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品牌就像谈恋爱

决定从事品牌策划工作正因为喜欢,品牌这个东西没有很多基础性的定论,我们想要做的就是为了让陌生人成为顾客,让顾客成为老顾客。

很多人说的广告费的80%浪费了,但不知道浪费在哪。很多人说品牌策划需要系统性的研究需要不断完善理论,并逐一深入探讨广告,公关,营销策略,商业模式,终端陈列,渠道策略等等。而我,认为品牌的塑造就像是一场恋爱,谈的好恋爱的人一定能对品牌有更深刻的了解。

做品牌就像谈恋爱,首先品牌对我们来说就不是一个结果而是一个过程。不同的时间上同一个品牌都有不同的模样,大品牌之初是个小品牌、新品牌之初只是个商标、成熟的品牌或许几年之后就走向品牌周期的末端,所以,我反对将品牌定义成商品的溢出价值。因为品牌是动态的,就像恋爱,没人可以保证恋爱发展下去一定会是个好的结果。

做品牌就像谈恋爱,付出的时候不要总想着立刻就得到回报。好的爱情需要时间去积累,这样,当他成熟的时候才更显内涵(当然我也不赞成爱情长跑)。我的理论是,付出就要让对方看见,但是索取回报的意图决不能显露出(指的是塑造品牌,不包括急功近利的商业模式)。

做品牌就像谈恋爱,人们都从失败中总结成功的要素与规律,但是,当我们得到越多规律的同时,我们失去了对她真正的了解与相应的激情。爱情是神秘的,爱情专家也只能给你相对积极的建议,就像品牌,太多的理论都是相对的,行业不同,市场不同,环境不同,政策不同,模式不同,老板的性格不同,所以当我们吸取成功规律的时候,请把创建之初的激情留存。智慧的人无法永远保持感性,但请不要完全变得理性。

做品牌就像谈恋爱,有时候傻傻的更显真诚。早上等地铁时看到2块平面广告,一块是久久鸭,画面以红色为主,一下子吸引了我的眼球,细看画面,中间很大的广告语:看球还得啃久久鸭。背景画面是一个穿着球衣的球迷正在边啃久久鸭边看球。看完这则广告让我挺想讽刺下他们,世界杯都过了1个月了,这块平面也不知道换一下,市场部实在太马虎,再想,看球和吃久久鸭也没什么关联,给我一种强搬硬套拉关系的味道。心中一直想着反驳这则广告,诉求啊,画面的创意啊,投放的时间等等。突然之间,我发现在长达5分多钟的时间里,我的脑子里一直都是这则广告的画面与对他的思考,哇,我记住了这则广告,每天看无数的广告信息,但对这则那么多批判性思考的广告却记忆的最深。我第一个想到的是广告策略中提到诉求要精准,投放要谨慎,坏的广告将会破坏品牌的形象。我想这则广告有那么多被我批判的地方,而久久鸭在我心中的形象没有提升也没有降低,唯一发生的是我记住了他,并且脑海中一直无法消除对他的思考。想到这里我又顺便看了另一块广告,某奶粉,标准的功能性诉求,简单大气的画面,吸引人的广告语,普普通通,淹没在无数雷同的画面中去。做品牌不用太过精明,更加不要有太多的规矩,为对方着想的时候不要有太多的束搏,你要做的就是正面你的消费者,主动的沟通。品牌形象的提升指的不是品牌广告有多美,因为美的东西是你的,和消费者无关;品牌形象的破坏,不会因为你的广告有多烂,只会因为你伤害了消费者。广告就是要让看的人记住,勾起兴趣,引起共鸣,产生消费。

爱情是神秘的,当你学习了很多爱情秘籍之后,会发现在现实中都很难用上。品牌也是如此,从一开始你就是单相思,用什么去打动你的消费者,用什么去踢开你的竞争对手,有太多的方法,把他当成你的爱情去思考,总会发现只属于你秘籍。

上一条: 营销天敌品牌鸿沟

下一条: 品牌战略缺失导致中国几乎没有强势品牌

更多>>

推荐阅读

更多>>

推荐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