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解职场四元方程

求解职场四元方程

作者:景素奇 





我在大学毕业后,也是从基层到中层再到高层最后创业,经历了职场的多年历练。回首职场,我与数以千计的打工者有过合作,与数以百计的经理人有过交往,而七年来担任的猎头公司老板职务不仅使我日益练就了一双猎眼,更重要的是领悟到了职场成长的多元方程以及函数关系。值此2010年的开篇之作,把我理解的方程求解与函数关系借《中外管理》告知广大读者,只希望给职场人一些借鉴。







为什么越拼越失败?



人人都渴望成功,然而成功距离大多数人却相当遥远,而且随着年龄增长越来越远。太多的人,一生都在艰苦卓绝地奋斗,坚韧不拔地拼搏,努力而劳碌地向着失败奔跑;用心血和汗水,铺就一条失败之路。



这是为什么?



因为,对大多数人来说,追求成功只是他们的一种主观想法,而没有具体做法,或有行动却是错误的行动,虽然主观上渴望出人头地,但每天的言行举止都是为失败而准备的。



这是创业的时代,满世界都在说创业,人人都想创业当老板。许多职场人前赴后继,然而能够创业成功者寥若晨星。这又是为什么?



人生的成功就是事业的成功。事业的成功就是职场的成功。无论你是当官、做学问、打工创业都是职业,都是在职场中游走搏杀。离开职场谈成功都是缘木求鱼。



职场中充斥着太多成功励志书,太多的过来和还没有过来的人,抑或相对成功者或失败者都在告诉你人生成功的法宝、职场成功的秘诀。其实,这些法宝和秘诀,绝大多数都是站在职场普通人或说是不成功者,进一步说是期盼成功者的角度,完全是个自以为是的奋斗,是被管理者的一厢情愿,是老鼠渴望猫再呆笨一些以求得自己一时的安全——这就是为什么美国动画片《猫和老鼠》如此风靡全球的原因。但这是不现实的。







你做到了职场方程的哪一元?



那么职场人该如何做成功的修炼?职场人除了从自己的角度看职场外,还应有以下四个方面,姑且称为职场方程的四元。



第一元,从组织的角度看职场。组织有组织行为,站在组织的角度,看初入职场者如何应对挑战?如何迈上职业的峰巅?



第二元,是从管理者的角度看职场。作为职场人最需要知道的,不是自己想怎么干,而是管理者想让你怎么干。站在管理者的视角来看职场,职场人会大有收获。



第三元,是站在老板的角度看职场。尤其要站在老板的角度看职场高级经理人该如何执业。很多职场人都认为老板做得不够好,老板有千般的不是,但换个角度,老板是怎么想的?他怎么做的?他想让你怎么做?这对职场人尤其是高级职业经理人大有参照作用。



第四元,是站在第三方的角度看职场。即组织以外中立的角度,而这个角度又和你职场密切相关,比如:猎眼看职场——深度、广角、独特的专业视野——审视职场人向左还是向右,向前还是向后。职场是立体的球,不管怎么转,都是在球体上,距地心等长。



一花一世界,从每个角度都能看到整个职场,但所有的角度综合起来才能看到立体的职场。如果仅从被管理者的角度看问题,没有从其他四元角度看,是不可能列出职场方程的,也就根本不需要求解,只能是平庸下去。如果能从组织的角度去看问题,求解了组织行为的一元,就会认同组织,同时也会被组织认同,就能成为组织的核心骨干。同理,求解了管理者角度,就有可能成长为管理者。求解了老板的角度,就有可能蜕变为老板——不然即便你风风火火地创业当老板,其实也并不是老板。而求解了第三方一元,就能够进退有度,潇洒走职场。







你是否犯下了



如下错误?



很多职场人,尤其是年轻人太渴望成功了,一毕业就急于展示自己,认为自己才华横溢,能量无限,其实不知道职场有三期,即:职场学习期,大概五年左右;职场成长期,也大概五年左右;然后才是职场的发挥期。如果前两期准备不足,没有积累,真到了发挥期的年龄,反而没有任何能量可发挥了,只能是把自己从职场中“挥发”掉,落得白等闲,荒废了职场前十年,空悲切!



作为职场的基层人士,应该认识到的最基本一点,就是:机会都是给“老实人”准备的,陷阱都是给“聪明人”预设好的。聪明人认为自己够聪明,最终却都跳进了职场陷阱。而悲哀的是,很多陷阱都是自己挖掘开发的,在自己没有跳进去前还充满着期待。只有当自己跳进去时,才开始自嘲挖掘前的匠心独运、挖掘过程中的执着勤奋。



职场当中太多的人,尤其经理人习惯于标榜自己忠心可鉴、正确无比,却不知道自己已违犯了简单的职场规则。天天发牢骚、谈问题、提建议,口口声声为老板好,为企业着想,殊不知,发现问题是普通人都能做到的。而提出问题也只是勇者。如能贡献出解决问题切实可行的办法才是能力,是有智慧的英雄。做忠臣容易,有好的主观愿望就够了;但做良臣难,需要超人的智慧,需要的是道与魔的非常较量,是与病毒同流而不合污。



一些高级经理人总说老板插手自己的事务,可究竟是老板插你的手,还是你插老板的手?更有直放狂言者:“老板请我来,就应该听我的,不然花钱请我来干嘛?”这些看似正确的话,是经不起推敲的。老板花钱请个爷,天底下哪有这样的道理?记住:老板首先是人,其次才是老板,但绝不是圣人。



无论是基层的职场人,还是高层的经理人,很多都希望了解更多的职场潜规则,以求取职场成功,却忘记了职场基本法则。人间正道是沧桑,付出才有收获,不要试图寻找旁门左道,如果有这种想法,那我可以告诉你,你只能顺着偏门走下去,很难进入正厅。







你抓住了职场成功的几个变量?



一、时间。尽管与成功相关的函数变量有很多,但其中最基本的变量就是时间。时间就是成功的正相关函数。我曾讲过多年的一堂课就是《人生成功200天》,人一生正常用于工作的净有效时间就是200天,这还是在不迟到、不早退,不请假、不旷工的前提下。因而一个人要想成功,除了正常的200天以外,就是八小时以外做了多少小时功课,累加起来能否使自己工作的净时间达到400天、600天、800天,甚至1000天呢?有几人能做到这一点呢?但谁做到了谁就找到了成功的方法。



成功就是有效时间的积累!创业老板都是像疯子一样干活。这是一般打工者很难做到的。如果哪位打工者像老板一样勤奋、敬业,而且不计较加班费得失,那么这位打工者是在为两个老板工作,除了给他发工资的那个老板外,还有一个老板,就是他自己。



二、秉性。成功的第二个变量就是适合自己秉性的工作。秉就是禀赋,性就是性格,这些都是与生俱来的。人可以修身养性,但不能改身造性。人只有找到适合自己秉性的工作,才能有最大的人生绩效。有人讲过,这世界上99%以上的人都干着不适合自己的工作。干适合自己的工作,是人生的幸事,也是职场的奢侈需求。因为寻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并且持续地干下去,有太多的干扰电波。



三、文化。职场成功的第三个变量就是文化。文化分大文化和小文化,大文化就是指人活着的目标,小文化是指为活着的目标养成的日常行为习惯。我见过很多人有丰富的知识、有很高的学历,就是没有文化。这些有知识而没有文化的人,不知道为什么而活在这个世界上。在这高速转型的时代,价值观混乱的人比比皆是。他们漫无目的地活着,没有任何目标,既没有长期的,也没有短期的,只是活着。还有一部分人,虽然有活着的目标,但是他的日常行为习惯和这个目标不一致,甚至相反,这叫有想法而没有方法,职业目标也实现不了。比如:有的人有着很远大的职业人生目标,但日常行为却是高度自私和狭隘的。大文化和小文化冲突的人,也属于没有文化的人。



四、与时代的和谐度。职场成功的第四个变量,就是与时代和谐的程度。很多的职场人之所以不成功,其根本原因就是与时代和谐不起来,甚至与时代背道而驰。他们由于从小到大受的都是正统革命教育,思想深处有着很深的斗争哲学痕迹。但时过境迁,今天革命成功已经60多年了,还拿着革命年代的思想武器来与现实作斗争,搞得他人不舒服,自己也不舒服,组织不和谐。要知道这是和平建设年代,主旋律就是建设和谐社会,自己还和谐不起来,与建设和谐社会作斗争,这种人在职场能够成功吗?我写过一篇文章题目是《千万年薪老总的品质》,在当今能挣千万年薪的老总们(这里指市场化的老总,国企老总是干部)之所以挣千万年薪,自有千万年薪的价值,让人舒服的程度就是一个衡量指标。这就是长期职场修炼的结果。在职场上行走,几乎每天都会遇到不如意的事情,面对不顺心的事怎么办?大吵大闹、摔摔打打、使坏报复都不是办法。环境你改变不了,他人你改变不了,惟一能改变的就是你自己。所以面对不如意的事情,只能是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先让自己的心平静下来,才能解决问题。要让别人舒服的同时,也让自己舒服;自己舒服的同时,也要考虑到让别人舒服。自己和别人同时舒服了,等于为构建和谐社会做了大贡献,社会自然会对你有丰厚的回报。所以千万年薪就是老总贡献社会后的当然回报。



五、运气。职场成功的第五个变量叫运气。一谈到运气往往就有人把它和宿命论扯在一起,这是无知。运气是什么?运气就是人们自身不可把握的,却同样对事情运行起作用的要素。人类发展到今天,对自身的认知和社会的认知,以及自然界的认知都是非常有限的,未认知的东西还有很多。可它却同样起作用。



职场完全可以成功,而且可以成大功,重要的是看求解了成功方程中的几元,关键的是看能否把握住成功的基本变量关系。



(本文作者系北京腾驹达猎头公司董事长。E-mail:jingsuqi@timehr.com)



责任编辑:化 石

上一条: 面对“徐亮”,你会怎么办?

下一条: 谷歌你真的要离开吗?你敢用我来蚕食百度吗?

更多>>

推荐阅读

更多>>

推荐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