“私”字,是放弃虚幻不实的谬误之见,回归对世间本质的把握,顺应宇宙混沌之大道,超越“私”与“公”对立的虚幻迷雾,从这片迷雾中超拔出来,返朴归真地落脚在宇宙人生的本质处。这样才能合于道,同道一起运行,一切也自然都在其中了。
很多企业之所以很快就失败,销声匿迹,其主要原因就在于企业主把“私”字看得太清楚了,不明白“私”这个东西在人世间过去是、现在是、将来永远都只是一个幻觉。他们以幻为真,把自己弄颠倒了,还一厢情愿地等待着世界也跟着颠倒过来。这样颠倒着行事,努力越大,栽的跟斗越深、越重。实在是值得我们警醒。
我一直想要表达的意思是:老子《道德经》中关于“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的本
意,是用两个“私”字来表达要对“私”字实现超越。要借用“以私破私”这样的表达方式,像给我们一个楼梯一样,从它上面往上登,登入超越的境地,走出虚幻,而不可执着这个楼梯,不可执着于两个“私”字的表面。
如果有人从“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中仍然看到“私”的存在,比如执着于后一个
“私”字,认为后一个“私”字仍然代表着“私”的可以实现性的话,我认为,那是对经书的误解误读。
道理很明显,如果他是为了“成其私”,才去“无私”的话,“私”又被拿起来了,而且又被放到了一切的前面。“私”又被放到了“无私”的前面。是为了“私”才去“无私”。这样怎么可能真的“无私”呢?又怎么可能真的把“私”字放弃呢?按这种方式,永远也放下不了“私”字,而且永远也不可能把“私”字挪到后面一点的位置。
这样去理解道德经书,是大错特错。这样把老子“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理解为“求私公式”,一是错读错解,二是恰恰背离大道,三是注定要被活生生的现实否决。
所以,我们一再强调,老子的本意应当解作对“私”的超越,这种超越不是指超越世间的某种真实事物,乃是对虚幻的超越,是对虚妄的超越。是从迷幻中回归本真。只有这样去领悟道德真经,我们才能真的有所悟,有所收获。
记得从报上看到过许多关于国外大企业总栽们的生活侧记,他们名声和实力都好了得,然而他们有的坚持每天骑自行车上下班,有的坚持用饭盒从家里带简朴的午餐,从不挥霍浪费。他们为什么能这样呢?
因为他们很明白企业的一切都是社会的。企业是社会的一个细胞而已,并没有独立的
“私”字可言。这是天道的本质。天道无私,地道无私,人间也没有真正的“私”可言。企业也没有真的可以谋求的“私”。企业只有摆脱了“私”的迷幻,才能归于大道,因为大道之中本来就没有“私”这个东西。......
企业长存的奥秘,完全在于超越了“私”,回归到没有“公”“私”对立的境界。这样,抛弃了“私”的幻觉,也就“清静”无欲了,“无欲”也就“无为”了,“无为”也就能顺应自然了;企业也就融入道、融入社会了。
愿普天下不断涌现出更多能够长存的企业。
愿我们立志从事企业经营的人,早早了悟企业长存之道。
第四章 为人民服务
──企业的信仰之道
做小民百姓,似乎可以随波逐流,不要信仰。办企业则不行,办企业一定得有一个正当的信仰。把金钱当作信仰,只会把人生引向瞎折腾。结果总是过眼烟云。而且这点过眼烟云,也依然是在“大道”的管辖中。君子不可不于此处常怀谨慎之心。
——薛永新
现在,很少有人再谈信仰了。似乎到了商品经济时代,到了市场经济时代,信仰没有用武之地了。都以为只需要学会一些短期行为,在商品化的人生海洋里,随时作一些简单的、甚至是机械的应变反应就行了。
这显然是一种人生的失误。这是误以为世界市场化后就没有章法可循了。这样的人表面上很投入,整天忙乱不堪,似乎是对“市场经济”的积极响应。其实呢,他们恰好是“市场经济”中最消极的因素,也同时是最无赖的因素。正是这些以为世界不再有章法(不再有道)可循的人,在那里千方百计的干着没有章法的事。市场经济本身无论再繁荣也不致于混乱,而这些消极因素却专门在那里制造混乱。然后还要把罪过推给“市场经济”。
我理解,市场经济的本意是好的,是进步的。市场经济说到底是将消费公众(人民)推到了最为独尊的位置。市场经济各种体制、机制的作用,就在于让整个社会生产行为、社会经济行为去服从于消费公众(人民)的召唤,去听从社会公众(人民)的意志行事。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所要达到的也是这个目标。因此,我们说,市场经济的建立,并不是放松了对企业的要求,而是更加强化了对企业的要求,是对企业的正确与否的照妖镜,这个要求是什么呢?就是:企业必须为人民服务,而且是直接在市场机制的无情作用下去服好务。
当然,我们还处在改革的过渡时期,市场经济的各种体制、机制,还处在建立、健全的过程中,有的还处在调试、修正的过程中。但总的讲,它们正日趋成熟、日趋完善、日趋灵敏。我理解,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基本全面到位后,它发挥作用的基本形式将是:凡是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的企业,在这个体制中处处如鱼得水;凡是不能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的企业,以及那些有损于人民利益的单位、组织,在这个体制中将是处处碰壁,一产生就迅速消亡。
因此,我理解,我们经济体制改革的任务,是建成市场经济体制。我们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全部功能,就在于创造出一个真正为人民服务的环境。
这个环境是由相互配套的,系统化程度很高的,日常总是处于自动运行中的许多强有力的机制组合而成。这些机制无论总的来看还是分开来看,它们的作用原理都是一致的,那就是在活生生的经济运行中,每时每刻,于每个环节上,对为人民服务的行为给予广泛而具体的肯定和支持,对损害人民利益的行为给予及时、有力而细致的打击与制裁。
站在企业的角度理解市场经济体制,我们对其功能、作用、任务、目标及其前景的展望,就是这样。我们认为,改革正朝着这个方向走,改革正不断地在这个方向上强化它的力度、加快它的速度、调试它的灵敏度,并不断地在涉及的广度和深度上迅速拓展。理想中的市场经济体制是完全可以在我国建成的。而且,所建成的市场经济体制,也必定是我们理想中的。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只有这样,才是合乎大道的。合乎大道的东西,总是能够建成的。能建成的东西,也总是合乎大道的。
这个意义上讲,大道乃是管理着天地万物的更根本的机制和体制。大道虽然无形,它的机制却无处不在,就像老子认识到的“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我想,经济体制改革,也是要在人间建立一套“恢恢不漏”的、为人民服务的法网吧。我认为,确实是这样。
正因为如此,对企业而言,对已经存在的企业、将要产生的企业而言,对曾经失败的企业、曾经成功的企业而言,就都有一个对改革之道进行体认,达到自觉服从的课题。完成这一课题的最佳答卷,我认为就是:把与改革之道完全同根、同向、同道、同德的“为人民服务”这个纲领当作我们企业自身终极不变的信仰。
为什么一定要有信仰呢?因为信仰不是信条,掌握信条不如拥有信仰。因为信条可以无穷多、无穷变化,一方面难以掌握、难以运用得帖切合适,而且即使掌握了、用了,也是被动的行为、不一定不变的行为;而拥有信仰就不同,信仰是信条的根,信条像是从这个根上发出的各种分枝,一年一度大自然中的树根总要吐出新的枝叶,枝叶常变而根本不变,枝叶万变而总出自同根;正当信仰也是这样,信仰不变而信条随时随地、随各种各样机缘而常变、多变;而多变无穷的信条,总能出自正当信仰之根,这才是悟道的生机所在。仅凭信条办事,不足以成就什么事业。为什么呢?因为没有信仰而捡来一些信条,那信条毕竟不是自己的,而且那信条就如同从人家那里捡回的一两根枯枝,能派什么用场呢?能用在几个方面呢?能用在一通百通的场所吗?
所以,有了正当信仰,就如同有了种子,有了根,于时间空间的变幻中,自有信条产生。世界变化无穷,市场变化无穷,从正当信仰产生出信条的能力,也是无穷无尽的。有了正当信仰,人的行为就是活的,企业的行为就是活的。有了正确信仰,人的信条也才是活的,企业的信条也才是活的,因为信条有了根,是由根自生的,而不是捡回的枯枝,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在不同的具体境遇中,有用的信条会自己产生,无用的信条会自己消灭。信条可以生灭无常,以对应客观的无常变化;然而在无常中也有常,这就是正确信仰这个根本是不变的。只有这样,才能与道的运行相吻合。
更何况,靠从外部捡来的信条行事,能捡回多少呢?对捡回的信条,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用起来能用得恰到好处呢还是适得其反呢?再说能被我们捡回的信条,恐怕都只会是些过时的东西,陈旧的东西,枯萎的东西,早已丧失活力的东西。靠这样的东西打发一下个人的小日子,防止个人的一些偏差也许还有用,但要从事企业经营,这就是涉足了人间事务,涉及人间事务,就要能与活生生的道的开创之功达成某种程度上的同步,要能够在人类生活的最新鲜的步伐中与道德的运行共活泼;靠捡来的信条靠得住吗?有用吗?不被活泼的大道踩一脚吗?
所以,建立正当信仰,仍然是现代企业“企业之道”的重要内容。建立企业正确信仰,就是种植企业之灵魂的根,就是挖掘企业精神与智慧的源泉,就是为企业的立业与发展确立“活力反应堆”。这是企业应当以极其认真、严肃的态度来加以对待和解决的重大问题。特别是对那些真正有志者而言,这是一个值得他们欢天喜地着手解决的问题。
这个问题的实质,就是要让“愿众生幸福、社会吉祥、造福众生”深入企业的骨髓,深入企业的血液,深入企业的一切环节,也深入企业家自身的灵魂与肉体。要使造福成为企业的信仰,成为企业的灵魂,成为企业“企业行为”的真正统帅。
这样讲,有的人会问,这与我们改革开放以前的“为人民服务”有什么不同呢?你是主张倒退吗?我认为,问题不是像他们这样问的。我可以谈一下我的理解:
我们现在提的服务社会,造福人类,总地讲是变得多样化、直接化了。过去“为人民服务”是在计划中进行的,现在我们不再偏重于计划,开始尝试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发挥他们的自主性、能动性,直接一点,在“市场”这个大渠道中来进行更多元化、更多样化、更具体化、更生动化和更负责任的服务。按理,这样的改革,加大了“为人民服务”的力度和速度,是把“为人民服务”提到了更高的位置,更紧迫的位置;改革实际上是社会总动员,动员一切积极因素投身到“服务社会、造福人类”中来;动员社会各界有识之士,了解人民的需要,研究人民的生活,发挥聪明才智,想方设法为众生谋利益。
所以我认为,改革前后的“为人民服务”没有什么本质的不同,只有程度、速度、角度、动员程度、服务的广度和深度的不同;而且,这种不同所表现的是进步,是与道的运行相吻合的。改革绝对不是不要“为人民服务”了。如果有人误以为可以不要“为人民服务”了,那是他自己的错,是他自己误解了社会,误解了时代,误解了人生。他的误解,除了给自己带来诸多麻烦外,我想也不会带来什么。不说我们是一个文明古国,就说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吧,无论过去、现在、未来,谁要涉足人间事务,他能不把为人民谋利益当成回事吗?他如果不把人民当回事,人民会要他干预人民的事务吗?
任何时代,任何国家,人民才是社会的主体。不为人民服务的人,人民是不会让他参与社会事务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把众生的事业通盘考虑,把“为人民服务”当作企业立业之道和发展之道来对待的原因。因为企业行为在当今时代,是人们参与社会事务的主要的和普遍的形式。办企业,就意味着参与社会事务,就要对社会及其主体──众生──负责。负不起这个责的,众生终将不会要他。安心不负责的,众生终将会惩治他。而我们想要办企业的,应当意识到,我们想办企业,这等于说我们想以更有力的方式为众生服务;如果办企业时没有人意识到这一点,或者意识不清,不太懂这是为什么,那么,最好是先停下来,不要办。先从学习领悟“现代企业之道”着手,了悟“人生”、“社会”、“时代”、“人民”和“上帝”。
我想我这本书是有人会读的。所以我尽可能讲真话,上述的劝告就是真话。“造福众生,为人民服务”是人间大道,是企业大道,这也是真话。还望读者以真话为真话。真心真意去真正悟一下自己与人民的关系。
从微观一点的企业现象讲,为什么说应当把“为人民服务”当作企业信仰?为什么说“为人民服务”是企业之道?这是因为一些很简单、很明白的道理。简单得有时弄懂它时总让自己感到吃惊。是什么样的“道”,什么样的“理”呢?比如:
如果你的企业是搞生产的,没有众生你还用得着生产吗?你为谁生产啊,除了为众生,你还为什么生产?
又比如:
你生产的产品,众生不需要,一点也不买,你的企业又怎样存在下去呢?你生产决策的时候,到底对众生了解多少,到底愿意为人民的生活承担多大的责任,到底想到过众生没有?如果你一点不了解众生,一点不想为推动众生的生活承担一点具体的责任,一点也没有想到过众生,那么,你办企业干什么?不是存心跟自己过不去吗?
你说你为市场生产,可是市场在哪里呢?难道就是一些营业厅里吗?营业场所不过是通往市场的渠道罢了。它通向哪里呢?通向众生。只有众生才是市场的真正主体,只有众生的切身的利益需要,才是市场价值实现的真正的交易之地。不为众生服务,那就等于说不要市场,不要市场,你又办企业干什么呢?想空耗人类共有的有限的资源吗?
记得有一些厂家,原来基础很好,产品一直旺销,这说明人民生活需要,说明这些企业是为人民服务的企业。人民肯定了它们。可惜后来,由于这些企业没有树立信仰,没有把“为众生造福”上升到信仰的地位来加以尊重、保护和固守。他们自己不尊重自己,竟然让出商标,让另外一些原本不相干的企业去使用自己的商标,从中收一点费,把眼光移到了钱上,又不去过问这些人生产出的东西质量怎样,对人们是否有利,简直忘记人民,忘记了“为众生服务”才是根本。结果怎样呢?以“联营”为名使用他们商标的那些企业,也是冲着“钱”运行的,结果,把整个牌子都给砸了。好好的一个商标,被不好的产品、不好的企业行为给砸了。
作为出让商标的企业,当时收到了一点钱,来得似乎容易了些,但很快也就有“大结局”了。什么样的结局呢?崩溃!他们这样做,自己堵死了原来为人民服务的路子,也就必然而然地堵死(窒息)了企业自身生存的路。
──大道,在“企业现象”领域,就是这样表现的。
我们说那些走了下策的企业是“丧德”,这话一点不过份,人人都听得懂,人人心里都明白;而“丧德”是“失道”的表现而已。先“失道”,而后“丧德”骨子里“失道”,表面上就“丧德”。
所以说,企业“无德”,也就是“无道”;企业“无道”,也必然“无德”。“道”是根本,“德”是发挥。“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是逃不脱这些法则的。
最近报上有篇报道,谈的是外商出资2000万元购买一家企业的商标权,虽然这家企业也很需要资金,但终究没有出让。我理解,这家企业的着眼点就没有放在钱上,而是放在下决心自己为人民干实事上。如果我没有理解错的话,这家企业就没有相信钱,而是相信为人民服务,相信亲自为人民服务是真道理。
从这家企业的“德”行上看,这家企业是亲近于大道的。如果他们更加自觉地将“为众生服务”上升为企业终极不变的信仰的话,这家企业就很有希望。
我们知道,没有信仰,作为一个混日子的个人,好象是行得通的。反正随大流就行了。虽然难免空虚、烦恼,觉得活着无意义,觉得成作所为无价值,但那毕竟是在个人的领域中,于社会公众没有多大的损害。那种个人的空虚、痛苦毕竟还没有什么渠道向着社会和公众蔓延。但是搞企业就不一样了。企业行为可以说是我们这个时代最普遍、最主要的社会行为。如果这些行为不是出自某种信仰的根基、信仰的土壤的话,这些行为将以什么为宗旨呢?以什么为依据呢?没有宗旨、没有依据的行为落入社会领域,将是什么样乱七八糟的情形呢?这些行为给社会带去的将是什么呢?给行为者自己留下的又将是什么呢?
个人行为由于其总地讲影响面小,有时不值得看重。但企业行为由于其作为社会行为所以影响超过个人生活的范围,直接对社会和公众的利益构成影响,所以,它不会不受到社会本身的普遍关注和严重关注。并且,社会的本质决定了,社会是可以对那些有损于社会利益的社会行为进行强有力的制裁的。
就我国而言,每年都在出台新的法律法规。这些法规越来越细、越来越全面、越来越完善。这些法律、法规是用来干什么的呢?就是用来规范社会行为的。一方面,是保护那些有利于人类社会的行为;一方面,是打击制裁惩处那些有损社会利益,有损人民利益的社会行为。
对社会总体而言,这些具体的法制建设工作,是着眼于保护社会的主体──人民──的利益的。整个法律体系,所有法规、条令集合起来,首先是一张保护人民利益的“网”,是保护性的,是保护网。那些损害人民利益的行为一旦要靠近人民,就被这张网挡住,捕获。所以,法制建设,主要是侧重于设法保护社会的基本利益、人民的基本利益。对企业而言,其作用和意义主要在于“检验”企业行为,而不是在于“指导”企业行为。
那么,企业行为靠什么指导呢?靠企业信仰。企业依据信仰行事,然后接受社会法制体系的检验,并接受以人民利益需求为主体的市场的检验和选择,这就是我理解中的一种切合实际的模式。为什么这样理解呢?因为从实际的情况出发我们看到,要企业家精通法律体系是不现实的和不必要的,精通法律者,几乎要投入所有的时间和精力从事法律研究和法律实践,他会是一位律师,但很难同时是一位企业家。同样的道理,企业家的精力、时间投放在市场研究、产品开发、经营管理等企业活动中,要企业家通晓法律、法规,然后再照着去办,也是不现实的。然而,并不会因为这样,法制体系就会对企业行为“网开一面”,放弃对企业行为的检验和惩罚。
接受“法制”和“市场”的双重检验,可以说是企业行为的“必由之路”。要办企业,就要在这条“必由之路”上走;要办好企业,就得保证在这条“必由之路”上通行无阻。
那么,企业究竟用什么东西来统帅企业行为,以便保证企业行为最终能顺利通过上述这条“必由之路”呢?企业一切行为的“总方向盘”是什么呢?我认为,就是要有一个坚定、正确的企业信仰。这个信仰必须要与社会法制的总体精神完全相通;这个信仰同时必须要与“市场”概念中“人民的利益”这个永恒不变的“市场本质”相通。因为这样的信仰统帅下的企业行为,才能最终经受“法制”与“市场”的“双重检验”
这样一个正确、光明、功德无量的信仰,用一句简洁、明了的话来表述,将会是什么呢?那就是:愿众生幸福、社会吉祥。
那么,是不是说,如果企业记住了“愿众生幸福”这句话,下决心表态要“为众生幸福”而奋斗,就等于企业有了信仰了呢?不见得。是不是企业决心要“为众生服务”,就真的结果也是实现了“为众生服务”呢?也不见得。为什么呢?
当我们听说“为众生服务”这句话,听说它有如此多的好处,因而打算照着办、努力去办时,“为众生服务”对我们而言,实际上还属于是一种来自“外部”的要求。我们打算这样去办,只能说明我们一时间愿意服从这种“外部”要求。这是一个被动的过程,“为众生服务”,还只能当作一个外部命令来理解,它还没有成为信仰。也就是说,它还没有成为企业、企业家“内部”的要求。
“为众生服务”,要成为“内部”要求,成为真正的信仰,是需要通过更深刻的觉悟来完成的。在这个觉悟过程中,我们必须超越单纯的企业现象、超越单纯的经济现象,从这些现象当中走出来,走到更广阔、更深远的背景上,把宇宙之道、人生之道、社会之道和“为众生服务”放到一起来认识,放到一个统一的大道之中来认识。要知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生一切,“道”也能统摄一切;一切都在“道”的作用中,一切都应当顺应“道”的作用法则。“为众生服务”,它是“大道”对于人类的要求,人类当中有人觉悟了“大道”的这一要求,才把这种觉悟用语言表达出来而已。
因此,我们要真正接受“为众生服务”,接受它作为我们的信仰的话,我们要紧的还不是从某个觉悟了的人那里去听他谈论这种觉悟,要紧的是我们通过他的谈论要自己亲自去觉悟。因为别人的觉悟,不能代表我们自己也觉悟了。就像别人畅饮甘泉,不等于你也饮下了甘泉一样。觉悟是自己的事,别人谈论觉悟,讲出体会,讲出“为众生服务”,是对你作一些引导;引导就是引导,还不等于你受了引导就已经觉悟。
因此,我们还得往更深的地方走,据我的体会,要走以下三个层次──
第一层:不得不然。
要走入这一层,先要从追究“所以然”开始。“为众生服务”是“然”,为什么一定要为众生服务,是“所以然”。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要从对社会关系的思索和领悟开始,要把人生现象、社会现象,放在“大道”的背景上去把握、体悟,要明白万事万物,以及每一个人,都是“道”的产物,都是“道”所生养、所庇护的;天地的“好生之德”实际上都是“道”的作用的表现,“道”虽无形,但“道”的法则却渗透一切事物,也直接渗透在人类社会中;这些法则庇护着每一个由它诞生的人,只要他还是那么“原朴”“无为”,不乱来,不背道,“道”(正气)都要保护他。
也就是说,人原本就是不可侵犯的,他有“道”的保护。人群更是不可侵犯的,“道”的法则就是这样。
如果我们想办企业,想在人世间有所作为的话,那么,我们的行为绝对不可以构成对他人正当利益的侵犯,绝对不可以构成对广大公众利益的侵犯。因为这是“道”所不允许的。社会公众、万事万物的基本利益,都是“道”所给的,“道”保护着这些利益不受侵犯。谁要是侵犯了这些利益,“疏而不失”的“道”的法则,就会将谁制裁于它的“法网”之中。
那么,要想办企业,要想在“道”所管辖的人世间有所作为,是不是就错了呢?也不是。只要你的行为不构成对他人正当利益、对公众正当利益的侵犯,就没有错。只要你的行为是对他人正当利益、公众利益的促进,那就对了,就是顺应“道”的法则了。如果在这个方向上能做出利益公众的重大的贡献,就能算是顺天行道了。因为天地之道也在于利益众生,你的行为也是利益众生,那你就是与天地同道同德了。你的企业也就是“为众生服务”的企业了。
这一切为什么是这样呢?因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因为“道”生了一切,并庇护着一切,按道的“利养众生”的法则管辖着全部的众生。
所以,“为众生服务”对企业而言,首先是“大道使然,不得不然”的事。
“道”的法则就是这样告诫我们:要么,你就坚定不移、脚踏实地地为众生服务;要么,你就不要办企业
第二层:欣然而然。
当我们走完第一层次,领悟到为众生服务是我们企业不得不然的事之后。我们实际的觉悟进展情况是怎样的呢?
一是走出了现象领域,得以去亲自体察和亲近作为天地万物之始的“道”的存在;二是对“道”的“管天管地管辖世间一切基本利益”有了一个觉悟;三是从这种觉悟中真正领受了“道”的“威严”;四是作为领“威”的标志,我们心悦诚服地明白了为众生服务是企业之“不得不然”。
第一层中,重要的一是亲近“大道”,二是领受“大道”之“威”。这个时候,企业知道“为众生服务”是不得不然的事,哪怕是慑于道的威严,也将会真地去干一些认认真真为众生服务的事。这样做的结果,他们很快就能感觉到得到了“大道”的支持,因为顺应了“大道”就像船帆顺应了风向一样,“道”的力量会推动企业小船作一番其轨迹与“道”相应的航行。企业会在世间现实中获得成功,其成功之处将会表现在:
一、它的产品(或服务)因为合于众生的利益需要而受到众生的接纳;二、它的产品(或服务)给众生带去一定的实际利益;三、众生回报它、支持它,人间各种正当因素都支持它、围绕它;四、风调雨顺,良缘丛生,非人间的各种正当因素也在冥冥之中支持它、保护它。
这时的企业就该迈向这里要谈的第二个层次了。顺便说一句,企业在此时千万不要被小小的成功或大大的成功冲昏头脑,因为总地而言,企业此时的信仰建设尚未完成,尚待深入。如果企业此时头脑发热,不再继续体悟“大道”,一切很可能会急转直下,功亏一篑。企业应当借机、借势步入“悟企业之道”的第二层。
在第二层次中,我们一方面要从成功的角度重新去体悟“大道”的存在,同时亦不应放弃第一个层次的全面步骤和内容,(因为那仍是基础,是当初的台阶)此外,最重要的,也是第二个层次的真正内容和要领在于:
要体察“大道”之“恩”。
“道”不光是生养万物,管辖万物,同时是那样的爱护万物,只要我们对人民、对万物做了一点有益的事,就受到“道”如此无微不至的支持,就用如此多的良好因素来支持我们、肯定我们,可见“道”对人类、对万物是怎样的充满了至深至爱,可见“道”的存在和它的法则,对我们人类的繁衍与进步、对我们人类从无到有,从蒙昧到文明起着怎样一种至关紧要的、不可替代的伟大作用。
可以说,我们全人类有今天,全凭有“道”(正气)的存在,全凭有“道”(正气)在那里无休无止的“关怀”。我们人间有一种总是趋向良性、趋向善性的秩序,全托“大道”的福了。
“道之恩”之大,难以形容。“道之恩”比天地加起来还要大。“道之恩”之重,难以形容。“道之恩”比天地加起来都还要重。
企业于这个层次上要做的就是:通过点滴的“合于道”的成功,紧追悟透“大道”一事不放。于点滴之中尝试“道”的滋味,并推而广之,看到整个人间背景,看到这个背景上过去、现在、未来,于一切国家、一切民族当中,成功究竟是什么,成功究竟从哪里来;从这所有的观察、思考和体悟中,看见这世界上每一桩善良的事业,每一桩正直的事业,每一样大大小小的成功,都是出自“大道”的关怀时,直奔“道”的法则,直奔“大道”本身,去体悟它,从它如此盖世的伟业中五体投地、五心投地、彻底忘我的去领受它的“大道”之“恩”。用整个身心、整个生命去“领恩”。
“领恩”后的企业,做起“为众生服务”的事来,不再是出于“不得不然”了。领恩后的企业与“大道之恩”同在,它做起“为众生服务”的事来,已是欣然而然了。
这就是第二个层次的企业信仰建设。在这个层次上,企业对“大道”已是十分亲近了。对“大道”的“恩”“威”两方面都已是领受了。对“为众生服务”已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再到知其不得不然,再到已是欣然而然了。企业信仰的建设,可以说基本实现了。
第三层:自然而然
在前两个层次,我们提到了“大道”的“恩”和“大道”的“威”,似乎“道”也有情,有爱憎之分。这在前两个层次上讲是正确的,因为这样讲能帮助我们接近对道的认识和觉悟。但是到了第三个层次,我们就不再这样讲了。不再讲,并不意味着否定了它们,而是把它们当作两级台阶来对待;上到了第三级台阶了,我们就谈这个台阶上的事。
在这个台阶上,我们看到,“道”本身是无情的,这个无情不是说它多么残酷威严,而是说它既没有爱,也没有憎,它之所以发挥这样那样的作用,仅仅就因为它是那个样子的,它本性如此,并非出于爱憎意志。包括它要我们为众生服务,也是一样,并非出于爱憎,而是因为“道”就是这样的,此外没有别的原因。
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意思是说,人效法地,地效法天,天效法道,而道呢,纯任自然。
这个纯任自然,讲的不是大自然的自然,而是自然而然的自然,说的是没有所以然而然。所以叫做自然。这就是“道”的本性。“道”没有所以然可言,“道”只是自然,它就是那样的,也就那样了。万事万物,都不能离开自然规律,只能顺应。顺者生,逆者亡,谁也违反不了这个大道的规律。世间一切“道理”,都是在“道”之后的环节中才可以寻得,追到“道”这里,“道”之前就不再有“道理”可寻了。而“道”本身,只是自然。
悟到这个层次,我们再来看“为众生服务”,此时已不再需要任何道理的支持了;我们可以不需要任何道理地去为众生服务,因为这也纯属自然。我们可以说,企业就是这个样子的。企业为众生服务纯属自然。同时也是社会规律、时代潮流。
到了这个层次,可以叫做正当信仰了。因为到了这个层次,既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支撑,也就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动摇了。所以,叫做正当信仰。
愿大家获得正当信仰。
老子《道德经》真是功德盖世!
最后,我们说:并不是有了“为众生服务”的信仰,就马上真的能够“为众生服务”了。因为“为众生服务”是需要有相应能力和相应实力的,并非想通了马上就能做到。但是,可以肯定,有了“为众生服务”的信仰,有利于我们义无反顾地尽快增强真正为众生服务的能力和实力。
并且,我们还会看到,没有信仰的企业,将是动摇不定的企业。不把“为众生服务”当作企业信仰的企业,是不会办得很长久的企业。
另外,那些把“金钱”当作信仰的“拜金主义”,实际上是“迷途主义”,谁都没有必要指望他们办成什么大事业。这道理原本就是了了分明的:因为心中没有事业的人,拿再多的钱也做不来善业;心中堆满恶业的人,拿再多的钱给他,他也还是没有事业;心中没有善业的人,拿再多的钱给他,他也要做恶业......金钱只是一种工具,怎么能当成信仰呢,怎么能当成一回事呢?
做小民百姓,似乎可以随波逐流,不要信仰。办企业则不行,办企业一定得有一个正当的信仰。把金钱当作信仰,只会把人生引向了瞎折腾。结果总是过眼烟云。而且这点过眼烟云,也依然是在“大道”的管辖中。君子不可不于此处常怀谨慎之心。
希望更多的人觉悟为众生真诚服务的道理。
第五章 抱一守中,归真返朴
──企业家的道德修养与运用
“道”就是浩然正气。这浩然正气无所不包,无所不在。
天地得正气,风调雨顺;国家得正气,国泰民安;人体得正气,身心健康,长命百岁。
──薛永新
企业家是企业的首脑,是企业的生产行为、经营行为和市场行为的决策关健。企业家个人的素质和修养,是决定 企业命运的“内因”。因此,在讨论现代企业的“企业之道”时,不能不谈谈企业家的道德修养问题。
企业家的道德修养问题,在本书讨论的范围内,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道”的方
面,二是“德”的方面。 “道”的方面主要讨论企业家当应加强、加深对“道”的认识和领悟。“德”的方面,主要是涉及到企业家在体认“大 道”的基础上怎样加强与“道”相吻合的“德”的修养。
这样的“道德修养”,虽然与我们日常生活语言中的“道德”含意并不冲突,但二者仍然是有差异的。通常“道德”一词,在生活中代表着一些具体的道德规范,是一些行为规范的集合,以指令性、准则性为其特征,人们无须对其内涵有什么深入的理解,照着去办就行了。而我们这里将要讨论的“道德”问题,是更深一个层次、更高一个层次的问题,探讨的是对“道德”的根源的体认、对“道德”的精神实质进行体认、领悟和自觉地归属于这个精神实质的问题。
简单讲,普通“道德”课题,是要求人们记住遇到某些事情时应当怎么做,而这里谈及的“道德修养”却是要求我们明白为什么要那样做;进而使我们的思想、行为与道德的精神实质达成高度的同一。我理解,这多多少少,或深或浅,是一个在生命过程中展开的课题。它要求我们用生命去对“道”进行体认,而这种体认会落实在生命之中,融入我们生命的一呼一吸、融入我们的心跳和血液、更融入在我们的精神领域之中,变成我们生命内的一种自然;而这时,我们的生命因为体认“大道”而有了改变,所想的、所讲的、所做的,一发出来,无一不是与“道”同源;而我们的生命就因为体认“大道”而具备了如此不同的特性,这种特性我们管它叫做什么呢,就叫着“德”。
也就是说,悟“道”的生命,自然就具备了“德”。“道”和“德”被老子放在一起谈就是这个道理。“道”是树根,“德”是树上的枝叶花果之全体。“道”无形,但通过有形的事物而发挥,是为“德”。天下万事万物本出于“道”,故天下万事万物本有“德”。天有天道,地有地道;天有天德,地有地德;如此类推,万事万物皆有其道。那么人呢?同样,人背道,则无德;人入道,则自然有德。“道”通过人的生命发扬出来,是“德”;“德”经由人的生命内部反溯至源头,是“道”。
天道、地道、人道、一切道,统统又归属于大道。大道无形无相无始无终无极,却又可以通过天道、地道、人道、一切道等不同的途径去体察。
天地无情、无欲、无为、无心,故常不离道而功德圆满。人因有情、有欲、有为、有心,故常不在道而功亏德损。所以,求道求德,还当以无心者(天地)为师。
古时候的圣人做事,总是出于“无心”。“无心”并不是停止了生命的心智活动。无谓
“无心”,实乃“无私”。老子说,“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正如“无为”并不是没有任何行为,没有任何作为,而是没有胡乱的“妄为”一样。风吹来树枝就动了,树叶也摇摇呼应,这是活着的事物的表现,这是“无为”的表现,我们不能说它完全没有“行为”,但它的所有“行为”,发自自然,发自对“道”的顺应,这就是“无为”。
我们的诗人、词人,常常都能看到天地间许多表现着“大道”的景观,比如“风吹草低见牛羊”,比如“春来草自青”,比如“野渡无人舟自横”等等,都是一派“无心”、“无为”、“无欲”、“无私”的道的景观。
在这样的意义上讲,万事万物之中,有很多事物是无须去悟道的,为什么呢?因为很多事物本身就是“无心”的,它们的生生灭灭,完全一任道的支配,处在道的直接作用中,没有什么间隔。例如树木就是这样,自己没有半点心思,一任自然,春来吐芽开花,红绿满枝头;秋来落叶翻飞,一任秋风绕枯枝,无艾无怨,让种子随风而去,没有选择,也不在乎究竟会怎样。这样的事物举不胜举,几乎所有的事物都是这样,无心、无私、无欲、无为,基至并不抓紧“道”的怀抱,连“道”也不知道,自然很“在道”。
而人之所以要讲究一个“悟道”,就因为人是“有心”的。人一旦“有心”,随之而来的就是“有欲”、“有私”、“有为”,结果总是常常偏离“大道”,常常“背道而驰”,弄得人世间乱哄哄的,自生诸多的烦恼,自生诸多人间不幸,在各种各样的“自作自受”中,败坏了美好人生,断送了美好人生。
在老子看来,人们要是明白这一点,都自觉地归于“道”的本质,那就好了,人间许多由于“有为”而导致的人为灾难就可以免除了,每一个人作为“道”的产物,也能从“道”的运行中自然而然地获得人生的最大利益了。
然而实际的情形总不是这样。实际的情形是人们常被私欲驱使,被私欲乱了心智,离
“道”的精神越来越远,离天地的精神越来越远,通常都处于“失道”的状态中,所以,这就需要有人来带头觉悟,并把这些觉悟运用于人世的事务和人类社会的管理之中,按照“道”的原则来缔造社会关系,按照“道”的原则来规范人类的行为等等;对这些觉悟的人,老子称他们为“圣人”,所有介入人间社会事务的人,都应当是“圣人”,是对“道”有觉悟的人。
而当今,对社会事务的实际干预和参与,已不只是体现在政治意味的管理领域;现代商品经济的迅猛发展,使经济生活在人类生活中占据了相当突出的位置,加之“市场化”机制的确立,社会事务的很多具体内容,便落到了由现代企业构成的“企业界”上。
也就是说,如今,企业界的行为怎样,对社会具有重大的、实质性的影响;因此,不能不在企业界中倡导“道”的精神,倡导对“道”的觉悟和顺应,使企业家真正担负起一些影响国计民生的具体责任,
前面我们已经分析了为什么企业要走向成功就必须顺应“道”的法则,也用一些实际的例子说明了企业与社会、与“大道”的关系。在“为众生服务”一章中,我们还从更深的角度谈到了企业要办下去,悟道是“不得不然”的事,等等。
那么,究竟怎样去了悟人间大道,了悟企业之道呢?除了前面我们讲到的许多方式和思路外,这里再从企业家个人修养的角度,谈一谈企业家个人悟道的另一个途径:观太极图,了悟“抱一”、“守中”、“清静”、“无为”,实现个人的觉悟和超越。
(图)
太极图,又称“太极鱼形图”和“太极阴阳鱼形图”。如图所示,该图确实像两尾鱼相互戏抱在一起,其中一尾是“黑鱼”,我理解大概应该是“阴鱼”吧,因为在中国语言系统中,“黑”与“暗”相连,“暗”与“阴”又相通,谓之“阴暗”,故“黑鱼”在这里就当“阴鱼”解。而另一尾“白鱼”则当作“阳鱼”解。
两尾鱼十分动感地合抱在一起,我理解首先是要表达“阴阳合抱”这层意思。而两尾鱼的鱼眼部份较为特别,较为有趣,也是本图的“图眼”所在。(说它们是“图眼”,是借诗中有“诗眼”之说,戏曲伴奏中有“板眼”之说,来说明它们在图中具有较关键的意义和价值,故叫做“图眼”)所谓“图眼”,是说它们是整个图的活性所在,灵性所在;有了它们,图就活了,就有了妙义。
那么它们妙在哪里呢?就妙在:“阴中有阳,阳中有阴”。这是我们解画的第二层。第一层是解出了“有阴有阳,阴阳合抱”;第二层解出了“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再解下去就是第三层。第三层上我们看到,两尾鱼合而抱之构成的是“圆”和“满”;所谓“圆”,是讲两尾鱼合抱起来,其外围部份相互连接构成了一个正圆形;所谓“满”,是说两尾鱼抱在一起,没有丝毫缝隙,从圆心到圆周,刚好填得满满,不多不少,滴水不漏,于同一个“圆”中获得了“满”的意义。这是第三层。
第四层,我们看到,经过第三层的观察之后,我们发现它们是一个整体,根据道家思想脉络,我理解,这就叫做“一”,“道生一”的“一”。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理解。因为在这里我们终于把图形和道家观念结合起来了。道家所讲的“一”内容很丰富,观照面极广,但作为一种最高度、最统一的表达的话,莫过于用这幅图说话了。
我们不能轻看了“图示”的作用,图形载荷的信息量是其它任何符号语言不能比拟的。这一点也被现代科学证明了,因为人类视觉接受和领会信息的能力超过了其它感官,也超过了概念体系。这是题外话。
说它重要,还是一点就是,这里看到的“一”,无论从文字上,还是从教义上和智慧性
上,都与佛学当中的“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的“一”是相交、相通的,而一又归于0(无),从这个无中能生出有。我们借这一层次的观察、体悟,实际上可以向两个智慧领域、两个思想领域、两大宗教领域内进行展望,从而获得更多更多,来自前人的智慧和觉悟。
第五个层次,我们不要忘了老子的话。老子在《道德经》第四十二章开篇就说:“道生
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根据老子这一章的阐述,我们来看“太极图”,我们说,我们在第四个层次时,已经看到了“一”,而在此,我们将看到老子说的“道生一”是什么。我理解,我们现在直端端地看着太极图,我们看见的这个“一”,就是“道”所生的“一”,而我们再往这个“一”的背后看去(往“一”的来源处看去),我们将会看到的就是“道”。
道就是气,是浩然正气,无所不包,无所不在。太极图为0,混沌未判之前,即宇宙形成之前,整个宇宙像是一个大雾团。自然形成的气(浩然正气),将这个0从中划破,分为阴、阳二极,二极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样即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形成了宇宙、日、月、星、辰,这一切均靠的正气在运行。这个正气,无处不在,无所不包。天地得正气,风调雨顺;国家得正气,国泰民安;人体得正气,身心健康,百病清除;而此正气,又无形、无情、无名;他们生天、生地,运行天、地、日、月、星、辰,生养万物。我们办企业要合于道,就是所生产的、经营的,首先是要利益众生,只要奉献,少索取,从0做起,如做得好,从无中就能生出有来,做得越好,就越大有。俗话说:学好方能得好,做好才能得好,想好不得好,不要乱贪、不乱想、不乱爱,事业才能大成。
当然“道”实际上是看不到的,这里所说的看到,只是一种表达而已。按照我的理解,这时不再是用肉眼看,而是用悟性看了,或者说,肉眼从图上看“一”。悟性随肉眼中的“一”再往深处看,就“看见”(实际是体悟到)了“道”。这恐怕也就是老子所说的“玄览”吧。
我理解,在“一”的背后,在“一”的来源处,才用得上“玄览”。所以,玄览,实际上就是悟道的过程,玄览就是打开悟性,让它去寻找“道”的过程,玄览就是放开悟性;使用“玄览”,便是我们这里讲的解图的第五层次。
我们这里之所以把本章叫做“企业家的道德修养”,意思是以上各个层次,都应当作为一种常规的、日常修习课题来作,比如每日一次,或每日多次,或是直接观图,或是心中默观太极图,按上述步骤,层层次次给予解决,逐步训练玄览的功夫,逐步学会扬弃已有的知见从而获得自身悟性的解放,于这种悟性的自由中,学会运用自身悟性,提高悟力。
每日坚持做这样的功课,不仅能有“正气冲和”、“神智清明”等大利益,而且还有利益进入第六个层次。即:得道。
得道是道德修养的最高层次。是经过上述五个层次的修养终于获得的“正果”。得道,是真正的觉悟,是大彻大悟宇宙事理。得道的滋味,只有得道者个人自己清楚,所谓“如人饮水,冷暖自知”,那是个人生命内部很深的事,这里无从描述,所谓“道不可以说出”就是这个道理。其意思不是说不应该说出,而是说说不出来;想说出来就变了、说走样了,因为这层的觉悟是超乎语言表达的。所以,还只有由得道者去品受。
总地讲,得道,是人世间最大的幸福。没有任何一种幸福能与得道的幸福比拟。跟得道的人在一起,哪怕自己尚未得道,也能从得道者那里感染上难言的幸福。这就可见得道的幸福绝不是一般可以想象的幸福。古人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本来的意思是说,得道之人的幸福和大德,可以弥漫至周围生命,连鸡犬也在内,这句话本是一句大实话,可惜后来意思用变了。
总之,得道者同于道体,因此,“道”的大德、大恩、大威也与之同体。静而为圣,惠泽生命周遭之事物;动而为王,恩德惠及社稷苍生。这是不在话下的。
得道作为最高一级的修养层次,其“闻道、控制、把握、体受、运用、发挥”等等,均是得道者生命领域之中的事,说得准确些,是得道者“天人合一”意义上的生命当中的事。这一切的一切,只有由得道者自去领受。作为我们求道的人而言,当于前五个层次多作讲究,功到自然成,只要坚持下去,功夫也是不负有心人的。
以上这样一些步骤和讲解,主要是从“太极图”展开的,主要是较直接的在理念层面上展开的。这样展开是不错的,然而人有各自的不同,有的人从理念层面能够切入道德之修养,有的人光从理念层面上,则较难切入道德修养,因为这个道理,我们下面将尽可能把我们要做的修养课题往运用层面上引伸,希望这样有助于更多的人在道德修养方面得到更大的方便。
我们来讲讲“抱一”、“守中”、“清静”、“无为”。
首先我们讲讲“抱一、守中”是对矛盾的超越,是对“二”的超越,是对“对立”的超
越。从“阴阳鱼性图”中看,阴阳的对立,在这里代表着人类知见中的一切对立范畴。“抱一”,就是超越对立。
例如代表胜与败的对立,此时鱼形图之“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就当解作“胜中有败,败中有胜”。
又如代表祸与福的对立,按太极鱼形图所示的“阴中有阳,阳中有阴”,这里就解作“祸中有福,福中有祸”。
而美与丑的对立,则解作“美中有丑,丑中有美”;真与假的对立,解作“真中有假,假中有真”。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这就是“太极阴阳鱼形图”的真实含义,“阴鱼”和“阳鱼”是最后一级概括,也是最高一级概括。说它是概括,是因为它具有能适用于任何一个对立范畴,而又不失为“正确论断”的性质。
这里,我们随便抽出一两点来观看、分析、感受,如:进中有退,退中有进;祸中有福,福中有祸;以及“胜中有败,败中有胜”;我们一边读一边就能感受到这些论断的真理性;无论我们每个人经历如何不同、如何千差万别,我相信,读到上面这些论断时,每个人都能自己将自己的经历归附在这些论断之下,而且,可以说,由“阴阳鱼形图”所产生的论断,可以刚好覆盖完我们整个的人生经历,没有什么可以漏掉。这一点所体现的仍然是道家思想和道家“太极阴阳鱼形图”所具备的“最高级概括”这一特性。
我相信,到这里,人们已经觉悟到或强烈体会到道家思想所含的丰富的真理性了。而且,这一点在世界范围也是同样,均被视为真理。殊不知,道家的真理水平不是那么低的,因为到这里,我们还只能说这是“太极图”运用的第一步。
这个第一步,不过是横跨在我们前述“观太极图,作道德修养”的第一层次和第二层次罢了。我们在道德修养的第一、二层次上,发现的论断,对于通常人们的运用而言,确实就已经是“真理”十足了;一般来说,由一尾阴鱼、一尾阳鱼,就能引出涵盖人世生活的全部论断,而且全部都是正确论断,这已经是“太真理”了。
然而,道家思想的真理水平完全不同,所有这些“真理十足”的论断,加起来只是道家思想的“基脚”,是道家真理中最初级的东西。道家思想的最精彩、最精华部分,道家思想中至高无上的真谛,还在后面的层次和步骤中。
应当指出,即使在当前这一步上,我们如果真能尝试去运用的话,每个人亦都能获得极大的利益。因为凭这些论断已经可以比我们此前更加正确地处置人间事务了。也可以凭此去正确处理包括企业经营与管理中的若干具体的实践问题了。
例如正确看待和处置我们企业经营中经常都会面临的“胜败”“得失”问题。当我们通过观太极图,作道德修养,渐渐修成“太极观”后,我们看待和处置企业“胜败”、“得失”的方式方法都会变,结果也会很是不同。在没有修成“太极观”之前,我们很可能看“胜”是“胜”,看“败”是“败”,看“得”是“得”,看“失”是“失”;这样看得太死、太绝对,就会使我们的心智产生执着,即:执着于对立双方的一方面,例如执着于求胜、求得,执着于不要败、不要失。
这样的执着从道理上讲已经是重大的失误,是片面和不尊重客观规律的表现,其产生的认识恰恰是脱离实际的一厢情愿,因而本身就属于一种虚华不实的“妄想”。
而从实践活动上讲,这样的执着(偏执),导致的是处理事物时的生硬、偏狭和“乱
举”、“妄动”,其结果多半只能是“适得其反”。因为执着,就不能顺着规律办,而是逆着规律办,逆着规律办,会有什么好结果呢?规律又不会因为你“妄想”程度实在很高而有所改变,规律又不像人一样可以买通。所以,把“胜败得失”看得太清楚,太孤立,太片面,太执着于对立面的某一方都是“失道”的表现,都无法从容驾驭住对立事物的运动与转化。
相反,如果修成了“太极观”,看待同样的问题就会大有不同。由“太极观”去看,企业的成败得失,重要的不在于成败得失本身,而在于促成发展变化的因素和条件。
因为修成了“太极观”的人知道,事情并没有完,哪怕再不利,转机还是在的,这是“大道”的规律,客观事物的规律。所以,一切只看怎样正确的对待和处置,看我们是否能看清事物的全貌,看我们是否能认识到转化的趋势和条件。修成了“太极观”,处置起事情来就大不一样。在实践中,这些人一是处变不惊,处乱不惊,处不利不惊,甚至可以直接说,这些人处大失不惊,处大得也不惊;因为他明白一切都可能转化。这是其一。
其二,这些人处理实际问题将是相当随和,平心静气,发生的都发生了,总是有道理的,企业家要紧的恰恰是随时随地随机地在实践中弄明白这些小道理(因为“大道理”已在胸中),然后根据大道理的指引来恰如其分的处理好实际事务,该“失”就“失”,该“得”才“得”,无所执着,顺应和尊重“大道”、“小道”,然后继续观察和维护对立事物的运转,积极组织相关的积极因素,创造积极条件,使事物的运转得以靠近企业的目标区域。
其三,根据“太极观”,有修养的企业家将会这样看问题,他能看到“胜”中有“败”,能看到“得”中有“失”;同理也能看到“败”中有“胜”,看到“失”中有“得”。那么他处理事物就完全不一样,他作为企业家,这时很明白自己的任务,那就是:
当处于“失”的境况时,他的任务是从“失”中看清楚“得”之所在,然后清静无为的于“失”中之“得”上做文章,他不是去“救失”,而是去“救得”,失的就任其失,甚至助其失就行了。这种情形相当于古人所说的“救事”,古人主张遇任何事都无所谓,即使遇到大大不利之事,也是没有必要有所谓的,关键只看人们是否会“救事”。我理解,这种“救事”,很相同于我们今天所说的转化矛盾的问题。
举例来说:我们恩威公司的洁尔阴被坏人假冒,在社会引起一场很大的风波,当时搞得沸沸扬扬,到处都传出“洁尔阴不洁”的流言,全国一些媒体给予报道,退货不断,公司损失巨大。面对这样突然不利的事件,我们没有乱作乱应,没有说人家不能退货,相反,我们主动在全国范围要求所有经销“洁尔阴”产品的商家和医疗机构全面封存所有“洁尔阴”,由公司全部收回,另作处理。
我们这样做看起来就是加大加重了损失,但这在我们看来就是应该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彻底清除“假洁尔阴”,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有效地保护广大消费者利益,也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保护经销单位的利益。我们这样做了,做得干净彻底。同时积极配合政府及有关部门查处这一假冒案件,很快,问题水落石出,不法分子落入法网......
通过这一个波折,我们首先是损失,但我们以合乎大道的精神来处置这件事,顺应了这种“得失转化”,积极创造条件促成这种转化,结果,我们在“失”中也有“得”,因为通过此事,通过此举,我们公司及我们的“洁尔阴”在消费者心目中,在经销各环节中的信誉和地位更高了。这是其一。其二,我们加大损失的举措,促成了由“失”向“得”的转化,很快结束了损失阶段,很快重迈入“得”的阶段。
从这件事的处置上看,我们看到,其实,得与失并不是企业存在的根本,也不是企业家非得执着的什么究竟;企业的根本在于它要为众生服务,它要运转,运转中出了问题,就顺着真正的道理去解决就行了。也就是说,企业的目的,并不是“得”,也不是“失”,而是为人民运转。
这样看问题,恰恰能很好地处理“得”与“失”这两大问题。
这个例子很能说明问题,很能说明问题,很能说明“太极观”的运用是怎么回事。在“太极观”运用的这一步上,我体会,企业经营与管理中几乎所有的矛盾,都可以用“太极观”来对应处理。
归纳起来讲,“太极观”在企业中运用有以下几个要点:
(1)用“太极观”处理矛盾,具有对矛盾的超越性。即,超然于矛盾对立双方的任何一方之外,不陷在其中某一方中,不执着其中任何一方。
(2)驾驭矛盾的运动。由于超然于矛盾之外,故能驾驭住矛盾的相互运动,驾驭住它们的转化过程。
(3)所谓驾驭矛盾运动,不是以意志强加于事物,而是主动顺应,加上积极创造转化所需要的条件。
(4)“太极观”给企业经营和管理带来一个基本的信念,那就是,任何事物都是可转化的,事物本身如此,只要我们能正确对待,而且企业目标又是“正”的,那么,实际上并没有什么处置不好的事情。而且,企业家的工作内容,恰恰是日常地处置驾驭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矛盾。企业家的功夫高下,也在于认识和处置矛盾的实际能力究竟怎样。
我们前面讲到“道德修养”,这里讲它的运用。我们认为,两者在实际生活中是并行的;边作修养,边尝试运用,两者是相互促进的;修养有进步,运用就正确一些、自如一些;运用多一些,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和实际体会多一些,也有助于修养上的深入和提高。
所以,企业家的道德修养问题,既是一个认识问题,又是一个实践问题,两个问题构成的是同一个课题。希望对此有所认识的有识之士、有志之士,把这当作日常必修课来做。因为“悟道”的利益,还不只是在乎企业的运行,这里面同时有个“人生的运行”问题。人生受益,也是这里所讲的“道德修养”中包含的更大利益。
但是,我们也讲到了,这里谈到的还只是运用的第一步,这一步所依据的只是道家思想中的“初级真理”。这一步与道德修养的对应关系,还只是对应了修“太极观”的第一、二层,“太极观”的三、四、五、六几个层次还没有与之对应地运用,这便是我们下面要继续深入探讨的东西了。
在修“太极观”的第三和第四个层次上,我们看到了“阴鱼”、“阳鱼”合抱为圆满、完整、不多不少的“一”。一般而言,学者们普遍认为这是道家思想中辩证法之所在,认为它讲的是事物的“一分为二”和矛盾对立运动、对立面“相反相成”等等。
我理解上述解释是不太符合道家精神的。学者们最主要和最基本的偏差出在与道家思想的方向刚好弄反了。学者们的理解是从“一”开始的,“二”(即阴和阳)的得来,是由“一分为二”得来的;就是在这点上,其方向与道家的“求索”是相反的。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道家的宗旨在于从纷繁的现象走向最唯一的根本“道”。目的是探求支配万事万物的总根源。其探求的方向,如果我没有理解错的话,是从“多”走向“少”;再从“少”走向“一”;最后是由“一”走向了“无”。从“多”到“无”,这完全是具有一个明确的方向的。学者们在解读道家思想时,却把方向搞颠倒了,他们从“一”到“二”,再到“多”。
这种方向的不同,使角度完全相异;在这样不同的角度上来看同一幅“太极图”,其理解和结论当然大不一样,与道之间形成的关系也当然迥异,一种是背道,一种是近道。
按我的理解,道家思想的精妙之处在于:
第一步,用一分为二,去辨别万事万物,也就是说,世间事物无论怎样丰富多采、千姿百态、千差万别,但都可以用一分为二来辨证,找到问题实质,方能产生出二,以此类推,统统概括。
顺便说一句,现在连外国人也理解了这一点,他们也顺着道家思想的方向走,受道家思想的指引,搞出了“二进制”逻辑和“二进制数学”,专门供给电脑使用,并且是电脑所以能够成为电“脑”的最基本、最本质的工作原理和工作方式。这进一步证明了“二”能够概括和处置世间所有事物,同时也证明了道家思想的方向是从“多”到“二”,然后,从“二”之后,才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道家追求。
因此,我认为,按照道家思想的方向特征来解读“太极图”的话,其理解应当是这样的:
太极图一分为二,是阴、阳的对立,也是辩证法。但道更追求的是合二为一,就是人怎样与大自然社会结合,而不是与大自然格格不入,所以一分为二的辩证,弄清每一事物的真实道理,然后将自己结合进去,求得一个统一的一。邪恶也有胜,就是正义的措施不当,会招致邪恶的胜。只是你怎样去辨别真善、真恶,针对实质找到致胜的办法。所以邪是不胜正的。胜和败,要分清是善的胜,或是恶的败;要弄清此问题必须一分为二的辩证,他是善或正义的,采用的方式又合符规律的,那他必定能胜;如他是正义的,但采用的方式不合规律,他也会遭到失败。但应坚信一点,只要是正义的,虽一时不慎遭至失败,在认识到失败的原因后,他最终会胜,即是败中有胜,胜中有败,看你的认识与辨别如何。
一分为二,三生万物,找准位置将自身合进去,就是合二为一,佛道均讲一个真心、真如心。我们看到,前边也谈到,在这一层次上,“道”、“佛”两家是相交的。相交在什么地方?相交在佛学也主张断除“二元对立”,道家也主张抛弃“二元对立”,这是一个相同点;第二个相同点是:佛学和道家在指导人们断除“二边之见”的同时,都不是直端端去生硬的否定“二元”,而是把人引导到“二元”之外的第三立场;佛道之间略显差别的地方在于:佛学指导人们断除“二边之见”后,立即要人直视本心,要人觉悟本心中佛的“无二”本性,就是一个真如心;而道家在指导人们断除“二边之见”后,偏重于要人们直视万事万物的本质,要人们觉悟世间一切本自圆融如一,并无对立的事物本性。这段舆论修心,细致体味,其实佛道是没有差别的,至少在这一层面上是没有什么差别的,虽然各自的提法、说法采用了一些不同的语汇。
那么,在这个第三、第四层次上,产生的运用课题是什么呢?它就是“抱一”、“守
中”。
这里“抱一”和“守中”,都是基于对“二”的抹煞与抛弃之后,于第三立场上对事物的本质──混沌的“一”──进行体悟和领受的一种道德修养状态和过程。这个过程和状态,就是指人的心智活动和生命的能动因素,全都集中在对事物的“无二”本质的直接体会与认识上(所以称之为“抱一”)。这是对万事万物以及万事万物中的任何一件事物的“无矛盾性”、“不可分性”和“混然于一性”进行能动的觉悟和深入。这是真一的道理。
而“守中”,则是从一旁来说的,说的是你“抱一”的话,从旁观角度看,就像执守在“二元”的中间一样,故称为“守中”,这是一种理解;另一种更好一点的理解是:所谓“中”已不是夹在“二元”之间的“中”,而是超越其外、超越其上的“中”;这个意义上理解的话,“中”也是第三立场,“中”也是“一”,是“一”与“二”对照、参照时使用的称谓;其本质是“一”,称谓是“中”。
那么,“抱一”和“守中”就是同一回事的两种揭示方式,即不偏不倚的中正之道。
那么,“抱一”、“守中”既然首先是一种道德修养,它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有何实际运用?我体会有以下几点:
(一)超越企业运行中所有的基本矛盾。例如超越“成败”、“得失”、“盈亏”、“进
退”、“争让”、“利害”等等。这一点运用,肯定有人会问,这些都不管了又怎么办企业呢?企业以什么为目标呢?这些将在下面回答,这里我们只是提示说,这一点运用相当于上面阐述中的“抹煞二”。
(二)第二点运用就是:企业抱一。企业在超越所有基本矛盾的基础上,实际上也就抛弃了原来在“二元对立”系统中所偏向某一边而执持的企业目标;在这个基础上,企业的运行由什么统帅?就由“抱一”。这个“抱一”运用起来就是要使企业的全部能动性转移到对企业本质的觉悟上,并靠这种觉悟,使得企业运行始终很本质,而企业管理者的任务在性质上就变成了设法使企业运行不要偏离企业本质,不要脱离企业本质。
企业的本质,我们前面已经多次从不同角度提到,企业的本质就是“为众生服务”,就是“服务于社会,造福于人类”。离开这一点,就找不到企业还应该有个什么样的本质。不以这一点为本质的单位,我们恐怕也无法把它叫做企业。而那些真心诚意想办企业,但又办去办来始终没能走上发展之路的,恐怕就得找找原因,看看是不是因为偏离或脱离了企业注定应当坚守的本质。
所以,企业“抱一”,指的就是企业以坚守“为众生服务”的本质为本,始终只在企业的本质上做文章,讲究竟。始终坚持从“为众生服务”的本质出发,由这个企业本质来规定企业的行为。以“为众生服务”这个本质为中心,来展开企业的各类工作。
也就是把眼光、心思、精力、计划、目标和行动,都放在“为众生服务”的一个理念上,放在怎样造福于人类、怎样服务于社会上。
这样“抱一”的结果,能使企业摆脱“胜败”、“得失”、“盈亏”等基本矛盾的纠缠,得以超越这些矛盾,从对它们的执着之中超脱出来。
这样“抱一”的结果,使企业获得一种智慧,一种能够透彻了解事物变化规律,因而能够顺应和驾驭事物的智慧。这个智慧在道家叫做“清静”,在佛家则干脆叫做“清净智”。
佛家认为人一旦觉悟后,就能开发出人们本来就有的许多种智慧,“清净智”就是其中的一种。佛家对“清净智”的讲法,也是强调了人们对矛盾的“二边”无沾无染的超越。这与道家的“抱一”、“守中”,确实是有异曲同工之妙。
可见,发源于印度的佛教与发源于我国的道教,在觉悟世相、觉悟人生、觉悟智慧等基本的觉悟方面,是根本一致的,相互印证的。这更加说明佛、道思想所包含的真理性。
说到最后,“抱一”的结果,使企业不再在枝节问题上做计较,也不因对枝节的计较而误入迷途;而是在根本问题上作讲究,在企业的本质上求发展。
“抱一”、“守中”,作为道德修养的“法门”,在企业的实际运用中,带来如下的大利
益:
(一)获得根本的觉悟和智慧,使企业家能够凭借这种智慧而看清以前没有看清的问题。比如,他将看到,所谓“市场”就是人民的需要;人民的利益所需才是“市场”。而人民所需要的东西,对企业而言,就是“奉献”和“服务”。
他还会看到,成功的企业为什么成功,失败的企业为什么失败。并进一步明白企业的天职究竟是什么,企业的本质究竟是什么,企业在自然、社会、国家、人民中的位置和作用究竟是什么等等较为基本的大问题。
(二)企业由“抱一”、“守中”中得到的另一个大利益就是:在上述觉悟的基础上,明明白白地开始着手进行企业的本质建设。
所谓企业的本质建设,就是使企业拥有实际的为众生服务的能力。这种能力是综合的、全面的。它包括了生产能力、技术能力、决策能务、组织能力、管理能力、资金实力和资金运用能力等等;还包括市场调查、判断、预测能力和市场参与能力;还包括创造能力、开拓能力、承受能力、现代社会信息的消化能力等等。
总之,凡是“为众生服务”所需要具备的一切能力和实力,都是企业本质建设的项目和内容。
(三)企业“抱一”、“守中”的另一个所得就是:摆脱了在“二元”系统中偏执一方所产生的迷幻道路,得以在光明大道上迈开发展的步伐。不再因执迷而乱作乱为,不再有妄为,得以进入“无为而无所不为”的至高发展境界。
以上是“观太极图,作道德修养”运用的第二步。
第三步的运用情形如何呢?
第三步的运用对应前述“修太极观”的第五、六层次。其中,第五层次主要讲的是“抱
一”之后的“玄览”,说的是在“抱一”产生的智慧状态下,释放生命的一切能动性和悟性,在冥冥之中去追寻领悟无形的“大道”。而第六个层次讲的是生命的悟道、体道、认道、与道同体,达到改变生命的质量。
这显然是一个较为高深的层次,所以,我们说,第三步的运用阐述起来不一定像前两步的运用那样具体。这里只是作一些概括性的提示。
(一)第三步的运用,重在“同道”,基础是“悟道”和“认道”。同于道者,在企业运营问题上,将立足于更深刻的道的立场,连“抱一”都不是。因为此时,悟道者已经明白,连“一”也是由“道”产生的。而“道”只是个“无”。
(二)第三步运用,重在“任道”,即任随“道”的支配与发挥。这个时候,企业不再执守企业本质,因为企业已无本质可言;这个时候,企业已不是根据本质行事,而是直接由“道”而发。企业十分自如而又事事在道。
(三)企业不再是企业,而是与道的运行混融的“大千现象”之一而已。就像“水”是大千现象之一那样。企业也超越了“企业”的全部局限性。浑然于天下、地上、人间。
......
第六章 治大国若烹小鲜,企业管理亦然
──企业管理之道
企业只要抓住了大的原则,制定了大的、基本的规章制度,使企业有了一个正确的、基本的运行轨道,在通常情况下,就应当坚持“以不变应万变”。只要基本的东西是正确的、较为完善的,就不要轻易去“翻弄”它。
──薛永新
道家的历史有多长?如果以老子为始祖,按一般的观点认为大约有二千五百年了;如果以作为宗教的道教的产生算起,则要晚一千年左右。但是,从老子上溯到公元前一千年以前,甚至更早,在《易》、《素问》中就充满了道家思想的精华,后人将其尊为《易经》、《黄帝内经》,是道家必读的经典。可见,道的思想由来已久,贯穿了我国历史的始终,是中华民族的祖先们对事物认识的高度概括。
自从汉代产生了道教以来,道家思想传播过程中逐渐披上了一层层宗教的神秘外衣,但这是过去的事,并且道教的宗教活动并没有改变道家思想的实质。因而,在近代的一段时期内,随着人们认识的深入,人们再次、并更进一层认识到道家思想的深刻性和独特性。八卦启发莱布尼兹创造了二进制原理,成为现代科学特别是电脑科学的先驱,而相对论创始人爱因斯坦则直接受益于东方道学。正如一些西方科学家惊叹,现代科学研究的成果不过是证明了两千年前东方圣人的学说。道,不再是虚无缥缈、高不可攀的,而在这世界,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有。问题是我们如何去发现,用什么方法才能发现。作为哲学的道的观念,必将在各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
这当然包括在治理国家、社会方面起积极作用,也包括在治理企业方面起积极作用。
老子在《道德经》中谈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一段文字就是说什么是“道”,关键在于“自然”二字。老子所说“自然”并非“大自然、自然科学”中之自然,从文字学的角度来说,“自”即自我本身,引申为本身、本来,再引申为自在本身;“然”即样子;“道法自然”就是说道就是其本来的样子,道即“自然”,“自然”就是道,它不需要效法谁,它就是规律,就是准则。所以“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这里和《道德经》开篇之句“道可道,非常道”遥相呼应。概而言之,这段话是说“道”所代表的是整个宇宙之源之本。所以说不论是个人、家庭、企业、国家乃至宇宙的发展都离不开这个道的法则,道的范围,道的作用。换句话说,企业和国家一样,都处在“道”的作用之中;治厂和治国,都需要明明了了地掌握治厂之道、治国之道。
洋洋洒洒蔚为大观的《道藏》囊括了道家的全部著作,其理论核心就是五千余言的《道德经》。顶着紫气,骑着青牛西去流沙的老子,为中国的文化史写下了一个重重的惊叹号!古人讲究修身、齐家、治国、安邦,为此产生了众多的学派,如儒家、法家、墨家、农家、名家、兵家、纵横家、阴阳家等等学派,无不得益于道家,从道家思想中吸取养分,是道家的繁衍、变化和反对。孔子问道于老子,李斯、韩非受教于大儒荀况,《公孙龙子》将《老子》的变化原则发挥到了极至,《孙子兵法》可看成是《老子》的兵学详解,尤其历来的兵家如张良、孔明、刘基等,乃至小说中人物如吴用,在中国人的舞台上无不是道冠高矗,一派道骨仙风的模样。
再将话题扯远点,从汉初黄、老之治开始,细读中国历史,不难发现历代统治者治国之秘诀可归结为“内用黄老,外示儒术”,倡明的是一套,实际奉行的又是另一套,正统的道家思想才是他们的指导思想。汉初自不待言,即使是汉武帝时董仲舒倡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其政略也未必如此,更何况刘彻颇好神仙之道。南北朝时释道之争而释道互补,唐初尊老子为太上老君,尊《庄子》为《南华经》等等。道家的谋略思想令人叹为观止。今天,日本、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对《孙子兵法》的推崇,在我们看来不如说是道家思想大放异彩。
其实这些都取决于道家思辨的合理性。道学的整体内容就是以道为中心和纲领,从道出发,因地、因人、因时、因势、因需、因运向各个方面伸展,从道出发,也向道回归。道的眼光是发展的、变化的、对立统一的、大宇宙观的、螺旋上升的;阴阳是互变、互育、互化、互补的。这是从大道理来说,具体到实处,它给人们的影响也是言之不尽的。上面我们谈到了历史上“道”的思想在政治、军事中的发挥与运用,下面我们着重谈谈它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运用。
〈一〉治大国若烹小鲜,企业管理亦然
“治大国若烹小鲜”这句话流传甚广。它不仅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政治家们,而且对世界上很多国家的重要人物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据说美国前总统里根曾在《国情咨文》中引用了老子这段话,用以阐述论证他的治国谋略。法国也曾有一位女政治家直接把老子思想作为其参与竞选的指导原则。哲学家尼采曾把老子的思想比作“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不少获得诺贝尔奖的著名科学家都把自己的科学发现归功于老子及其他东方人的思想启示。
在世界各个文明大国中,《道德经》的各种译本,在一个国家里就多达六、七十种。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在世界文化名著中,译成外国文字出版发行量最大的是基督教的《圣经》,其次便是老子的《道德经》。可以说:世界上各个文明大国,都从老子那里汲取了许多治国思想。并且,新近的研究表明,各国人们又不约而同地将老子的政治思想,推广到企业的管理之中。这似乎是时代进步的趋势,也表明了“道”的思想的运用前景十分广泛。
“治大国若烹小鲜”,说的是治理一个国家(或一个企业),就像煮小鱼一样。只能将调味、火候放得适中,文火烹煮,不急躁,不燥动;这样煮出的东西,色鲜味美;如火候不对,调味不对,心烦躁,下锅后急于翻动,东一下,西一下(“有为”),最后煮出的东西“一包糟”,色、香、味什么都没有了,肉也碎了。统治者治理国家,企业主治理企业,道理跟烹煮小鱼一样,不要常常翻弄。因为,一个工厂几十人至上万人,国家几亿人,如果制度朝令夕改,老百姓就无法适应,大家的行为无所适从,不知该做什么才好;人心即乱,社会就大乱。如果制度稳定,职工就会心情稳定,就会专心于工作,出大成果。“治大国若烹小鲜”是老子“无为”思想的进一步具体化表述。是“道法自然”、“无为而治”思想的展开。而这个“展开”的思想,并没有脱离它的根源,即“道”。为什么这样说呢?让我们接着往下分析便清楚了。
老子“治大国若烹小鲜”这句话出自《道德经》第六十章。这一章的完整表述如下:
“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民;非其神不伤民,圣人亦不伤民。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这一章完整的意思我理解是这样的──
“治大国若烹小鲜。”是本章的中心思想。具体说,它是一个在关于“治理”的思想。字面上讲是关于“治国”,实质上讲,可以理解为治理社会,包括大一点的社会(国家)、小一点的社会(比如某省、某州、某邦、某民族)和再小一点的社会(比如企业集团、企业、行业等等)。而这个有关“治理”的思想的精华在于“治大国若烹小鲜”这句话包含的思想方法和道理。这个方法、道理就是:要像烹小鱼一样,以“无为”的方式来治理社会。
谁掌握了这个道理,并运用这个道理去从事社会治理的话,谁就是“以道莅天下”。他就是以“道”的身份莅临天下了。这样,老子继续阐述了这样做的结果。
他说:
“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民;非其神不伤民,圣人亦不伤民;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这意思总起来是说:以烹小鱼的方式治大国,像这样“以道莅天下”的话,连鬼神都起不了作用了,连鬼神都不会“伤民”了:不仅如此,不仅鬼怪不“伤民”,圣人(“以道莅天下”的管理者)也不“伤民”;为什么圣人也不“伤民”?因为他像烹小鱼一样在治国,怎么会于民相伤呢?这样,鬼神和圣人都“不伤民”,“故德交归焉”。意思是,人民就可以享受到“德”的恩泽了。这样,当“民忘于治,若鱼忘于水”时,天下也就治了,民也安了,国也泰了。
这里,我们看出这样的思路:“无为”就是“道”的运用,运用的结果就是“无不治”,这符合“道法自然”的无为规律。
“治大国若烹小鲜”这句话,喻意深刻而又表述简明地向我们揭示出为政的关键之所在。要保证一个社会(大社会、中社会、小社会)的平安和繁荣,治理者必须小心谨慎,认真严肃,要清净无为,不扰害百姓,否则,灾祸就要降临。如果为政者以个人的主观意愿,随心所欲地改变社会,朝令夕改,忽东忽西,老百姓就会无所适从,接着就是人心大乱,社会大乱。相反,如果为政者制定的政策法令能够一如既往得到坚定不移、不折不扣的贯彻执行的话,就会收到国富民强之效,这样连外敌也不敢加害于我民。结果就是达到了“无不为”和“无不治”。
“治大国若烹小鲜”这个思想运用在我们现代企业的管理中,情形和原理也是一样,治厂如治国,“道”的规律运用于“治厂”时,法则是一样的。
我的体会是:企业规章、大原则不能变,只能因时间推移、市场演变和大小、软硬环境的变化而作出相应的“小调整”和“小改变”。企业只要抓住了大的原则,制定了大的、基本的规章制度,使企业有了一个正确的、基本的运行轨道,在通常情况下,就应当坚持“以不变应万变”。只要基本的东西是正确的、较为完善的,就不要轻易去“翻弄”它。
例如我们恩威公司,“服务于社会,造福于人类”的企业宗旨,在任何情况下,都是不会变的。无论我们是生产“洁尔阴”,还是生产“心血通”,我们生产的花色品种可以千变万化,但我们“服务社会,造福人类”的宗旨是不会变的,我们“解除众生疾苦”的立业选择也是不会变的,我们“愿众生幸福,社会吉祥”的精神理念也是不会变的,我们“无为而治”的管理思想也是不会变的,我们对技术精益求精、对质量严上加严的大原则也是不会变的,我们“为众生服务”的企业信仰也是不会变的,我们“制度之下、情感之中,让人尽情发挥自己聪明才智”的用人原则,也是不会变的……
尽管天时、地利、人和诸因素都在变化,企业生存大小环境、软硬环境都在变化,我们企业的治厂方略都是不变的。我们只是在一些枝节问题上,针对不同的先决条件,作出一些小调整,而且这些小改变所依据的,仍然是我们不变的各种大原则。例如无锡出现假洁尔阴,混入市场,我们采取措施将当时市面上已售出的、未售出的真假“洁尔阴”全部收购回来,虽然公司损失数千万元,但却杜绝了假货烂市,维护了消费者和医疗机构的利益。这种措施,就是根据我们公司不变的宗旨、原则和信仰,临时制定的应变方略,也是我们这里讨论的在枝节方面的“小改变”、“小调整”。
我们这样做,仍然是“无为”的。
(二)以无事取天下——企业“无为”的外部模式
在看待企业的外部关系方面,我们不赞成所谓“商战”的提法,我们不主张“竞争”。为什么这样呢?
因为从“道”的立场上看问题,你会发现:世间万事万物之所以生生不息,、充满生机、欣欣向荣,那是因为万事万物都在“无为”之中顺应了规律、顺应了“道”的缘故,不是“争”的缘故。
市场的繁荣与否,其道理也是一样,要紧的并不是彼此“战斗”、彼此相“争”;要紧的是看谁更能顺应社会规律、市场规律、众生的需求规律等。
要顺应这些规律,要紧的并不是在市场上找对手与之相“争”、相斗,要紧的是各自去认识这些规律,做到自觉地服从和顺应这些规律。在本书其它章节,我们一再谈到,市场的真相是它接受真实的有价值的奉献,你生产的东西是社会众生急需的,那么,你的产品就是一种奉献,你就自然有市场。相反,你生产的东西是社会众生所不需要的,那么,你的产品就不是奉献,而是一种对资源和资本的浪费,也是对劳动的浪费,同时,它还是社会的负担,这样当然没有市场可言。
这里,衡量和检验的标准,不是谁比谁更会“争”,谁比谁更善于“商战”,而是看谁找到了市场的奉献点,并拿出了实际的奉献,说穿了,这是看谁更能自觉地、全心全意地顺应客观规律。
所以,在市场观念建设中,我们提倡把“竞争”改为“竞赛”。因为,“争”就会把人们思想搞乱。一个“争”字,把人们注意力、精力都引到了歧途上,使人们忘记了去研究市场的根本问题(即向社会众生奉献他们所需),而把力量用到了企业间的明争暗斗、尔虞我诈以及不择手段等与众生利益无关的问题上去了。这导致企业走弯路,使企业不是直接面对消费众生,而是首先面对别的企业。特别是当一个企业在市场上获得成功之后,别的企业“争”字当头,直接面对成功企业,展开生死争夺,不惜搞假冒伪劣,甚至搞剽窃等,为“争”一个私利,破坏了市场正常秩序,扰乱了产品的奉献规律,不仅使消费众生及社会利益大受损害,还会对那些因真诚奉献而赢得市场的成功企业形成非正常的打击……
这样搞,市场也许会很热闹,但不是真的繁荣。真正的市场繁荣,应当是新产品层出不穷,日新月异,而且全是人们正好急需的。如果一个好的产品出来,受欢迎,于是大家群起而仿冒,这算什么繁荣呢?人家在一个方面开发出新产品,人家瞄准了公众的急切需要,那么,我可以在另一个方面着手,去瞄准公众另外一个或多个急切的需要,全力以赴,开发我们的新产品……这就是我们谈的“竞赛”。不是彼此在同一个点上相争,而是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各自大显身手,比赛谁能为社会众生提供更多货真价实的服务,比赛谁对社会众生的奉献更大、更多、更切合社会众生迫切的利益需求。
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社会和众生的需求是多方面的,范围很广。我们搞企业、搞经济,目的就是要尽可能全面地满足社会及众生所有的需求。如果,我们片面地强调竞争,会使企业盲目地集中在某一个点上,在这个点上乱争,而置社会众生广泛的需求于不顾。这对谁都是没有好处的。对社会没有好处,对众生没有好处,对企业更是没有好处的。为什么这样讲?——
在本书其它章节,我们提出:企业的天职是为社会、众生生产物质财富,本章我们讲,企业的天职不是彼此相争斗。如果企业界都把重心放在“争”上,那么,社会众生所需的多种多样的物质财富又由谁去生产呢?不从事物质财富的生产,企业又哪里还能算得上是企业呢?
社会需要众多的企业,是因为社会的需求是多方面的。一个“争”字,把众多企业凝固在一个“看好”的焦点上,这种情形,我认为并不是社会所需要的。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如果我们是一个企业,如果我们这个企业真的想发展、壮大、长存于世的话,我们该怎么看待市场、怎么介入市场,怎么开拓和获得市场呢?
我认为,对企业而言,最明智的市场谋略应当是:“以无事取天下”。
“以无事取天下”是老子《道德经》中又一流传甚广的名言。“以无事取天下”是“道”的发挥和运用。大道“无为”而“无所不为”,“以无事取天下”,也是相同的道理。
在市场领域,“以无事取天下”,并不是说什么也不做,而是说不要去“争”。“争”就导致自我混乱,“争”就使自己脱离了市场的根本,“争”就把人力、物力、财力投到了“奉献”之外,“争”就是“有事”。有事者难以取天下。明智的企业,应当在“不争”上下功夫,自己去了解社会众生新的、未被发现的利益需求点,在公众的“利益需求点”上做文章,设法去满足这些尚未被市场认识到的潜在需求,把全部人力、物力、财力,投放在这个“没有竞争”的点上,踏踏实实做事,认认真真开发,拿出公众满意的产品。这样的新产品上市,市场自然就是你的。这个意义上讲,你是用新产品创造了新的市场。谁又能与你“争”呢?这就是老子所说的“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天下”,就是在这样的“无事”(不争)中取得的。
以我们公司的“洁尔阴”产品为例。如果在我们开发生产“洁尔阴”之前,市场上就已经有了相同产品的话,那我们就绝对不再生产“洁尔阴”了。已经有了,我们又去搞,这就是“争”,就是“有事”,就取不了天下。“以无事取天下”的道理,用下面这段话表达更易于理解——
“洁尔阴”之所以覆盖全国市场,并且远销海外(取了天下),就因为“洁尔阴”被我们公司创造出来之前,从来就没有“洁尔阴”这个东西,并且,从来就一直有广大的患者在痛苦中等着它的诞生。……整个过程,我们没有跟谁去争什么……
—以上,我理解就是“道”的思想,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运用。以不争取天下,这是市场本身的规律。
不与任何企业竞争,只与他们竞赛,以无事取天下,这是企业无为的外部模式。
(三)我无为而民自化——企业无为的内部模式
“道”的“无为”原则,“治大国若烹小鲜”的治理思想,落实在企业的内部运行管理中,是什么样情形呢?
我认为,除了前面已经讨论过的“企业宗旨”、“企业理念”、“企业信仰”等企业的基础软件系统,应当正确、坚定、长期不乱变而外,最后归根结蒂,还落实在围绕质量标准,制定出操作规程,即工作标准;然后,针对工作标准,制定操作法;让每一个岗位均有可操作性、可控制性。制度、岗位、职责明确后,要让员工竞选自己的岗位。有什么样的才干、能力,选择什么样的岗位。上岗后尽情发挥。职工在上岗时,对不合理的规程和方法加以改进,改变原规章。这样,就有了职工的参与性;工作时,应对职工用之以情感,这情感是在制度下的。
这样做,是让职工在企业的内部运行中“自化”,企业领导层无须过多地干涉他们,因为制度、原则、操作规程都已经建设好了,企业的运行也就有了基本的轨道了,而这个轨道又是围绕质量标准展开的,只要在这个轨道上运行,结果自然是产出高质量的产品。何况我们说,每一步的操作规程、每一个岗位上的操作法,都已是具备了可操作性、可控制性的。所以,如果在这种情况下,再去过多的干涉的话,反而会出乱子,就像煎煮小鱼时,过多地翻动反而使鱼肉烂掉一样。其实烹小鱼时,只要火候对、调味份量适中,什么东西先下、什么东西后下,这些“规程”正确,结果就能拿出色鲜味美的上品来的。
国家的治理也是这样的,一些基本的大法制定出台,一些机制形成之后,治理者也就不再过多 地对基层采取干涉,因为大的法则、大的制度、大的机制,只要其具有可操作性、可控制性,而且又较全面地反映了社会发展的规律,并且它们又是围绕着国富民强这一大目标展开的,那么,社会各种力量无论怎样活跃,只要它们是在国家管理所给出的各种轨道中就行,就能够实现社会管理的目的......法制建设和体制改革,正是建立这样一些轨道。有了轨道,就欢迎各种力量尽情地在轨道上来发挥了。
企业内部的管理问题,也都集中在这种可供员工积极发挥的“内部轨道”的建设上。这些轨道要像渠道一样,员工的才干、能力就像水,水通过渠道(员工的“能动性”通过可操作的规程),流向渠道的终点,去灌溉企业生产的最终目的,产出高质量产品。
这样的渠道建成之后,日常管理工作中,问题就不是很多了。剩下的问题主要就是疏导了。哪一个环节有什么不畅,疏导疏导就通畅了,这种疏导往往是情感性的、思想性的,所以我们说,是在制度下适当运用情感。其目的,从生产者角度讲,是要让员工发挥才干,发挥生产积极性、提高生产能力;从生产本身的结果讲,就是要多出、快出高质量的产品。
总之,以“造福人类、服务社会”的宗旨凝聚人,以“为众生服务”的信仰坚定人心,这是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则是要为企业所有员工发挥其才干提供一整套操作规程、操作法,使他们的力量能够汇于一处。这是企业无为的内部模式。它能让每一个员工都能尽情发挥,达到“我无为而民自化”的作用。
<四>“治大国若烹小鲜”对企业领导提出了哪些要求
作为一种由“道”发挥出来的治国(治厂)思路,“治大国若烹小鲜”这句话对一个企业领导来说,提出了哪些要求呢?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按照“道”的思想,提高领导者素质。
企业领导是企业一切行为的“首脑”,正如国家领导是国家一切行为的“首脑”一样。为什么说是“首脑”?“首”就是脑袋,“脑”就是脑子;这是把企业和国家比喻作一个人,人的行动主要在四肢、身体,但指挥四肢、身体的却是脑袋、脑子。这是行为的指挥中心。也是判断外部世界的判断中心。
一个人的头脑开发得怎么样,装有多少知识,思考过多少问题,拥有多少正确的见解,能否对环境事物作出有效而正确的判断,能否给自身行为作出正确的指挥......这些就是个人的素质,这个素质决定了个体行为在现实中的命运。
同样,一个企业,一个国家,“首脑”的素质怎样,往往决定了企业(国家)的命运。
那么,按照“道”的思想来提高领导者素质,这讲的是什么呢?讲的是领导者除了应具备其它的各类或某类专业知识而外,要做领导人,就还得增加一门新的学问,那就是对“道”要有认识,对“道”的各种法则要有认识,对“道”的哲学原理及在当代的运用问题要有认识和思考。为什么要这样呢?因为“道”所反映的是一般规律,这一点在古今中外的有识之士那里,都有过很多论证。而“治大国若烹小鲜”又表达了“治理”上的一般规律。但是,要真的理会“治大国若烹小鲜”的道理,还是得从对“道”的领悟开始。理解了“道”,理解了“无为”,对“治大国若烹小鲜”才能理解得更透彻。
②企业领导人应当崇尚规律,崇尚对规律的顺应。要“以顺应规律为重”,不要以个人欲望为重。煎烹小鱼,就要尊重烹小鱼的方法 。领导者在面对诸如利害得失荣辱兴衰的对立选择时,要站在顺应规律一边,不可站在自身贪图等主观欲望一边。面对企业管理,要扩大知识面,要在大的方面,根本的方面做文章。根本的文章做好了,就要胸有成竹,不要乱作乱为,要像高级厨师一样对烹小鱼胸有成竹。他为什么能胸有成竹,因为他认识到烹小鱼的规律,并打算顺应这一规律。
企业家只有在认识清楚企业管理的规律之后,才可能对管理胸有成竹,不乱作妄为。“治大国若烹小鲜”就反映了治国治厂的规律。企业领导人,应当努力掌握这条规律,并在运用中使之具体化、现代化。
③企业领导要亲自参与顺应规律的工作,并在这项工作中亲自主持“火候”。“烹小鲜”并不是一点也不翻动,该翻动时,还得翻动。这也是客观规律。企业家要带领整个企业顺应这些规律去发展,他必须亲自(无人可替代)站到规律面前去,引导企业行为朝着顺应规律的方向发展。
我们知道,世间一切事物都是相反相成、相互转化的,企业也不例外。老子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合,前后相随”(《道德经》第二章)。从企业管理角度讲,这些论述启发我们,要我们认识到:我们企业的内部以及外部,存在着诸多的对立关系,这些对立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们本身就相互依存、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我们企业领导所要做的恰恰是:要善于引导对立面的转化。怎样引导呢?依据规律,顺应它。这个规律,就是“烹小鲜”,就是“无为”。按这种规律去引导对立面的转化,企业获得的将是正面的效果。
具体说:企业处逆境时,只要根本上是对的,就要沉得住气,要明白“无”可以成为“有”,“失败”可以转化为“成功”的道理,积极创造转化的条件,使之向正面效果转化。而企业处顺境时,也要明白“有”可以变为“无”,“成功”可以转为“失败”的道理,因而不骄不躁,清静无为地去根据规律办事,创造相应条件,化解矛盾。
企业家在用人问题上,也不可过分“翻弄”。
任何企业,都涉及用人问题。大一点的企业,还有上层、中层、下层管理干部之分。用人的得当与否,也关系到企业的正常运行和健康发展,是企业成败的一个内部关键因素,不可不作讲究。
根据“治大国若烹小鲜”的道理,企业首脑在用人问题上,也应当采取“无为”的立场,坚持“烹小鲜”的态度和技法,不要随时乱“翻弄”。一般而言,企业在发展干部队伍时,先就应将干部的基本素质、道德品质、工作能力等看清看准。经认真考核、试用证明其胜任并合符企业道德要求的,就应大胆任用,只要没有大的原则性的错误,就应长期使用,支持其开展工作。工作中即使出现小的失误,也应宽容、谅解,协助其纠正。而对那些过不了考核关、试用关的,或者过不了道德关的,坚决不用。所谓“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是有一定道理的。总地讲,“治大国若烹小鲜”,用在企业用人问题上,就在于干部队伍的相对稳定,任人唯贤,创造宽松、和谐的内部人际关系。
企业家在项目选择上应采取的态度立场。
根据“治大国若烹小鲜”的道理,企业经营项目的选择,也应采取“无为”态度。确定一个项目究竟是该上还是不该上,应依据“是否是社会众生的迫切的利益需求”这一准则来决策。属于社会众生的迫切需求,急众生所急的项目,就上,反之不上。一旦决定,不要轻易改动。朝秦暮楚,东一下,西一下,是办不成事的,结果只会是负面的。
只要认定所选的项目是社会众生所需要的,根据自身特点和社会条件,又是办得到的,认准了,选定了,就应“守中”、“抱一”,按照既定的道路,脚踏实地,坚韧不拔地前行。如果了解到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产品(合于“道”),就要义无反顾地为之奋斗,使该产品早日问世。凡是通过努力能做到的,要尽最大努力去做,这样一定会有好结果。
相反,如果我们“这山望着那山高”,成天忙于变更项目,过分有为,也就违反了“烹小鲜”的规律,结果一定是“一包糟”。
“治大国若烹小鲜”给我们的启示,当然不止这些,篇幅和水平关系,我们只谈到这里。
下篇 佛学思想与人生经营
第一章 诸行无常 诸法无我
——融融乐乐的市场观
市场的真相,是奉献。拿得出奉献,就有市场;拿不出奉献,就没有市场。因为,市场是容纳奉献的法场。
要做到这点,首要的是破除我执。
——薛永新
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寂静,此三者是佛学上的“三法印”。所谓“法印”,即印证佛法的标准,同时也是印证一 个修行者是否真正得到了佛法的标准。
诸行无常,说的是一切有为法,皆生灭变异,不可常住。“诸行”讲的是范围,意思是“一切”;“无常”才是这句话的 中心,“无常”的意思,讲的是世界万物(包括人的生命)每一刹那都处在生灭变异之中,没有什么东西是常存不变的,相反,它们都是瞬息化、流变无止境的。
佛学认为:“无常”是宇宙万事万物的真相,修行人如果觉悟到这一点,算是印证了佛法“三法印”之一。
佛学中为接引修行者方便,又把“无常”分为“众生无常”、“世界无常”、“诸念无常”三个方面。“众生无常”,讲的是 三界众生皆有生老病死(例如人体生命细胞,刹那间也有生老病死);“世界无常”,讲的是世界万物无时无刻不在生灭变异之中(例如,物质在缘起、缘灭之中,刹那间也有“成、住、坏、空”,这一点已被现代物理学印证);“诸念无常”,讲的是我们的心识活动念念生灭,不可常住,没有实性和常性。总的意思是说,每一秒钟,世界都在变化,生命都在变化,人心都在变化。前一秒钟的世界与后一秒钟的世界已经不一样了;前一秒钟的生命已不会存在,如同花朵、建筑物,不是永存,也没有什么能永存、常住,一切都在时光的推移中生灭变异,衰退消亡……
在本章之中,我们把“诸行无常”这一“法印”,引用来印证我们对市场现象(特别是对市场真相)的分析;这是一种尝试,因为我们认为,市场现象也是世间万象之一象,佛法在这个领域内,也一样是可以被印证的。
“诸法无我”,上面说了,它是佛法“三法印”中的第二个法印。说的是:诸法皆缘起,诸缘皆无常,没有一个真常自在的“我”,五蕴皆非我,四大亦非我,故无我。“诸法”讲的是范围,意思也是“一切法”;“无我”是这句话的内核。所谓“无我”,佛学上与“空”是同义词;众生个体由四大和合而成,是从因缘而合,从因缘而离散,没有一个能够称为主宰的我,没有一个众生执为实常的自我。所谓一切众生所执“我相”为无。
本章之中,我们把“诸法无我”这一“法印”也加以引申,用来观照市场与企业之间正确的相互关系,力图将佛学思想,运用在现实的企业思想建设中。意在使企业对市场真相和企业真相,有一个觉悟,在市场条件下,印证佛法“三法印”之二:“诸法无我”。/
在前两种“法印”被印证的情况下,第三个“法印”也就自然而然被印证了:由观无常无我而熄灭烦恼,断除贪、执,就能证得寂静安稳的涅。即:证得“三法印”之三——涅寂静(这一点,在本章中表现为证得“融融乐乐的市场观”)。
“市场”这一观念,古时就有,现在也有,外国有,我们中国也有,按理并不是一个值得大题小作或小题大做的问题。然而时间的不同、时代的不同,国际环境中各种对比因素和磨擦因素的不断演变与融合,也给某时某地的某些人群带来一些新的考虑。就我国而言,“市场”一词也在近代的历史发展中跌跌碰碰,时而被流放,时而又被召唤,到了后来,又成为人们猜测与向往的东西,有的甚至达到了“神往”的境地。
但是,也有不少人,在经历了一些亲自投身市场的大喜大乐、大起大落,或浅浅涉足之后,对“市场”一词又产生了“敬而远之”的心态。对“市场”深感因惑不解,认为不可思议,有的人甚至产生了对“市场”的无限恐惧……举不胜举的事例反映出一点。市场虽是客观事物、客观事件的流动、堆积,但同时,“市场”也是人们心目中一个观念、想法、希望与失望、情感与理智相互交织的“观念体系”,也有主观性的课题值得探讨。
我们看到,客观的市场与主观的市场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交错发展的。这里有趣的是:
主观是可以五花八门的,有多少人口,就可能有多少个对市场的主观观念,这些观念都可算是“主观市场”,它存在于人们脑海、内心,说起来,这个“主观市场”也许比“客观市场”还要大,还要“繁荣”“多变”,但它仍然是“主观的”。
客观市场说起来只有一个,按我们通常认同的理解,它是客观的,因而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仿佛是可以独来独往的“天马”。其实由于市场是人的市场,是人的经济物质生活的一种表现形式,因此,这个“客观市场”依然打上了深深的人类的烙印,说穿了是打上了人心的烙印,再说穿一点,是打上无数人口所拥有的无数个“主观市场”的烙印。
用我们容易理解的语言来说,无数“主观市场”的心理拼图,都投影在“客观市场”上。“客观市场”是这些“主观市场”在脱离了个体主观领域后,于大千世界这一公用场所中集合而成的一个集合体,是“公共主观”的表现场所和存在方式。
当然我们说要懂得和掌握市场的“客观规律”时,从某种意义上讲,是要了解和掌握成千上万的别的“主观市场”的拼凑情况和组合规律。
现实告诉我们,人人都与市场相关,因为市场压根就是人人生活的一部分,人人的生存状态都延伸在市场之中,人人都有是市场的构成元素之一,人人都将自己的“主观市场需求”投影在市场上。所谓市场倾向和趋势不过是人人主观市场趋同的一种产物,而市场规律也只是反映人们主观市场的变化而已。
这样说起来,“市场”变得更加不可捉摸了,更没有人敢说他能猜透市场了,似乎结果只能是令人心花意乱、神魂无附。
市场确实如此。
那么,怎样才能自如自在地与市场打交道呢?我认为需要把眼光从局限意义上的市场之上移开去,放眼宇宙人生,靠近天地之间一些基本的“大法”,从古今中外先哲圣贤那里,从全人类古往今来一切智慧的结晶中,去领悟一些能够“普照”当今的“法宝”,带着这些“法宝”重新确立一种在大文化背景统摄下的现代市场观。
从佛学思想当中,能够吸取智慧元素来构筑新的市场观吗?能。
佛学中有“诸行无常,诸法无我”的世界观。这种世界观原本针对宇宙天地万事万物而言。我们把这种世界观落实地缩小到市场范围来考察,其结果仍然发现它们的一致性。这是为什么呢?——就因为市场不过是天地万物之中一个小小的单元而已。
我们人类智慧的真理,如果它是一个真理的话,它就必然具备“全息性”。也就是说,真理是能渗透一切,“普照”一切。“诸行无常,诸法无我”不仅能囊括天地宇宙,也一样能“普照”市场而同样光明。
从简单的对比来看,市场的推进与演变,体现了“诸行无常”的普遍性和个别性。可以说是“市场无常”。“市场无常”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表现在时间序列中,古时的市场与现代市场不一样;去年的市场与今年不一样;昨天的市场与今天不一样;一分钟前的市场与一分钟后不一样(最直观的表现如股市变化)。二是表现在空间上:东方的市场与西方不一样;海外的市场与海内不一样;南方的市场与北方不一样;都市的市场与郊区的不一样;等等。三是表现在市场物资方面:上市的商品在质量、品种、用途上,因时、因地、因人、因事、因风化等等而大不一样。四是表现在供求关系上:瞬息万变,此消彼长,磨擦激荡。五是表现在众生市场观念的迁流不息、念念无常上。
在这样无常的市场面前,怎样确立一种与之相应的市场观呢?
我理解,在通过觉悟“市场无常”,印证了“诸行无常”的“法印”之后,剩下的问题,可以在“诸法无我”这个“法印”中去印证了。我认为,“市场无常”(诸行无常),已是人们较易理解和觉悟的。而“市场无我”(诸法无我),恐怕就是我们很多人觉得难以思议的了。又讲市场,又讲无我,人们觉得似乎有矛盾,要产生迷惑。这恰恰是我们应当产生觉悟的地方。我认为,与“诸行无常”相比,“诸法无我”这一法印,更能给我们带来新的、具有最宝贵价值的启迪。
我们这些在现代条件下,以生产产品的方式,介入市场关系的企业首脑,如果能抓住这个启迪,积极觉悟它的话,我们完全可以建构起一种新的、有中国特色的市场观。
试想,宇宙间“诸法”尚且“无我”,市场法则中,未必能够“有我”吗?
以下从两个方面来看“诸法无我”——
“诸法无我”原来讲的是天地宇宙包罗万象的一切东西,其演化与运行遵循着自有的诸多大法。这些法有的至深至奥,有的至简至明,有的亘古不变,有的应运生灭;有一象,则有一象法,有万象,则有万象法。这些“法”是天地宇宙的“至真至理”之所在,是大千世界的“所以然”法。世间没有一样东西能够脱离这些“法”而独立存在,即所谓“法网恢恢”的本意。我们现在用“法网恢恢,疏而不漏”这句话,平时被用来专指治安领域,其实这句话作为佛学格言,原本含意还要广阔,指的是万物都不可能脱离大法。
当然,这句话用到治安上,仍然是贴切的,这就是“真理全息”的体现。这句话用到市场也一样。市场问题依然适用“法网恢恢,疏而不漏”这一佛学真理。比如理解为:市场无论怎样繁荣、衰败,无论怎样高涨、低落,无论怎样庞杂、琐细,其间一切依然被统摄于自有的一些基本“诸法”中,没有任何市场现象能从这些“诸法”之中漏进或漏出……
总之,无论从宇宙观讲,还是从某一行业局部讲,还是从现代市场讲,都是有“法”的,这些“法”虽然看不见、摸不着,却是“疏而不漏”地囊括着所有现象的。而对本章讨论的问题而言,至关重要的是——
诸法无我。
“诸法无我”在佛学高层次上自有其深刻的奥义,这里不去妄加阐释,只就较一般的层面和较单一的角度而言,在本章讨论的范围内,可以建立这样一种见解:所谓“诸法“,一是肯定有了“有法”,二是昭示了不仅有“法”而且有很多“法”,有无穷法;而“无我”呢,指的是:虽然存在着无穷无尽的诸多“法”,但这些“法”中没有一条是有“我”的,所有的全部“法”中都没有“我”。换句话说,所有的“法”,是自在自为的,这些“法”的存在、作用和运行,从不考虑任何一个“我”的存在及其意志。所有的“法”都并不理会任何一个“小我”或“大我”的存在,“法”就是法,用当今科学哲学的语言讲,它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实际上,自然法则、自然规律当中也是“无我”的。
那么市场法则中“有我”吗?
回答是:没有。
我们一些经营者以“我”为中心,一厢情愿地投奔市场,但市场没有让他进去,碰了壁;或者一厢情愿地想要支配市场,然而市场没有听,……这些现象看上去似乎是市场法则惩罚了他们,但说得真切一些,市场“诸法”并没有刻意去惩罚谁,也不知道已经惩罚了谁,“诸法”只是“无我”而已,一是不知道谁要闯进它,二是不知道谁要去支配它。所有自称被惩罚的行为,不过是没有被“诸法”漏来漏去而已。一是谁也没有逃脱“法”,二是“法”也没有捕捉谁 。那么,对经营者而言,要紧的问题是什么呢?要紧的仅仅是与“法”相“合”。
“合于诸法”,自然融乐。“合于诸法”,也就一体化于市场中了。
要达到“合于诸法”就必须首先进入“无我”——这是从第二个方面来看待“诸法无我”——因为“无我”而“法现”,因为“有我”则“蔽法”。
“我”学当头,看问题的是“我”,看见的东西还是“我”;行为的动机是“我”,目标是“我”,中心是“我”,行为的主体也是与“法”相去甚远的同一个“我”;这样的作为,其情形犹如扭过头来追逐自己的尾巴团团转,又怎样能够进入市场呢?市场之“无情”首先并不是讲市场真的有什么残酷的“存心”,而是讲它并不会理会像这种围绕自我团团转的良苦用心和一腔“热情”,无论你旋转得多快、多卖力、多艰辛、多执着,都是一样。
《大宝积经》上讲:“执着我相,迷于真理。”“我”字一义,自生蔽障。有了“我”之见,则只见私利生计较,于计较之上入迷乱,不得见法,不能顺法,更谈不上与法合流,自然也就不得其所。这种情形于天地之间是如此,于市场领域也同样。
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归结出这样一点,即:市场无我。
对准备进入市场的经营实体而言,首先要做到“无我”,才有了起码的可能进入市场。用最浅显的道理讲,经营者并不是市场的主体,而所谓市场,也并不是经营者自身或经营者自身的利益就能构成。说穿了,经营者进入市场并不是为自己服务,而是“为众生服务”。
因此,经营者若执着于“我相”,不见众生,不见人民,只知一己私利,只想从某种搜刮之中损一切肥自己的话,无论其怎样闯闯荡荡,无论其一时间看起来怎样怎样,终究,他是没有能够进入市场的,也是不懂得什么叫市场的,而结局可想而知,因为“无我”“无情”的市场法则,虽看不见摸不着,却是“疏而不漏”的。社会上不断泛起的“泡沫企业”一个个拿出来分析大抵都是如此,都是错在有我而无市场,而市场当然而然没有给他想要的价值和地位。连一个虚席也没有为他留下。这些企业的领导人如果坐得下来,认真自省,我想一定能从另一个特殊的角度,深切、生动地体会到什么叫做“诸法无我”“市场无我”。怕的不是他们的倒闭、散伙,怕的是他们仍然执迷不悟,更怕的是,他们因之而扩张自我,加重迷障,永远不得清明。对于这类现象,我们认为应当给予一定的警示。而这些警示,从佛学源远流长的智慧长河中,是俯身可拾的,大智大慧在这条长河中到处闪烁,比比皆是。
做安闲的人,需要在佛学之河里浸润身心,修身养性,做企业家,更需要从这条智慧长河中获得更多的滋润养育。我认为要想领导一个企业,要想在市场中有所作为,先得坐下来,虚心吸取前人的智慧,确立起一些基本的东西,悟得一些基本的人间道理,方可尝试投身市场万象,否则,迷于真理而不知,终究是害人又害己。
《示方觉之》上讲:“吾佛教化众生,但以破我为第一义。”这一点上实际上对企图参与市场经营的人来讲,也有着同样重要的意义。也要“以破我为第一义。”
1.破我,方可舍弃投机钻营
投机钻营、巧取豪夺实际上是市场诸法之大忌讳。
人若执于我相,则常生投机之心,一味攀缘取巧,为一个“我”字而追名逐利,固执于投机而渐入迷途,免不了在顺逆、成败之间煎来熬去,在市场滚滚而来的机缘交替中扮演一个无头苍蝇,最终落得一个破烂不堪的“我”字留在心中继续自我内部的“惨不忍睹”……
何必如此?何必如此!
——破我,方能防止掉入这样狼狈不堪的愚昧命运。
2.破我,方可见众生利益。
我常常以为,不见众生利益者,不可与之言市场,不可帮他设想会有什么市场。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市场表面看起来是物质财富以及货币的交换扬所,而本质上却是一个众生利益息息至关的利益普济之渠网系统。众生利益是市场之本,市场诸法都与这个根本相通。故不见众生利益者,不足以与之言市场。
然而,“我”字不破,“我相”不除,却实在是难以见众生利益的。
有一些初涉经营的人常来“咨询”这方面的问题,谈到“见众生利益”,他们也能听懂,也发誓要“见众生利益”而后行。半年十月下来,没有动静,也无处着手,再来求问时,他们言及最大的一个苦恼,那就是观察、考察那么久了,为何仍然无法明晰、清楚、确定地见到“众生利益”……
实际上,原因很简单,他们尚未达到“破我”的境地,带着“我”字,从“我相”出发,立志要以“我”去见众生利益,未能真的忘我、失我、破我,当然依旧看不见众生利益之所在。
一个“我”字,使很多东西咫尺天涯。毫厘之差,胜过万里,常常令人对众生利益视而不见,这就是“我”字不除的必然结果。
——需要的,仍然是“破我”。“破我”是市场经营的基本大法,也是正当人生的基本大法。
3.破我,方断除无穷妄念。
佛学思想认为,执着于我,便无明地执着于无穷无尽的妄念。这些妄念,虚妄不实但却环环相扣,念外生念,妄上加妄,因因相续,果果相交,循环蔓延,是为“苦海”。
人一旦因妄念丛生而落入无边苦海,自己身心苦不堪言,又怎么能期望他从事为社会服务、为众生服务的经营活动呢?说轻一点,他都是需要社会拯救的对象,是社会的负担,是市场服务的对象。对这样境况中的人,也不能谈市场经营,只能是帮助他。
为什么“我”字有那么厉害呢?因为“我”本身就是一个最大的、最基本的妄念。这个妄念使人误以为自己真的是一个能主宰自己的、常住不变的、独立于世间万物而存在的利益主体和意志主体。好像自己那个“我”可以跟世间万象分得开,跟天地万法分得开一样。更有甚者,幻觉到了以为能操纵宇宙万法。如此独来独往于世,实在是妄中之妄。/
那么,实际的情形怎样呢?一个人是否能因为妄想强烈,就真地从世界万事、万物、万法之中“脱颖而出”一个独立自在的“我”了呢?没有,也不可能有。相反,不管他们自我感觉怎样,于万象万物之中都找不到他们所谓的“独立性和自在性”,而他们无论怎样妄想,最终也找不出一个独立自在的“我”来。他们和万事万物一样,仍然是沧海流变的一粟。
——这是对“万法无我”的第三点体会。
世间本来就无“我”!
世间本无“我”,而又执着于“我”,这是一个基本的迷幻,是众多妄念的总根源。
无论就本真的生活而言,还是就企业的市场经营而言,下面这句话具有启发——
身心皆破我,方入慧之业。
4.破我,方能融入市场智慧。
“无我则生慧”这是佛学界在接引初学弟子时的表述。这里说的“生慧”在佛学高层次本源上解释,并不是由“我”而“生慧”,亦不是由“心”而“生慧”;按佛学观点,宇宙天地万物本身处处遍布智慧;按我的理解,“慧”与“法”是同一个事物的两个侧面,了悟时是“慧”,不了悟时是“法”,“法”与“慧”皆是宇宙本然大秩序、大经纶。而“无我则生慧”,当理解为:并非自生,并非已生,并非我生,也非新生;“慧”本为“法”,早已自在流行于世间,弟子一念“无我”,得以体察诸法,圆圆觉照,是为“慧”;故,在弟子看,是为“生”,在师者看,则是“融入”宇宙大智慧而已。换成另外一种说法,可以说是:规律就是智慧。得规律者,得智慧;融入规律者,融入智慧。
而市场经营亦然,都存在一个融入规律、融入市场智慧本身的课题。从这一方面讲,由佛学境界中观照市场经营,不仅是可行的、可信的,而且,是更宏观、更原本、更具深度广度和更具备“真理全息性”的。
有时人在市场中乱窜,而又不得其门而入,站在佛学境界,反倒通达市场各“法门”,就是充分享受到了“真理全息”的利益。
而前提是什么呢?是破我。
破我,则蔽障除,光明生,无量智慧润及正大之事业。
5.破我,方能净化六根,端正六识,守住六神。
六根,乃眼、耳、鼻、舌、身、意,佛学认为六根生六识;另外,也有“一念正而六根净”“一念正而六识清”的提法。这里,我们可以将“一念”的“正”与“不正”理解 为“我”的“破”与“未破”。“我”字一破,念念皆正,“我”字未破,念念都邪。
念不正,则见不正、闻不正、意不正,必然导致生命和智能的基本散乱。因为六根,说穿了是人们与人间万事万物万法万理之间最为基本的法性通道,六根不净,六识不正,最后导致六神无主。
企业经营无论怎样看,它都是一种人化的活动。经营的主体是人。经营的目标也是人。作为这样一种人性的事业,经营中的决策者,是绝不可以六神无主的。这个道理十分浅显明白。但要做到六神安宁、六神清明,又是一件不容易办到的事,其最大的难度之所在,最大的蔽障之所在,就在于我们很多投身经营行道的人误以为“法中有我”,误以为“市场中有我”,不明白“我”字当前,恰恰是市场大忌,也是诸法大忌和人生大忌。“我”字不除,是万万不可轻率强争经营的,因为市场某种意义上正是“法场”之所在。一些根本问题没能澄清,轻率闯荡市场,其结果害人害己都不浅。
因此,我们主张,要入市场先破我,要想经营先破我。“破我为第一要义”。
市场无常,正如“万行无常”,瞬息万变的市场景象在一些人眼里比洪水猛兽还难以对付,除了被搞得“眼花缭乱”、“心烦意乱”、“意乱神迷”、“神魂颠倒”之外,还会得到什么呢?他们自己也不知道,他们只知道执迷于一大堆“我要╳╳”、“我要╳╳”“我想我能╳╳”、“我非得要╳╳不可”等等。万迷归于一迷,迷在一个“我”上;万迷源于一,源于一个“我”心。
相同的市场景观,在另一些人眼里,却是一片融融乐乐之美景;瞬息万变中,他们看见的是生机与活力;万彩纷呈中,他们看见的是丰盛与充足,并无凶险挂在眼前。这是为什么呢?只因为这些人心中无我,我中无心,完全同于大化。他们心中的喜悦与融乐,实际上并非他们自有自生的喜悦与融乐,而是天地万象的喜悦、人间众生的融乐。是与天地众生的喜悦融为一体的喜悦,是无“我”而至的圆融结果。
一念有别,景象顿殊。前一种情形中,人被市场景象所牵制,令人六神无主。后一种情形中,人与市场相融洽,杂中总见序,繁中总见荣。这与《六祖坛经》中所说“迷时法华转,悟时转法华”有着相同的意趣。
6.破我,方知奉献是真。
市场要的究竟是什么?不少人很迷惑。市场要的难道是盘剥吗?不是,市场要的是奉献。这是我们力图涉足市场经营的人应当首先弄清的一个根本问题。
带着那种到市场中去盘剥一点什么的主观意图去从事市场经营,注定要栽筋斗,“野心”越大,跟斗也就越大。因为市场本身就是由一系列需求构成的,没有什么东西可以给你盘剥。市场作为各类需求的集合,它等待的只是奉献,它欢迎的只是奉献,它不排斥的只是恰好命中某些需求的具体的奉献。
例如我们公司的产品“洁尔阴”,就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奉献。之所以说它是一种奉献,道理很简单,人们早就需要它,早就在渴求它,人们的身心疾苦早就在呼唤它的到来。多少难言之疾苦,上千年来,一直使人们难于启齿的性器官疾病、瘙痒症,就无法医治,多少代人被这一病魔所折磨,有的家破人亡。而在“洁尔阴”上市之前,解除这类病痛的需求一直就存在,一直就没有一种与“洁尔阴”相同的实实在在的东西来填补这一巨大而普遍的空白。市场在等待着“奉献”,它以巨大的需求支撑着一个巨大的市场购买力的储备。“洁尔阴”一上市,便因为切中了这一需求,而被市场完全彻底地接纳,让“洁尔阴”融入了社会生活,融入了众生的苦与乐,融入在世间大化的滚滚红潮之中,自然而有机地与市场结合在一起,自然而然地融入“诸法无我”的“法性”运行之中和“市场无我”的市场法则运行之中。
总结起来一句话,我们的产品是因为其具备了“奉献”的品质,才被市场接纳的。我们与市场之间的关系,是奉献与接受奉献的关系。很显然,我们的产品是公司上上下下众多员工、众多科技人员、管理人员共同劳动的血与汗的结晶,而且这些结晶中也还包含了社会其它一些部门、人员汗水的成份。我们努力劳动,付出心血的结果,不是产生了某种用于盘剥社会的凶器,而是产生出能够“造福于人类”的、能够消除众生身心疾苦的急需品。怎能说这不是奉献呢?是奉献。
是奉献,就挡也挡不住地要被市场接纳,所以我们说,要进入市场,要与市场发生良性的相互关系,奉献是真。
无奉献者,不可与之言市场。
一种产品的情形总是这样。凡被市场接纳的产品总是这样。总是具备了奉献的品质。
日本一家公司起家时,靠的是推出了一种新的产品。这种产品并非出自尖端技术,研制和生产都不难。他们把原来就存在的、早已较为成熟的几个功能组合在一起,推出了组合式电源插座,一举获得成功,后来发展壮大成一家大公司集团。分析他们的产品,很有意思。日常生活中,原有的电源总是单个的、单独的、较固定的,用起来受到很多局限。这种受局限的现实早已存在,而且已存在了很多年。可惜一直没有人注意到,这种局限和不便中,已经存在着巨大的需要。没有人注意到,正是在这一点上,市场在召唤着相应的奉献。然而这家公司终于注意到了,于是推出了多个插口组合、多种类形插口组合、能移动一定范围和距离的组合式电源插座,获得成功。
以上我们看到,一个成功产品诞生前后之间,首先应当有一个认识上的突破。没有这种认识上的突破,便不会有对新产品的研制,而新产品也不会自己从天而降。
那么,为什么要那么多年以后,才取得认识上的突破呢?为什么众多同类公司没有在这一点上实现认识的突破而仅仅是某一家公司首先取得了认识上的突破呢?这里面当然包含着重要而有趣的道理。
这个道理,从本章讨论的角度去看,就是存在着“有我”与“无我”的根本差异。这是企业的主观问题。
要看到市场奉献点,并不是下了决心、发了大誓就能看到的。要看到市场奉献点,得用“无我”的一双“慧眼”才行。市场经营前的主观生产准备就是这样,得经历一个“破我”的过程。完成“破我”,方能切入客观。
破我与否,是一个主观领域的事,旁人看不见摸不清,主人说不清道不明,似乎属于“玄”的范畴。然而说到最后,也就不会再认为是“玄”了。
古人云“由无我,方能经世;由利生,方见无我”。这句话的前半句意思是,心中破了“我相”,方能治理国事、世事(世事中当然包着商务经营)。这句话的后半句意思是:怎样才知道已经“无我”了呢?看看他所作所为是否已经利益众生便知。
这样,一个企业破我与否,实际上不是一个“玄”问题,而是可以得到明证的一个真问题。只要看看一个企业的所作所为是否已经利益众生便知道了。
更多的时候,我们应当牢记的警示却是前半句,即——
由无我,方能经世。
破我之后方知市场规律只有一条——奉献是真。
7.破我,则超然于市场流变之上,浑然于市场“法轮”滚动之中;其乐融融。
由于无我,故而不生凝滞,没有什么执着。其见也明,其思也正,其行也能合于无常;不生对抗,不生贪恋,悠游于市场万象之流变,而常居超然无住的光明境地。这是“知无常为常,则以守无住而住,借无执而无执”,在经济领域中的运用。
这种“无我”而“融乐”的市场观,以“破我”为第一要义,以“无我”为根本法,以“无执”而如行云流水,自在无碍;以融入“大法”为“真机遇”;心无成见执着,真性豁然,于“大利”之中来来去去而终究无染、无缚,活泼泼超然于市场“诸景”,正如像“青山不碍白云飞”,“要骑即骑,要下即下”。
以此种市场观统摄企业上下心智,渗透企业经营的各个“人文环节”,则挡不住“正气”由然而生,“真气”妙然聚集,除邪避伪,彰善抑恶,定形成成就事业的“真气候”。
当知,企业的灵性部分——即:人心—— 一旦得以“无我、无碍、无执而汇聚于法性”之上,则企业的经营行为自会融入在宇宙大法和市场大法的“法轮”滚动之中,受到“法力”的推动和提举,这样成就的事业,才有期可待。
如果企业上下执于“我相”,“执我而触法”,不得“法力”的接应,反遭“法性”之不屑;无论其怎样机巧、乖张,无论其怎样善取、好夺,其结果终归是在“我”的范围内独自梦起梦落罢了。
因为市场法并非一人法,更不是“我”的法。市场作为天地大法之“法场”之一,其法力断不会为某个“我”而被操纵。......
“法性无我”,“诸法无我”,这些话句句是智慧的圆融,句句又都是警人心魄的宏钟。执我相、为我相、从我行、操我梦幻妄想而又急扑商海者,当于此下有所惊悟:
市场无我。商海无我。
......
市场经营的道理,总地讲,是与人生做人的道理一致的。对“执我未破”的人而言,人生处处是苦海,同样,对“执我未破”不懂得“诸法无我”的企业及其经营者而言,商海也是苦海,是更苦更辛辣的苦海。其苦浪也更高,其苦旅也更遥,其险也更多,其伤也更重。
......
以上所述,是将佛学思想与当前市场经营相结合的一些零星体会,记述于此,意在抛砖引玉。
学海无涯,笔者深知下笔学浅,还望四海之内贤人智士多加指点。
提出本章来讨论,只有一个心愿,那就是探索一种更合于人生法则的市场观。归结而言就是:
市场的真相,是奉献。拿得出奉献,就有市场;拿不出奉献,就没有市场。因为:市场是容纳奉献的法场。
而要入商海,要拿得出奉献,当先破我。
愿我们今天从事经营的人,人人都融乐于“诸法无我”的商界,正如融乐于真诚无我的光明人生。
第二章 无我利他 普济众生
——造福为本的立业观
世上没有无根之树,法中没有无因之果;要求善果,先种善因。个人之立命,企业之立业,当作如是观。
——薛永新
建筑一座房屋,需要事先测量、选择、确定一个适于建房的地基。同样,要参与现代市场经营,在“动工”之 前,也必须认真选择一个便于立业的基础。
把经营事业建立在一个什么样的基础上,这个问题关乎到整个经营最终的命运。
关于立业基准的选择与确定,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会有一些看上去不太相同的“个别 性”和“特殊性”,但从本质看,或者反过来说,从那些实际成就了的事业例证中看,全球人类立业的基准又是大同小异的,其“普遍性”昭然若揭。
撇开那些昙花一现的“天折的事业”不算,纵观古今中外,凡属成就了的事业,其立业的基准点不外乎就是一个,即:
造福于人类,服务于社会。
舍此,不足以立业。
舍此,终将落入无业。
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呢?
道理很简单,任何事业都只可能是为他人的(为众多他人),为社会的。
试想,一个人要是只为了自己,那哪里还用得着什么事业呢?一个人如果只为自己,不仅不需要事业,也无法建立事业。同样,一小群人,或者稍大一群人,如果只为自己那一群人,又有什么事业可建呢?亦没有。
以个人为基准,或以某一群人为基准,都不可能建立起事业,也不需要建立事业,只需在大自然和大社会中学会自保就行了。
由此,我们说,事业绝不可能是个人的或小集团的,事业起码来说应是民族的、国家的、社会的,从根本上说,应是人类的。
以人类性为基准点,以造福于人类为基准点,依据这一基准点去寻求自己立业的基本坐标。这对于任何一个现代企业来说,对任何一个现代企业家来说,都是应当车马未行之先,务当解决的一个甚为根本的问题。也是与他们最终成功与否早就息息相关、因果相连的体现必然“宿命”的大问题。
在我国当前社会经济生活中,一个个企业异峰突起,随之又很快销声匿迹,这种现象已为大家所熟悉。当然,这种现象并非我国才有,西方国家也是如此,据有关统计、在西方一些发达国家,一年当中注册开业的企业,到了下一个年度一般只剩下5%。因此,我们说,我国的现象也是很正常的。我国处在特殊的历史发展时期,如果按同样的统计口径来衡量,估计保留下来的企业将大大超过5%。这种情形优于其它一些国家,这是可喜的。
但是,对那些突然崛起,很快又纷纷倒闭的现象,我们仍不妨对它们倒闭的道理作一些探究,以便找到一个“说法”,警策以后。
说那些倒闭的(或者溃散的)企业没有努力,是不公正的;他们也许比别的人都更忙、更累,付出的心血和脑汁也更多、更巨大,承担的风险和压力也更具体、更实在,采取的行动和步骤更频繁,更琐细……
然而,为什么最终溃不成军了呢?
或者说,为什么最终没有能把事业立起来呢?
也许就因为当初从没有认真、透彻地思考过立业的基准点问题,更没有解决根据这一基准点来确立立业的整个基础坐标系的问题。对事业的基础坐标点缺乏思考、观测、选择、定位、参照和规划。没有打基础,就动工修房屋了。其结果,可以说,一开始就是崩溃。
更有另一些现象:没有想过立业,只是模糊地想要干点什么;或者是想了很多,思虑了良久,但想到的都是些与自身利益相关、与自身幻想相关,而与国家社稷无关、与大众利益无关的事和理;这样,等于把立业点建在了无业可立的空幻基础上;或者,等于把立业点建在了与正当事业相违背的“罪孽”“泥沼”之中。其结果,可以说,未开始就已是背离了人间正道,当然无法立业。
道理也很简单,离开人民大众,就没有事业可立,而你并不理会大众,没有想过大众,大众也就无法理会你。尽管你可以撇开大众利益不闻不问,不思怎样造福于他们,只管陶醉于自身利益的“美丽”梦境,但是,人民大众也无法与你同醉,也不懂得你究竟是哪番醉意。只好不相往来,任你来个利益独舞,待黄粱梦醒,自已收拾一片教训。
就这些“凋零的企业”而言,有的是缺乏坚定不移而又正确的立业观,有的是根本没有任何立业观,想碰运气,有少数却是报有不正确的立业观。
这几种情形,都是为人民大众所拒绝的。特别是后一种,注定是要湮灭的。而前两种情形,在经历一定的困扰、折腾,乃至悲欢离合之后,在有机会痛定思痛时,同时也在一定“内因”与“外因”作用机制的作用下,也有极大可能得到改变。只要最终能从失误和教训中领悟到“立业要筑基”“立业也要测量事业的基准坐标系”“立业也必须有本”等道理。重新振作,成就事业仍然是可以的。
在本章讨论的范围内,我们说:
立业也必须有本。
——这个“本”还不是指资金,而是指整个事业赖以成立的根据,指的是事业的根源和究竟法。讲的是事业赖以成立和发展壮大的最原始、最究竟的活力机制、活性的寻找和建立,是选择事业的种子和土壤的工作。种子就是“因”,土壤就是“缘”。
确立事业,就像培植大树一样,一切工作必须从根上做起,从本上入手。世上没有无本之末,如果有,也只可能是从其它树上攀折下来的、脱离了根源和活性的“枯枝”部分。
用这种形象的比喻,我们说,如果我们立业无本,那么可以说,我们等于是在“枯枝”上做文章。如果我们不是在根本上下功夫,而是直接在旁枝末节上下功夫,把立业的基点选在一棵树上的某一些枝节上,那么可以说,我们等于是下决心在依附中实现“寄生”。而如果,我们的全部努力以及这些努力的目的,只在于从一棵郁郁葱葱的大树上折下来一些枝节据为己有的话,那么可以说,我们实际上并不是在立业,而是“作孽”,是在毁坏众生的事业。
这种比喻虽然不那么贴切,但它所贯穿的一整套“形象理念”却能体现出自然的基本法则,体现出一些天然的真理,天然的智慧。这里面包含的“天然性”,亦是我们企图从事人间事业的有志之士权当效法的“天理”之点滴。
从本而立,从根源上探究竟。那么,立在哪里呢?人间的一部“究竟法”在哪里呢?
前边我们谈到,事业的立业基准点应是:造福人类,服务社会。可以说,这是一个立业的宏观准则。这个准则确定之后,也还有很多具体的定位工作要做。下面,我们从文化学角度再作一些细一点的探究,以便使我们所讨论的问题变得更加立体一些,便于被领悟和把握。
任何经济行为,都是在执行文化使命。
从文化学的角度看,经济行为只是执行文化使命的一种途径。无论经济行为的组织形式怎样,具体的经济现象如何不同,也无论各个历史发展时期、经济生活的总体面貌和实际运行机制怎样不同,有一点是贯穿经济行为的,那就是——经济的任务,是执行文化使命。
因为,文化是人类家园的基本框架,是人类生存、生活和发展的基本蓝图体系。一切关于人类自身生命本质、生存意义、生存目标的思考、探索、认定,一切有助于实现人类选定的目标的方法体系,一切关乎到人类存在的价值与命运的重大思想、感情和共同意志,都融汇在人类自身的文化宝库中,构成了人类社会化活动的指令系列和对任何社会化活动作出“奖惩选择”的文化治理机制。
经济行为作为最典型的社会活动,不例外地属于文化管辖的范围,整个文化机制的运行规则不会不对经济行为作出某种具有强制意味的要求,对于符合这种要求的经济行为,文化体系自有一套奖励机制和支持机制;而对于违反这种要求、与这种要求对着干的经济行为,文化系统也自有一套强有力的打击机制和淘汰机制。这些正反面的机制,维护着一个基本的文化要求,那就是:经济活动,必须执行文化使命。
对经济领域中的经营者而言,这就意味着他们必须为自己的经营事业找到一个“文化的起点”,并从文化体系中接受一个文化目标为自己经营事业的目标。与此同时,他还必须根据文化规则的种种具体要求和限制,在事业的文化起点与文化目标之间,确定一系列具体的行动轨迹,确立起能够被文化体系认可的实现目标和现实途径。
这些都是我们所说的整个文化体系对经济行为作出的具有强制意味的要求。
归纳文化系统中林林总总诸多或宏观或微观的具体要求,我们看到,“造福人类”,是包括全球文化在内的文化总体要求中的一个基本点。
以这个基本点为基准,我们可以为确定自身事业的文化起点、文化目标和具体途径找到许多有力的支持点和支撑面,并把这些支持点和支撑面作为我们立业的基础。
没有解决“立业的基础”问题的企业,一般来说都是盲目的企业。这样的企业在现实的实际的经济生活中,往往容易被表面的利益现象所吸引,所迷惑。他们的行为和努力,多半是在利益的漩涡之中东碰西撞,跟着那些从利益角度看似乎“吹糠见米”的经济现象走。但是总地讲,他们的行为和努力是没有根基的。这些既没找到文化起点,又没有指向明确的文化目标,只是以钱为前提,仅仅出于“唯利是图”的企业,由于缺乏立业的根基,只会在经济漩涡中最终被弄得晕头转向,并被时代大潮冲散、淹没,也就是我们现代语汇中提到的“泡沫企业”和“浮萍企业”。
为什么会这样呢?
道理也是明白而简单的——
对利润现象的偏执追求不可能是任何事业的立业点。
这句话说破了十分简单,发人深省,不说破,也许可以让人迷一辈子。
我们再用放大镜、显微镜来看,我们看到:那些把全部努力放在单纯执着地对金钱的直接追求上的人,无非是小偷、土匪、强盗......。只有他们不需要寻找自身行为的文化起点和目标,只有他们不需要任何立业的根基。
反过来我们说,那些“泡沫企业”、“浮萍企业”,那些没有确定立业根基的企业,那些只是在利润上面抱有热情和真心的企业,在相当程度上是危险的。他们再往前滑一步,就有可能不知不觉地滑入“魔道”。
这里谈这些,一方面是强调有志者在车马未动之前确立明确而正确的立业观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是想从我们共同的探讨中,给那些暂时“迷倒一窍”的“奋进者”一个警醒——
唯利是图,不足以成为任何事业的立业点;它最多可以作为那些目光短浅的人短期行为的着眼点。而这些短期行为注定了只能是短期的。因为这样的行为无非是整日为了一己的利益,算计国家,算计集体,算计他人,置国家、集体、他人的的利益于不顾,置国法于不顾,置天地良心于不顾,置社会公德于不顾。这样的行为从性质色彩上讲,总是倾向于损害人类整体利益的。这样的行为能长久得了吗?
所以,我们说,眼光只盯在钱上,不可能建立任何事业;诚然,事业的建立过程,需要钱,但事业的立业基础却永远不会是钱;事业立业的基础只能是为人类谋福利。
眼光只盯在钱上,是相当危险的。
从佛学意义上讲,立业的过程中时时处处都涉及到“因缘”聚散的问题。浅显地说,“因缘”中包含着两个相互交织的内容,一是“因果”,二是“缘份”。“因果”观念,是佛学用以说明世间一切事物相互关系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观念之一。“因果”论认为:任何思想、行为,都会导致相应的后果;世间不存在那种不结“果”的“因”,也不存在那种没有“因”的果;世间一切,总是“因”“果”成对,“因”“果”相连,“因”“果”相应的。所谓“已作不失,未作不得”这条佛学格言,说的就是:既然你已经做了,你就一定能得到,要是你根本没有做,你无论如何也得不到。
这条格言,对我们确立事业的立业观,具有很大的启迪性质,它告诉我们千万要重视对立业基础的选择,要明白:以什么为立业之本,将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最终命运,因为任何事情都处在严格的“因果”制约中,必须顺应“因果”规律。
《护法论》上讲:“三界万法,非有无因而妄招果。苟不顾因果,则是自欺其心;自欺其心,则无所不至矣。”其意思就是:于三界万法中,不要想毫无什么缘由地妄图得到某种结果,仅仅靠妄想,是不能得到什么结果的。假如你不顾因果,那是你自欺其心;这样自欺其心,任何不好的事情,任何不妙的结果,都可能恰恰落在你那里。
所以,当我们拥有满腔热情,决心投身经营事业或别的任何事业时,必须回头眼前,按照佛学揭示的因果规律,及时种下“善因”。本章讨论的“确立事业的立业观”,就是在“因”上做工作。就是在提示我们:要招善果,先种善因。而我们主张的“造福为本”的立业观,当在“善因”之列。
《涅磐经》上云:“若能远离一切恶业,则得善果;若远善业,则得恶果。”
《僧枷吒经》云:“若造善业者,则有乐果报;若造不善业,则受于苦报。”
《那先比立经》云:“信作善得善,信作恶得恶。”
君子当于此佛学智慧中,获得警醒,务于立业之先,拿定向善的“立业之本”,将此生事业立于“善因”之中。
以上是从“因果”角度看,下面再从“缘份”角度来认识、探讨。
所谓“缘”,即是指事物之间互相依存的条件。当这些条件互相依存时(有缘),事物便产生、发展;当这些条件互相离散时(无缘),事物便衰落、消亡。
“缘”的另一个重要含义是:“缘”是“因”变成“果”所依赖的条件。光有“因”,没有“缘”,并不能结成“果”,只有等到有了“缘”,方能结“果”。就像桃树一样:桃树是“因”,桃子是“果”,但季节、气候、土壤、生态环境等等,都是“缘”。如果遇到天气干旱(“缘”不足),就没有果。如果遇到病虫害(恶“缘”相加),也没有好收成、好结果。如果遇到雨量充沛、杀虫有方、人又勤于管理(善"缘"密
集),就会有丰收的累累硕果......
“缘”这一佛学观念,指出了任何事物的产生、发展和消亡都不是一种独立的存在,都不具备固定不变的永恒本质,而是某些条件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产物。佛学的这一观念,对于我们自觉自明地掌握一项事业的建立、发展和归宿的规律,掌握事业自身的命运脉络,具有十分深刻而又十分浅显的启示作用。
第一,它使我们明白,我们要干的事业,不可能孤立地独立存在;第二,它告诉我们,就我们的努力和付出而言,本身没有什么固定不变的本质;第三,它让我们懂得,我们要干的事业,只能是在各种具体的社会条件和自然条件中,而且这些条件是相互依存而产生作用的;第四,它使我们警惕:我们行为的本质,将在各种相互依存的条件中获得并呈现,而且条件依存关系发生变化时,我们事业的本质也将随之而变。
一句话,它告诉我们,要将事业的立足点立于芸芸众生中,立在为众生造福这个点上,做到“以造福众生为立业之本”。因为:
以造福为本来立业,则“善缘”丛生,“善因”密集。我们的事业得以与众生和社会的各种良性“因缘”相结合,在与众生和社会相互依存的关系中,获得自身事业存在和发展的依据。这样做,顺应了“因缘”聚散的基本规律。在“善因、善缘、善果”的相互交织和维系中,获得我们事业、我们企业真实存在的价值,并获得与众生利益和全社会利益相通相融的本质色彩。
下面以我们生产的洁尔阴产品为例,来看看由立业观决定的诸多“因果报应”、“因缘汇聚”怎样有力地决定着恩威公司的事业发展和命运,以便读者对端正立业观的重要性有一个更生动的理解和把握。
因果报应——
微观点讲,我们研制、开发,直到产出洁尔阴洗液,是因;患者使用我们生产的洁尔阴洗液,是果;洁尔阴洗液在患者那里产生扶正驱邪、防病除患的功效,是报;患者们疾病消除了,身体健康了,身心愉快地营造美好人生,是应。
这里,我们看到,没有因,就不会有果,不会有报,不会有应。
同时,我们更应看到:对于“果”、“报”、“应”,我们是无法直接操纵的,我们能有所作为的环节只有一个,就是“因”。所以,按我们恩威公司对此的认识,我们讲,我们的任务和使命是制造“善因”,种植“善因”。凭借我们种下的实实在在的“善因”,引发广泛的良性“因果报应”。
中观一点讲,患者们使用洁尔阴洗液后身心恢复健康,又是一个因;他们家庭和睦、能够精力充沛全心全意投身于其它一些社会事业,是果;她们从事的事业得到发展壮大,是报;她们的事业带给更多人以实际的利益,是应。
在我们看到,实际上由洁尔阴洗液的推出所引发的因果报应,是在此不容易罗列完的。在每一位从洁尔阴洗液当中获得利益的患者那里,都可能再次引出许多不尽相同的二级、三级、四五级,乃至更多级因果报应。这些多得无以计数、不尽相同的因果报应中,有一点是相同的,即:它们都是良性的。
这种情形有如种瓜。一粒种子落入土壤,生根发芽,长出藤叶,向四面八方伸展开去,然后四处开花,八方结果。一粒“善因”结出数不清的“善果”,而这些“善果”里面,每一个“善果”又包含了无数新的“善因”,这些新的“善因”,又将引发新一轮更加无以计数的良性“因果报应”,......如此“因果”相续,乃至无休无止,无有穷尽。
这是因果报应的蔓延:从较小范围,向较大范围蔓延,从单向度到多向度蔓延,从单一层面向多层面蔓延,从特殊领域向普遍领域蔓延,......但是,我们看到,这些尤如原子核裂变的“链锁因果反应”,无论怎样迅猛蔓延,总地讲,无非还是在众生之中激荡:在众生利益的海洋中荡起一圈圈、一层层、一排排慰藉众生疾苦、推崇美好人生的波浪……
从上面有关洁尔阴的分析中,我们看到,因果报应并不终止于一个层面,而是一层又一层没有穷尽地蔓延下去,引起一系列相关的复杂多样的因果报应。而在如此多的因因果果中,就上面例子而言,洁尔阴的产出是所有“因”中的“第一因”,是先有了洁尔阴的研制成功这个“因”,然后才导致了其它所有的“果”和其它所有的因。这是最直接的一种看法,是从市场角度为起点的看法。在这个角度上,说洁尔阴的研制成功是上述因果蔓延的第一因,这种说法是没有错的。通过对洁尔阴引发因果报应的分析,我们才容易阐明我们讨论的因果报应是怎么回事。
然而,当我们把观察分析点再往前移一点时,我们会发现,洁尔阴的研制成功还不能算作“第一因”,道理很简单,这里有一个为什么要研制洁尔阴而没有研制别的东西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追问使我们发现,是“造福人类”这一基本的立业观,决定了我们研制洁尔阴。这里,“造福人类”思想的确立是因,根据“造福人类”的思想行动起来,去观察分析众生面临的疾苦,这种行为是果,发现众生之中较为普遍的“难言之隐”,是报,研制成功能使众生“难言之隐”“一洗了之”的洁尔阴洗液,是应。
从这个角度上讲,立业观的确立才是“第一因”。这一点值得所有立志成就事业的有识有志之士重视。因为立业观是第一因,立业前要确定。因为以善为本确立起来的立业观,将成为以善为核心的“因果链锁报应”的第一因,给出的都是“善果”“善因”;而以恶为本确立起来的立业观,则只会引发“恶因”“恶果”,接踵而至的“恶性因果链锁报应”,后果是害人害已。
例如1991年无锡假冒洁尔阴一案。案犯黎XX、贾XX、王XX,三人密谋,共同作案,一是制造假冒“洁尔阴”洗液,二是伪造洁尔阴商标,三是伪造恩威公司发票,共制造假“洁尔阴”1000多件,非法销售达25万元之多。假“洁尔阴”流入市场后,于1991年6月在无锡爆出了“洁尔阴不洁”的风波。无锡市消费者协会接到消费者投诉,一位妇女反映买了一瓶“洁尔阴洗液”使用后,不仅病情毫无减轻,反而产生了副作用,又痒又痛。经取样化验表明,这批假“洁尔阴”不仅毫无任何消炎杀菌作用,而且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均超过国家规定标准几十倍。一时间闹得沸沸扬扬。
假“洁尔阴”造成的风波,引起了成都市政府高度重视,政府立即召集有关方面召开专门会议,后由市公安局治安大队汇同工商、卫生部门联合成立专案组,迅速破获本案,终于于同年年底前端掉了这个制造假药的老窝。案犯落人法网。
从这一案件中,我们看到,种下“恶因”,必然招致“恶果”。恶性因果报应也是十分灵敏的,挡也挡不住,逃也逃不脱的。同时我们也看到:恶性因果报应也有可以蔓延的特征,比如说它导致了恩威公司封存全部洁尔阴以便清除假“洁尔阴”,结果消费者一段时期内没有办法用上“洁尔阴”,又如大量的退货使恩威公司蒙受巨大损失不说,给繁忙的运输也增加了负荷,再如此案迫使成立专案组,耗费国家办案的财力、人力、物力等等。这些都说明恶性因果报应已越出最早发生的范围而蔓延波及其它方面。
然而,通过本案,我们也十分欣喜地看到,恶性因果链锁报应的蔓延与发展是很有限的,与之相比,公众和社会扑灭“恶性因果链锁报应”的力量是强劲饱满的,打击和扑灭的动作是迅速而有效的。
以上这一点,很值得我们深思。为什么“良性因果链锁报应”能在众生利益的海洋里久久地、往复不止地回荡,而“恶性因果链锁报应”刚刚发生,很快就被扑灭变得销声匿迹了呢 ?对这个问题的思考,使我们得出这样的结论——
众生本身是向善的。
社会本身是向善的。
宇宙本身是偏向善良一边的。
向善,是宇宙“第一因”。
人类领悟了惩恶扬善的法则,是宇宙“第一因”在人间结出的宇宙“第一果”;惩恶扬善的具体机制在人类社会中建立,是“宇宙第一报”;善良的事业不断得以发扬光大、丑恶现象不断遭到扑灭和扼制,这是“宇宙第一应”。这可以说是天地间最基本的一个因果报应。
由于宇宙天地间存在着这样一个最基本的因果报应,所以,美好的事业、善良的事业才会在人间占据主导,处处得到发扬;而世间的丑恶现象才会在任何时间空间中遭到打击和扼制。
同样的道理,正因为天地间上述向善的基本因果报应的存在,当我们打算有所作为时,就必须考虑到怎样才能顺应它,怎样才能与它方向一致,并从它那里得到基本的支持。也就是本章所讨论的建立一个什么样的立业观的问题。
拿恩威公司的情况来分析,我们说,由于恩威公司把“造福人类”作为公司的立业之本,因此,也就是把“造福人类”的思想和意志作为恩威公司的企业命运和恩威所有企业行为的第一因。而这个“造福人类”的“恩威企业第一因”与上述一切向善的“宇宙天地第一因”是相互呼应、一脉相承的。
“恩威企业第一因”顺应了“宇宙天地第一因”。
“恩威命运第一因”也顺应了“宇宙天地第一因”。所以,恩威公司成功了。恩威公司的成功,首先是立业观的成功。其成功之处在于:把“造福人类,服务社会”的观念、意志和大愿,当作了“恩威一切的第一因”。
有这样的“善因”作为立业之本,事业怎么会不发扬光大呢?这样的“善因”所引发的一系列深刻而广泛的“因果报应”使恩威企业深深地融入众生利益的无边海洋,与众生一道共同沉浸在一系列良性的“因果链锁报应”中,共享这些美好的“因果报应”,共同营造美好的人生。
这样的企业,怎么会倒呢?
相反,那些制造假“洁尔阴”的人,什么是他们行为的第一因呢?——钱;什么是果呢?——作案,为钱而制假;什么是报呢?——他们被绳之以法;什么是应呢?——慢慢吞下自己种下的苦果,饱尝苦果的滋味。
他们当然没有立业观可言,他们只有一股对金钱的贪恋。他们背离天地第一因,背离人世间一切良性的因果循环,走上了一条恶之路,自食恶果,这是必然。
正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以上是以恩威公司和洁尔阴产品为例,分析了因果报应与立业观之间的相互关系。我们认为正确的立业观,是任何一个企业、任何一桩事业,得以进入良性因果循环的先决条件。企业的立业观决定企业的命运。
因果报应在更高层次中涉及到更广的领域,例如涉及到以前几世,以后几代等等,这里就不去讨论了。
以下,我们再以同样的例子,来看看"缘"与立业观的关系。
所谓“缘”,指的是事物之间互相依存的条件。当这些条件互相依存时,即是“有缘”或叫做“缘在”;而诸种条件之间,一旦丧失“相互依存”这种关系,则是“无缘”或“缘尽”。
这里,“有缘”与“无缘”的关键区别在于,一系列相关的条件是否处于互相依存的关系中,若是处在相互依存的关系中,则是“有缘”或叫做“缘在”;而诸种条件之间,一旦丧失相互依存这种关系,则是“无缘”或“缘尽”。由此可见,“缘”也带有因果色彩或因果性。因为很明显,“有缘”与“无缘”将把事物推向不同的结果。
据我粗浅的体会,“缘”里包含了一些辅助条件,这些辅助条件能使前述“因果报应”得以在“有缘”(有条件)时实现。如果没有“缘”所包含的这些辅助条件的作用,某一组“因果报应”就暂时无法展开、无法实现;虽然可以肯定“因果报应”是必定要发生的。由于“缘”包含的不是一个条件,而是诸多必备条件,而这些本来相互游离的条件在现实的某一特定时间和空间中,聚合到一起,这种“因果报应”所需条件突然全部凑到一起的现象,就是“缘”。
还是以恩威公司为例。虽然“造福人类”的恩威第一因,已经种下,虽然由这一“因”展开的将会是以善为核心的良性的“因果报应”,但,什么时候能由“因”结“果”,什么时候能彻底展开这一良性“因果链锁报应”呢?是个未知数,因为恩威第一因的内容只是由愿“众生幸福、社会吉祥”、“造福人类”的观念、意志、大愿和决心构成,而具体的展开方式和途径尚不确定,而很多种方式途径都是可供选择的,这时,“缘”的作用就显现出来了。只有等待“机缘”来引导我们的因果报应,替因果报应确定一些具体的现实的方式方法和途径。而如果一直没有能够“投上缘”的话,因果报应无论再善,也只能暂时是或一直是一种必然的可能。这层意思例如我与李真果师傅的关系,要是没有与李真果老师早日结上“缘”,很可能,我的满腔抱负到现在也还找不到具体的实现形式。或者,也可能我们恩威公司到现在一直是在生产别的东西。
可见,因果报应是在“因”“缘”结合的前提下,才开始变可能性为现实性的。难怪在佛学之中常常是“因缘”并提,一起讨论的。
那么,恩威公司从恩威第一因到今天的现实状况,还有别的“缘”在起作用吗?有,而且很多,它们有的早在很多年前就结下了,有的是后来陆续“相投”的,有的来得离奇神秘,有的明明白白人所共知,总之,数量之多,是难以细数细理的。这里,只举一些众所周知的现象为例,以便大家增进对“因缘”交合的理解。例如,如果我们没有遇上改革开放这一历史机缘,想想,我们的抱负能这样顺利、这样快实现吗?或者说,能让我们做药吗?另外,各医大的支持、各大医院的临床试验、妇联组织的支持、新闻媒介的支持,以及祖国传统医学在广大人民心目中的地位等等,都是我们成功的必备条件,缺一不可,缺少了一环,下一环也就无法展开,缺少了一些重大环节(如改革开放),就什么也谈不上了。
以上这些缺一不可的全部条件合起来,也叫做“缘”,这是在较深层次上来理解“缘”了。也就是说,李真果老师的秘方在“缘”还未到的情况下,一直就是在小范围内使用的秘方,因为其它的条件还不具备。好在李真果老师的秘方通过恩威公司而“续上了缘”,终于在各种依存条件到来时,发展成了十二亿人口家喻户晓并冲出国门、利济芸芸众生的“洁尔阴洗液”,结束了秘方时代,进入“洁尔阴”自用时代。终于成全了恩威第一因向良性“因果报应”全面展开和展延,其有口皆碑的众生实受之利益,在众生利益的海洋中久久激荡、回旋,往往复复中又成全了多少幅人生美景……
那么,“缘”和立业观有什么关系呢?
我们知道,“缘”也有“善缘”、“良缘”、“恶缘”、“孽缘”之分。立业观正确,则“善缘”丛生,易于成就利益众生的事业。立业观错了,则早晚会坠人“恶缘”的怀抱,沉入无底苦海。
在这个层次,“缘”的含义更加有佛学意味了。这一层意味表现在:有些“缘”注定要与某些“因”交织,成就已含在“因”中的“因果报应”。“善缘”向“善因”聚拢,“恶缘”向“恶因”靠近,分别导致良性因果报应和恶性因果报应的发生、发展。这是其一。其二,“恶缘”向“善因”袭来,是为“劫难”;“善缘”向“恶因”扑去,是为“法办”。
我们恩威公司,除了被维系在多种多样的牢不可破的“善缘”网络之中外,也偶尔遇到一些“恶缘”袭来,形成一个个“劫”。好在善的力量是人间更强的主体,一个个“劫难”必然而然地被化解了。
我想这是因为——
宇宙的“胜利基因”是善;
恩威公司的事业与宇宙的“胜利基因”相呼应;
恩威的“基因”是:愿众生幸福,社会吉祥,造福人类、服务社会。
(寻找立业观的工作,是为企业、事业寻找“基因”的工作。企业“基因”的重要性,如同任何生命体不能没有“生命基因”一样。就有志者而言,确立正确的立业观,也是为自己的血肉生命寻找“后天基因”的大事。还望有缘者就此生起认真善待之心。)
第三章 善善相报 利润非利
——佛光观照下的利润观
企业的天职,就是为众生谋利益。能为众生谋利益的企业,是真企业。不能为众生谋利益的企业,是假冒企业。
——薛永新
视利为善果•转利为善因•以善报善•再以善报善•了悟“善善循环”“利济众生”的天则地理
利益观对企业行为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同时也是深刻和较为根本的。树立什么样一种利益观,一方面取决于企业人文核心的人文质量的优劣,另一方面也取决于企业所在的人文时空在更大背景上作出的基本选择。
可想而知,企业界所拥有的利益观如果全部陈列出来的话,那将是五彩缤纷、千差万别、令人目不暇接的。如果衡量的规则较为细致,可以说,有多少企业家,就有多少种不尽相同的利益观。
受这些不尽相同的利益观的驱使,可以断定,不同的企业对相同的经营事务持有不尽相同的决策。如果采取行动的话,产生的也将是不尽相同的企业行为。而其结果,从社会方面去看,将同样是一些不尽相同的结果……
可见,利益观对企业经营者而言,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特别是对那些立志长期久远地从事企业经营的人而言,利益观,是他们千万不能回避的“企业的穴位”。这个“穴位”也许可以称为“命门”或“企业的命门”,是一个企业的“基本穴位”和“重大穴位”之一。
因为很明显,不同的利益观导致不同的企业行为,对社会产生不同的作用和影响,同时,也决定着企业自身不同的命运。这种因果关系,是必然的,难以破坏的,难以逆转和强行改变的。
因此,利益观的正确与否,对企业而言确乎是致命的因素之一。不可不使之明朗起来,不可不使之坚定起来,不可不使之归向正确一边。
怎样确立鲜明、坚定而正确的利益观呢?前面我们谈到,利益观的树立一方面取决于企业人文核心的人文质量如何,另一方面也取决于企业所在人文时空背景上一些基本的抉择。
企业人文核心的人文质量,较容易理解,那就是指企业核心人物的主观世界中,综合的人文积累和综合的人文实力水平究竟怎样,或者说,是指他们心目中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道德观等基础的观念体系的建构倾向和结构方式究竟怎样;这里面,几种基本的观念相互纠缠、相互制约、相互支持、相互补充、浑然一体,内化在人的生命状态和基本的生存状态中,内化在人的意志过程和情感领域中,决定了特定个人在社会生活中基本的心理态度、基本的行为倾向和基本的意志特征。而这些观念体系的来源,一是从小到大所受的教育以及对这些教育内容的吸收,二是个人生活的社会性经历和这些经历中主体日复一日形成的基本体会、思考和见解,三是个人生活的自然性经历和这些经历中主体逐渐明晰成形的对大自然、对人生价值的探索、思考、领悟和认同,四是在不断的尝试、实践、失误、失败和成功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经验与分析的积累,五是在有意无意进行的不断的学习过程中获得的新的未经尝试的新思想、新知识以及学校教育未能全盘托出的其它方面的“经典”思想和经典知识。
一句话,个人的学历、经历、独立思考的履历以及接受社会思潮冲击的历程,对个人的利益观的树立,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发现利益观有什么地方值得修正和调整的话,内心的反省当从这些“具体的根须”清理起来,重新回过头去,对过去形成的判断、思考和结论加以新的审视与思考,调整结论,清洗过去“内化”在血肉生存中的阴影。从生命内部来一次更新,方可产生新的利益观念。
因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不了解利益观的上述由来,在应当调整利益观时就无法找到调整的着手点,无法找到调整的线索。须知,光凭听见的几个口号,光凭口头重复这些口号,是不可能调整价值观、利益观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人类社会不缺乏美好的口号,而依旧有人我行我素干出与自己高呼的口号相反的事的心理人文机制之所在。所以,我们在本章讨论中,一开始就把它放在较前的位置来谈论。
至于影响企业利益观的另一因素——即:企业所在人文时空背景上一些基本的抉择因素——在本章中,只是着重谈一下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就我们掌握和认识的宇宙而言,一切事物,一切事件,其存在的基本形式框架就是时间和空间。人文思想、人文思潮也和任何事物一样,有着属于自己的人文时间和人文空间,有着自己的人文时空坐标体系。
其二,由于人文思想具有非物质性、精神性等软性特点,故,人文时空相对于物质的刚性时空而言,具备更大的弹性、反弹性和流变性。因而,人文时空即使以刚性时空为参照,也一样表现出不稳定性。这一点用一种形象的直观语言来说的话,可以说:人文时空在自己的时空坐标中也表现出蔓延、激荡、回潮、逆转、旋动等现象。
其三,因此,在不同的时间或不同的空间范围内进行比较的话,人文倾向完全可能表现出自相矛盾、自相嘲讽、自相捉弄的姿态。而在特定的时间和特定的空间范围内,人文倾向就具有相当相对的特定性。用通俗的话说,也许真的是“此一时也,彼一时也”,以及“此一地也,彼一地也”等等。
其四,特定的时空中,往往活跃着特定的人文倾向;特定的人文倾向,一般都昭示着(或暗示着)特定的价值取向,从而影响和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这一特定时空中人们较普遍的人文抉择,并在一定深度和广度上支持他们作出这样或那样的利益评价,形成特定的利益评价短时体系,从而构成“当时当地”的利益观念环境,影响“当时当地”的人们形成一种趋向于向特定人文时空认同的利益观。
例如:全球人文环境关于“世纪末”的传说、故事、预言等等,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当今人类的人生信念、价值判断和利益观。
以上四点,推导的结果是,人的利益观形成在一定程度上受“特定人文时空”的制约和影响。说明了个体主体在这个问题上处于被动的一面。特别是在特定时空当中,特定的人文潮流之中,这种被动显而易见。这是否是说,就别无选择了呢?不是。
人文时空除了截取某一段、某一块作为特定人文时空被考察外,还可从总的方面被考察。这就是这里要继续谈下去的“其五”。
其五,人文总时空依然是我们当今人类确立自身人文基础观念体系时,可以依赖、可以信赖的人文定位参照系统。
这里,人文总时空这一概念所涵盖的是:自有人文历史以来,于各个时期、各个国家和民族之中产生的、能够代表人类的总体倾向、能够体现全人类共同的根本愿望和理想、能够表达全球人性主旋律的各种人文思潮的总汇。
这个总汇,突出的不是任何一个“当前的”特定人文时空,而是更庞大、更完整、更能体现总体方向的人文大背景。
这个大背景,有利于我们以它为参照,作出更深刻的世界观定位、人生观定位、价值观定位,以及回到本来的内容上来作出更长远、更持久的利益观定位。
这里,我们首先以东方传统文化为背景,并以全球人性为背景,透过佛学思想的“净境”来谈谈我比较赞同的一种利益观。
这种利益观的简单表述是:
l•视利为善:把利益的获得看作是一种善的结果,看作是佛学意义上的善报;
2•以善报善:得到了善报,这也是受善,受了此善,还当思报,还当图报,不可终止;
3•不断地推出善因,不断地得到善果之回报,又不断地化善果为新的善因,回报社会和人类;
4•如此,建立善善循环,融人在善善循环、永不停歇的利益分流之“大法门”中,观利流来去,总是善因善果的相互交替,惠泽天地、人间、社会、人类和自己,达到与天地众生共因果、共利益、共善。
下面,我们从不同角度和不同侧面来看看。
----l•经济利益与真正的利益的关系:
我们通常所说的“经济利益”,一般地讲,说的是在纯粹的会计收支核算上体现出的、以货币度量形式出现的收支顺差或逆差。有顺差的,我们说“获得了经济利益”,出现逆差的,我们说“经济利益受损”。
然而,光从这个意义上理解“利益”,显然是难以弄清“利益”的真实面目的。因为货币不过是一种价值交换媒介。以货币交换尺度进行的收支状况对比,更主要是反映出物质交换中的相对增(减)值水平,它还不能被当作是利益本身。为什么这样说呢?
我们以一种药品为例来看——
①.生产药品,消耗原材料,消耗一定劳动量,以货币计量,形成成本;
②.销售这一药品,使它到达消费者(病号)手中,以货币计量,收回一定量的货币,弥补成本,并略有顺差;
以上两个环节,一是劳动的物化过程,即从物质世界中创造出特殊的使用价值,二是实现不同劳动的相互交换,还看不出利益发生在哪里。
真正的利益会发生在哪里呢?发生在:
③.消费者(病号)用药后,药到病除,保全了健康的生命——这才是真正的利益之所在,或者说,这才是利益的人文发生点。
这里,我们实际上隐含着这样一个论断,即:
如果公众不能从消费行为中使身心获得受益,就根本谈不上有什么利益。
这个论断反过来说,则是:
真正的利益,只能是在消费公众的身心生活领域中实现;消费公众的生命状态是否受益,是判断是否有真正的利益发生的人文判别点。
一句话,对企业经营而言,利益只能是在企业为之服务的对象——消费公众——那里去找。公众生存有所受益,才能算是有了真正的利益。否则,没有真正的利益可言。
那么,企业在交换中获得的顺差算是什么呢?
第一,它首先只能算是顺差。像货币本身是一个人的身外之物一样,这种顺差对人类而言首先是人类的身外之物。
第二,当这种顺差不是偶然出现,而是在“市场购买→再购买→再再购买”的过程中形成时,这种顺差实际上便是公众受益后的一种间接表达和回报(首先是回信意义上的回报),这时,它是利益在公众之中得以实现的一个量化指标,标志着公众受益的普遍程度和受益深度。对企业而言,这个量化指标,代表的是公众对企业行为的欢迎程度和肯定程度,是经济的社会关系中特殊的一种表达机制的特殊阅读界面。
也就是说,货币的流动也是信息流动,货币也是信息载体,从那些回流入企业的货币身上,我们可以获得公众对企业行为,对企业产品的需要程度、喜爱程度等信息;可以获得公众从企业行为、企业产品中实际受益的信息。
当然,货币的功能主要不是信息功能。在本章意义上讲,货币还具有这样一个重要功能,即:形成投资,启动“生产——再生产”循环。在这个意义上讲,从公众那里向企业汇聚拢来的货币资金,实际上标志着公众对企业生产选项(或服务选项)的肯定,同时也标志着他们支持这些项目投入再生产循环。如此而已。
之所以这样讲,是因为企业支配的货币资金,严格意义上讲,都是生产性资金,而不是消费性资金。这种情形,包括适用于那些成熟的私有企业。
这里,我们探讨了企业支配资金具有很强的社会属性这一特征。这一特征决定了——
1•企业支配资金,属于生产性资金,而不是消费性资金。
2•这些资金投向,直指再生产或新项目的生产。
3•这些资金对人而言——包括对公众而言,和对企业主而言——仍然是身外之物,即:它们仍然与人的生存状态暂时不产生切实影响。
4•企业临时支配的这些资金,仍然还不是人文意义上的利益。
——人文意义上的利益,必须是发生在众生的生存和生命过程中,以生命的消受行为为起点,以公众生命体最终是否受益为基本判别点,以公众生命体的活力、活性、身心等生命现象受到实际的良性支持为利益实现的标志。
按照这种利益观,我们看待真正的利益的方法,还不是核算,不是把眼光集中在货币的回流上,而是要把眼光延伸到众生生命的现象领域,以众生生命现象得到支持、滋润、激活与保护,以众生生命现象的欣欣向荣、健康旺盛为利益实现的实质所在。
按照这种利益观,我们说:
l•企业应当是利益的制造者和生产者,而不是利益的占有者和享受者;
2•企业生产以制造真正的利益为最终目的,其生产行为在人文意义上应当延伸到公众生命的现象领域内;
3•企业生产全过程,以物质大千世界的诸元素为起点,以众生生命现象领域的繁荣昌盛为终点,企业应对这样的生产全过程担负责任;
4•是否能生产出以上所指的“真正的利益”是判别一个企业是否是一个“真企业”的分水岭;
5•企业的利润是公众对企业界交纳的对未来利益的订购。公众是在受益后产生信任和期望的基础上向企业界伸出订购之手的;
6•成熟的人文企业只有一个使命:不断地为公众生产新的利益。不可将“订购”吞为己有;
7•大多数昙花一现的企业,不具备这样的“人文高度”,属于“学习中的企业”。学习中的企业以这样的人文高度作学习参照和奋进坐标,将有利于这些企业的飞跃和进步。
......
以上我们探讨了什么是“真正的利益”,结论是:
利益在众生。
利益众生者,善,有回报;不利益众生者,不善,没有回报。
健康的经济循环,在佛学眼光中看,不过是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中,善与善相互激励的一种现实机制而已。这种机制排斥恶的存在。
以下换一个角度:
——2•人心向善,资金向善,才是究竟法。
纵观全球人类的人文大背景,其主要的倾向,鲜明无误的、十分坚挺的倾向,是向善的。纵观全球人类的生命现象史,虽然时有恶性现象发生,但终归是被淹没在不可抗拒的向善的主流汪洋之中的。
善是天地之本,善是生命现象的根。善也是宇宙万物之法。
向善者倡,向恶者亡。这是一个贯穿人世各领域的普遍法则。在经济的、经营的领域,仍然适用这一法则。
对这一法则的掌握和运用,也表现在我们对资金的支配和使用上。
前边我们谈到,企业的经营利润是从众生那里汇聚拢来的货币回流,它是较为抽象的“善报”,在具体的社会框架关系中体现出的具体的量化形式。
也就是说,在我们这种特定的“观照”与考察中,货币不仅首先是具有了人文价值,而且,几乎可以赋予它一种闪光的人文形态(善与恶);其次,才是货币本身在经济营运中的操作价值和交换形态。
按照彻底人文化的理解,对这些回流拢来的货币进行支配和使用时,也有一个无法逃避的善恶选择。
利益观的不同,决定这种选择的不同。
无论企业作出什么样的选择,这对众生的总体而言,都是无足轻重的,因为企业在选择它的资金使用方向时,众生也在冥冥之中不动声色,不知不觉地选择着众生利益的经营者——企业。
然而,这种选择,对企业而言,却是至关重要的,是决定企业命运的。
如果企业选择的结果使资金向恶,得到的最后结果,必定是恶果、恶报,例如倒闭、溃散、绳之以法等等。
为什么资金向恶,就必然会得到恶报、承受恶果呢?
原因除了“种瓜得瓜,种豆收豆”的道理外,还有一个道理,那就是:
善,是全球人类最普遍、最基本、最持久、最坚决、最有力、最不可触犯和抗拒的共同需要。
天地宇宙、人类、众生、万事、万物合起来,不过是一个善的海洋罢了。它足以将一切恶消灭在善之中。
万法归宗,万法归于一,实际上就是归于下个“善”。善是遍及环宇的宗旨。这种观念不仅包含在佛学思考之中,在世界各种各样特定文化体系中,善,也是万千不同文化体系的相同的基本底蕴和支柱。是不同文化民族之间相同的、合一的一股巨大的人文力量。
这是一股不能触犯的力量,是一股不可抗拒的力量,顺应这一力量者倡,与这一力量倒行逆施者亡。
就拿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现象来分析,我们说,无论资本主义的经营口号怎样,无论他们对于佛学思想是否有更多的认识和体会,也无论他们怎样解释和描述他们那里发生的经济现象,我们凭借佛学眼光去观察、评价他们时,看到的依然是——
将一批批企业不断地予以无情淘汰的,是这股以善为核心形成的人文力量;使一个个企业脱颖而出、立于不败之地的,还是这股以善为核心形成的人文力量。
使一大批一大批资金流去又流回的,是这股以善为核心形成的人文力量;使一大批一大批资金流去就永远不流回的,仍然是这股以善为源泉不断汇聚的来自全人类生命现象深处的合于天理的人文力量。
这股永远不知疲倦的力量的作用机制当中,就包含着我们所说的“究竟法”,或者换句话说,这种作用机制,体现出它是人世间利益循环的“法门”。而且这道“法门”上赫然写着四个字“利济众生”。
“法门”是佛学界常用的一个术语,据我个人朴素的理解和体会,“法门”一词至少包含我们过去熟悉的两层意思。一层意思,相当于我们哲学领域中常提到的“主要矛盾”,说的是只要解决了它,其它的矛盾、问题也就是统统迎刃而解。另一层意思,相当于我们科学领域中常用的“基本原理”,说的是只要掌握了它,也就对与之相关的大量现象和道理有了明白的了悟和掌握,达到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的境地。
而佛学界“法门”一词的含意,除了以上两个重要层次外,我体会,还有另外一个佛学意味更浓的层次。在这个层次上,“法门”一词除了表达“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外,还加上了“知其不得不然”这样一层意思。
以上三层意思,使我们所言的“究竟法”具有了较圆满的内容。掌握了究竟法,我们的行为也就有了究竟的依托。
回到我们本章讨论的利益观上来,既然利益循环的“法门”所在是“利济众生”。那么,我们说:
任何一个怀抱真诚的事业心的人,当其决心从事企业经营,并且面对着建立正确的利益观这一课题时,他一定要意识到:
①企业家应自觉地肩负起“使资金向善”的人文责任;
②企业家应自觉地肩负起“使利益循环沿着利济众生的渠道形成善善循环”的人文责任;
③对“善”在利益循环中的地位和作用,一定要达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和知其不得不然;
④在此基础上,企业家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文自觉性。
就我们恩威公司而言,我们把利益循环中利益流动、交替、转移、往复等现象,看作是一种“善善相报”的汇演。在各种利益纵横交织的循环往复中,我们看见的都是一些“善缘”形成的纽带,是各种各样具体的“善因”“善果”通过这些善缘形成的纽带,在交替:“善因”结出“善果”,这个“善果”又成为“善因”,给出进一步的“善果”......这样继续着以“善”为核心的因果交替,最后的“善果”又作为最初的“善因”,如此首尾相连,循环不已,无有穷尽。而且这些“善因”“善果”织成的“因果连环”不是一个环,而是很多环、无数环;它们又相互交织,环环相扣构成更大、更宏伟的“善善循环”壮景。而这幅壮景之中涵盖着芸芸众生的福与利。
这就是我们公司的利益观。
那么,既然我们把利益循环当作“善善相报”的佛学机制来对待,有人会问,我们公司的位置在哪里呢?作用在哪里呢?要我们恩威公司有什么用呢?公司的利益又在哪里呢?
我们的回答是:
l•我们公司要成为上述“利益循环,善善相报”的大循环网中的一个点或是一个环节,成为循环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或组成元素,这就是我们恩威公司根据自身利益观形成的基本定位。是我们的位置所在。
2•我们的作用,或者说我们的任务和责任,就是在上述“善因”“善果”交替的利益循环中,维护这种以善缘相续的因果循环。我们不是要进行利益截流,打断循环,窃取利益归为己有,而是要维护这种循环不至被中断。
3•我们凭借公司全体人员的劳动和智慧,凭借我们生产的“利益众生”“利在众生”的产品,源源不断地向上述利益循环网络中输送“善因”,并将得到的“善报”同样源源不断地化作多种多样范围更广的“善因”再次返回上述循环,返回众生、社会。因此,“利益循环,善善相报”的网络需要我们,众生与社会需要我们。我们是汇聚在全社会中的善因、善果、善缘的一部分。
4•正因为这样(也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被“善”的力量所抛弃。正因为将自身潜入善的力量,得以与天地间广泛存在的善因善果结缘,我们才可以说:我们公司是利益的生产者,而不是占有者。而公司的利益用一句话来表达,那就是:公司与众生共利益,众生实受的利益,就是公司的利益。
5•我们明确地提出:企业的天职,就是为众生谋利益。能为众生谋利益的企业,是真企业。不能为众生谋利益的企业,是假冒企业。
我们就是按照这样的利益观来要求我们企业自身、指导和规范我们自身的企业行为的。
这表现在——
1•我们企业的立足点在于解除众生疾苦,为那些倍受疾苦缠绕的众生谋利益。
我们工作的重点,首先是研究考察众生的疾苦。我们事业的起点,是从了解众生的病痛开始的。我们调查众生病痛的工作从未中断,现在也一样在进行。
我们工作的目标,是通过我们企业研制的产品,实际有效地解除众生所患的切身疾苦。无论是洁尔阴、乾坤宁、长寿宝、心血通、健生力、泡藤片、好娃友等相继问世的产品,都服从于“解除众生切身疾苦”这一目标。将来还将推出的新产品,也不会脱离这一目标。
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的产品从研制、开发、临床试验、科技论证、生产、检验、出厂、投放市场等等,每一个环节都有严格的关卡。每一个岗位均有可操作、可控制的规章制度。它规定了每一个员工,他该在什么地方、做什么、怎样做、谁监督。这些制定清楚后,然后根据每一员工自身的才干、知识,选准自己的岗位。职工上岗后,围绕着规章,尽情地发挥、革新,管理者再付之于情感,让每一员工都能感觉到自身的才干被重视,并与企业溶为一体,投入到企业的善举之中去,汇聚成一股强大的善的群体力量,立身于社会。这些关卡的设立,没有别的用心用意,只有一点,那就是确保我们的产品被消费者使用后,一定要使他们从使用中获得实际的利益。
包括我们协助政府市场打假,都是为了确保众生真正获得利益,包括组织全国伦理知识大赛,也是为公众心灵的卫生健康谋利益。
总之,“造福于人类,服务于社会”的公司宗旨,始终指导和规范着公司所有的企业行为。在利益观上,可以说:
恩威公司唯众生利益是图。
2•将公司得到的社会回报,重新多渠道返回社会,利济更多更广的领域,惠泽更深更高的层次,建立起更广泛的“善因善果循环”。
——91年我们拿出400万无在全国范围内举办了“恩威杯妇女保健卫生知识大赛”。我们为什么要办这样的知识大赛呢?
第一,这是为让更多的人掌握有关自身健康的防病治病和保健知识,让她们从掌握的知识中获得健康的利益,减少患病,减少痛苦和不幸,个个身体健康,不为疾病所困,帮助她们建设美好人生。
我们真诚的愿望是,人人都不生病。人人都健康安宁。如果众生的健康状况达到了不再需要我们生产的药物的水平。我们将更加由衷地喜悦。
——这一点,很能说明我们的利益观。
我们的药物销售看好,我们确实高兴,因为这说明众生急需,因为,这些药物销售出去,都为众生带去了切身的利益。但同时,我们的药物销售势头如此之旺,也使我们心中常怀忧虑,因为如此好的销售势头也从另一个侧面告诉我们:不知有多少人正受疾病的煎熬。
第二,耗费如此大的资金,举办卫生知识大赛,也是我们“视利为善果,转利为善因,善善相报,退还社会”的“善利循环观”的具体实施与体现。
——92年,我们又拿出500多万元在全国范围内举办了“恩威杯伦理知识大赛”。
这一方面是根据祖国传统医学“治病求本”的宝贵思想,把造福人类、减除疾苦的眼光投向更为根本的道德伦常领域,通过传播正确的道德观念、伦理观念,达到使人们端正人生行为、减少某些疾病的感染与传播,从而使众生获得实际利益的目的。这是我们“唯众生利益是图”的又一体现。
另一方面,举办这样的大赛,也是要将公司从“服务社会”过程中所获得的利润,返还给社会。不过这一次退还,选择的是“思想道德”渠道、“传统文化”渠道罢了。
——之后的四年中,恩威公司又相继拿出几千万元在全社会连续开展活动,弘扬传统文化,以达到疏导社会,广济众生的目的。
此外,多年来,恩威公司无偿地为各种社会公益事业、文化事业投资7600多万元。
我们投资3500万元,从缅甸运回600多尊玉石,建成500玉石罗汉堂的大邑佛学文化城,则是针对那些“盖淫窝”、“盖赌窝”现象的一个抵制。当有些人说“无黄不富”、“无赌不富”的时候,我们推出这样一块净土,看看哪种生活方式更实在、更有益于社会和苍生。我们希望每日感化一个人弃恶从善,来推动社会文明。
......
这些都是我们利益观的具体体现。
我们按这种利益观行事,所以才有公司蓬勃发展的今天。
我们的利益观归结起来就是——视利为善果,转利为善因,以善报善,再以善报善,推动善善循环,利益广济众生。我们认为这种利益观是正确的。实践证明它确实是正确的。这样的利益观指导下的企业行为,不仅在社会现实中合符国家乃至国际上众多国家的法律法规,而且,重要的是它更符合于天地生养万物而不图报的宇宙大法则。与天地的大善相通,闪耀着佛学思想的光泽。
人心向善,则资金向善。
与众生共利益,则利益是真。
能为众生谋利益,则企业是真,事业亦真。
世间只有“善利”能长存。
第四章 法海扬舟自行自渡
——对“人生经营”的思考
人生经营,不是要赚取外汇,不是要赚取国钞,而是要“赚取”人生的意义和人生价值。其核心内容是:营造美好人生,成就有益众生的事业。前提和途径,是要觉悟成佛。佛是人生的至高境界 。
——薛永新
不但市场有个经营问题,人生也有个经营问题。尤其是对我们从事企业工作的人而言,更有一个将两种经营合而为一的问题。市场经营的问题,由于到处都有各种各样的理论和表述,林林总总的市场经营思路,想必很多人并不陌生。所以,这里主要从“人生经营”的角度出发,以“人生经营”的探讨为主,兼顾讨论使两种经营相统一的一些体会和看法。
自从我们觉悟到人的“生老病死”,觉悟到“人生苦短”,觉悟到今生的生命现象并不像花谢了花还会再开,我们便被一些遥远而深刻的忧虑所缠绕,其中,生命的意义、人生的价值、今生的道路,是三个较为突出的问题。可以说,每个人在他懂得生老病死,特别是对死亡现象有所领略之后,就一直被这三个问题所缠绕。
从这三个问题的提出,到力图对它们的解决,这中间全部过程,我认为,涉及到的就是“人生经营”的问题。
由于时代不同,国度与地区不同,也由于各种文化思潮和社会倾向的不同影响,人们在人生的海洋中,各自的“人生经营”方式和状况也是不尽相同的。人们“人生经营”的结果,也各不一样。
很多人的“人生经营”都是从半路起家,凭空着手的。他们“人生经营”的起点,也许开始于一两句当时当地最流行的话,例如“跟着感觉走”,又如“何不潇洒走一回”等等。这样的“人生经营”往往缺乏深刻生命反思、缺乏透彻的人生觉悟,因而,这样的“人生经营”是动摇不定的,脆弱的。而且这样的“人生经营”每每表现出它的短暂性、局限性,往往不能给人生一个全面的答复,更不能给出一个长期有效的答复。严格的讲,这还不能算是“人生经营”。
严格意义上的“人生经营”,基于对世界宇宙的本质有一个深刻而正确的觉悟,对人生与世界的关系,对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有一个深刻而正确的觉悟。基于这样的觉悟,来设计人生,追求人生,实施人生的全部计划,释放人生的能动能量,以实现人生在世的全部价值,领受人生在世的真正意义,这才是“人生经营”。
为了达到上述几种基本的觉悟,古今中外,众多的思想家、哲学家、宗教家、艺术家从不同角度,以不同的方式,自古往今来,进行了不知多少探索与尝试,付出了不知多少真心诚血。
佛学的创始人释迎牟尼就是他们当中最伟大的一个。释迦牟尼本是迦毗罗卫国王子,过着无忧无虑、充满欢乐的生活。有一次到王宫外面游玩,看见一农夫耕地的情景,当时烈日当空,把大地烤得十分灼热,农夫在这热土中汗流夹背,满身污泥,情态辛苦万分。而耕牛的情形也惨不忍睹:牛的身上勒着绳索,身后拖着犁头,牛也艰难而吃力地挪动脚步,农夫的鞭子还不断地抽打在牛的身上,使牛皮开肉绽,血迹斑斑。犁头划过之处,许多虫仔又被翻出土面,引来天上飞鸟争相啄食。看着这一幕生存斗争的悲剧,释迦牟尼心中产生了疑惑,这就是所谓的生活吗?
又有一次,释迦牟尼走出王宫,看到一个老人牙齿脱落、头发斑疏、皮肤黝黑、行走艰难,便问驾车人是怎么回事。驾车人告诉他这是人老的状态,每个人都会走到这一步,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一天。释迦牟尼心想,我将来也会老吗?心中从此抹不去那老人凄凉可怖的神情。后来又有一次出游,释迦牟尼遇见一个生病的人,此人已是骨瘦如柴,不断地辗转呻吟,其态令人生怖,其呻吟之声却声声夺人心怀。释迦牟尼从随行人那里得知,这种痛苦不堪、痛不欲生的状态就叫做病,人人都有可能得病,人间总是这样。......
更让释迦牟尼震惊的是,不久后他又碰见一支送葬的队伍,人们抬着死尸从眼前走过,一路悲咽哀号、撕心裂肺、泪流满面的人群捶胸顿足,头发散乱了也顾不上理一理,泣泪纵横的人们簇拥着那具令人触目惊心的死尸,这些情景使释迦牟尼感到非常不安,难道这就是人生的归宿吗?
带着这一连串的疑问和内心深深的震撼,释迦牟尼开始苦苦思索人生的意义和摆脱苦难的出路。他离家出走,放弃了荣华富贵的王宫生活去追寻人生幸福的真理。离开王宫后,释迦牟尼进入雪山修苦行,饱受种种艰辛,历尽种种磨难,几年过去,仍然一无所获。但他寻觅人生真理的意志没有变。后来,他坐在一棵菩提树下,一连十天七夜,凝神聚思,终于豁然醒悟......
我们看到,释迦牟尼佛也是在接触到人生的生、老、病、死现象后,才立志去探索人生的奥秘和寻找摆脱苦难的道路的。同样的生、老、病、死现象,也是我们所熟悉的。我们的内心也曾经历过生老病死现象的震撼。我们每个人也都在不同程度上思索过人生的意义,但是,我们的思索到底是否产生了什么有价值的成果呢?我们的思索,是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接近人生真理了呢,还是相反越来越迷惘、越来越远离人生真谛了呢?这些都是我们“人生经营”中所要理清的基本问题。
也许,我们由于这样那样的内外原因,无法把对人生的思索深入进行下去,半路上放下思考的负担,一生以随波逐流为打算,不再探寻曾经想要探寻的道理。也许,我们的思索出了偏差,在探索的路上跌过一些跟斗,因而丧失继续探索的信心,从此自认自己智慧低下,甘愿不再探究人生的真谛。也许真的,光靠我们自己,一生也寻思不出个究竟。
好在早已有像释迦牟尼世尊这样的圣哲先贤已为我们进行过透彻的思考,好在他们思索的结果早已由各种文字予以记载,代代相传于人世。只要我们愿意,只要我们对人生意义还抱有热切的追求,我们完全可以从他们为我们留下的思想宝库中,直接获得心智的启迪;也完全可以从他们的智慧中得到对我们心灵、对我们的精神境界以及对我们今生今世的光辉照耀,提升我们的人生价值,证取此生存在的意义,圆满自己的一生。
那么,佛学对人生的基本认识有哪些呢?首先,让我们来谈谈“苦谛”。
“苦谛”被佛学认为是人生的真谛之一。“苦谛”的意思是说,人生犹如一个无边无际的苦海,苦,是人生的真实本相。人的一生,从生到死,一直都将与“苦”相伴相随。“苦”,才是人生之中最基本的真实。“苦”是常;而“乐”是无常,“乐”逝去后又是更苦。虽然帝王与平民所苦的内容表面不一样,但“苦”是一样的。“苦”也是注定的。没有人不苦。虽然“苦”的程度,“苦”的结果表面不一样,但总括下来,不外乎有“八苦”。
“八苦”是佛学对“苦谛”的进一步阐释。所谓“八苦”,乃是指: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和五取蕴苦。在以上“八苦”为主线的人生旅途上又还有“十二因缘”随时随地随机无常地与之相交织、相缠绕,激发出植根于“八苦”之中而又蔓延于无常世态之中的千千万万具体的“苦花”、“苦果”。并且,还有“八风”随时随地随机无常地不断侵扰人的心灵;此外,还有系缚身心的“九结”,驱役众生的“十使”,缘境而生的“三毒”、“五欲”......等等。
总之,将人生喻为“苦海”、“火宅”一点也不过份。总地来说即是:“人生甚短,安少苦多。”(《大宝积经》卷九)
那么有人一定会问,按照佛学对人生之苦的这样理解,人生不是毫无价值、毫无意义了吗?有人甚至会认为佛学的这些理解偏向消极。确实,如果我们对佛学的了解就到此为止的话,我们免不了要误以为佛学思想偏于消极。然而以上所言及的只是佛学思想中的一个起点,而不是终点,佛学的积极意义是建立在这个起点之上和之后的。正因为这个起点看上去如此消极,所以,我们更能体会到佛学思想所包含的积极意义更加的宝贵。按我的粗浅体会,佛学首先把真诚无伪的真相告诉我们:看吧,这件事是如此的糟糕,确实是如此糟糕,它原本就是这样,现在,让我们在此基础上来试着改善吧,这里有一些改善的思考和方法,让我们一起在此基础上共同致力于寻找和设计改善它、甚至超越它的人生之路吧。
佛学所描述的那个起点,确实是消极味很浓很重的,但那种消极不是佛学的消极,而是人生的本相,例如“生老病死”是人生所固有的,而不是佛学带来的。佛学带来的是以下两点,这两点恰恰是无比积极的:第一点,就是基于对人生的洞见,提醒众生正视“人生是苦”这一本真本相,使众生觉悟;第二点便是在接受“人生是苦”这一铁定的事实、铁定的真谛的基础上,着手建立人生学问:那种能最大限度改善人生状况、协助众生顺应人生规律、与众生共同超渡“苦海”、于“苦谛”之背景上,达到天、人合一,虚空境界,永远脱离苦海,尽可能营造美满人生的学问。
佛学浩潮的经典中,归纳地讲,就是这样的一门人生学问。这门学问指导我们怎样解脱痛苦、消除烦恼、破除迷误、端正人生,以及在短暂的人生中,怎样使人生获得意义和怎样实现人生的价值。
由于篇幅关系,更由于我对佛学思想掌握水平还较浅薄的关系,对这门博大精深的学问,在这里无法全面论及。这里,只能就我体会较多、较集中的一些问题简单地提出一些讨论。
首先谈第一个问题——
营造一颗善良、正直、无私、明白、坦荡的美好心灵,是人生经营中最重要、最基本、最需要持之以恒的一项人生工程。
这里,先解释一下为什么我要用“人生经营”这一提法。这是因为“经营”一词容易被当今众人理解、把握和接受。经营一词所包含的行为特征不外是:根据对某种项目的认识和了解,设计一个与该项目有关的价值目标,并设计出一套达到和实现目标的方法程序,然后根据这些设计不断地、一点一滴地、一件事一件事地去做,直至实现目标。这些特征恰好与我们想要讨论的人生问题相似。人生也有一个认识问题,在具备一定认识的基础上,也有一个确定人生的价值目标的问题,为实现所确定的目标,每个人也都面临着实现这一目标所需的自我设计和自我人生道路、人生方式的设计等问题,这些设计出来后,也有一个按照这些设计不断地、一点一滴、一件事一件事去做,直至实现目标的问题。这相当于说,人生也可纳入自我的管理。就是在这一点上,情形如同经营。所以,我们用“人生经营”这一提法,强调人生的可设计性、可塑造性、人生价值的可提升性、可实现性和将它们纳入自我管理的必要性;同时,也便我们要探讨的问题变得直接一些,感性一些,便于理解和把握。即:“人生经营”。
人生经营,要赚取的不是外汇,不是国钞,而是“赚取”人生意义和人生价值。其过程也就是:营造美好人生。
我们从美好心灵的营造入手,来展开整个美好人生的营造,是因为心灵在人生中的作用和地位十分重要。佛学里面也讲到人生痛苦和苦难的总根源就在于“无明”,这个“无明”当然说的心灵领域里面的事,说的是心的蒙昧、不觉悟。《分别缘生经》云:“不知真实说无明。”特指对佛教所说的真实的事、理、谛等的无知,是“根本烦恼”之一。
佛学中在中国盛行的禅宗更有“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开悟”之说,也端端强调了从心灵上入手了悟人生、改善人生的重要性和优先性。
《五灯会元》上讲:“如今且要识心达本,但得其本,不愁其末”。《传心法要》上讲:“愚人除事不除心,智者除心不除事”。《达摩大师破相论》上讲:“一切善恶皆由自心。心外别求,终无是处。”《心地观经》云:“能观心者,究竟解脱;不能观者,永处缠缚。”虚堂和尚说:“世间之灯,莫若心灯最明。心灯一举,则毫芒刹海,光明如昼。”彻悟掸师云:“心能造业,心能转业;业由心造,业随心转。心不能转业,即为业缚,业不随心转,即能缚心。”
慧能《六祖坛经》上讲:“一灯能除千年暗,一智能灭万年愚。”其中的“灯”也是指的“心灯”。禅宗各派在传授心法时,要求的是“以心传心”“心心相印”。这种传承方式同时也叫做“灯灯相传”,六祖慧能这里所说的“一灯能除千年暗”指的就是“心灯”,比喻开悟了的心其智慧像明灯一样,能照耀人心。
以上摘引,都说明一点,心很重要,修心很重要,正心很重要。佛即心,心即是佛,亿万佛均从心里流出。众生具佛性,心即神,神即心,亿万神仙也是从心里流出。天育三宝,日、月、星;人有三宝:精、气、神;精足气盛、气盛神旺。仙即山、人,他们已觉悟,信仰佛、信仰神,即信仰自已的良心,而不是医学讲的肉团心。心即意念、灵魂。
其实,我们现代人,生活在现实中的人,只要稍加审视和思考,也不难懂得“心”的重要性。道理很简单,我们一生的所有行为,都是由心支配的,心是我们全部人生行为的总根本。这个道理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亲身体会到。我们的理想、梦想、妄想、冥想、猜想、思想、想象和回忆等等,都是在“心”的领域内发生和展开的。我们的苦与乐,我们的七情六欲,我们的知识、意志和情感,都是在“心”的范围以内形成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人类生活的主要内容,在于人的心灵生活;人生的主要领域,是心灵领域。虽然表面上看,人生是以一连串行为和事件构成,但是,脱离心灵的观照与感知,这些行为和事件又怎么能够被纳入“人生”的范畴来思考和经验呢。
由此,当我们试图进行“美好人生”的营造时,第一个焦点问题不得不落在美好心灵的营造上。
1•观心。
观心,是佛学中常用的一个词语,指的是佛学界进行人生修炼的一种基本方法。佛学各派以及众多佛家高人积累了很多“观心”的具体方法和“心要”,内容十分丰富。这里我们介绍一些较为简单易行的方法,便于大家获得入门体会,然后讲讲通过“观心”,为我们营造美好人生产生哪些作用。
①.观心的来去、有无,知心本空。
内省静观自己的心灵活动,审视心从何来(即意念从何来),能到何去,这样久久追踪,渐渐明白心无从何来,也无从何去,也并无所住;心没有实体,也没有实相;然后渐渐使“心中”堆积的东西与“本心”分别开,最后知道,心原本是空。正如婴儿之心。
这一过程对美好心灵的营造具有基础意义。因为要营造美好心灵,先得对心灵的本来面目和真相有所了悟。这就像要建高楼大厦,得先勘测地质结构一样,是一项基础工作。
同时,观心的过程,也有较高层次的意义,那就是了悟“心即是佛”这一至深又至浅的佛学原理,运用于人生。应当知道,佛学不仅主张众生平等,同时也认为“众生”与“佛”是平等的。“悟了是佛,不悟是众生”,“众生本来是佛”,“迷时是众生”,“悟了便是佛”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这里,需要强调的一点是:佛是觉悟了的人,说到底是人生的一种至高境界,是人生价值的实现之所在,因而是人生的一个价值目标。并且,人人都可以实现这一目标,成为一个完全彻底觉悟了的人,也即:成佛。这与我们讨论的营造美好人生不仅不相违背,而且,恰恰是一致的。
另外,观心的“本空”,易于了悟“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佛学色空观,为进一步明悟人生的大道和真谛打下基础。
由此可知,“观心”是重要的,基础的,不容忽略。
②.观心的喜怒哀乐,观心之所想所念所欲,知心究竟为谁所缚。
人在“心动”的时候,更当静观本心。当喜怒哀乐袭上心来时,应当及时内观自己,看看心里面发生的一切究竟是怎么回事,例如“观喜从何来”,观想“喜”会到哪里去,观想“喜”去之后将会留下什么,心会怎样转变,同时,观审生起“喜心”的各种因缘(原因、条件)。看看这些因缘是否将会长存,如果这些因缘一旦离去,将会在“心”中引起什么样后果。需知,所谓因缘总地讲乃是指各种相关条件的临时依存关系。它的特点就是无常,各种条件中,如果有一个条件失去,整个依存关系也可能就此开始破裂,或者,原有条件未变,但又有一个新的条件参加进来,也可致原有依存关系的离散瓦解。以爱的喜悦而论,生活中一些似乎偶然碰到的事情,例如某晚家庭一方回家太晚这一点,就有可能导致“喜悦”条件的转变,如果发生争执,事情朝着不妙的方向发展,就会进一步瓦解原本带来“喜悦”的那些因缘,再进一步,别的因缘又开始发生作用了,例如一气之下到歌厅舞厅饮酒、跳舞,新的因缘进入了生活的视野,一切都变了。然而“心”在这些过程中都发生了些什么,承受了些什么,留下了些什么,这都是值得用“观心”的方式去加以审视的。
一般而言,在没有达到对人生有所彻悟的阶段,人心总是被无常的因缘所系缚的。所谓系缚,就是捆绑。没有觉悟的心,总是在各种来去不由人的“因缘合和”的捆绑和驱役之下,受尽折腾之苦的。所谓“伤心”、“痛心”、“醉心”、“心被带走”、“心已死了”,谈的就是这种状态。在以后的论述中,我们将看到,这些都是“无明”导致的,同时,这些也都是可以“解脱”的。正因为有系缚,所以才有解脱。
用同样的“观心”方法,我们还当“观怒”“观哀”“观乐”,观一切心灵中发生的事,看它们何来、何去、何因、何果。看它们怎样构成了对“心”的系缚,怎样完成了“牵肠挂肚”,怎样做到了“撕心裂肺”以及怎佯迷住了“心窍”,怎样影响了人生等等。
总之,在自己人生的因缘聚散、因缘合和中,观“八苦”与“心”的关系,观“心”中的“九结”、“十使”。最好每日都有一定的时间来做“观心”这一课,久久坚持下去,终有一悟。
这一课的目标是:观察到“心”被“物”、“境”、被“因缘”、被“欲”所系缚的真相,以及观察领悟到这些系缚对人生产生的实际影响,达到了悟“系缚”而了悟“解脱”,从此进入对美好人生的营造阶段。把“心”和捆绑它的因素分解开,见到“本心”。
佛学认为,人的“本心”本来是清净的,本来是无苦无乐,安宁圆融的。“心”之所以坠入苦海,只是因为“心”被迷惑,迷于物,迷于欲,迷于境,迷于贪恋,迷于因缘,迷于不知本心等等,只要这些迷惑一破,“本心”又可重现,即佛学所讲的“见性”。按禅宗观点,见性即是成佛。人生的价值由此而得以提升。
另外,佛学当中有一种相当智慧的方法,可以为我们“观心”一课起到“指点迷津”的作用。这种方法的核心关键是:把“八苦”当作“大师”,从“八苦”中学习。据我的体会,这种方法,使人进步很快,觉悟很快。具体做法,也是“观心”,观“八苦”与“心”的关系,观“八苦”凭什么障住了“心”,最后,观怎样将“心”与“八苦”相分离。解脱那“心”。然后,进入对“心”的营造与维护,把握人生意义,实现人生价值。
③观“心”与“行”,知“有心必有行,有行必有果,有果必有报应”,进而知“心不能不正,不能不修”。
这一课的重点是观察“心”与“行为”(包括动作和言语)的关系。这种观察可以是反省式的、现在式的,也可以是未来推测式的。方式方法没有限制,总之以“心”与“行”的关系为观察的重点,而观察的焦点可以延展至“行为”与“后果”、“后果”与“报应”之间关系纽带上。等等。
通过这一课,要明白:一切行为都来源于心,一切行为都有一定的后果,一切后果都有相应的报应。进而要警醒:人生不能不对“心”实施管理;为使人生具有意义,使人生具有价值,不能不在“营造美好心灵”上面下功夫;明白“正心”“修心”“营造美好心灵”,是追求人生价值实现的根本途径。这件事别人无法代替,一切全靠自己。
这一课的具体内容因人而异。但总地讲,不外乎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观审那些“好的”过程:好心——好行为——好结果——好报应;二是观察“坏的”过程,坏心眼——坏行为——坏结果——坏报应;三是观审那些“被中断”的过程,那些经过“内心斗争”而没有付诸行动的过程,重新给予审视判断......
总之,透视“心”与“行”的关系,并追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结合其它课程,想想该建设什么样一颗心。
④.观“心”与“业”谁支配谁。观“心”所造“业”,知“业可缚心”,知“心可造业”,知“美好事业,出自美好心灵“,知“恶业”出自“恶心”,“善业”出自“善心”。
彻悟掸师语录中说:“心能造业,心能转业;业由心造,业随心转。心不能转业,即为业缚;业不随心转,即能缚心。”
我们在观“心”与“业”的关系时,可将彻悟掸师的这条语录作为“观”的线索,依次修“观”。即:首先观“心”能否“造业”、“转业”,“业”是否由“心造”、是否随“心转”。这里需要解释一点,佛家所言的“业”首先是“作为”“作业”“行为”(包括言行)这个中性含意,然后是“业”中分善恶,分出“善业”与“恶业”;彻悟惮师这里所讲的“造业”和“转业”当作中性讲,即:包括“造善业”和“造恶业”。另外,佛家所谓“业”,大到可指国事,小到一言一行一个眼色,都是“业”。
我们可根据自己不同的亲身经历,“回观”我们曾经做过的“善业”或“恶业”,在我们的“回观”之中,重新带着审视的目光,看看我们当初“造业”时,“心”与“业”之间的关系,是否如彻悟禅师所说的那样。这样的回观是很有必要的,这个步骤的作用,也在于帮助我们对“心”有一个基本而全面的认识,以便最终我们在“营造美好心灵”时,能够得心应手,能够顺理成章,能够驾轻就熟。
另一个重要的“回观”内容是“转业”问题。“转业”这里当作“心”对“业”的支配来理解。如果,“心想事成”在我们自己那里不是一句来自别人的空泛的问候,而是我们经历的事实的话,可以说,我们的“心”确实达到了能“转业”的地步,同时也印证了彻悟禅师所言的“业随心转”这一层。
然而,如果“回观”之中历历在目的是“凡心所想,均无有成”的话,那我们“回观”所要印证的是以下两个层面:其一,观察体悟“心”无力转动事业反被“业”所缚的状态,并从中省察“心”与“业”的关系;其二,观察体悟“业不随心转”的现象,省察为什么“业不随心转”时,“业”就具有“能缚心”这一特征。
以上“观心”内容,每个人最好引入自己亲自的经历来进行,那样一来生动,二来贴切,三来体会较深,四来便于觉悟。例如,曾经从事过企业经营而今已倒闭、散伙或:“休克”的当事人,就以自己当初经营的前前后后为“回观”区域,回观那时的“心”与“业”怎样相互作用,回观“造”“转”“缚”三个焦点。另外一些曾经成功地从事过企业经营,或曾经在事业上所有建树的人,则可将自己的光荣历程作为“回观”区域,观审成功的前前后后,“心”与“业”的相互关系,省察、体会“造”、“转”、“缚”(或“无缚”)几个焦点。如果有的人尚未从事过较大的“业”,则应以较小的“业”作为回观对象,实在没有太多人生经历,而又想根据上述方法进行“观心”的,起码可以将“学业”或其它一些“小奋斗”、“小事件”作为“回观”的案例。
总而言之,通过观“心”与“业”关系,应达到以下目的。
(1)真正体悟到一切业均由心造;(如果能体悟到连最小的过失实际上也是由心造那就更好);
(2)真正体悟到:心可支配业,业也可支配心;(如果能清算出自己一生中的“心”由哪些“业”所缚、所捆绑更好);
(3)真正体悟到,坏心眼只能“造恶业”和必然“造恶业”,无论怎样伪装、修饰,结果所造的还是恶业;
(4)真正体悟到:恶业终究难成,反成为“缚心”的枷锁,使人生走不完的曲折,甚至到一定程度之后再也没有回头的路,(这一点可以从报刊杂志上一些生动的治安案例和人生悲剧中,寻找“移观”或“旁观”的对象,将心比心去作对“心”与“业”的观照,从中省悟);
(5)真正体悟到:“善业”只会出自“善心”(哪怕是所谓“恶人偶然行善”,其实也是由他“一念向善”所为,正如“好人偶然作恶”,其实也是“一念不善”所致);
(6)真正体悟到:美好事业,美好人生,只能出自美好的心灵,此外再无别的根基;
(7)真正体悟到:应当以彻悟人生为人生第一要“业”,以在此基础上营造一颗美好的心灵为第二要“业”。
总地讲,观心是我们了悟自心的基本方式和途径。了悟自心,又是了悟人生的极重要的一个方面。因此,可以说:观心是我们“人生经营”中的一项基本的日常操作。从观心开始到真正了悟自心,其间也有一个过程。有意于“营造美好人生”者,应当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发下大愿,不见真心不罢休。日常里不急不缓,诚意观照,总有了悟之时。悟是自己的事,别人无法替代。但愿人人都能“见性成佛”,实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佛学著名经典《五灯会元》上有一则故事,记述于此,想必对大家有一定的启发、帮助。故事里讲的是慧可有一天去向达摩大师请法,慧可对达摩大师讲“我心未宁,乞师与安”。意思是说自己心里很烦乱,无法安宁,想请达摩大师帮助其安心。达摩大师听后答到“将心来,与汝安”。意思是说,要为你安心可以,请把心拿来,我为你安。慧可听了蓦地一怔;寻思良久,终于答道:“觅心了不可得。”意思说,刚才我暗暗寻找心在哪里,可是终归是不可得。达摩大师微微一笑,说:“我与汝安心竟(毕)。”意思是说,安心完毕,我助你安心完毕。
这则故事中,达摩大师要慧可把心拿来,就是在引导慧可进入“观心”过程,这一招来得自然而然,机锋机用,一下子将慧可引入对“心”的观照和体悟过程,可以说是直指人心的一种典范。而慧可于此单刀直入的观心过程中终发现“觅心了不可得”,达摩却说已经帮他安了心了。这些表面的对话包含的深刻意思是什么呢?意思是:看到了吗?明白了吗?心是空的,心本是空的,心本是明净的,心本是宁静的,心本是无牵无挂无染无住圆融无碍的,你那些烦乱不过是束缚你心的一些业障而已,它们不是你心。你的心是空,像天空一样是空,那些烦乱不过是因“业”而生、因境而生、因因缘巧合而生或因妄想而生的一些乌云罢了,就算乌云中还有些怪鸟吧,但它们毕竟不是你的心,它们乱飞乱腾本来于你的心毫不相干,就像云和鸟飞过哪里,天空根本无所谓一样;你之所以因它们的翻飞而觉烦乱,只是因为你执着于它们罢了。你的执持是错的,颠倒的,你若执持你的天空一样的本心,那就对了,那就不会觉着有什么烦乱了,这样,也算是我帮你安了心了,执持一变,心就安了,这是因为你的心本自安宁,众生的心本自安宁,只是因为无明而执持错了,纠正执持,执持到自己原本的真心,一切就安宁明净了。所以,实际上是心自安,心本安。此时你的心就像镜子那样,什么东西来时映照一下,去时不留痕迹,任随来的来,任随去的去,于心无损,于心无益,于心无增,于心无减。即使镜子上铺满了灰尘,镜子又有什么所谓呢?无所谓,镜子仍然是镜子,镜子仍然安宁明净,灰尘脏是灰尘脏,镜子依然本自明净。(当然最好把心比作天空,因为心本是空的,用天空作比再合适不过了——雷霆、闪电、慧星、流星……一切均于天空无损,任随来的来去的去,天守常空而已。道家在有关“天”无为而生养万物这一点上,有一种实质与佛学相通,因为道家这样讲,也是指导人们应持有一种像天空品格的心,而佛学则认为这样的那颗心才是众生本来的心。)
⑤.“观心”的更高层目标:生起“四无量心”
在心灵建设中,单凭“观心”这一环,是不大可能直接生起“四无量心”的;要真能生起“四无量心”我们还需掌握本章后面叙述的内容。因为生起“四无量心”,实际上是心灵建设的最后目标。但“观心”作为最基本的一个环节,这一环做好了,才有利于我们最后达到生起“四无量心”的目标。这一目标在本章后面有专门叙述,在此只是提醒一下“观心”是最后实现目标的基础,不容忽略。而且,“观心”过程中得到的一些方法和体会,可以在将来用于观察和守护“四无量心”。读者当于此处有所留心。
2•于自心上,了悟“四大皆空”“色空不二”。知自性是佛。
为什么要把对“四大皆空”的了悟和对“色空不二”的了悟当作我们“营造美好人生”中的一项内容来谈呢?这是因为要“营造美好人生”,就得先做好“营造美好心灵”这一“生命内工程”,而“营造美好心灵”这个工程的最后标志是,生起“四无量心”,然而,“四无量心”并不是说生就能生的,也不是坚决要生就能生起的。即使有人一时间像是生起了“四无量心”,也有可能是很表面的、很巧合的,换一种场合,他又变了,“四无量心”又不在了,没有了。这种情况,不能算是生起了“四无量心”,也许仅仅是一念之慈、一念之志、一念之喜、一念之合而已。这些“念”固然是“好念”,已经难得,但它们像没有植根于土壤之中的种子,飘浮而过。虽然它们包含了向着“四无量心”发展的可能,包含了慈、悲、喜、舍四种基因,但是,作为飘浮无根的“一念”,毕竟不能与“四无量心”同语。这之间,差别在哪里呢,就在于缺乏“土壤”。这当然只是一种简单比喻,也许不太恰当,但道理确实如此,这个道理就是:四种“念”,要升华为四种“心”,升华为稳定的四种“无量”的心,还需要具备一些其它的条件。而我们认为这些条件中就有:了悟“四大皆空”,了悟“色空不二”。所以,这里将这两个问题提出来,当作我们“人生经营”中一项“基本建设”来对待。
“四大皆空”一语在我国流行甚广,人皆有所耳闻,但其真意,未必人人尽知。多数情况下,人们知其语,而不知真意,或者大都对其意有所误解。这里,我们希望能放下成见、偏见,重新理会其原本真意。对“色空不二”也希望如此。
佛学所谓“四大”,指的是“地大、水大、火大、风大”共四大。“四大”是佛学用来说明宇宙万象之存在的四种基本构成成份。佛学认为世界是由“四大”和合因缘而成,世间一切事物,包括人生,都是由“四大”在一定的、无常的“因缘”变化之中,因缘假合而成(称为“缘起”);随之又必然在无常“因缘”的离散变化中分解、消亡,从在,变为不在,剩下一个“空”,什么都没有了(称作“缘灭”),这就和这之前“空”是一样。“有”之前是空,从“有”变为“无”,又是空。因缘假合,凭空而生,因尽缘灭,终究又回到“空”。“四大”假因缘而合,在物叫“成”,在人叫“生”,未“成”未“生”前,是“空”;“四大”因“因尽缘灭”而散,在物叫“灭”,在人叫“死”,灭后死后,依然是“空”。这就是佛学所言“四大皆空”。
“四大皆空”是佛学宇宙观的体现,也是佛家开悟众生最基本、最重要的法理之一。与
“色空不二”结合起来看,“四大皆空”是佛学对宇宙本体论认识的归结 --“空”。宇宙本性是“空”,本体是空。这并不是那种“完全没有”的“空”,那是“顽空”“死空”,而是一种“实实在在”的“空”,一种“真实的空”,是“真空”。是妙智慧“有内容”的“空”,而这些“内容”的实质等于“空”。是有流变的“空”。但无论怎样,本质是“空”。是“非有非无有的空”。
佛学对世界万物的存在问题,不主张简单她用“有”或“无”作结论。万物从“因缘”而生,没有固定不变的自性,这就是“空”。“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就是这个道理。物,在时是“有”,但不过是“假有”,“假有”也是“有”,断不可当作“无”:但毕竟“非真有”,毕竟“非实有”,所以,毕竟只能叫做“空”,对佛学之"空"有一定了解后,我们来看看什么叫做“色空不二”。
《心经》上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什么是“色”呢?
色,即是世间一切看得见的与看不见的事物,无论是人、是物、是事,还是法,无论有形无形,无论有灵性的、无灵性的,都属于“色”的范畴。特别值得强调的是,我们通常认为“存在”的一切,都属于“色”的范畴。
“色”,就是“万有”,相当于现代哲学中的“存在”概念。而“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说的就是“万有”和“空”是一回事,“万有”虽“有”,毕竟是从“空”,从“因缘”暂时假合而生的并无实性真体的“假有”(又称“妙有”),并且注定要从“因缘”的无常分离中很快重新化为“乌有”,还原为“空”。所以,总地看,“色”(即“万有”)不过是“空”的一种无常表现而已,压根儿就属于“空”。所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个意思,也是说“存在”是“空”的表现,“存在”是“空”的无常的表现,“存在”并无真性实体。“存在”没有固定不变的、独立的自性。“存在”是“空”。
值得特别强调的是,佛学的这一观点,是佛学区别于任何其它的宗教、区别于其它任何哲学的重要区别点。只有佛学才如此透彻地将“存在”看作是“空”。这一点,对我们来说极为重要。对我们这里所谈的“营造美好人生”来说极为重要。因为:
只有明白了“存在”是“空”,是一组“无常”的表现,我们才会真正懂得,让心执着于“存在”,执迷于“存在”中的一些小小环节,是多么愚蠢,多么“无明”;让“人生”整个地“栽”在这些小小的并无实性真体的“假有”之中,使宝贵人生成为苦海汪洋,又是多么的“蠢得可惜”、“苦得可笑”、“栽得冤枉”。更重要的是:
悟得“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空不二”,“心”才能得到真正“解脱”,“心”才会不再执迷于“万有”“心”才可能不受各种“缚”。因追求各种“假相”追得迷失道路的“心”,才会在大觉大悟中回归;颠倒了的人生,才能重新摆正。也只有在这时,我们才谈得上“营造美好心灵”、“营造美好人生“。
说真话,当“心”正受各种欲望驱使,受各种“物”束缚,受各种“境”牵制,受各种“不明之业”捆绑之时,谈什么“营造美好心灵”呢?
归结起来讲,“四大皆空”“色空不二”的色空观想要告诉我们的是: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全都无有自性,全都空幻不实。比如人体的四大:气代表风,温度代表火,血液、脂肪、津液代表水,骨头、烂不掉的筋代表地。如人死的时候,先断掉气(风),没有气,温度就没有了,就息了;没有风、火,血液等就保不住了,水就流入地下了,剩下骨头,变为了土;到头来全是空。众生有的几分钟,有的几万年,到头来均毁亡,是空。建筑物上干年也要毁亡,还是空。因此,人们对现实世界应当无所执著与贪婪。这样的心灵,这样的人生,才是见到自己“本性”的;这样的心灵,这样的人生,才会是无束无缚、无污无染、无碍无障的。这样的心灵,这样的人生,才是合符自然本性的,也才是佛性人生。
通过了悟“色空不二”,我们应当从各种执著系缚中得以解脱自心,达到“明心见性”“自性自见”。按佛学(特别是禅宗)的理解,“见性”即是“佛”。六祖慧能讲,“自性若悟,众生是佛;自性苦迷,佛是众生”。意思是讲:自己的本性(空性)如果被自己觉悟,则你就是佛,用不着四处求佛;如果自己执迷不悟,则你依然是众生:虽然你本性是佛,虽然你本来是如来,但是由于你执著于色相、我相,未了悟“色即是空”的真相,所以,你只能是苦海众生。
这里,我们再一次看到,所谓“佛”,就是指觉悟了的人。佛,是人生的至高境界。而
且,我们本具佛性,只因执迷而浪费了佛性本具的人生。可见,要营造美好人生,觉悟是多么重要。而这种觉悟,最根本的就在于对“空”的觉悟,悟得这个“空”,人生便豁然解脱、四通八达,无所障碍。就像《西游记》里的孙悟空那样,当悟空一念执于色,痛苦和烦恼就来了,在书里,这一道理是用“紧箍咒”这样一种法器来给予形象表现的。
3.观“无常”知生灭,知“死缘”多于“生缘”;知“人命宝贵”当努力精进,不可执迷。
《四十二章经》上有一个故事,讲的是佛问弟子“人命在几间?”,弟子答:“数日间。”佛说,看来你并不知道,然后又问另一个弟子,那个弟子说在“饭食间”,佛说,你也不知道,然后又问另外一个弟子,这个弟子说在“呼吸间”,佛说,善哉,善哉,你是真知道的。
这个故事强调了“人命在呼吸间”,一息不来,千载长往的观念,属于佛学中的“无常
观”,又称为“死想”。佛学认为,在人生中,“生缘”是很少的,很难得的,而“死缘”却
很多,死的机会、机缘却很多。《大智度论》中讲:“一切宝中,人命第一。”“人命”是一切事业成功的基本前提,是人生的真正所在。常作“无常观”(修“无常观”),目的在于策励我们自己珍惜难得而易失的“人命”,珍惜每寸光阴,努力精进。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论及“人生经营”时,要把“无常观”拿出来讨论的原因。
什么是“无常”呢?
“无常”的含意,首先是指世间一切事物无时无刻、刹那不停、刹那不断地处在“生灭迁变”之中。
例如人有生老病死,人的生命没有一刹那停止过变化,前一刹那和后一刹那已是永远的不同,人的生命在一生中,并没有两刹那是相同的;因此说,人的生命并没有固定不变的实性真体,能有的只不过是一场无常的流变而已。再以众生之心念为例,前念灭,后念生,念念迁变,于境、于物、于欲、于因缘交错集散中,忽喜忽乐,忽哀忽怒,忽愁忽苦,忽贪忽痴,依然是一场无常的流变,喜怒哀乐皆无真性可言。又如世界之“成住坏空”,也是刹那不停,刹那不断。前一刹那的世界与后一刹那的世界已是永远的不同,正如西方哲学所认识到的,“人不可能两次涉入同一条河流”(实际上更是不可能两次涉入同一潭死水,而且相反也是一样:同--潭死水也不可能两次浸泡同一个人)。因此说,世间万物也没有固定常在的独立的真体实性,现实世界不过是“无常流变”的一场汇演而已。
而要真正看透人与世界的真实本性的话,这个本性只有一个,那就是无常。世界无常,人生无常,诸行无常。
确立起这样的“无常观”,对我们营造美好人生来说很重要,因为只有知道了人生的真相,我们才可能谈得上营造人生。因为只有明白了“无常”是真,我们才可以真地免去人生的各种贪恋与执滞,不再因为贪恋与执迷而颠倒人生,试想,当我们明白了“以为有常”是人生一大迷误,明白了无论怎样贪恋,怎样执着也无用,因为世界是无常的这些人生道理,我们还会像从前那样颠倒着营生吗?破除了“以为有常”这个大迷误,我们被颠倒的人生,才能再颠倒过来。这是人生的一次翻身和解放。我们的生命只有在回归真如本性时,我们才可以谈营造美好人生。而在没有了悟“无常”之前,我们的各项追求,都是与人生之道背道而驰的,都是远离自然本性的,所以,都是烦恼。
对“无常”,有真的觉悟,则:“烦恼人生”立即还原为“菩提人生”。
其实,回头来看,惟其无常,所以才有世间的生生不息;惟其无常,才有富饶到极端的千姿百态;惟其无常,才显生机勃勃;惟其无常,此心才算是一颗活着的心;惟其无常,此心才不执守一个无根的死点;惟其无常,生命才会有真作为;惟其无常,生命之花才在吐故纳新中不重复地一次次盛开。因此,无常,也意味着更新。意味着大自然的本质就是欢迎一切更新。人生的本质也是在更新中奉献。
当然,我们学习本章本节的意义主要在于:觉悟了“无常”是常之后,得以从对具体琐事和目标的贪恋执迷中超拨出来,自觉地使我们的人生在顺应“无常”、顺应“更新”的同时,尽可能对人类有意义、对社会有意义、对众生有意义。于“无常”中实现人生无比珍贵的价值。
《水上泡经》有一个故事,很有启发性。值得转录于下:
故事讲的是古时候有一位公主,在下大雨后迷上了庭院中积水上那些七彩游动的美丽的水泡泡,硬要叫父王给她用水泡串成华缦来做装饰,无论国王怎佯解释说那些水泡乍生乍灭,不可执持,可公主执意非要不可,并以自杀相逼。国王无奈,只好下召四处寻找能串水泡的能工巧匠,但无人应召。后来来了一位老者(智者),人们都为老人捏了一把汗,不知他怎样能够应付得了这桩明摆着办不到的差事。然而老者胸有成竹,不紧不慢,叫来公主,然后请公主自己选择如意的水泡,选一个就替她串一个。公主高兴地听从了老者的要求,自己亲自选择水泡,结果,取一个就破一个,取一个又破--个,屡取屡破,弄得公主心生烦乱,渐渐终于悟出了水泡的虚幻不实,于是舍弃了此事。终于有了皆大欢喜的美好结局。
佛祖讲的这个故事,意义深刻而又形象生动,它说明了世间一切事物都像水泡一样虚幻不实、生灭无常,不可以刻意去执持,更不该对执持有贪恋和入迷。如果贪恋、入迷,人生注定颠倒,人生注定烦恼,并且还要殃及别人。
但愿这个故事能帮助我们开悟。
4•常观“八苦”,求解脱之真理,生起“四无量心”。
“八苦”在前面已有表述,指的是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和五取蕴苦。这里将“八苦”再次提出来讨论,与前不同的用意在于:要把对“八苦”的认识与领悟,当作“人生经营”的“基本功”来对待。一是通过内观自己,从自己的人生历程中认识和领悟 “八苦”。二是将对“八苦”的认识与领悟推广开,多多体察众生的(别人的)“八苦”内容。因为“八苦”相当于一种分类,“苦”得不具体。“苦”的提法只是一种“向导”,具体的“苦”的内容,是在人们的实际生活中展开的。生动的事例在一定的佛理观照下,特别具有说服的力量。在知道“八苦”和佛学所谓“苦谛”之后,带着佛理的观照,重新审视自己和周边的实际生活,有助于我们真正透彻地领悟佛学真谛和人生真谛,所以,想要营造美好人生的人;应当把观想和观审“八苦”当作一门“人生经营”中的基本功课,不断地拜“八苦”为“八师”,从“八苦”的教育中,领悟人生真理。
我们看到,八苦之中,除了生苦、死苦是我们几乎无法过问、无法回避的外,其它的六苦多多少少都可以通过我们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去减轻一些,减少一些,而其中的“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取蕴苦”这四苦,却明摆着能在我们正确的、超越的人生态度作用下,被彻底断除。所以不能轻视“八苦”这门功课。为什么要把观审“八苦”扩大到别人那里去呢?因为每个人经历暂时都很有限,没有爱过的人,不知道“爱别离苦”,没有怨恨过的人,不明白“怨憎会苦”,身体还健康的人,暂时也不知“病苦”等等。
我的一位朋友曾经抽烟很厉害,后来不抽了,问他为什么不抽了,他说他在医院亲眼看见了一个肺癌病人。他说他看到病人那皮包骨的样子和病人眼中的神态,他突然就厌恶抽烟,知道自己再也不会抽烟了。这个例子就能说明,超出自己的经历去观审“八苦”,得到领悟的机会就多一些。这位朋友身体很好,当时并不知“病苦”的味道,如果没有观照那个肺癌病人病状的机会,恐怕他还会大抽特抽香烟,直到自己落入病魔的圈套,自己得肺癌,那不是晚了吗?显然,这位朋友也从那位病员的“苦”中学到了东西,从而避免了相应的“病苦”落到自己人生中的可能,这不是很好吗?这个道理表现出来的,正是所谓“人生经营”的一个小细节。“营造美好人生”有许多细节工作要做。观审自己与他人的“八苦”,能为我们进行很多细节工作提供内容和机遇。所以,我们主张,以“八苦”为线索,有意识地从自己的生活、从自己所熟悉的人的生活中、从每天由报刊杂志新闻媒体公开的那些人生悲剧中,去搜寻和印证“八苦”中所含的佛学原理和精神,并积累相关的体会、体悟,早日求得对“苦谛”的全面了悟,以便寻求解脱之道。
再者,扩大观审“八苦”的范围和对象,有利于我们了解众生疾苦,有利于我们最终明白什么是众生什么是佛,有利于我们在现实中为减除众生疾苦而寻找到更具体的方式方法,有利于我们自已在了悟人生真理之后,生起 “四无量心” ,为更多的人做更多的好事,实现我们人生的价值。
报纸上电视上出现的那些罪人,都是人生问题上出了问题的人,都是执迷不悟的人。报纸上刊物上,那些早早自杀的人,都是些苦不堪言的人。我们说死是人生最大的苦,而他们却是活着比死了还苦,所以宁愿以死来减轻活着的苦。他们到底是怎么回事,也是人生出了问题,很多道理没有了悟,人生没有经营好,没有营造好。可是,按佛学的见解,他们原本也有佛性啊,只可惜不知迷于哪一窍,颠倒了人生,自己见不到自己的佛性,被这样欲那样欲所障碍,落入恶性因果报应,断送了难得的人生。
要是他们早一点就有了“人生经营”的意识,早一点就有“营造美好人生”的意识,并且早一点从佛学思想中悟得人生真谛,情况又会怎样呢?
所以我们要把眼光放开,才能了解什么叫人生,什么叫美好人生。当我们了悟了人生真
谛,懂得了心本无缚无束无障无碍无染无污;懂得了世间一切皆无实性真体,皆是无常迁变,刹那不停;懂得了“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懂得了众生本是佛,迷时是众生,悟时是佛;懂得了众生在苦海,佛在法海,一迷一悟两个世界、两种人生、两样命运......总之,当我们了悟佛法大义,终得以对人生有了觉悟,终得以见到自身佛性之后,面对芸芸众生,我们当生起“四无量心”。这是我们美好人生的价值所在。
什么是“四无量心”?佛经上讲:“无量有四,一慈二悲三喜四舍。”
慈无量心:思惟如何为众生做好事,给众生利乐。不分亲疏,不论贵贱,不计恩怨,给予一切众生利乐。佛学认为,慈就是为众生创造通往喜乐的因缘。
悲无量心:把众生的苦难当作自己的苦难,思维如何才能拯救众生脱离苦难。为一切众生拔除苦难。佛学认为,悲,乃是为众生创造脱离苦难的因缘。
喜无量心:见众生离苦得乐,真心喜悦,不起嫉妒。
舍无量心:对众生一视同仁,无憎无爱,平等对待。把自己的一切交给社会、造福众生。
佛学的根本宗旨是众生幸福,众生平等。释迦牟尼佛就希望六道轮回的众生都幸福。观世音菩萨也是专门救苦救难。地藏菩萨本身是成佛的,但他发下宏愿,要渡尽地狱一切众
生才成佛,在地狱内凡是有改恶从善的,有一丝悔改的,他都要解救。
此外,佛学所谓“众生”不仅是指大,也包括所有有生命的,包括低等生物在内。佛祖
“以身饲虎”的故事,就说明了这一点。
佛经上讲,很久以前,有个大车国王,他有三个儿子:摩诃波罗、摩诃提婆、摩诃萨锤。一次在山中游玩,见一雌虎产下七只小虎,精疲力尽,奄奄一息,快要死了。大王子说:这只老虎产下七仔,无暇寻食,在饥饿逼迫下,恐怕会把自己的幼虎给吃掉。二王子听了便说,太可怜了,这只老虎不久就会死去,我有什么能耐可以救它一命呢?三王子心想:我一生虚度光阴,我的身体虚弱败坏,于人于己都没有什么益处,我今天何不舍弃它,使它在生死之海中,作一条拯救众生的大船呢?于是他让两位王兄先行一步,自己回到竹林中,脱去衣服,躺到老虎身边,想用自己的身体拯救老虎。但老虎实在太虚弱,连吃下他的力气也没有。三王子便用竹尖在自己颈子上刺了一个洞,用流出的鲜血喂老虎,直到老虎食血后恢复了力气,一口气把他吃得干干净净为止。这个三王子据说就是佛祖的前身。
这则故事表明了佛家拯救众生出苦海的四无量心。把爱护一切生命的佛家情怀展示得生动感人。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这里不去一一讲述。从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一种超然的心灵、解脱的心灵,了悟宇宙真理和人生真理的心灵,是怎样的至直至善至美。这样的心灵便是我们“营造美好人生”所要追寻的目标。有了这样的心灵,人生才会美好。多一些这样的心灵,人间才会美好。
愿我们在“营造美好心灵”这一课上,天天进步。愿苦海终究变菩提。
苦海亦法海,愿我们借佛学的智慧,扬起觉悟的风帆,自性自渡,并普渡众生。
以上是有关“人生经营”中对“营造美好心灵”的简单阐述。我们扼要地谈到了观
“心”、观“色空不二”、观"无常"、观“苦”而生“四无量心”四个方面的问题。我们可以将它们理解为“营造美好心灵”的四个步骤,也可理解为四个层面,或四个角度。就像一幢建筑物有很多面,有很多层,有很多角度一样,实际上各个方面都是无法分开的,都是交融在整体之中的,都是相辅相成,相互融汇贯通的。我们无论从哪一个方面入手都是一样,要把“营造美好心灵”当作在内心修建一幢建筑物来对待,任何一面都是不可缺少的,任何一面孤立地做起来就没有什么价值意义。我们要完成的是一幢内心建筑,只有当这个建筑不是限于局部作业,而是全面完工时,我们“营造美好心灵”的工作才算是有了结果。判断这个建筑是否全面完工,就在于看它是否产生出预先我们设计的功能,在这里,就是看最终我们能否生起“四无量心”。
“人生经营”中,美好心灵的营造,可算是我们的经营之本,是“人生经营”的基本投
入。真正意义上的“人生经营 ”,没有“无本生意”可做,因为“人生经营”首先是自己生命中的事,中间没有“串串”的位置,它和饮水、吃饭一样,别人无法帮你喝水,你也无法替别人吃饱。这种无人可以担代的事,必须自己去做。如果有人愿意放弃心灵的建设,不想把握美好人生,愿意以烂为烂,执迷不悟,不想为自己的人生负责投入,那也没法,那是无缘,佛学上有一个观点,佛不渡无缘之人,也就只好算了。
心灵的建设完成后,我们便面临“人生经营”中的第二个问题:行动。这意味着“营造美好的人生行为”这个问题。
“营造美好的人生行为”中所谓“人生行为”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身,二是口,三是意。身代表一切行为、举止、表情、仪态、眼神等以动作性为主的行为。口代表言谈、言论、语气、语音、哭笑、歌吟等以发音交流为主的行为。意代表意念、意向、意图、意见、意识、主意、见解等以心理活动为主的内心行为。
对这三个方面的行为,也有一个建设、管理和营造的问题。当然,这比前面所言“心灵的营造”要容易一些,因为是在前一步完成的基础上来进行的。佛学认为,心是万行之本,有什么样的心,就有什么样的行为,心与行为是相表里的。如果我们在“营造美好心灵”阶段,做得扎实、做得到位、做得好,自己一生“人生行为的机制”也就早已大体形成,剩下的不外乎是到现实生活各境遇中,面对各种因缘和合以及面对拥挤着八万四干“尘劳”的人生环境,去激发、运用和印证这套“美好的心灵——行为”机制,丰富自己具体的人生行为罢了。
另一方面,这些行为,也算心灵的实际运用,这些行为落实在众生之中,产生美好的作用,产生利益众生的作用,产生在世间众生间种植无量善因的作用,这也是我们“人生经营”所要达到的目标。
另外,通过行为,我们可印证和检验我们美好的心灵究竟营造得怎样。在行为形成的反馈中,我们可进一步调整和完善自己的心灵结构和精神结构。也就是说,心灵的建设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这一点不像建筑物,建筑物只要住进了人,一般就不再调整了。心灵的建筑,即使已派上用场,还得天天修整,不断建设,因为心是活的,需要我们不断地在人生历程中,通过行为的反馈来常常检省、常常印证,以行为及其后果为镜子,反复观照心灵,努力做到美好的心灵与美好的人生行为绵延无尽,为众生、为自已的人生不断创造利益。将四无量心作为四无量因,于行为之中形成四无量行,让众生与社会实受四无量报和四无量应。用无数具体的行为来丰富“人生奉献”的真意。
如果我们选择了“办企业”的途径来输送我们的人生行为,那么,这也是“人生经营”中要讨论的第三个大问题,即:化企业经营为人生经营。
也就是说,把上述人生经营的根本道理用来作为企业经营的根本道理,把人生经营的根本大法,用作统摄企业的根本大法。将企业人格化,或者说将佛性的心灵,形成企业四无量心,让企业的生死存亡,像众生的生老病死那样,在一系列根本的觉悟中被解脱和超越。让企业以佛性为自性,以佛性为大法,为法不为利,为众生谋利益。这个问题不去多谈,想必,觉悟了的人,自然能领会。
最后,重复一遍——
人生经营,不是赚取外汇,也不是赚取国钞;人生经营是要“赚取”人生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
人生经营,是把人生拿来经营,是经营人生,经营的原则和目标是使人生实现更高的价值。
——是在没有意义(空)的前提下和背景上,创造和赋予人生以更充实更美满的意义。
愿人人都能经营好人生。
每个人的人生都经营好了,世界也就无比光辉灿烂,无比圆融美满。
第五章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现象剖析与人生觉悟
学好得好,做好得好,想好不得好。
——薛永新
一、善可立业,恶有苦报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日本,在战后短短几十年中,一跃而成为世界上举足轻重的经济强国。这种现象很值得研究和总结。
按照佛学的观点,即使是那些涂炭生灵、罪恶深重的罪人,只要真正有了向善的觉悟,“放下屠刀”,依然可以“立地成佛”。这是因为人本来都具有佛性,只是因为贪恋、执迷,陷入恶业不能自拔,障碍了佛性的自见和发扬。而人一旦对此有了根本觉悟,改恶从善,天地依然是无比辽阔空旷的。这就是“苦海无边,回头是岸”的本意。
我们看到,日本通过军事手段,通过侵略别的国家和民族,想要达到的目标,如同泡影一样,早就消散了。然而,对这一泡影的执迷和贪恋,曾经将日本人民,乃至更多国家的人民都拖入了“苦海”。特别是对日本人民而言,两颗原子弹的爆炸,带来的不仅是已经过去的物质性的灾难,更是永远都将继续影响下去的精神的巨大创痛。
这里面的教训是什么呢?我认为这个教训就是:在邪恶的基础上,绝对不可能建立起任何经受得住时间和真理检验的事业。这是留存于人间的普遍法则。这个法则表明,人与人之间永远推不翻的相互关系,是相互奉献的关系,而不是一方掠夺另一方,或者相互掠夺的关系。这一法则表明,人间一切事业的基础,只能是善,不可是恶。凡是以邪恶为本所造的恶业,都逃不脱佛学当中说的“自作自受”、“自食苦果”的下场。这是人间亘古不变的“因果报应”规律在维护着正义与善良。也是宇宙间基本的定则。相反,以善为本所造的善业,总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在人间处处发扬光大,不受地区、民族、语言、国界的阻隔,通行于世。
从日本战后经济突飞猛进的现象看,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日本终于在灾难与痛苦中对过去的所作所为有了清醒的觉悟,日本人民本身具备的佛性终于回归,在对过去作恶的悔过之中,终于重新领悟了人心向善的人间法则。于是重新摆正了在全球人类中的地位和关系,致力于和平事业,致力于为全球人类谋利益,才实现了经济的迅猛腾飞。
我们谁都知道,日本的产品现在在全球各地都能买到,日本产品在全球市场的覆盖占有率都相当高,日本产品在全球人口中也都受到了普遍的欢迎和喜爱。日本从这种源源不断地向全球人类供货的“奉献”过程中,也大大地增强本国的综合国力,也为本国人民谋得了人生利益。
这里值得强调的是—— 通过战争与掠夺、通过暴力行径想要达到而又注定达不到的目的,却通过奉献达到了,而且超过了预期的目标。
这是为什么呢?这表明:人与人之间的根本关系是相互奉献,民族与民族之间的根本关系也是相互奉献,一个国家与国际社会间的根本关系,依然是奉献。
为什么说日本战后的经济繁荣来源于奉献呢?有人不是把这样的现象称为“经济侵略”吗?
回答这些问题,只要我们对日本产品受到全球消费者欢迎这一现象进行一些简单的剖析就行了。
首先,这些产品满足了人们的生活需要。以“随身听”“多功能插座”为例,人们一直有这种需要,但没有办法得到满足,是日本的企业创造出了这样的新产品,并通过国际惯例的商贸往来,把新产品输送到了全球人们的手里,使他们得到了早就需要得到的东西。你说这是不是奉献呢?我认为这就是奉献。
为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创造出新产品,改善人们生活质量和状态,这是为人们谋了福利,是奉献而不是侵略。是超出了民族界线,超出了国家界线的奉献。
如果我们读者中,某个人发明创造出一种全球人类都有十分需要而现在又没有的产品,把它发明出来,创造出来,又通过国际商贸纽带将它们输送到各国消费者手中,让他来谈谈,他是在侵略别国吗?
所以,我认为“经济侵略”的提法是不妥当的,没有依据的,基本是立不住足的,除非人家是以强迫的方式把你并不需要的东西栽给你。但如果是人人都欢迎,都需要,都觉得正好缺那麽个东西,道理就不一样了。
当然,这样的奉献并非没有得到回报。人家奉献了一种新的生活品,你不给予回报吗?回报,一方面是对奉献的肯定,另一方面了是以一种更基本的奉献——劳动——与之相交换。这体现的正好是前面讲到的“相互奉献”法则。
这样的因果回报机制中,奉献者的利益总是实现于他为别人所谋的利益之中的。这种机制很好,体现着佛学当中“利他利我”“与众生共利益”的至高境界。
除了“新”以外,日本产品还有质量优的美誉,以及价格低的优势等等。这里面包含的一个佛学品质我认为仍然是奉献。
你产的东西用两天就烂了,坏了,不能用了,不能为我们的实际生活产生积极作用了。你的搞法是对人类共有资源的浪费,而且你还要以如此高的价格,让我们付出如此多的劳动与你相交换;而人家相反,人家的产品一用很多年,享受很多年,对我们很多年的生活产生积极影响,不用为修理而烦恼,加上又只需以如此低的价格(以我们较少的劳动)与之相交换;你能说人家的企业行为和产品品格中不包含奉献吗?
对我们而言最具启示性的问题在于——
用掠夺别人的办法,最终既损害了别人利益,又损害了自身利益。
用真诚奉献的办法,结果既为人类谋了福利,也为自己谋了福利。
从日本产品的种种品质看,我相信,战后的日本,或者说战后的日本企业界,确实是潜心致力于研究人们需要什么,人们生活中有哪些不便、哪些不足,以及怎样改善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怎样为人类多谋些实际的利乐;而且确实是以实际的创造性劳动,为人们带来了利乐。
正因为如此,才有了“苦海”变“福田”的今天。要知道“苦海”与“福田”之间相距并不遥远,说得细微一点,两者的距离就在善恶一念间。而对无心向善的人而言,这个距离就大于十万八千里了。
以上的剖析,很值得我们用于当前的思考。在逐步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人人都有热切的希望想要干一番事业,社会各种积极力量也被充分调动,总地讲,国家和民族的状况生机勃勃,欣欣向荣。但也有一些人,由于对人生法则、对人与人之间关系法则、对善恶因果报应法则、对个人与国家与集体之间的关系法则,没有足够的觉悟,贸然行事,为金钱所迷,为妄想和欲望所缚,沦入恶道。对这些现象,我们也应当重视、剖析,从中悟出一些道理,指导和警示我们的人生和我们的企业。
改革开放以来,少数个别人对“搞活经济”有明显的误解,他们认为一切应当围着“钱”字转了。于是挖空心思,不择手段,整天都想着怎样算计国家、算计集体、算计他人,以致置国家各项法律法规于不顾,置社会公德、人生道德于不顾,竟然采取各种不法行为,以卑劣的行径从国家、社会和他人手中谋取非法利益。什么卷巨款潜逃,什么非法集资,什么贪污盗窃、诈骗,什么“假冒伪劣”,就是这类行为的集中表现。结果仍然是一个个落入法网。
他们最大的愚昧之处就在于,以为“搞活经济”就是搞钱,不懂得“搞活经济”的实质在于创造社会财富,在于鼓励和调动一切积极力量来向社会奉献劳动、奉献劳动的产物:社会财富。而改革的要点是建立一整套有利于人们作出有效奉献的社会运作体制,而绝不是叫大家什么也不管直奔对金钱的占有。
由于他们有这样、那样错误的认识,他们的行为在这里剖析下来,真是带有“侵略”的色彩:侵犯国家、侵犯社会、侵犯他人。之所以说具有“侵略”的色彩,是因为这类行径与侵略行径有着完全相同的特征,那就是:直接掠夺不属于自己的利益,以损害国家、社会、他人利益为前提,直接抢占非份利益。他们的行为和行为动机中没有一丝丝奉献,只有坑害。损公肥私、损人利己、危害国家、危害社会、危害他人,就是他们带给人们的灾难。另外,这些人、这些行径的最终命运,也像所有“侵略者”的命运一样。下场也一样是:自作自受,自食苦果。
他们错在哪里呢?错在不懂得人生的基本利益永远只能是在奉献的过程中实现。越是大的利益,越是只可能在大的奉献中才能实现。这是古今中外一直转动于人间的法则。这个法则对“侵略”、“掠夺”、“剥夺”从来都是报以无情的制裁。
他们为什么会弄错了呢?为什么会不懂人间的这些法则呢?是欲望和妄想迷住了心窍,障碍了他们的心智,落入邪道、恶道,落入恶因恶报,终究是作茧自缚。
他们要是懂得“人生在世的基本位置就是奉献”这个道理,那就不会是这样的了, 所以,我们在此讨论这些现象,就是想能有更多人引以为戒,从自己那里做起,千千万万要在“奉献”上做究竟文章,千千万万不要离开了“奉献”这个人生价值的支点。
只有在“奉献”这个支点上,才能建立美好人生。只有在“奉献”这个基点上,才能建立事业。
善可立业,恶是苦报;立身涉世,当在善良上做究竟事业。
二、苦海变福田,烦恼变菩提
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特别是企业经营者队伍中,叫苦的越来越多,叫烦恼的越来越多,这也是一种现象。一般的解释认为,这是时代节奏加快、心理压力增大、风险机制被启动所带来的结果。
然而用佛学的眼光来审视这一现象,会得出不太相同的结论。佛学的观点,往往能从较根本处,为我们解除烦恼,指点迷津。
按佛学的认识,“邪来烦恼至,正来烦恼除”(《六祖坛经》般若品第二)。这是第一种,说的是邪正之分;又有“前念著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同前),这是第二种,说的是执著与破执之分;又有“诸苦所依,贪欲为本;若灭念欲,无所依止”(《法华经》),这是第三种,说的是贪与不贪之分;又有“若要出离苦海,非为善,万万不能也。盖苦海乃众恶所成”(《心灯录》),这是第四种,说的是善恶之分;
......
以上都是一种比较概括的描述和归纳。实际上,佛家对痛苦和烦恼的研究是很深很细的;细分下来有八万四千“尘劳”和一百零八种烦恼,这么多的烦恼归根结蒂又归纳为佛学中的“八苦”。然而,如果用性质来加以区分,基本上就归到上述“邪”、“恶”、“贪”、“执著”上去了。
这里,“邪”指“邪思”、“邪见”、“邪念”。所谓“邪来烦恼至,正来烦恼除”,是可以通过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活动得到验证的。我们生而为人,从小到大,首先是处在被佛学称为“尘境”的环境中,多多少少,偶然必然,对“尘境”也有所染。在我们自己的经历中,或多或少也有过产生“邪念”“邪见”“邪思”的经历,我们可以通过反省和回观来印证一下“邪来烦恼至,正来烦恼除”这个道理。
当我们通过反省确认了这个道理所具有的真理性时,我们还当进一步提高来把握。比如,在个人生活的领域和范围内,偶尔的“中邪”也许主要是给自己带来一些莫名的烦恼,对社会及他人尚不构成危害;但如果我们是在社会经济领域、社会生活领域这样一个大的生活范围内“中邪”,恐怕就必然要给社会和他人带来危害,而不光是个人的烦恼问题了。
因此,我主张,当我们从事企业经营的人产生巨大烦恼与痛苦时,反过来看待一下问题,从反省的角度出发,根据佛学所讲“邪来烦恼至,正来烦恼除”所含的道理,检讨一下烦恼的原因是否是因为心中有邪见、邪思、邪念。
为什么邪见一生烦恼就到呢?谁都知道人间不变的法则是“邪不压正”,你要作邪思邪想,打算与“正”相对抗,那你只能是绞尽脑汁,只能是鬼鬼祟祟,只能是朝鬼点子方向找不计其数弯弯拐拐的路;你还必须设计怎样逃避正义的惩处;你无法做到光明正大,因此你还得想尽千方百计遮住自己的阴险动机……你能不烦恼吗?你注定烦恼。
而如果你产生的是“正思”、“正见”、“正念”,你就不会为上述问题而绞尽脑汁了。你会享受到“光明磊落”的益处,因为正义的东西总是光明磊落的,处处受欢迎、受支持、受保护的,事情简单多了,透明多了,哪里会有烦恼缠身呢?
养成这种反省的习惯,对我们的企业经营者来说,有极大的利益。它可以帮助我们时常端正人生的航向和端正企业行为。确保我们回到光明磊落的正道上,少犯些错误过失,多做些对社会有益的打算,同时也解除了我们的烦恼。
六祖慧能所言的“邪来烦恼至,正来烦恼除”确实可以作为我们人生和企业经营中一剂“扶正驱邪”的良方。
再看“诸苦所依,贪欲为本;若灭贪欲,无所依止”。
“贪”所描述的是欲望,而不是思考,也不是见解。贪,就是指迫切地、没有知见地、不顾可能条件地欲求得到什么。
在佛学里,“贪”是人生三毒之一。对人的心灵和整个人生都有巨烈的“毒性作用”。
没有拥有的,欲望拥有,已经有了还欲望更加拥有;可能拥有的,欲望拥有,不可能拥有的,也欲望拥有;对自己有用的,欲望拥有,对自己无用的也欲望拥有;看见别人有的,自己欲望拥有,即便别人没有的,也还是欲望拥有;这些都表现出一个"贪"字。
贪而欲得,苦从中来;贪而不得,更是苦从中来;乱贪乱占之后又怕被清算,苦从中来;乱贪乱占后受到必然的清算,弄得身败名裂,出现安身立命的危机,更是如落苦海。
因此,我们愿意拥有美好人生的人,我们愿意从事正当经营的企业家,当其被痛苦所困时,有必要以佛学思想为鉴,猛然回头反省自己的苦从何来,如果是从“贪”而来,就当认真对待了。
应当知道人生最可怕的就是这个贪字,带来烦恼恐怕都只能算是小事,重要的是它很可能彻底改变你的命运和你的企业的命运。古今中外,跟着“贪”字走的人,最终有什么好下场呢?
人生不可过贪。对确实需要的东西,应当以自己对社会的奉献去相交换,诚诚恳恳地作人,有多大的奉献,就交换多大的收获,份外的东西,要坦然对待。如果真的欲求更多的东西,那就应当鞭策自己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做出更多的奉献。只有这条路是通的,也只有这条路才充满奋斗的欢乐。幸福只会在这条路上。
贪欲一灭,痛苦也就没有可依附的根基了。贪的果实是痛苦。我们应当牢记这个简单的道理。不要被一些瞬间的现象所迷惑。哪怕旁人怎样嘲笑,或是遇到不怀好意的怂恿,千万都要把好“不贪”这个关。
因为贪欲如魔,一旦放出去,就很难驾驭了,相反是它来驾驭你了。这种关系一颠倒,离罪恶也就不远了。看看报上公布的那些犯罪案例,有几个案例不是当事人跟着“贪”字走造成的呢?这些教训都很生动,很深刻。
所以,当我们感到莫大痛苦时,应当立即坐下来反省观照,接受佛学思想中许多有益的警告,及早发现问题,及早解决,以保障自己有一个正当人生,保障不给社会造成危害。
再来看《心灯录》上所说,“若要出离苦海,非为善,万万不能也。盖苦海乃众怒所成。”这句佛学格言的意思是:因为苦海是由诸多恶行铸成的,所以,除了赶紧行善外,没有什么办法可以让落入苦海的人脱离苦海。而言外有一意,我们可理解为:苦海之苦来源于作恶多端,“恶”是苦的根源。
实际上,在前面我们讲“贪”的问题时,已经可以看出,“贪”一旦付诸行为,多半都是作恶。这里我们又看到,作恶带来的苦比只有“贪心”没有动作带来的苦,还要苦得多,其苦之大,大到了只能以“苦海”作比喻。
为什么作恶之苦会更大呢?因为作恶是行动,这种行动必然是针对社会和他人的,这样的行动等于种下了“恶因”,任何一个罪恶行动作为已经种下的“恶因”,都必然在较广的范围内引起一系列的恶性因果报应,更何况“作恶多端”。
所以,作恶者,一方面是将危害推向社会,使自已的各种危害在一定范围蔓延开来。另一方面却是使自己面对一大堆数不清、理不顺的“恶性因果报应”链。
这些因果报应也像--张网一样,使作恶者逃也逃不出,躲也躲不开,因为作恶者自已是“因”,是各种因果报应的焦点。这样被来自四面八方的苦报所包围,当然是苦海,而且是无边苦海。这样的人,怎么会不苦呢;自找苦吃、自作自受、作茧自缚,说的就是这种状况。
当然,这样的人永远都是少数,但是这样的事情也值得我们深思:难道这些人不知道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吗?我认为他们原来曾经也是知道的,只是因为一个“贪”字,心智被迷,不惜铤而走险,由于因果报应有个时间问题,所以在“苦果”未熟时,表面的暂时“得逞”又鼓励怂恿了更大“贪欲”和侥幸心理,继而一步接一步走得越来越远,直到暂时的“欢乐”被因果报应包围,品尝到“苦”的滋味,为时已晚。
他们不知道,按照佛学思想,人的祸福从来不是从天而降的。从来不是神仙鬼怪所赐所加的。
佛学认为人的祸与福都是在因果报应的法则中,由人自己亲手招致亲手促成的。既没有福会飞来,也没有祸会飞来。而且,种下了祸根就必然遭祸,修下了福德,就必然受福。因果规律是谁也打不破的。
正所谓“人不报,天报;天不报,地报;地不报,万物报;万物不报,自己报。”也是大家所熟悉的“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时候一到,一切都报”。
佛学的这些观点还表现在佛学反对卜卦算命,认为个人的命运是掌握在个人手里的,企业的命运是掌握在企业家手里的。佛家认为,看看一个人在做些什么,就知道他的命运了。“福之将至,观其善而必先知矣。祸之将至,观其不善而必先知之矣”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那些制造假酒,用工业酒精毒死消费者的人现在怎样了,他们自己也送了命。那些制造假盐、假药、假洁尔阴、制造一切假冒伪劣产品的人现在怎样了?那些携款潜逃的人现在怎样了,那些杀人、盗窃、贪污、腐败的人现在怎样了;他们要么,有的已经送了命;要么,有的落入法网,受到应有的惩处;要么,有的还在四处逃窜,惶惶不可终日;......
总之,作恶的结果,是水深火热。
——这样的日子,还叫人生吗?
虽然佛学里面也有“八苦”之说,但是“八苦”归根到底,都是源于自身的“无明”,是生命缺乏觉悟所致。如果我能够对人生对世界产生基本的觉悟,这“八苦”都是可以解脱和超越的。人生是可以美满幸福的。然而,就因为“无明”,一些人白白地断送了难得的人生。
难道这还不能引起我们每个人的警醒吗?当我们觉得“苦”,觉得如临苦海时,是不是应该打住一切,来作一些人生的反省呢?对我们的个人行为、企业行为,是不是应该以“善”“恶”为准绳去衡量检点一下呢?
如果我们真的已经涉足到作恶,是不是该早一点明白下面这句话,并按这句话的意思去做呢?这句话是:
“若要出离苦海,非为善,万万不能也。”意思是,要想脱离苦海,除了立即从善、行善、做善的事业以外,绝对再没有其它的方法了。
这里,我们将佛学中归纳出的“十恶”摘录于下,以便我们在苦中反省、在苦中检点时,有一个较为清晰的参照——
《四十二章经》上讲到“十恶”时写道:
“何等为十?身三、口四、意三。身三者:杀、盗、淫;口四者:两舌、恶口、妄言、绮语;意三者:嫉、恚、痴。如是十事,不顺圣道,名十恶行。”
以上“身三、口四、意三”,说的身(行为)、口(语言)、意(意识)三个方面,其中身恶有三种,一是杀人夺命,二是不与而取,包括盗窃、抢窃,三是邪淫,指于家室之外发生两性关系。这三种都是行为,故称为“身恶”。
“口恶”有四种,一是两舌,即挑拨离间、搬弄是非、造谣中伤等;二是恶口,指恶言恶语、粗暴语、出口伤人之语等;三是妄言,包括狂妄语、虚浮语、欺骗语等;四是绮语,指脏话、杂秽语、粗话等。由于这四种都是出自口的语言行为,故称为“口恶”。
“意恶”有三种,一是嫉,指嫉妒之意,二是恚(读音:hui),指的是怒、仇恨和记恨等,三是痴,指的是心性暗昧,迷于事理。
以上“十恶”基本概括了大大小小的“恶”的表现形式。我们平时所说的“十恶不赦”指的就是这十恶全都占满、占齐,而且其情节严重,程度太深,无法赦免。而对于没有达到“十恶不赦”程度的人而言,一旦断除“十恶”,便是“十善”。“十恶”都不作,就是“十善”。行“十善”就可脱离苦海,这是佛学的重要观念。
我们应当从对“十恶”与“十善”、以及“苦海”与“福田”的因果交替关系的认识反省中,获得一种“人生觉悟”,并在这种觉悟的基础上,按照“诸恶莫作,从善奉行”的人生原则立身涉世,这样才能脱离苦海,断除烦恼,人生的福乐也就在其中了。
再者,佛学对人的本性的认识认为,人之初性不善也不恶,可以说叫做“人之初性本空”或“人之初性本白”。总之,人的本性本来无有善恶之分,不仅在“人之初”是那样,就是人生的任何一个时刻,人的本性原本也是无善无恶的,善恶之分在于:人心可以向善,生起四无量心,行十善;人心也可以被恶所牵制,生三毒五蕴,行十恶八邪。
按照这种明彻的认识:一、人的善恶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染上的,即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们应当常在这一点上作思量);二、人是可以选择善恶的,是可以通过对善恶的选择来把握自已命运,营造自我人生的。
所以,改邪归正,弃恶从善,也是办得到的,甚至连超越正邪与善恶都是办得到的。对此,我们亦当有所觉悟,常常加以思量。任何时候,我们都可以选择“十善”来改变命运,把握人生。当我们在烦恼时,临苦海时,是不是应该自省自察自己的言行意识呢?
坚持“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苦海”就不是“苦海”,而是“福田”;“烦恼”也不再是“烦恼”,而是菩提。
明白这些,“西方极乐世界”只是一刹那间的功夫就在眼前,不明白这些根本道理而又四处寻找进入“西方极乐”之门,其路就遥远得无法度量,哪里只是十万八千里呢!无恐怖、无挂碍、无烦恼,就是极乐。
愿所有人于此有悟,奉行众善,永远安乐。
再说“前念著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谈的是因为过于执着而生烦恼。这也是我们常见的烦恼之一。这种烦恼与前述几种烦恼相比的不同之处在于:
它不是产生于对不良目标的追求,而是产生于对良性目标的过分执着。
因为在我们的心愿、计划、行为与目标之间,客观上存在或大或小的距离,因为任何目标都不是一想到或者一动起来就马上能实现的。
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我们随时都可能碰到各种客观条件发生这样那样的变化,而有些条件改变后,我们实现当初既定目标的可能性就受到影响,有时甚至使我们不可能(或不需要)去实现原来目标了。因为客观世界的变化也具有“无常”的特点。
这时,我们所需要的也许是某种程度的变通,调整目标,或者调整实现目标的方式方法和途径,也许我们简直应该放弃原计划,另作其它打算。
然而这往往是局外人的看法,对于陷在僵局中的“局内人”而言,很可能他就无法像局外人那样清醒地看问题,过去的计划、心愿、目标,仍然活跃在他心中,挡住他的视线,使他的所有心念仍然念念执著于原来的全盘想法。这样的结果,当然是烦恼不断。因为事情已经在客观上推不动了,没有发展的可能了,而主观上还在使劲。
这种“心念著境”的执着现象,虽说对社会不具有多大的破坏性,但对个人或企业自身而言,却有可能导致相当程度的损失。
很多企业,硬着头皮,什么也不管,哪怕明摆着的一些客观事实也不管,咬着牙巴按当初设想去做,其结果就是越陷越深,越干实现目标的可能性越小,越努力,越难以再作其它调整,最后以造成很大损失告终。
这就是典型的过余执着。其痛苦与烦恼也是一个自始至终的“伴侣”,而且,越往后,越烦恼,越痛苦;而越是这样,认识就越是无法清明起来,所以又更加执着,这是一种恶性循环。执着,是这个恶性循环中的动力和关键所在。只有及早破除执着,才可能打破这种恶性循环。
因此,在烦恼、痛苦缠绕我们时,当我们反省了自身的动机与目标,认为我们不属于“邪”,不属于“恶”,不属于“贪”时,我们就该反省一下,是不是属于过余执着了。
人生当中,无论从个人生活讲,还是从经营一个企业、从事一桩事业讲,我们一生中不知要经历多少大小目标的奋斗,也不知要遇到多少我们没有想到的变化会影响我们实现目标,因此,即使我们知道我们的目标是善良的、我们的努力方式是正当的,当我们感到不顺、感到烦恼时,我们应当从“执着”与“破除执着”方面进行一些思考。这需要我们平日对这种现象有所觉悟。这一点,应当作为诸种基本的“人生觉悟”之一来对待。
三、心应专一,不可乱动
改革开放以来,有这样一种现象:人人拥向商海。无论原来职业怎样,爱好怎样,善长干什么,总之,统统离开原来努力的中心,奔向商海弄潮来了。
这些年过去后,很多人开始纷纷上岸,重新回到原来的岗位,但也有一些还由于各种原因不得不继续在商海中苦苦撑持。有的经过一番折腾,回到原岗位后反而发挥出作用,等等。
这些现象中有一点是较为明显的:人们曾经“动心”。不管动机与目的怎样,总之,都对商海动了心。这种情况,从佛学的角度看,实际上是犯了大忌讳。
佛学一贯认为,心宜静不宜动,宜定不宜动,宜专一不宜散乱。
从心与智慧的关系讲,佛学历来有“定能生慧”、“因定发慧”的说法,《大宝积经》讲,“若人无定心,即无清净智”,所谓“清净智”,是人本来具有的--种基本智慧,这种智慧于“心静”时显现,于“心动”时则被扰乱。就好比风吹水动,泛起水底的泥沙,水就因为混浊而不能正确而清晰地反映岸上的景物,只有平静清澈的水面,才能如镜映物,清晰地映现一毫一发。这就是“清净智”。这种认识之中得出的一条结论是:心动则乱,心有动乱,则导致认识不清。包括对现实、对自己、对一些道理和法则,都可能认识不清,失去正确的判断。
佛学的这一认识在我们当今的现实中也--再得到应证。很多人由于“心动”而致“心乱”,在商海中折腾一阵之后,不仅事业无成,而且内心也搞得十分迷茫,什么也看不清,该做什么也不知道了,使自己的人生陷入彷惶。
并且,由于在商海中有所损失,有所失落,种种现实的具体的人际关系和经济关系都有所改变,于是欲罢不能,欲进无路,处境十分尴尬,心更加不能稳定,动得更凶,更频繁,导致认识上更加糊里糊涂,失败连着失败,使人生走上了更大的弯路。
对这种人生现象,也需要有一种“人生觉悟”。要明白地领悟到:
人心是万万不可动的,因为动是无济于事的,而且是更加有害的,心动,如同人陷沼泽,动得越大,灭顶越快。
可以说“心动便是苦海”,“心静即是福田”。“心贵静”“心贵专一”。更要明白地领悟到,心动容易,制伏甚难,万万不可轻动。
一般来说,心一旦“动乱”就难以再驾驭得住。《大智度论》上讲,“乱心轻飘,甚于鸿毛;驰散不停,驶过疾风;不可制止,剧于猕猴;暂现转灭,甚于掣电”。其描述的就是“乱心”的一些特征:比鸿毛还轻,飘忽不定;比疾风还散乱,忽东忽西,狂驰不停;比猴子还活跃,七上八下,难以制止;比闪电还突然、还短暂,变灭无常,等等。到了这种地步,再想收心,再想定心,已是甚难了。何况在“心乱”期间,必然是“乱行”频出,胡乱的行动也必然落入现实的因果关系之中,更使人生被缚不能自解......
在心的动与定上,难道能够不慎吗?
哪些东西能使心动呢?
佛学认为有八种东西容易致人心动,这八种东西是:利、誉、称、乐、衰、毁、讥、苦,称为“八风”。前四者为“顺风”,后四者为“逆风”。
据我们对当代现象的观察,人们在“逆风”面前似乎还较能保持住不动心,而在“顺风”面前,却往往难以再保持住心的平静了。因此,最当提防的还是“四顺风”,即:利、誉、称、乐。内容包括:名利,好听的话,享乐的事。这些东西确实具有蛊惑人心的作用,这四种“顺风”,每一股都吹动着“挡不住的诱惑”,不基于某种对人生的深刻觉悟,确实很难不被这些诱惑所俘获,结果是走尽弯路。
许多人在走上弯路后才去烧香拜佛,请求吉祥。这说明他们没有获得人生觉悟。因为佛学的观念认为佛性在自己生命中,不假外求,外求只会离佛更远,佛学给人生指明的最重要的真理,就是自身要觉悟,觉悟了就是佛,就能创造美好的人生。
吉祥如意,也只能从自己那里去求,从自己觉悟的人生中去获得。
《吉祥经》上就说过:“风吹不动,无忧无污染,宁静无烦恼,是为最吉祥。”《佛遗教经》上讲“纵此心者,丧人善事。制之一处,无事不办。”其意旨都在于教导我们要收摄心念,不可放纵,要全神专一,一心一意,方可成就事业,方可成就美好人生。
愿各位有缘的读者,能于心的动静之上有所觉悟,把握住人生航船,时时在彼岸。
第六章 除十恶八邪 生四无量心
——现代人的道德品质修养问题
我认为,高尚的品德像生命一样贵重。因为没有高尚的品德,宝贵的生命就很容易在人生海洋中迷失、淹没、断送。人生离不开好的品德;就像生命离不开一颗好的心脏一样。高尚的品德,就是人生健强的心脏。它是人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它,人生也就完了。
这个意义上讲,高尚的品德,就是人生的第一财富。
——薛永新
改革开放,一方面搞活了经济,另一方面,世界上各种各样的文化思潮也涌入我国,在人们脑海里引起激荡,这个阶段,是人心容易被搞乱的阶段。人心乱了,各种怪事也就出现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传染了相当一部分人。出现了以胡作非为为荣,以腐败堕落为荣,以淫乱、自私、不择手段、不讲道德责任为荣的怪现象,许多人都卷进了“及时行乐”、“不择手段夺取利益”的泥沼。其结果,当然是迟早受到相应的苦报以及恶报。
这些现象说明,这样的阶段,我们更不能放松道德思想的建设。一旦放松,很容易一失足成千古恨。你想,那么多文化思潮在你脑海中激荡,没有一堵建设得很好、很坚固的堤坝,能承受住这些一涌而来的冲击吗?
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有相当多传统的美德。这些美德有的人认为过时了,我认为恰恰相反:弘扬传统美德,在当今是很迫切的事,不是过时,而是很及时。同时,我们也看到,传统美德是经受得住时间的考验的,即使到了下个世纪、下下个世纪,这些美德仍然不会失效;甚至可以断定,越到往后,越到未来,越需要发扬传统美德。为什么呢?因为这些美德是人生、社会本身的需要。它是人生规律、社会规律的反映和概括,是指导人生的意识与行为,使之符合人生规律、符合社会规律的最为重要的“人生指南”。
有了这个“指南”,而又把它抛在这一边不用,因而走上迷途的人太多了,惨痛的教训天天都在发生。他们自己痛不痛苦?他们的亲人痛不痛苦?被他们侵害的人们痛不痛苦?——都是“苦不堪言、痛不欲生”。
所以,我们很清楚,我们选择制药,只能解除人们生理上的痛苦;与此同时,我们一直致力于弘扬传统文化,致力于人们的心灵建设、道德伦理建设,目的是解除人们心灵上的痛苦与烦恼,使人人都能从内到外,从心到身,都能得到利乐,成就美好的人生。
1991年我们投资400万元搞全国妇女卫生知识大赛、
“美好家庭”评比,92年投资500万元在全国范围举办“恩威杯中华民族伦理道德家庭文化知识大赛”等。后来又投资3500万元,从缅甸运回600多尊玉石,建成了有500玉石罗汉堂的大邑佛学文化城……。多年来,恩威公司无偿地为各种社会公益事业、文化事业投资达7600万元。目的就是要帮助人们从心灵上解除更根本的痛苦,让他们的人生能从传统文化中获得利益,从道德伦理中获得利益,从端正的人生行为中获得利益。
今天,我们又在本书之中,从佛学的角度来与大家一起讨论道德伦理问题,希望使那些读到这本书的、有缘的人,能从佛法中得到实际利益。
(一)高尚的品德是人生的第一财富
现在有一种偏爱金银财宝的倾向。人们把它们当作财富来追求,似乎只有这些东西才能体现人生的意义,只有这些东西才能标志个人人生所实现的价值。这是把一切都商品化来看待的结果。人们自觉不自觉地把人生也视同商品了。这恐怕是一个最大的迷幻,最大的颠倒。在这种颠倒中,人们失去的,恰恰是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为什么这样说呢?其实道理很简单:人的生命之难得、之宝贵,是黄金白银望尘莫及的,更不用说某一件商品了。比如我们拿全世界的所有黄金给一个人,让他放弃生命,他愿意吗?他不愿意。可见人生本身比金银财富贵重多了,简直不能相比。可是现实中却又有人为几十元、几百元钱而杀人、放火,走上犯罪道路,最终把宝贵的生命丢失掉了,这又是怎么回事呢?这就是迷幻、愚痴、颠倒。这些人在临死前的一刹那没有不醒悟的,他们醒悟到,在商品化的幻影中,自己把自己弄颠倒了,所作所为记起来像一场恶梦,但是他们醒得太晚了。恶果都已经成熟了,悔之晚也。他们恨自己为什么不早一点醒悟。但恨有什么用呢?
道德伦理的建设,个人高尚品德的修养,所起的作用,就是让人“早醒悟”,并且在一切境况下,始终都保持“醒悟”,从而使人生不致被颠倒,不致在颠倒中丢失。要是上面讲的那些人早一点着手自身的品德修养,他们也不致把最宝贵的生命丢失在人生半途中了。
在这个意义上,我认为,高尚的品德像生命一样贵重。因为没有高尚的品德,宝贵的生命就很容易在人生海洋中迷失、淹没、断送。人生离不开好的品德,就像生命离不开一颗好的心脏一样。高尚的品德,就是人生健强的心脏。它是人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它,人生也就完了。
这个意义上讲,高尚的品德,就是人生的第一财富。
所以,我们应当像珍惜自己的生命一样,珍惜自已的高尚品德。像天天呼吸空气、天天吸收营养,以使生命健康旺盛一样;我们要天天增进道德知识、天天吸收道德养份,天天不中断道德修养,使我们的品德变得高尚而又坚定有力。
我想,说我们的生命是我们的第一财富,这句话人人都会同意。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在访问前苏联时,曾经问一个小男孩,问他最大的愿望是什么。小孩的回答是:“活着!”这个孩子说出了全人类的心声。“活着”,两个字,干净、利落、质朴,最浅显而又最深刻。如果我们发一份相同的调查问卷出去的话,我想,全人类100%的人都将回答说他们最大的愿望是:“活着”。
那些走上人生歧途、白白断送掉自已生命的人,他们最大的愿望其实也和大家一样,都渴望能够“活着”。那样的人,你要是直接告诉他,把命拿出来,他们也不会同意的。但他们自己却给自己制造一些幻觉,编织一些圈套(例如杀人越货的、贪赃枉法的、腐化堕落的、吃喝嫖赌送命、吸毒贩毒丧命的等等),让自已拐着弯子去把命送掉。他们这是因为什么呢?因为“无明”,因为对人生没有觉悟,因为没有像呼吸空气那样天天吸入道德气息,因为没有像天天看见阳光那样天天看见自己的人生行为;更没有像天天睡眠那样天天从事自身的道德修养。所以,他们的人生,在失去道德规范的指引和约束的情况下,胡乱地踏上了“死亡之路”。他们不懂得,高尚的品德才是人生最可靠的保佑......
出于“财富”这个词在当今变热了,十分引人注目,所以,我们才借用这个词来讲品德的重要性。我们说:“高尚的品德是人生的第一财富”。目的也是让人们把这个“第一财富”与金银财宝和小商品作一个比较,从中去领悟什么东西更宝贵。我们希望,当人们明白这些道理后,把自身的道德伦理建设,看得像呼吸一样重要。它甚至比呼吸还要重要,因为在人生的许多重大关键点上,它甚至能决定你是否还能呼吸下去。
如果有人对你说,现在是资本原始积累阶段,大家残酷一点,要不择手段、夺取财富,不要道德了。你千万不要听信,他是在害你。你现在把道德丢掉容易,到时候你再想拿起来时,恐怕已经晚了,来不及了。这种道理在佛学的因果观里是了了分明的。你种下恶因,就只能结成恶果,旁人那样蛊惑你,什么“资本原始积累阶段”,好像什么都变了。他是要你幻想种豆能得瓜,你能相信吗?
人生最正当、最可靠、最有益(对自己有益,对人有益,对社会有益,对众生有益)的积累,是道德积累、功德积累。人生的幸福与不幸,实际上,就看你道德积累、功德积累得怎样了。这种积累不仅是今生今世的,还有过去若干世的。过去的积累,影响着今世的福报;今世的积累,决定着来世的报应。真正的福报都是这样来的,不是不择手段就可抢夺得到。相反,这种抢夺(哪怕只是想一想)恰恰是有损福德的。了解佛学的人,一定会明白这个道理。
因此,我们说,道德修养以及德行的积累,才是人生的原始“资本”的积累。要想人生美好,就得从道德上、德行上做起,种下善因,培育善根,以各种善行浇灌之,该做的都做到了,到时候才会有善果。
从另一个角度看,金银财宝,这些身外之物,时而进来,时而又散尽,有时还招致祸患上身,所谓“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讲的就是凡夫俗子的这种愚痴。这样的财富,是什么财富呢?留着它们干什么呢?争夺来有什么益处呢?老子说“福兮祸所伏”,说的是“祸”就潜伏在“福”里。这种现象在道家讲,就是相互会转化,事物转向对立面。金银财宝进来时,也许下一步,比金银财宝更宝贵的东西却丢失了。这种现象,我借用佛学一个词来引伸地讲,就叫“有漏”,“福”中有“祸”,“利”中有“害”,这样的利益,我就把它叫做“有漏的利益”,“有漏的利益”就不是真利益。这样的财富,我就把它叫做“有漏的财富”;“有漏的财富”,就不是真财富。
让我们用高尚的品德来与之做个比较吧。高尚的品德,作为人生的第一财富,就是一笔“无漏的财富”。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它的“利”中不包含一点点:“害”,它是真正的大利益、纯利益;它才是“无漏的财富”“真财富”。高尚的品德对己对人对社会对众生对一切,都是利而不害,所以它是无漏的财富。
或许有人会说:“人善被人欺,这不是有漏吗?”说这话的人一定不懂得佛理。下面我举《金刚经》里面世尊的一段话为例,来说明“被人欺”也并不是“有漏”。
在《金刚经》中,世尊讲过这么一段——
“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则为消灭,当得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意思是说:我们受持读诵金刚经,坚持正确的佛法修行,如果因此而受到他人侮辱、咒骂,或者生病、破财、不愉快、不如意,被人轻贱,那是因为我们先世做下了恶业,本应该投生到恶道中去,由于今世受人轻贱的缘故,我们的“先世罪业”才被取消了(“则为消灭”);本是重报,反可轻受了。“当得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说的是:就可以得到“无上正等正觉”了。意思是得到至高无上的圆满智慧,能如实如真地觉知一切。
由此可知,如果因为我们坚持高尚品德而“受人欺”的话,那并不是什么坏事,因为这可以消灭你前世的罪业,得到无上智慧,可以说,遇到欺侮你的人,或是要加害于你的人,你都可以将他们视为帮助你消除前世重罪的朋友,甚至是恩人。......
由此,我认为高尚的品德的获得,才是值得我们追求的“无漏”的真财富。
(二)及时行善
现在社会上有人主张“及时行乐”,说什么“世纪末来了,一切都报废了,世界要消失了”。这些人自己愚迷颠倒、苦不堪言不说,还四处传播谬误见解,煽动人心,实在是在造恶业。
针对“及时行乐”,我们主张“及时行善”。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如果说世界真的快要报废了,快要毁灭了,那原因也一定是我们做恶业做得太过份了,它才毁坏的。就算这样,也只有及时行善,才能挽救我们的世界。这是其一。其二,人本身就有生老病死,人的一生很短暂,其寿命要与世界相比,简直是无法比的短促。我们难道就因为人是要死的,就主张及时行乐吗?世界要毁坏了,就能成为我们胡作非为的借口吗?这是把责任推在一个谎言上,推在一种十分荒谬的见解上。其三,及时行乐,承受着种种苦报、恶报的人,他们哪一个不是为了及时寻欢作乐而种下苦根的呢?
佛学讲得有“现报”、“生报”、“后报”、“无报”四种业报。“现报”,说的是今生造业今生受报,甚至当时就受报;“生报”,说的是今生造业来生受报,或隔世受报;“后报”说的是今生作业,后世乃至极为遥远的后世受报;“无报”,说的是无记业(即非善业,也非恶业),或作恶业后至心仟悔、依佛法修灭罪业而成就者,不受报。
用这种观点看,及时行乐无非是及时受报,即“现报”。因为及时行乐无非是及时造业罢了。造的罪大,作的恶极,就是罪大恶极,受的都是现报。
其实,上述四种业报,对善业也是一样适用的,所有的善业(善意、善言、善行)都有现报、生报、后报和无报。你作善业,马上得到善果,或者今生的某个时刻得到善果,这都是“现报”。你作善业,不仅今生得到善果,来生都还将得到善果,这就是又有“现报”,又有“生报”。你今生作的善业,在你未来极遥远的若干世后,都还结出善果,这就是“后报”。你今生作善业,使你以前许多世所造的恶业得以消灭,使今生应受的前世因果报应得以化解,不再受报,这就是“无报”。
作善业有那么多好处,如果我们真正有心求得善果,为什么不立即放下执迷,及时行善呢?
有的人不相信这些,他们不明因果,不信因果,满脑子贪嗔痴慢疑(贪,就是各种贪欲;嗔,就是指损害于他人的仇恨心理;痴,就是愚昧无知、不明事理;慢,就是骄慢,自以为是;疑,就是对佛法心生不信),认为一切法(包括法律)都束缚不了他,他无法无天。这种人,直到恶果填在嘴里吞咽不下去时,才会明白自己无论怎样折腾,终究是逃不脱恶果苦报的,因为是自己种下了恶因。
我们今天在本章讨论的道德修养问题,就是要让读者能在“因”上讲究竟。所谓“凡夫畏果,菩萨慎因”,讲的就是凡夫只有在恶果现前时方知惧怕,但已晚了;而菩萨呢,菩萨从“因”上就很谨慎,一个念头、一句话、一个动作,都十分谨慎地不要成为“恶因”。菩萨怕的是一个念头发出来不是正的、不是善的,产生不好的念头,就是产生了“恶因”,菩萨防的是这个。而凡夫呢,凡夫怕果不怕因,他广种恶因,只惧怕恶果,你看有多么愚迷痴狂。
我们讲良好的道德修养、良好的道德行为规范,讲高尚的人生品德,就是要让我们自已在一生当中,无论想问题、言谈或做事,发出来皆是善因。良好的道德规范,就是帮助我们种善因的一种可靠机制。
当人们高喊“及时行乐”时,我觉得有责任提醒大家“及时行善”,及时用良好的道德规范约束自己,及时地用高尚的人生品德,武装自己。
(三)根除十恶八邪,走入正道
“十恶”,又称“十恶业”。在佛学里,“十恶业”是招致各种“苦报”、“恶报”的十种最根本的恶业,简称“十恶”。
“十恶”中,身恶有三种。一是杀人夺命,二是不与而取,包括盗窃、抢窃,三是邪淫,指于家室之外发生两性关系,这三种都是行为,故称为“身恶”。
“口恶”有四种,一是妄言,包括狂妄语、虚浮语、欺骗语等;二是两舌,即挑拨离间、搬弄是非、造谣中伤等;三是恶口,指恶言恶语、粗暴语、出口伤人之语等;四是绮语,指脏话、杂秽语、粗话等。由于这四种都是出自口的语言行为,故称为“口恶”。
“意恶”有三种,一是贪欲,指贪财、贪色、贪名、贪图享受等各种贪欲;二是嗔恚(读音:hui),指的是憎恶、愠怒、仇恨和记恨等;三是邪见,指不信佛法,不信因果,并宣扬之。
所谓“八邪”、指的是,邪见,邪思维、邪语、邪业、邪命、邪精进(又叫邪方便)、邪念、邪定。
以上十恶八邪,是凡夫常犯的恶业;其中每一样发出来都可种下恶因,也都必将招致苦报。对人对己、对社会对众生,都是有害无利的。
我们讲道德规范,就要从针对十恶八邪的地方做起,防范于未然,这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遵守一些戒律,自己给自己定出一些规矩。当然,这些规矩,是在自己理解明白了人间事理的基础上制定出来的。可粗可细,可以制定一些基本的人生原则,无论何时何地,都坚守不变,也可制定一些因时、因地、因事不同而特别制定的临时的规矩,以对付一些较为具体、较为特殊的环境事例。
做这样的事,是需要智慧的。
比如你是一个技术人员、科学家、医学家、企业家,也许你在你的专业上成绩卓著,行业内的问题难不倒你,你这就叫聪明。如果你仅仅是聪明而已,仅仅是对专业问题有了一定的掌握和运用,而对道德伦理一窍不通,没有一个高尚的品德,那么可以说,你这人仍然是没有智慧的。为什么这样说呢?
这里,“智”代表你在大千世界万事万物中所具有的选择判断的能力,“慧”代表判别善恶、邪正的功用。能够通达世间一切事理(尤其是“做人的道理”),才叫做“智慧”。最近从电视上得知,北京十所中学的校长在一个会议上不约而同地发出一个教育上的巨大感慨 ——在谈到培育二十一世纪人才问题时,十位校长不约而同地认为,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固然重要,但还有比这更重要的,那就是校长们共同感慨的一句话,他们说:“我们感到更重要的是要教会他们(指孩子们、中学生们,怎样做人。”这些校长不愧是我们首都中学的校长他们有责任心、有慈悲心、有智慧心.......
怎样做人,这就是道德的核心课题。我们今天在本书当中提道德问题来讨论,是有原因的。因为道德问题被忽略、被其它思潮冲击,已展现出一些令人不安的前景......
懂得怎样做人,这才是智慧。要懂得怎样做人,就要具备选择和判断是非、善恶、邪正的能力,也就是说,要获得智慧。从这个意义上讲,道德修养过程,也就是智慧的培育过程、成长过程,以及智慧发生功用的过程。
当一个人达到所思、所言、所行一发出来都自然而然地表现出良好的道德行为规范时,我们说,这个人一定已经具有高尚的品德了。因为他的思想、言行不是按照某些戒律行事,而是直接由品德中发扬出来。这是我们提倡的道德修养的目标。
但是,道德修养总是有过程的。在没有达到最终目标前,我们按照一些公认的准则办事,也不失为道德修养的一种过渡办法。
为此,我们从佛学中引荐一些戒律,供那些在道德修养方面愿意多学多闻的人士参照修养。
●五戒:
--、不杀生——尊重、爱护、保护一切有生命的东西,不可杀害;
二、不偷盗——不公开地或隐蔽地获取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三、不邪淫——尊重异性,不好色思淫,发生不正当的男女关系,不贪图淫乐;
四、不妄语——不说狂妄话、大话、假话、虚妄不实话,对自己不知道、不了解的事情,不随便乱说话,保证一生中句句是实话、真话;
五、不饮酒——不喝能麻痹神经、扰乱心性、使人颠倒作为的饮料,随时保持平直清净的心境。
●八戒:
即以上五戒加上以下三戒,所加三戒为:
一、不涂饰打扮及观听歌舞——不刻意穿着打扮、涂脂抹粉擦香戴花,自己不以歌舞宴游作乐,也不去观看别人歌舞、宴游;
二、不眠坐高广华丽之床——不睡也不坐高广华丽的大床;
三、不食非时食——正午过后不得再吃饭(本条为“斋”,前七条为“戒”;八戒又称为“八关斋戒”)。
●十戒:
即以上八戒再加上“不娶嫁结婚”和“不捉(不积蓄)金银财宝”。其中不娶嫁结婚,是对沙弥和沙弥尼制定的。
●八正道:
①正见——对佛法“四谛”等的正确见解;四谛为:一、苦谛(谓人生有八苦、三苦等众苦,终归以无常、无我为苦)。二、集谛(谓人生烦恼、惑业,在因缘汇集、因果系缚、障碍合集等的作用下,是导致造成诸苦的原因)。三、灭谛(谓灭尽诸苦之因——无明、烦恼、惑业——即可证得永无诸苦的涅磐、解脱)。四、道谛(谓断灭诸苦而达涅磐的修行之道,即“八正道”等)。
四谛的要领概括为:知苦、断集、证灭、修道。
②正思维——对佛法四谛等义理,要像佛法所讲的那样去思维。
③正语——依佛法而正其口业,不说妄言、恶言、虚言、秽言、绮语等。
④正业——依佛法而端正身业,不作杀盗邪淫等恶事。
⑤正命——按佛法规定而正当谋生,不从事戒律不许可的屠宰、卖淫等职业(现在应包括赌博业、贩毒业、假货业等恶业)。
⑥正精进——亦作“正方便”,意谓要精勤修学善法、正法、道法。
⑦正念——心持正法而不忘失,摒除各种邪念、杂念、妄念。
⑧正定——依佛法修习禅定。
“八正道”又称‘八圣道“。佛学上谓依此八道修行,可度过生死苦海而达涅磐彼岸,故又被喻作“八船”、“八筏”。
我们为什么不登上这样的船呢?
什么是修行,我理解就是修正我们的人生行为,包括我们脑子里的行为,嘴巴上的行为,身体的行为,让这些行为有一个正确的规范。在出家人,这叫修行,在我们这些在家的俗人当中,我认为就是道德修养,两者是相通的。出家与在家,都面临端正人生的课题,在家遇到的课题恐怕更多,更要做好道德修养。就是因为这样想,我们才把佛家的这些修行方法推荐给读者,希望读者不要再以为修行是出家人的事,好像与自己无关,那样就有可能错过难以遇到的“法船”。
常行十善,也是佛家修行的方法,介绍于下:
●十善业,又称为“十善业道”,是佛家十种最重要的善业,是多种戒律的核心内容,也是佛教的基本道德信条。十善业的内容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两舌、不恶口、
不妄语、不绮语、不贪(另一种说法是“不嫉”)、不嗔、远离邪见。也就是不做十恶业,远离十恶业。
修“十善业道”,依“十善业道”端正人生行为,就可修成“十善胜德”,(修“道”成“德”,也是我们理解的道德修养,再进一步,则可结成“十善业果”。什么是“十善胜德”?什么是“十善业果”?下面分述——
●十善胜德,据《华严经》卷三五说,一是不杀生而具足仁恕、不怀怨恨;二是不偷盗而于他人慈恕;三是不邪淫而于他妻不生贪染;四是不妄语而实话、真语;五是不两舌而不喜离间;六是不恶口而常作润泽语、柔软语、悦意语、风雅典则语等;七是不绮语而常乐思审语、义语、法语;八是不贪欲而离愿求;九是不嗔恚而恒起慈心、利益心、哀愍心、欢喜心、和润心、摄受心;十是不邪见而住于正见,决定信佛、法、僧三宝。
●十善业果:据《十善业道经》讲,修行十善业道,能成就十善业果,分别为——
①不杀生——能成就于众生普施无畏、常于众生起大慈心、永断嗔恚习气、身常无病、寿命长远、恒为非人(神)所守护、常无恶梦、解除众怒、无恶道报、命终生天十种“离恼法”。
②不偷盗——能成就资财盈积不可散灭、多人爱念、人不欺侮、十方赞美、不忧损害、善名流布、处众无畏、具财命色力辩才、常怀施意、命终生天十种“保信法”。
③不邪淫——能成就诸根协调、永离渲掉、世所称叹、妻莫能侵四种“智人所赞法”。 •
④不妄语——能成就口常清净香洁、世间信服、发言成证而得人天敬爱、常以爱语安慰众生、得胜意乐、三业清净、言无误失、发言尊重、智慧殊胜八种“人天所赞法”。
⑤不两舌——能成就不坏身、不坏眷属、不坏信、不坏法行、不坏善知识五种“不可坏法”。
⑥不恶口——可成就言不乖度、言皆利益、言必契理、言词美妙、言可承领、言则信用、言无可讥、言尽爱乐八种“净业”。
⑦不绮语——可成就定为世人所爱、定能以智如实答问、定于人天威德最胜三种“决定”。
⑧不贪欲——可成就三业、财物、福德、王位、所获物超过本所求百倍殊胜五种“自在”。
⑨不嗔恚——可成就无烦恼心、无诤恚心、无诤讼心、柔和质直心、得圣者慈心、常作利益安乐众生心、身相端严众所尊敬、速生梵天八种“喜悦心法”。
⑩不邪见——可成就得真善意乐、深信因果、唯皈依佛、真心正见、常生人天、福慧增胜、永离邪道行于圣道、不起身见舍诸恶业、住无碍见、不堕诸难十种“功德法”。
——以上种种推荐,均可作为我们道德修养的参照。有的,可以直接一一奉行,有的却是增加我们对道德的信心、信力和信仰,都可作为我们正确人生、美满人生的渡世“法船”。读者暂不明了的,可慢慢揣摸,终究你是能体会到和领受到佛法的利益的。你可以反复审视上面这些“船”,你会发现,这“船”会把你的人生,载往最殊胜的“彼岸”。还望有心得者,多在道德上用力用功。
(四)生起四无量心
“四无量心”我们前面一些章节已经谈过。这里再次接出“四无量心”,并不是有意重复。因为这里谈的角度与前面谈的角度有些不同。本章我们讨论道德修养,在本章中重提“四无量心”,偏重在一个“修”字上,所以,整个意趣与前面章节所谈完全不同,更加有妙趣妙意。
“四无量心”又称为“四无量心观”。称其为“四无量心观”时,偏重的就是“修”,所谓“修××观”、“修什么什么观”,就是这样,在修的过程中,首先的步骤就是要修成什么什么观。“观”是观想的意思,“修观”就是先在脑子中把问题搞清楚,形成模式,并通过反复观想,使之巩固下来。
所以,我们本章本节谈的,实际上是修四无量心观。
四无量心观,包括四种观——
①慈无量心——通过观想,给予众生安乐,将慈心扩展至无量;观想从亲人观起,次及中人、疏远者、怨家仇人,最后推及十方世界一切众生,故称“慈无量”。
②悲无量心——通过观想,解除众生痛苦、将悲心扩展至无量;观想从亲人观起,次及中人、疏远者、怨家仇人、最后推及十方世界一切众生,故称“悲无量”。
③喜无量心——通过观想众生幸福而欢喜,将喜心扩展至无量;观想从亲人观起,次及中人、疏远者、怨家仇敌。最后推及十方世界一切众生,故称“喜无量”。
④舍无量心——通过观想,等观一切众生并舍出一切,将舍弃一切的舍心扩展至无量;观想从亲人开始观想,次及中人疏远者、怨家仇人,最后推及十方世界一切众生,故称“舍无量”。
我们对上述观想顺序要有所留心,这个顺序(即:从亲人到中人,再到疏远者、怨家仇人,最后到十方世界一切众生,这个顺序)表示出“修”的过程,即从“有量”到“无量”的过程。读者可以试着观想一下,想想你的怨家仇人,你是一想起就是气吧,如果想起就气,你就该修修慈无量了,对仇人也要有仁慈心。想起你的仇人十分幸福,你会高兴吗?如果不高兴,说明你应该修一修喜无量心了,要为仇人的幸福而心生欢喜。再想想你的仇敌如果遇到不幸、非常痛苦,你是否也像他那样痛苦,并真心帮助他拔除痛苦呢?如果不是这样,你就得修修悲无量心,再就是舍无量心,你肯舍弃一切、甚至是舍给你的仇敌吗?……
没有经过四无量心的道德修养的人,通常对亲人还能谈得上慈悲喜舍,对中人就要打问号了,对疏远者就更加折扣,对怨家仇人,恐怕就是丝毫也没有慈悲喜舍心了。……这种现象更加证明,四无量心的道德观,是要通过“修”才能修成的。也许一些读者,在明白了这样一些佛学道理之后,渐渐也能对怨家仇人心生慈悲喜舍,最终推及十方世界一切众生,达到四无量。这更加证明,我们所谈的“道德修养”是
真有其事,是有实际内容的,不是喊喊口号、不知从何做起的那类空谈。读者如果亲自参与这种道德修养,他就会发现,修成四无量心,并非一天两天、一年两年就能做到的事。这是一生都要修养的。有时在观想中做到了,遇到现实的实际问题,做起来又是两码子事,都说明还得继续修养,还得从佛法中承领更多的觉悟和智慧。
要直到我们不仅是在观想中,而且在现实境况中,都能不加着力就呈现出四无量心,那才是有了道德,形成了品德。这个工作是真的,因而也是不易的,因而更应该早一些动手、动心。因为四无量心涉及的范围是一切众生,包括动物、植物等等。从“有量”到“无量”,早动手早完成。
如果我们世界上每一个人都生起了四无量心,那么,世界就是天堂了,任何一个地方都是“西方极乐世界”了。这无疑是人类社会应当追求的一个目标。
这需要我们所有的人,共同努力,从自己做起。而自己应当、而且可以立即着手的工作,就是自己的道德建设、品德建设。
越是没有道德的时候,道德越是珍贵。
高尚的品德,是人生最真实的财富,修四无量心,可以成就最高尚的品德。让我们永远记住这点吧!
上一条: 打造中国B2C的物流模式
下一条: 大恒DH-LIS物流信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