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外生活的二十年里,我得到了许多人的帮助,有缘和很多有德性的人结识。 长期的海外生活,使我体会到了什么是真正的爱和包容,让我学会了尊重和感谢。这是我致力于礼仪教育的出发点。 仪是礼的形式表现 礼仪是心灵的写照 没有真心的话谈不上礼仪
一直以来, 在我与喜爱中国的外国友人的交谈中,总是听到以下的感叹:“中国人的确是很优秀啊,很多人能讲流利的英语,如饥似渴地吸收知识,具备旺盛的挑战精神。但可惜的是,一部分有钱人和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却缺乏教养,在为人处事上缺乏最基本的礼仪规范,例如,做错事不道歉,随便迟到,无视红绿灯,弄脏洗手间,缺乏诚信, 只是考虑到自己,不尊重他人,不会感谢等等。
每当我听到这种千篇一律的抱怨时,总是想维护自己的同胞,但很遗憾的是这评价不能不说是个事实。
人,是不能一个人而生活的。是与家人、朋友和周围的人们相互依存的。假如只是考虑到自己的话,那就没有了规则,社会秩序也因此会产生混乱。
人与人之间为了相互能够和谐地相处,至少有必要遵守一种最低限度的约定,这就是礼仪。
礼的本义是尊敬、感谢。孔子曰『礼者、敬人也』。尊重自我,尊重他人,尊重和感谢社会及自然。
自我尊重的前提是保持自我行为的端正。尊重他人的前提是尊重差异,以礼待人。
尊重社会是指我们受到了社会和大自然的恩惠,所以应有公德心,遵守社会秩序,保护环境、怀着对大自然的感谢之心而生活。
孔子曰『不学礼、无以立』,无论时代怎么变化,礼仪的必要性是不会改变的。一个人无论教育程度多高,要是欠缺教养的话,就不能被周围所尊重。
男性,用英语表示为绅士,也就是指有礼仪、亲切的男士。
女性的话,假如秀色可人,身材高挑,但言语粗俗,动作粗鲁的话,有谁还会认为她漂亮呢?
若要想真正的持久的拥有美丽和魅力,光是注意化妆和打扮等外在的功夫是远远不够的,要内外兼修,有一颗爱心去包容他人,提升自己的品格,净化自己的心灵,以礼待人,心存感激。
其实,礼仪并不是西方国家的产物,中国是世界最古老的礼仪大国。《四书五经》是得到公认的经典著作。《礼经》就是五经之一,它记录了远在奴隶社会的周朝时期的各种礼仪标准、朝拜形式、日常起居的做法。孔子对此书非常喜欢,孔子为此讲“不学礼,无以立。” 把该书当成处世做人的标准。
但是,近年来,我们过于学西方的模式,反传统, 很多人认为只要毕业于名牌大学,考上英语八级,具备专业知识,就能出人头地,教养与教育没有关联,所以不重视礼仪。一些企业短期看来业绩增长,但由于员工欠缺礼仪,缺乏诚信,道德意识淡薄,所以不被社会及同行所尊重,不讲礼仪最终会成为他们发展的瓶颈。
大凡国际化的企业,对于礼仪都有高标准的要求,都把礼仪作为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在对员工进行面试时,会把对方的礼仪程度作为录取与否的重要标志,在决定升迁时,也会把礼仪程度作为考核的标准。
礼仪是你在心里为对方所想而表现出来的行为,是心灵的镜子。
不站在对方角度上着想的人不会有正确的礼仪,也不会受他人尊敬,最终会被社会所排除。
没有真心是谈不上礼仪的。无论用多么华丽的词汇,多么标准的礼仪作法,但假如没有一颗爱的心,你所模仿的礼仪是不能传递到对方的心里去的。
礼仪不是形式,关键是要有一颗尊重和感谢他人的心。
心,不通过言行举止是难以表达的
礼仪,需要人们把自己的爱和感谢用具体的形式表现出来。假如一个人只是把爱的心隐藏在心里而永远不用行动表现出来的话,那周围的人是不会感觉到的。我们中国人一般都不会像西方人那样时常把爱挂在嘴上,这固然有文化,传统的差异,但把自己的爱表达出来,把自己的感谢之情用具体的语言和行动表达出来,看到对方的优点真诚地赞扬别人,这一些行动并不和我们国家的优良传统相矛盾。希望大家能从今天起把你对家人的爱,同事的爱,朋友的爱,大自然的爱用言行举止表现出来。
随着中国国际化逐渐地走向轨道,能够预测到从“HARD中国(硬件建设中国)”过度到“HEART中国(用心构筑中国)”的时代,已经来临。未来已经发生!
大家从现在起,还有一段很长的人生路要走。要走什么路,做什么人,完全取决于你自己。学礼仪,能提升你的品格,净化你的灵魂。
对人,以礼相待,对自然要心存感激。那么美丽,丰富的人生就是属于你的!
从现在起,让我们一起来知礼、学礼、守礼!
我们在重视教育,技能的同时开始重视教养!
让我们从自己做起,共同为提升国民素质尽一点力!
让我们做一个在世界上受人尊重的中国人!
上一条: 教育公平不只是遥远的理想
下一条: 礼仪背后有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