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制造,再谈创造

今天,人们对于创造概念的热情远远高于脚踏实地的工作——当“中国制造”还打着质低价低的印记时,我们要做的却是撕掉它,贴上一个“中国创造”的新标签。

在美国的管理思想统治着全世界的时代,德国的管理风格或许多少显得有些不合时宜。然而俯下身,从德国制造的历史中,我们却能照到中国制造的影子。

100多年前,德国还是当时的“发展中国家”。德国制造的标签最初是由英国人特意想出来并加到商品上的,为的是防止消费者在市场上买到想像中的竞争者的次货。他们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德国制造反而成了质量优异和制作精良的标志。

大工业的发展对德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德国人也对大工业的本质有着深刻的理解。据说,在笃信宗教的中世纪,德国人把他们的社会比作基督的身体。在这个比喻里,机体要健康,社会各部门都要发挥各自的作用。后来,宗教影响减弱,这一比喻逐渐不用了。人们把社会比作一部庞大的机器,只有每个部件都起到应有的作用,整体才能顺利运转,从而有助于实现更大的利益。

如果说“破坏和重建”是美国商业创造奇迹的主要特点,那么,“专注和秩序”则是德国崛起的奥秘。

德国人的哲学是朴素而实用的。外部的世界总是充满诱惑,然而德国企业却是如此专注。他们把市场定义看做他们战略的一部分,通过仔细观察顾客的需求,他们将各自的市场定义得相当窄。他们追求小而专。但即便是一个细分的小市场,他们也要成为主宰者。正是由于专业性强,因此尤其适合制造业中产品种类多、技术要求高、发展快的特点;正是由于企业完全独立经营和决策,因此他们必须不断采用新技术、重视产品的质量和公司的信誉,否则就很容易在激烈的竞争中垮掉。

当美国的管理思想界提出“尽情地享受混乱,混乱会带来财富”的时候,德国人却在尽情地享受秩序带来的安全。德国是一个推崇秩序的社会,似乎事事都有规矩可循。德国人没有“侥幸”这个词,无秩序、无质量的东西在他们看来天理不容。今天,当我们苦口婆心地呼唤创造优良品质的时候,在德国人看来,事情本该如此。

正如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研究员刘立群所言,“中国制造”不应当总是靠廉价,而应当靠过硬的产品质量。看看下面这组数据,我们不难看出差距与根源。在德国,技术工人的收入和硕士毕业生的收入大致相同,甚至比后者还高一些,高级技工则更高。在发达国家技术工人的构成中,初、中、高级技术工人的比例一般是3.5∶5∶1.5,而我国目前是6∶3.6∶0.4。没有优秀的、熟练的技术工人,质量又从何谈起呢?

不谈制造,我们又谈什么创造呢?

上一条: 德鲁克走了,谁来替我们思考管理

下一条: 福特汽车的困境

更多>>

推荐阅读

更多>>

推荐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