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在所有人眼中应该都是褒义的,可我一直不敢苟同。最近十年来,我越发坚定了我的认识,我觉得,建设最多是一个中性词,关键是要看你如何面对建设,如何处理建设的内含。从目前来看,我更愿意将建设与破坏相关联。
我写这一段文字的用心只是要让大家认识到,不是你说你在搞建设,就可以让世人认为你是在造福人类,你就可以得到理解、得到同情,你就可以心安理得地进行你的建设。我是希望有更多的人逐渐地转变观念,从今以后,一听说在搞建设,就能够立即与破坏相关联,这样世人会立即警惕,是不是又可能要出现破坏了?如果我们社会能够成功地将建设与破坏关联起来,我们的社会就会有更美好的未来。我们也会看到,长期来将建设与美好关联并没有给我们带来美好,如果我们转变一下观念,见到建设就关联到破坏,美好就会更好地来到。
生活中,作为建设者,自己将建设与美好关联起来的处处可见,但是自己将建设与破坏关联起来的不多见。我所找到的也可能只有一个例子,这就是我们在进行青藏线建设时,我们建设者将建设与破坏关联了,我们认识到建设了青藏线会破坏藏羚羊的迁移,正因为认识到了可能由此发生的破坏,所以最后的结果走向了美好。我们再看自认为美好的建设。我们北京,这三十多年来可以说都是一个大工地,我们一直在建设,我们总认为我们做的是美好的事,结果我们美好了吗?我们电视镜-全球品牌网-头确实可以看到美好的局部,但我们放眼全局,美好了吗?如果我们一开始就自己认识到这是破坏,今天又会怎么样呢?
我们来看一个局部的小案例。金和软件2004年搬到中关村上地软件园区的时候,是一个建设的结局,当然我不知道这个建设的过程造成了多少破坏,但,就结局而言,在这个时点上,我见到的是美好的。可是,这个美好的、暂时的结局,很快会被新的建设打破。园区不断有新的建设,虽然会打出要人们理解的标语,可是,这是从美好的角度上来打的,是希望大家能够以“美好的未来”换取对“目前破坏的谅解”。单说这好好的马路,立即给运土车来个天女散花,从此尘土飞扬。漂亮的玻璃窗,干净的车子,铮亮的皮鞋失去了本色。都说,北京风尘多,你要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完全是我们自己此起彼伏的建设带来的。
建设者们,转变一下观念吧,让我们首先把自己归入破坏者的行列,我们才会走向真正的、全面的美好。
上一条: 在职场“混”得八面玲珑
下一条: 烧开一壶水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