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们不想成为全球化明天的牺牲品

尽管很多人喜欢谈论国际贸易的双赢,然而,双赢的理想主义即使不会让位于独赢的现实主义,至少也要以争取独赢为基础





本期杂志,我们用37页的大篇幅,围绕由海关总署编制、《商务周刊》杂志与《中国海关》杂志共同发布的“2005年中国外贸200强”,进行了系统的宏观结构与中观行业分析,选择了5家有代表性的上榜企业,探寻其进出口业绩与企业战略之间的关联性;我们还针对中国对外贸易领域长期存在的重商主义导向,强调了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的紧迫性和现实选择。在两篇专访文章中,海关总署统计司司长张丽川和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副会长溥乐伯分别从中国政府官员和美国工商界代表的不同角度,阐述了他们对中国贸易发展政策、贸易结构调整、中美贸易失衡等问题的观点与思考。

如此洋洋大观中,让我们记忆最为深刻的,还是海关总署署长牟新生的盛世危言:“中国是名副其实的制造大国,还是一个品牌小国。”改革开放26年来,中国进出口贸易额从1979年的293.3亿美元增加到2005年的14221亿美元,出口贸易额也猛增到7620亿美元,一跃成为全球第三大贸易国和第三大出口国。中国就像一条看不到头的流水线,“Made in China”席卷全球,在某种程度上与“Intel inside”一起,被看作当代全球经济中两个最具象征意义的词汇。

但在Intel公司以只争朝夕的勇气放弃那句曾经引领新技术飞速腾飞的口号之际,另外那一行被写在衣服标签最下方或者深藏于厚厚说明书中的英文字母,真的能将这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再度带上世界舞台的中央吗?

作为世界工业制成品领域的后来居上者,中国几乎是瞬息之间就从令世人垂涎的最后一块大市场,演变成几乎所有制造产业恐怖的竞争者。但2005年,中国出口的商品中有54.6%是加工贸易,只赚取了利润微薄的加工费用。细一研究2005年中国出口200强的名单,就可以发现主要上榜企业为OEM商和外资企业,其中外资企业计有148家,出口额占200强出口总额的75.5%;如果再去掉30多家垄断性、能源资源性国企,真正有自主品牌的不过华为、海尔、TCL、厦华、美的、振华港机等10数家,且排名均较为靠后,其中的一些消费电子制造企业出口当中还有相当部分属于OEM业务。从高新技术产品来看,2005年我国出口2182.5亿美元,其中外商投资企业的出口值就达到1919.9亿美元,占到88%的绝对主导地位——而且这种优势在中国快速发展的这些年是不断扩大而非缩小的。

中国作为一个全球贸易大国的突然崛起,在世界上所引起的反响是奇特的,掺杂着敬佩与恐惧,担忧与不屑。这没有什么了不起,但我们自己必须时刻审视中国经济奇迹背后的缺陷,其中就包括:中国的高科技和工业产品的出口是由外国公司而不是中国企业在主导;中国企业严重依赖从美国和其他工业发达国家进口的设计、关键性元件以及生产设备等,使自己的发展与利润长期甚至越来越受制于人;中国企业几乎没有采取有效措施去吸收消化和推广它们进口的技术;中国在26年的经济高速成长中尚未培育出自己的国际知名品牌,无法成为全球价值链高端的有力竞争者。

相当长的时期里,我们都认同了这样一种逻辑:现今是全球化时代,列国按照自身的“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分工,也就无所谓“民族工业”;外国企业只要在中国投资,向中国政府纳税,促进中国就业,那就是中国的企业;跨国公司的品牌进入中国,在中国落户生产,那就是中国的品牌。仅仅几年的工夫,我们看到今天的中国已经成为国外品牌的自由王国。无论是飞机、计算机、软件等高端产品,还是饮料、胶卷、化妆品等日用消费品,基本上都由外国品牌把持着。

海关总署统计司司长张丽川说:“拥有多少名牌产品,已成为衡量一个企业、地区和国家经济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大量的事实已经证明,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给中国带来了经济的起飞,中国的社会秩序和文化理念也在发生着意义深远的变化。但同时,在这个依旧遵循丛林法则的地球村里,马太效应仍在发挥效应。正如价廉物美的“Made in China”也导致了一些外国工人失业一样,全球化并非对每个人都是好消息,作为逐利者,跨国资本始终处于不断的流动之中——它今天可以来到中国,明天就可能流向印度、越南。如果我们不想成为明天全球化的牺牲品,就不能仅仅满足于抓住国际资本传来的接力棒,而必须动员力量,在全球竞争的环境里尽快建立起真正富有竞争力的品牌企业。尽管很多人喜欢谈论国际贸易的双赢,然而,双赢的理想主义即使不会让位于独赢的现实主义,至少也要以争取独赢为基础。

上一条: “全国牙防组”事件的几点启示

下一条: 传统技术的新价值

更多>>

推荐阅读

更多>>

推荐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