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春燕在她的工作日程表上重点列出了两件事:一是就如何真正站在国外买家的角度进行思考,对公司的销售经理进行培训;二是组织会议讨论公司的独特卖点(USP)究竟是什么。
刘春燕是胜地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一家出口型企业的执行董事。虽然也是个"老出口"了,但是8月底刚参加完首届"出口营销管理课程"(由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与环球资源合办)的她,还是发现了许多"新问题":
"买家真正的需要是什么?德国买家Markant公司的代表告诉我们是尽可能低的价格,尽可能好的质量,准确而快速的交货,供应商的可靠性以及有效的沟通。许多公司以前都比较注意产品价格和质量,而后三者,尤其是沟通,做得比较差。
"大家把以客户为中心、客户是上帝挂在嘴边,但是内心里面还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
不只是刘春燕有这样的感触。在出口领域,面对日趋激烈的全球化竞争,以及加入世贸组织带来的市场机遇,中国企业怎样从管理上实现从"产品销售"到"市场营销"的突破?来自全国各地的40名企业高层经理,通过参与"出口营销管理课程"提供的三天高强度的理论学习、案例分析、专题讨论和嘉宾演讲,发现解决问题的思路逐渐清晰起来。
了解买家,分析买家
首要问题与买家的需要有关。众所周知,营销理念的核心是一切以客户为中心,从客户需求出发,但怎样把它落实到出口管理上,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济南九阳电器有限公司营销副总裁崔建华分析其中的原因:"面对浩如烟海的信息和买家查询,供应商缺乏有效的买家辨识系统,没有深入的客户研究,经常把大量的资源花费在跟进无效的查询上。"
这意味着要改进既有的分析买家需求的途径和方式方法。顺德市威和电器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林浩指出:"现在了解买家的途径很窄,一般通过面谈、客户拜访、合同的LC条款这些方面了解买家的需求。但是最重要的一点,也是很多企业现在没有做到的,就是没有真正去全面了解买家现在的情况,比方说买家各方面的需求,它到底是进口商、批发商,还是零售商,它在行业里的地位、竞争对手的情况等等。"
他说:"只根据同客户一、两个小时的谈判和面谈来做决策,是远远不够的。还有其他的途径,比如行业网站,可以帮我们获得更多有效信息,有利于我们对买家定位,获取更多市场机会。"
对买家的定位,就是透过繁杂的信息,识别、分析、确定买家的身份和购买类型,进而筛选出目标买家。刘春燕感到本次课程在这方面对自己的启发很大:"定位买家是很重要的工作,外国专家就此介绍了许多方法,比方说怎样识别是一次性购买还是长期购买的买家。针对不同的买家,你肯定会采取不同的报价系统和反应。又比方说,有的买家第一次发来的信息极少,只有一个名字或询价,但是它会不会是你一个很大的潜在客户呢?"
案例分析中讲到英国大型零售商Boots,它询问纱布、药棉等产品的价格。通过信息的筛选之后,你发现它是个主营化妆品和保健品的公司,药棉、纱布不是它的主要经营品种,对它来说极可能就是一次性购买。
"大家看到Boots是个大公司,往往本能地认为它是很大的潜在客户,但是最后分析下来,它这个单子并不是很有价值。所以,学会分析和筛选信息是非常有用的。"
实际上,买家的身份不同,关注点也不同。在林浩看来,零售商只是城市中的店铺,什么都想卖,主要关心供应商可以提供哪些产品。它给供应商提供的数据肯定比较有限,对价格不太在乎。批发商主要赚取商品差价,所以重点关心价格。进口商则重点关注服务。进口商由于购买的量很大,十分担心产品出现质量和服务问题,所以一开始不会跟供应商谈价格,而是在了解供应商的服务、质量和实力后,才拿出大额订单谈价格。供应商如果遇到买家询价特别着急,杀价特别卖力,要求供货特别紧急,那么这样的买家一般是批发商。因为它想很快地赚到更多的钱。
如果同时面对这三种买家,供应商应该怎么办?林浩说道:"我会把进口商摆在第一位,作为重点客户来处理,批发商次之,而零售商则在最后。
"作为生产厂家,我们真的不愿意直接同零售商做交易,因为它购买的量不大,而且容易出现零售商从我们这里直接购买的价格,比从批发商那儿购买的价格低,造成市场的混乱,最终使我们失去已经建立起来的进口商和批发商的业务关系。"
上一条: 企业纳税实务之增值税部分
下一条: 谁是仓储式建材超市的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