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活动从认识自己开始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孙子兵法》



  所有的管理问题都是管理者的问题。



  ——佚名



  知彼易,知己难。人们认识一件事物或一个人物,越是与自己距离远、关系小,则越理性,越容易了解清楚;越是与自己关系密切、距离越近则越看不清楚,难以排除感情因素的干扰。因此,如果那个做到客观理性地认识你自己,也就更容易客观地了解对象和环境,也就越容易取得成功,认识了自己,了解了自己的问题,找到了解决自己问题的办法,也就找到了解决管理问题的钥匙。



  什么是“知己”?如何“知己”?



  这里的“知己”是动宾结构,省略了主语“己”,完整的句子是“己知己”,简单的意思就是“自己认识自己”。



  那么,前一个自己是谁(什么)?后一个自己又是谁(什么)?这里的自己做主语又做宾语,也就是既是主体又是客体,也就是可以将自己分离出两个不同的东西来,为了给这两个不同的东西分别命名以示区分,前一个自己命名为“人”,后一个自己命名为“动物”,人是主体,有自我意识,能够认知,做主语;动物是客体,是认识的对象,做宾语。于是“自己认识自己”的问题就成为了“人认识动物”的问题,要弄清楚“人认识动物”的问题也就是先弄清楚设么是“人”,什么是动物,人与动物到底有什么本质区别的问题,以及人如何才能认识、用什么方法认识、认识的结果如何检验等一系列问题。



  首先谈一下人与动物区别的问题。



  人是一种动物没有争议,问题在于人是一种“什么”动物,曾经最为流行的是“人是会制造和使用工具的动物”。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必须是人有而动物没有的东西,形成二者不同的东西才是本质的区别,而不能是数量多少和程度高低的区别,因为这些都是量的区别而不是质的区别。沃尔夫冈·库勒(WolfgangKohler)在《类人猿的心里》报告中通过研究已经证明了动物也能制造和使用工具,因此,制造和使用工具也就不能成为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



  莱斯利·怀特在《文化科学》一书中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人是会制造和使用符号的动物”,将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界定为能否制造和使用符号,也就是“是否具有文化”是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这个观点目前已被广泛接受,似乎还没有人提出有说服力的异议,已经形成的共识是将“文化”作为“人”的代名词,“文化”也就是“人化”。



  这里为什么要将“文化”作为人的代名词呢?因为“人”这个概念里包含有“动物”的内容,使用“人”这个概念无法将人所具有而动物不具有的东西区分开来,使用“文化”这个概念就可以将人与动物区分开来,即“文化”是不含有动物内容的,这样我们就可以将“人”严格地区分为“文化人”和“动物人”两个东西,而“人认识动物”的问题也就转换成“文化人认识动物人的问题”。(参见韩民青《人类的本质:动物+文化》)


上一条: 整体管理之路在何方?

下一条: 管理者科学决策的七大步骤

更多>>

推荐阅读

更多>>

推荐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