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否需要标准化

 商品经济中遵循一种规律“走品牌化必须要标准化”。在中国的教育界近几年也甚嚣这种现象,并且一部分院校还通过了国家ISO1990质量认证。这可能是中国教育改革的一种尝试,但不能将其与教育标准化相提而论,教育是要需要进行标准考核和界定,但不应该是“标准化”。究其“标准化”和“标准”两者的概念而知,标准是种考核的目标和结果,而标准化是对某种事物生产细节和流程进行规范和要求的工艺,这一概念与教育执行的“因材施教”、“术业有专攻”本质实有其背离之处。



教育的根本是育人,即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品德和能力兼备的人才,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和品德,教授其专业知识和能力。在世界和我国的通用职业类别中对职业、专业和岗位都进行了明确界定,并对职业层次规定了等级和考核标准。即行业部门对从事该职业的人才要进行必须的岗前培训和考核,达到从事该职业岗位的专业技术和职业操守标准和素养,诸如会计、律师、电工、造价师等专业。这种标准是仅限于专业领域的某个时间段,专业考核是需要标准尺度,这个尺度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而有变化和进步的,所以标准尺度而标准化。如若这种专业人才的教育标准化后,那么就失去了事物发展的进步性和创新性,教育就只能成为死板的、概念化的培养人才了,违背了教育的实质意义。



“因材施教”是针对不同个性、环境、背景的人进行的特殊培养和教育,发现、调动和发挥其特长和兴趣意识,训练其优势,使成为专业人才,中国近二、三十年的教育改革也是向着这一目标进行的,诸如高校特招生、自主招生等,这一现象突出表现在当前吵的炎热的“南方科技大学”的筹建,其校长朱清时强调南科大招生对象是发现和择优录取有特长和特殊兴趣爱好的高二通过会考的学生。另外在工业强国的德国,其高等教育的意义也非凡,德国人才培养上区分为职业技能教育和学术研究型教育两个层次,职业技能教育主要培养人的专业技术和专业知识,实操性强,学术研究教育则讲求培养人的综合专业素质和专业知识的系统教育。以职业技能教育为例,德国职业技能教育一年为三学期,每个学期教学上只有一本训练参考指导书,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理解原理、掌握技术,这或许就是德国工业技术世界领先的原因。学生在选择职业技能或学术研究教育时,是自主的,要考虑到学生层次、背景、基础等原因,才能参加各项入学考试和考核,这一点上我国近几年的教育改革也在尝试和模仿。这种以学生为主体选择的教育形式,更加突出了教育在遵循人性化、人的本质,也即我们教育家遵循的“因材施教”,如果将标准化生产工艺运用到教育中,那么必将失去的兴趣和特长,进行普遍和无知教育,不能充分发挥人本理念和启发心知的本质教育意义。



 

信息化时代,信息和资源的爆炸和融合,专业与行业之间、专业与救专业之间、行业与行业之间,其中的区别与差异已变得相互交融、相互领带的关系了,这样一种社会进步的趋势和变化,需要复合型和综合型人才来适应,那么如果仅靠某个专业、某个行业的标准化来考核和培养专业和行业人才,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了。这种现象已经突现在我国大学生就业中了,企业需要的人才,往往在大学里找不到合适的,大学生走不出校门的现象近几年成为严重。企业要想找到适合的人才,必须要提前预订,并在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就要将企业的人才需求标准嵌入到教学过程中。这种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不就合乎了教育的本质意义吗。故而在这样的一个时代,教育不能标准化,而是要符合市场需求的标准,否则就是教育的失败——学校培养的学生不能够就业,不能及时发挥教育所投入的价值。



教育是否需要标准化,也是中国教育改革进步的些许的争议,就像九十年代提出的“教育产业化”概念,生产工艺精做品牌必须标准化,但人才培养决定不能标准化,教育不能够泯灭人的个性和天性,违背自然规律,否则将会影响和阻止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从而失去教育和培养人才的初衷。教育是要纠正人本身个性和天性带来的不对的价值观和世界观,遵循其特长和爱好,按专业人才目标和标准来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和心智,这才是我们教育的意义和价值,以考核教育是否合格的标准。

上一条: 民办教育的生存与发展概述

下一条: 教育人们欣赏你给与的价值

更多>>

推荐阅读

更多>>

推荐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