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教育的生存与发展概述

新世纪的教育观念和教育体制的逐步提升和突破,究其源由为改革开放后外文化的影响、信息资源的丰富逼迫,更为国民经济条件的提升所冲击,人的经济支付和品质需求越具成熟化,要求教育更具实用性、开放化和品质化,即如工业革命的粗放型到集约型的转变。这也是中国民办教育二十来的贡献。



当前中国民办教育随着国家政策的完善和国民观念的提升,其充分发挥市场规律的作用,以及其自身灵活办学的优势,在各省均占居了不小的教育市场份额,甚至像江西、安徽、陕西和湖北等省份,在高职和职业培训领域已起到了主导地位的作用,为地方经济和文化水平的提升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民办教育能充分发挥市场规律的作用,教育产业化的说法(虽说官方不承认这种说法)确有其实质意义。民办教育当前还完全依靠自筹资金和收取学费来办学,完全是独立自主的角儿,这样的办学形式决定了其必须要有很强的经济运营能力和质量优胜观念,即如何生存下去的实力。尤其在当下中国计划生育充分发挥明显作用的环境下,生源的逐步减少带来了教育资源(公办、民办教育机构)的充裕,民办教育更需要在这种恶劣环境下具备顽强的生命力来得以生存,这就更决定了其市场规律的作用的认识水平和控制水平。在我理解这可能就是民办教育的本质——生源的竞争。



那么其发挥市场规律的本质,也决定了其办学的灵活性之特点。可以说是民办教育生存危机与发展机遇延伸出了其在市场运营(招生)、教育教学和就业服务三大办学过程中,出奇制胜的市场适应技巧、方法和策略,并得以将其充分运用和发挥到淋漓尽致。民办教育的这种延伸的概念,让市场运营集合了传统招生和商品销售的原理,变被动招生为主动营销,变传统品牌赖以生存(公办教育)为营销品牌争夺生源。这种变化中的方法、技巧和策略的运用,某种程度上冲击了公办教育,甚至影响了中国教育的改革和进步。在教育教学上更是得以发挥其灵活办学的特质,教育教学的本质是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品德和能力兼备的人才,即育人。民办教育开办之初,其实就已经认识和肩负其这种责任和义务以适应市场规律,要求他们教育和培养出来的人,必须为社会创造价值和为企业创造效益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国家的需要。所以在教育教学中更加要求“根据市场需求的人才标准来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尤其是在注重实用技术和岗位能力的培养上,讲求专业性和特长性教育,区别了传统教育当中的“概念化教育”(本人提出),即学生在学校里什么都学,涵盖了多门学科基础知识,最后学生毕业时什么都没有学精,不能适应企业用人。等等民办教育在教育教学中大胆的变革,或许就是其能生存下来的资本,

 

也可以说这就是因人施教、术业有专攻的办学精髓。“就业服务”这一词应该也是民办教育所特有的,如何为学生提供一个好的工作环境和就业岗位,在民办教育中讲求“出口决定进口”,生源是我们的命脉,就业生源是我们的根本,当下IT培训、汽修培训、厨师培训成为主流,不排除宣传和造势因素,但更重要的原因是市场急需这种人才,急需决定了其稀罕的高价值。同时就业讲求“服务”,是因为服务是商品营销战略的一种售后服务,人性化的,作为教育这是一种了解市场动向的渠道,是为市场运营和教育教学提供参照的依据,也是教育人性化和品牌化的一种温馨营造,为学生进行感恩品德教育的一种方式。某种程度上“就业服务”主导了教育教学的质量过程,决定了市场运营的方向和目标,所谓按需生产才不能浪费资源,可为民办教育品牌生存的关键。



概而言之,中国民办教育的发展是市场催生的产物,为中国的教育改革起到了不可磨灭的推动作用。我想中国的民办教育经过前二十年艰难发展,未来会更加的成熟,更加得到政府的保护,就像美国哈佛、香港科技大学在政府和社会人士的共同扶持,让其更具有社会公益性,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和贡献。

上一条: 创意销售流程设计中的几点要求

下一条: 教育是否需要标准化

更多>>

推荐阅读

更多>>

推荐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