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白酒产业可谓风云激荡,竞合变幻。
“洋双整合”、“白酒金三角”、“中国酒谷”的大手笔运作,在业界引起不小震动,引发有识之士对白酒产业未来发展之路的命题思考和积极探讨——产业整合是大势所趋吗?
通胀大潮下“茅台破千”引起的市场效应和媒体反应,把高端名酒所追求的“奢侈品路线”,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高端名酒真的会变身理财投资产品吗?
本刊在7月“中国新名酒高峰论坛”上抛出的“中国白酒第三次消费浪潮”话题,直面“中产时代”下的消费大趋势,引发广泛关注——白酒如何应对“中产消费浪潮”的到来?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回顾和总结不是为了忘却的纪念,而是为了更好地找到方向。《东方酒业》对2010年度酒业大事件进行特别盘点和梳理,并作点评,希望能以拨云见日的智慧光芒,照亮2011年白酒产业前进的方向。
事件 1“洋、双强强联合”,成立“苏酒集团”
2010年4月8日,“江苏宿迁市国丰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与江苏“洋河”关于江苏“双沟”股份转让签约仪式”在南京举行,宿迁市国丰公司将其所持“双沟酒业”百分之四十点五九股份正式转让给洋河酒厂,“苏酒集团”在签约仪式上同时宣告成立。
2011年元月1日上午,洋河酒厂隆重举行洋河产业园酿酒一期工程竣工投产仪式。2011年1月5日,洋河股份发布公告称,拟增购双沟酒业百分之二十六点九二的股权。如果“双沟”股权顺利转让给洋河股份,将使后者对双沟酒业的所持股权达到百分之六十七点五二,完成对双沟酒业绝对控股。“洋河”与“双沟”共同投资设立江苏苏酒实业有限公司,其中“洋河”持股百分之八十五,“双沟”持股15%。宿迁市市长缪瑞林表示,力争用5到10年时光打造具备海内巨大影响力的“酒都宿迁”,到2015年“洋河”、“双沟”两大酿酒园区基本建成,“酒都宿迁”初具规模。届时,“洋河”销售达200亿元,力争跻身全国白酒前三名;“双沟”销售到达100亿元,进入行业前七名。到2020年,“洋河”销售将达到300亿元,“双沟”销售达到200亿元。两大品牌如能在产业资源要素上完成整合,“苏酒集团”将成为继“茅台”、“五粮液”之后第三个跻身百亿行列的白酒“巨型航母”。
点评:“航母”是一种战略,也是一种制衡
“洋双整合”背后一个关键性的重要背景,是白酒产业生态环境正悄然发生变化,产业竞争格局走向集中和整合大趋势已经势不可挡。谁能率先发现和抢抓这一历史发展先机,将成为企业未来竞争制胜、做强做大、实现崛起的重要资本。近年来川、黔、鄂、皖等白酒大省,均以“板块化”竞争效应彰显于市场,四川正联手贵州着力打造长江上游“白酒金三角”。“制衡”需要资格和实力,更是“大国崛起”中不变的游戏规则,“洋、双强强联合”,有利于尽快打造竞争战略高地,对于提升苏酒板块形象和实力、凝聚苏鲁豫皖白酒板块人气,快速实现“东部崛起”具有巨大推动作用。
事件 2 川酒工商合力,打造“中国白酒金三角”
2010年1月20日,“中国白酒金三角”启动仪式在四川省泸州市酒业集中发展区举行。几乎是同一天,“郎酒”声势浩大启动了“中国白酒金三角名酒名镇建设”项目,拿出20亿元,争取在5至8年内,将二郎镇打造成具有国际水准、全球知名的白酒名镇。2010年9月19日上午,总投资约50亿元、占地250多公顷的“中国白酒金三角——酒都宜宾”五粮液酒文化特色街区建设开工。2010年12月22日,“剑南春”斥资1.3亿元建设的剑南老街开街,成为四川省内第3个酒文化街区。同时,规划面积8.5平方公里的绵竹“川西第一酒城”项目全面启动,一个集合了白酒生产、交易、展示、物流产业链的产业园区对外揭开面纱。标志着四川省打造“中国白酒金三角”区域品牌建设系列活动从一个核心区走向另一个核心区、从长江流域走进涪江流域。
在“白酒金三角”方案中,川酒同时提出整合“六朵金花”,联手“三匹黑马(丰谷、高洲、江口醇)”及川内新兴白酒品牌,共同完成这一伟大目标,并具体规划出“129工程”,即:把四川白酒业打造成1,000亿元的产业,建设宜宾、泸州两大全国性白酒生产基地,打造9户以上全国20强白酒企业。四川提出的战略目标是,2012年将川酒打造成“千亿产业”,2015~2020年,让四川的白酒产量达到全国的60%。
另外,2010年四川省加快川酒整合,构建“中国白酒金三角”品牌公共运营平台。由川商集团发起,各大名酒企业加盟,组成“中国白酒金三角”品牌战略联盟,争取用5年时间将“中国白酒金三角”打造成为国际高端白酒的品牌标杆。首批“中国白酒金三角”名酒销售旗舰店和精品店正在成都等地筹备建设,力争2011年春节前开张。据悉,“中国白酒金三角”名酒销售连锁店统一使用“中国白酒金三角”品牌和标识,进店商品必须是国家名酒、中国驰名商标品牌和获得使用“中国白酒金三角”标识的四川省内企业品牌。
点评:“白酒金三角”不仅是一个极具价值的好概念
借助产业资源整合、打造产业集群效应,在带动四川经济整体发展基础上,实现西部崛起大战略的宏伟目标,这是一盘好大的棋。这盘“棋”是要展现一个美好的梦想:未来世界名酒看中国,中国名酒看西南,西南名酒看“金三角”。
事件 3涨价成风,茅台破千
2010年1月起,“茅台”祭出涨价大旗,整个一月份的白酒市场“涨”声一片,随后,“五粮液”、“国窖1573”、“剑南春”等名酒相继调高了出厂价格,很多酒厂也“被迫涨价”。市场出现异样的反应,“茅台”、“五粮液”的价格提升,非但没有影响市场销售量,反而出现“越涨越好卖”的态势,甚至脱销。2010年中秋,多个中高端白酒品牌再次发起新一轮涨价潮。2011年1月1日,贵州茅台正式上调出厂价格,平均上调幅度为20%左右。“53度飞天茅台”出厂价由499元/瓶上调到每瓶619元/瓶,并同时出台“限价令”:经销商销售价格不得超过每瓶959元。然而,市场并不因限价而停止疯狂。目前,“53度飞天茅台”商超终端价已经卖到了1,500~1,800元每瓶,引发各方舆论的强烈关注和热烈讨论。
点评:高端名酒不是稀缺资源
“发展比涨价更重要”,这是2010年12月季克良在山东某酒厂说的话,很给力,很感人。关于名酒价格被哄抬,“茅台”早就给出结论,“‘茅台’并非不可复制的稀缺资源,其产量将会不断扩大。它不是收藏品,也不要拿它来炒作。”从另一方面讲,“茅台”虽不是稀缺的收藏品,却是绝对的白酒超高端奢侈品。既然是高消费人群享用的奢侈品,其价值就应当用价格来充分体现。在酒类奢侈品当中,“茅台”与世界上众多国际品牌的价格还相差甚远,因此其价格飙升应当让我们感到自豪而不是愤怒。
事件 4 烧钱央视,白酒品牌“很给力”
2010年11月8日,一年一度的“央视黄金资源广告招标会”在北京央视梅地亚中心举行,共竞得126.6870亿元,比上年增长17.0225亿元。白酒行业灌醉央视,“茅台”、“五粮液”、“郎酒”、“泸州老窖”、“古井”、“燕京”、“青岛”、“劲牌”等酒类品牌纷纷烧钱,竞标金额达19亿,超过总额的20%。前三位则全部被酒类企业包揽,分别是“劲酒”、五粮液”和“泸州老窖”。五粮液集团力压“茅台”,以总价4.05亿元抢得了2011年除5月至8月以外新闻联播报时组合的所有时段。“郎酒”同样延续了近几年的强势姿态,总投资同样超过4个亿;“泸州老窖”首次参与央视黄金资源招标会,累计招标额度达3.3亿元……
点评:“烧钱”需要智慧和水平
如果没有效果,他们不会“烧钱”;如果不是央视,他们也不会“烧钱”。“烧钱”,需要实力和魄力,更需要智慧和慧眼。如果说,1990年的央视“标王大比武”,白酒企业是比“出名”、比“风头”、比“销售速度”,现在的“大比武”则是比“境界”、比“耐力”,比“战略高度”,早已不可同日而语。
事件 5“国窖1573”等高端名酒变身理财投资产品
2010年6月1日,“泸州老窖”在上海世博会推出“泸州老窖特曲绝版老酒”。同时,通过联手中国工商银行以“绝版”诉求进入投资平台,成为高端白酒收藏的理财产品。2010年10月19日,全球航天英雄评选揭晓仪式暨“国窖1573•中国品味”上市发布会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2010年12月29日,限量版“国窖1573”高尔夫会员酒全球首发酒会在深圳隆重举行。无独有偶,2010年贵州“茅台”也推出了499套十二生肖版收藏酒,并通过北京产交所的金马甲平台进行网络竞价,最终以9,568.7501万元成交。
点评:价值决定价格
理财投资项目有很多种,与其说高端白酒如何稀缺珍贵、适合投资收藏理财,不如说这是一种更富前瞻性的品牌打造战略。纵观世界品牌发展史,价值规律仍然决定价格规律,毕竟中国白酒的品牌意识历史不长,对于高端白酒来说,“打造品牌价值”仍然是未来发展的主旋律。
事件 6 “芝麻香”风生水起,酿酒业争切蛋糕
2010年,芝麻香成为白酒的香型热点,鲁酒的“景芝”、“趵突泉”、“扳倒井”、“泰山”四家企业,以“中国芝麻香领军企业”的面目大打广告,炒得沸沸扬扬。2010年8月9日下午,具有三千年历史的鲁酒“四大家族”之一的“兰陵”,也不甘落后,隆重推出了“国粹芝麻香•九朝陈香”,意欲分一杯美羹;而远在四川邛崃的某些酒厂则纷纷打出了“中国芝麻香原酒基地”的口号;江苏、河南的一些黄酒、白酒企业也加入了这场芝麻香之争,甚至在芝麻香的“悠久历史”上一争高低……
2010年10月,第83届全国糖酒会在济南举行,山东景芝酒业以“创领中国芝麻香”、“做好东道主,办好糖酒会”等极具号召力的广告语和主人身份,以及巨资冠名“2010中国酒业千商大会”等多个高峰论坛,借助全国媒体声势浩大地发动了一场“创领芝麻香运动”,成为业界人士最为关注的热门话题。糖酒会结束后的10月25日,景芝酒业借力“茅台”、“五粮液”等全国高端名酒新一轮涨价的大潮,顺势而为,对外正式宣布酝酿已久的战略调价计划,拳头产品“一品景芝•尚品”零售价格突破千元大关,并
在媒体上大作宣传。“景芝”一系列的创领举动,再次把“芝麻香运动”推向高潮,引发新一轮舆论和市场竞争……
点评:香型之争是一场科技工艺战争
曾经争论一时的“去香型化”,让沸沸扬扬的“芝麻香热”当头泼了瓢凉水。对于白酒行业来说,“香型”是推动企业发展的“竞争力”之一。今天,越来越多白酒企业为什么对“独创香型”推崇迷恋,并趋之若鹜?有人一语道破天机:除了品牌因素之外,白酒行业的香型之争,是一场科技工艺的战争,这已被30年来白酒香型发展史充分证明。
事件7 审定“十二五”,酒业期待纳入“国家规划”
2010年11月3日,中国酿酒产业“十二五”规划审定会在京召开。会议邀请了国家质检总局、国家工商总局、商务部、工信部、环保部、财政部、发改委、卫生部、民政部、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等九个政府部门,以及贵州“茅台”、宜宾“五粮液”、杏花村汾酒厂、青岛啤酒、北京燕京啤酒、张裕集团、中粮酒业、中国绍兴黄酒集团、劲牌有限公司、河南天冠企业集团、中粮生化能源事业部、陕西天驹、北京朝批商贸有限公司、中国建材轻工机械集团公司等17家协会副理事长单位,总计50余人参加了审定会。
会议审议了行业“十二五”发展口号问题、人才建设问题、产业升级问题、原料基地建设问题、环保处理目标问题、酒类产品市场净化问题、标准的国际化问题等等。与会者提出了意见和见解,希望酿酒产业规划能够列入到国家大的规划之中,使之发布更具公信力和权威性。
点评:产业虽小,视野很大
2,000亿的盘子,产业虽小,视野很大,白酒作为具有悠久历史文化和独特酿酒工艺的民族传统产业,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建国初期,一度上升到国家战略物质的高度。如果说,酿酒产业规划能够列入国家大规划之中,使之发布更具公信力和权威性,则白酒代言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将指日可待。
事件八 “新名酒战略论坛”引发“中产消费浪潮”
2010年8月24日至26日,由中国酒类流通协会、《东方酒业》杂志社联合举办、广东省酒类行业协会鼎力协助支持、以“新资本时代与白酒第三次消费浪潮”为主题的第二届中国“新名酒”战略高峰论坛在广州举行。来自全国十四个省市区、共计30余家“10亿元规模”以上的“新名酒”企业领导、全国近30家实力派经销商、以及著名白酒专家、行业协会领导、投资基金专家、新闻媒体记者等150余人,共同参与和见证了这一盛会。
“如何认识和把握新资本的力量?新资本将给白酒产业带来怎样的变局?未来白酒企业是做资本的整合者还是被资本整合?面对中产消费阶层快速崛起和‘白酒消费第三次浪潮’的到来,众多新名酒企业如何调整战略、抢抓机遇、实现更快发展?——成为“第二届中国‘新名酒论坛”共同关注和深入探讨的话题。
点评:资本是助推器,消费是硬道理
毫无疑问,白酒行业走向资本化已成必然趋势。新资本推动下的中产消费浪潮,将以前所未有的巨大推动力,改变整个白酒市场的未来消费和行业竞争格局。
认清形势,顺应潮流、应对变革,把握方向,围绕白酒行业发展趋势,科学制定企业未来战略,化挑战为机遇,这不仅为“新名酒”企业快速崛起指明了市场战略方向,而且对整个白酒行业做强做大、推动这一优秀民族传统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事件 9 “清香论坛”受关注,创新发展求变革
10月23日—24日,由全国清香型白酒合作组织主办,河北衡水老白干酿酒集团承办的“全国第三届清香类型白酒企业高峰论坛”在河北衡水举行。著名白酒专家沈怡方、高月明、高景炎等,来自全国13个省市51个企业的代表,8个省市酿酒协会的会长、秘书长、大专院校及新闻媒体单位代表共130多人参加了论坛。
此次论坛以“转变、提高、创新、发展”为主题研究清香类型白酒的变革,各企业之间还就实施食品安全、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和依靠科技进步、创新发展清香类白酒的经验进
行了现场交流。相互学习、互相促进、共同提高。酒行业专家综合评价,本次高峰论坛将是清香类型白酒进一步发展的良好契机和重要里程碑,标志着清香类型白酒企业合作多赢、共谋发展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对业界未来发展产生重大和深远影响。
点评:“大清香时代”离我们还有多远?
提出“转变、提高、创新、发展”的会议主题,是一种口号,也是一种思考,清香型白酒的健康与时尚以及口感的国际化,在业界和消费者领域一直受到好评,但是,清香白酒能否真正走出国门,仍是个未知数,甚至在国内也没有实现决定性的市场普及。“大清香时代离我们还有多远?”成为热门话题不足为怪,汾酒集团负责人预言,“清香型白酒与浓香、酱香‘三分天下’的历史性机遇已经到来”!这并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伴随“国酒之源、清香之祖、文化之根”汾酒“王者回归”大战略的崛起与实施,“大清香”已经开始发力。
事件 10 黄酒糟成功酿造芝麻香白酒
“2010中国吴江第八届酒乡文化旅游节”上,来自江苏苏酒集团、今世缘集团、汤沟两相和集团、梅兰春集团等企业和上海市酒类专卖局质检中心的众多评酒专家,对“古吴春”酒及其创新工艺进行了细致品鉴和深入研讨,一致认为: “古吴春”通过挖掘黄酒酿造中可利用的终端再生资源——黄酒糟,汲取大曲酱香优质白酒重要酿酒工序,特别是引入“茅台”酿造工艺中几个关键技术,采用传统技艺与现代生物科技相结合的创新思路,创立出一整套独具特色的生产体系,经固态发酵、蒸馏、长期储存后再加以精心勾兑开发出的产品,堪称是一款典型的、以芝麻香气为主体的复合型优质白酒。这一利用黄酒糟酿造复合芝麻香型优质白酒的科技创新实验,为黄、白“双国酒”价值倍增寻找到一条成功的科学途径,也为酒行业未来持续健康发展、走向“绿金经济”带来诸多启示。
点评:一项让黄、白“双国酒”价值倍增的科研硕果
这是一个酒类开启先河的大胆首创,这是一双助推酒业“绿色”发展的科技翅膀,这是一项让黄、白“双国酒”价值倍增的科研硕果。在大力倡导低碳经济、绿金经济的今天,实现经济的循环发展至关重要。对企业而言,循环发展就是从项目设计、原料选择、工艺过程、技术进步及生产管理等各个环节入手,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和重复利用水平。这既是企业长期生存和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资源集约增长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的根本途径。从这个意义上讲,利用黄酒糟酿造芝麻香型优质白酒的科研成果,无疑是遵循科学发展观、推动企业转型升级、进一步挖掘传统工艺优势、发展特色产业经济的一项重大举措,它为传统黄、白酒行业实现未来持续、健康、科学发展开辟出一片从未有过的广阔而绚烂前景。
事件11 白酒“低醉酒度”通过科技成果鉴定
2010年4月,由四川丰谷酒业和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共同承担的《生物技术在低醉酒度优质浓香型白酒生产中的应用》科研项目,顺利通过四川省科技厅鉴定并赢得与会专家一致赞誉。“低醉酒度科研项目”不仅是首次在白酒行业中建立了科学的白酒醉酒度评价动物模型,同时还首次在行业内形成了低醉酒度优质浓香型白酒质量标准和生产操作标准,以及首次在白酒行业中进行了系统的醉酒度研究及其应用。2010年6月3日,绵阳市丰谷酒业有限责任公司在成都会馆举行丰谷酒王“低醉酒度”科研项目通过省级鉴定媒体见面会,大力倡导文明、科学、健康饮酒。
点评:“低醉酒度”开创中国白酒未来
“低醉酒度”,即便把它称作白酒史上具有“颠覆性”的创新理念,或许也不为过。所以,当“丰谷”将他们的“低醉酒度”研究,形象地称之为“饮酒人体学”时,绝对值得人们“为之一振”! “低醉酒度”的研究,无疑将为中国白酒开创一个全新质量评价标准体系。今后的好酒,也许仅仅“酒体爽净、入口绵甜、回味悠长……”已不够格,更重要的还要看是否符合“低醉酒度”的质量要求、是否能给饮酒者人体生理和健康带来有益影响。从对“酒”的关注上升到对“人”的关注,“低醉酒度”无疑是一个改变行业价值观的引领性创新概念,它对白酒行业未来战略走向带来重要启示和思考。以白酒权威沈怡方先生为代表的众多白酒专家,近年来一直为“科学饮酒、健康饮酒、适量饮酒有益健康”奔走呼号。沈怡方多次强调,所谓“健康饮酒”,一是要懂得怎么饮酒,二是要饮有益健康的好酒,二者缺一不可。正如著名专家胡永松教授在鉴定这项成果时的评价:“低醉酒度”给予人体饮酒健康和人性关怀的关注,对于白酒产业的未来发展具有划时代意义!
事件12 河套开启白酒机械化生产时代
2010年,河套酒业集团上马了五原分厂万吨名优酒项目建设重点工程,这是目前国内白酒行业惟一的、真正的机械化生产车间,整个生产流程实现高度机械化,从制曲到发酵、蒸馏、调酒计算机集中测评,再到白酒罐装、包装、成品入库等所有工序,全部采取自动化衔接,实现了粮食从粉碎加工到原酒产出都不落地,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就是微机监控。有效达到了节能降耗、绿色环保标准,年产5,000吨优质清香型白酒。该项目主要是为健全河套酒的产品风格体系、拓展清香型白酒领域、酿造与国际接轨的新型白酒。
点评:机械化生产,推进白酒时尚化机械化生产,在白酒产业发展史上第一次真正解决了发酵、蒸馏等工序的脏、乱、差问题,而且它的每一道工序都在技术人员的数据监控之内,质量的可控性大大提高,彻底改变了传统白酒生产车间对从业人员的要求,摆脱了体力劳动桎梏,转而要求从业人员富有高科技水平和专业修养。“河套”这一创举,让传
统的白酒呈现出极具现代化、专业化和时尚化发展的广阔前景。
事件13永福酱酒,打破二元化格局
2010年秋季全国糖酒会上,“永福酱”酒的高调上市,引起业界强烈关注。
“永福酱”的推出,五粮液集团是慎而又慎,对此事的重视程度可谓是绷紧了五粮液集团每一位高管的神经。同时,永福酱酒启用子品牌操作法,没有直接使用“五粮液”品牌操盘,证明五粮液集团的品牌建设更为成熟:一是为了不让固有的消费者产生认知上的错误;二是一旦操作不成功也不会影响“五粮液”主品牌。这也是五粮液集团的一次战略大调整,对酱香领域的强势进攻,志在打破目前酱香酒二元化的市场格局,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
点评:抓住行业稀缺资源,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
“永福酱”的成功推出是五粮液集团成就白酒大王的关键一步。“茅台”和“郎酒”占据70%的酱香市场份额,“五粮液”永福酱香型白酒的推出,其价格在500元左右,高端在1,300元左右,恰好定位“茅台”之下和“郎酒”价格之上,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永福”酱酒打破了“茅台”、“郎酒”一统酱香的格局。从利润分析看,2009年“茅台”年产量仅约两万吨,却实现销售额约120亿元,利润高达60多亿元;而“五粮液”年销售系列酒共8.45万吨,实现销售额111亿元,而利润仅有32.45亿元,二者利润相差甚远。这也正是“五粮液”看中酱香酒市场发展空间而进军酱香酒领域的动力。
“五粮液”永福酱酒的成功推出,不但打破了酱香酒固有的行业格局,也寻找到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了白酒大王“五粮液”的发展步伐。
事件 14 汾酒全面发力,演绎王者回归
2010年,“汾酒”经过新班子的组建,企业整体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全年销售突破50亿元,比去年净增14亿之多。汾酒集团一系列活动的举办更是引发业界强烈关注。首先是“汾酒唯一荣获巴拿马甲等大奖95周年纪念大会”在人民大会堂的成功召开,昭示了白酒企业必须彰显诚信、正本清源的态度;二是通过公开拍卖募集了3,076万元的公益基金,其中一瓶国藏汾酒最高拍到209万元,打破了先前白酒的拍卖记录,与此同时成立了汾酒公益基金会;三是在重庆协办了国际安全食品博览会,企业荣膺“最具安全感食品企业”殊荣,获得“山西省工业转型发展百强潜力企业”称号。
更值得一提的是,“汾酒”的孪生姐妹“竹叶青”,高调推出的国酿、精酿、特酿3款产品直指中高端,在品牌诉求上独树一帜地提出“植物养生”概念,完全打破了目前保健酒市面上以中低档价位为主和以“动物保健”为品牌诉求的特点,力争2015年突破15亿元,成为重点区域市场的养生酒品类第一品牌,引发业界强烈关注。
点评:汾酒彰显老名酒品牌力量
“汾酒”、“竹叶青”作为中国名牌,2010年两姐妹成功发力,演绎着“王者回归”的品牌大戏,让业界直观见证了品牌的力量,呈现了“汾酒”这个老名牌的张力,“国酒之源、清香之祖、文化之根”的品牌文化战略极大提升了企业形象与品牌美誉度。
“竹叶青植物养生”概念的提出将改写整个保健养生酒行业南重北轻、名酒企业作为不大的格局,将中国保健酒品牌过去的中低档发展路线直接推向中高档竞争层面。
尾声
合力之下的白酒格局
本刊记者 欧阳瑾
2010年,在竞争加剧的白酒市场上呈现一个行业现象:中高端酒企强悍的定价能力与成本转嫁能力,成为公司控制毛利率稳步上升点铁成金的魔杖。“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等名酒企业占据了行业制高点,以其压倒性的优势覆盖高端白酒的大部分市场。行业的品牌集中度日趋攀升,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落差愈加凸显。
白酒行业在政策、资本、品牌、人物、思想等多方面的力量集合之下,推动了白酒的又一轮发展。2010年白酒行业发展迅猛,企业为获得更大投资收益,在生产规模和产品质量上不断提升。随着我国国际影响力的增强,白酒业被认为是未来最有可能成就国际品牌的土壤。白酒营销人士及专家学者关于行业的思考和研究从来没有停止,业外资本与境外资本的介入将使白酒业未来竞争格局更加复杂多变。
从产业地位看,传统白酒是食品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的重要税收来源。近几年的快速扩张发展已趋于稳定,未来波动最大的将是企业的内部调整,品牌的修炼提升。产能总量大体不变,产值大幅攀升,销售收入与税收增加,基建投入持续增长,将是产业业态的真实写照。
从板块变化看,白酒的地域优势正在转变成品牌优势,逐渐成为地方支柱产业。川酒人多势众,品质品牌稳定,市场认可与消费认知度高,依旧是白酒的中流砥柱。尤其“五粮液”、“泸州老窖”、“郎酒”的大手笔运营,在业界震动很大,“风景这边独好”将会继续传承。
黔酒板块气定神闲,“茅台”以无可置疑的业绩和影响力,坐实了国酒行业领袖的头把交椅,夯实了地方经济的基石,把黔酒板块的资源优势发挥到了极致。从其年终的经销商大会上看,稳健超脱,舍我其谁,将是“茅台”未来发展定位的风向标。
苏酒板块高歌猛进,一反谦谦君子温文尔雅的常态,积极主动,枕戈衔枚,攻城掠地,进取心非常强烈。“洋河”在市场上推行广度与深度结合,品牌与网络纲举目张,左右纵横的气势有如赵云入阵关公下马。“今世缘”逆市破局,一飞冲天任我行,把江苏高端白酒做出了规模,做出了样板,成为行业中的一道闪电,令人振聋发聩。“两相和”避实就虚,韬光养晦,躬耕区域,在强势品牌的空隙中划地为池,据楼为城,拓展与巩固了自己的核心市场。三大看点,发人深省,苏酒独有的产品特性,正在价值最大化。
鲁酒板块异军崛起,在芝麻香领袖景芝酒业的带动下打破沉寂,把芝麻香做得风生水起。“景芝”、“扳倒井”、“泰山”、“孔府家”等品牌,日趋为人所知、被人所选,市场业绩攀升看好。关于香型之辨,尽管同城相争,兄弟纠结,但对产业的拉动,对行业的贡献,是个不可忽略的功绩。多年来缺乏阵营的鲁酒,经过时间的沉淀,雄风已在双肩掠空,让人看到了厚积薄发的英姿。
豫酒板块集体复苏,“宋河”、“宝丰”、“仰韶”、“杜康”、“张弓”均开发出提升品牌形象的高端系列酒,一洗豫酒低档平民的大路货色彩,跳出了河南人不喝河南酒的
怪圈,焕发出白酒大省厚实凝重的格局之美。集体抱团、共谋发展的意识空前浓郁,外省品牌进驻河南市场的阻力越来越大,对繁荣地方品牌、振兴本地经济十分有益。
皖酒板块低迷攀升共存,“口子窖”品牌老化后劲不足的弱点,导致市场支撑力衰竭,缺乏加油站的产品力低迷不振,但是“瘦死骆驼比马大”的气势依然坚强。“古井”、“皖酒王”、“迎驾”、“高炉家”攻守有得,市场品牌也有建树,板块优势尚在,廉颇不会挂刀。
晋酒板块自成一体,独树一帜,突破五十个亿的汾酒集团,去年可谓动作连连,品牌力与市场力全面发力,令整个行业为之侧目。在山西,“汾酒”和“竹叶青”的地位是不可撼动的,其“大清香”战略的推进,更是对行业发展的一大贡献。
中南华南板块蓄势上升,湖北“稻花香”、“枝江”、“白云边”成为白酒二线品牌上升最快的集团军;江西“四特”在高端品牌“东方韵”的拉动下攻势凌厉;广东佛山“百年糊涂”横刀立马区域成王;湖南华泽借“湘窖”联动拓市收效卓然;点面相间的格局,打破了中南华南板块的沉寂,成为未来市场不可忽略的行业视点。
此外,河北的“衡水老白干”、“板城烧锅”,北京的“红星”、“牛栏山”,辽宁的“老龙口”,黑龙江的“三得利”,陕西的“西凤”,内蒙的“河套王”,新疆的“伊力特”,在去年都有不俗的市场表现,引发地方与行业的极大关注。
从宏观格局看,由于行业品牌集中度日趋提高,资本进入一线品牌已无空间,二线品牌成为首选,三线品牌则正被个体资本看好。区域品牌由于成长空间大、灵活性强、具备一定实力,加之地方政府的扶持以及地缘因素,这个群体的崛起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但区域品牌的走向,必须解决品牌升级、团队构建、机制转换与营销协同的问题,才能让未来更大的扩张成为可能。
战略的务实,品牌的回归,应当成为一个成熟行业的标志。回归平实,回归行业本质,不要为创新而创新,要立足最直接、最有效的东西,避免集体浮躁。有修为的武功,克敌制胜,不是眼花缭乱的套路,而是出手有得的一招半式。在平面构图的点阵组合中,两点之间,直线最短。从营销学的角度解析,你会发现,顾客距离产品,往往不是直接灌输最好,而是迂回引导最合适。因为人的需求,除了生存的需要,还有情感的诉求,而打动顾客,支配购买欲的,通常都是后者。
在消费趋于多元化的客观现实中,单个企业试图全方位覆盖市场的可能性越来越小,市场细分将是考验企业营销力的试金石。为了应对未来市场竞争以及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企业必须将战略作为管理的平台工具化,着力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虽然战略解决了方向的问题,但战略不是一成不变的东西,要根据不同竞争阶段灵活转化,才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而不是祭天香和捆仙索。
人在行里,酒在局中。对饮还是博弈?虽然“谋事在人”,也还要看“造化天成”。
上一条:
谁是真正的管理者
下一条:
第三只眼审读行业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