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世亚太:教你念好“融资经”
作者:诸葛晓岚
充斥着骗局和谎言的华尔街没有想到,远在大洋彼岸的中国,有一家企业正在有条不紊地履行着自己对在金融海啸中倒下的美国国际集团(下称AIG)的诺言。
2007年,安世亚太因为AIG1500万美元的创业投资而声名鹊起。随即风云突变,2008年在金融海啸来临之际,AIG率先病危,被美国政府收归国有。此时所有人都不看好安世亚太的未来:资方倒闭、环境恶化、金融海啸愈演愈烈,这些消息对于一家刚刚进入上升通道的纯技术性仿真软件企业,无疑是灭顶之灾。
然而安世亚太创造了一个不小的奇迹。
两年之后,2009年4月,这家不被看好的企业又成功地引来了霸菱亚洲4200万美元的私募投资,这是至今为止中国软件行业内最大的一笔私募投资。并且,在企业未来的战略规划中,多出了“上市”、“并购扩张”等惹眼的字样。
两次打动苛刻的投资者,安世亚太一定有自己的诀窍。
进退之间
AIG的进退是个不可回避的话题。
两年前,正是借助其1500万美元的创业投资,安世亚太进入了自己的快速上升通道。“AIG的进入是战略需求,每一笔资金都用在了规划的地方,这是我们的战略决定的。” 安世亚太董事长张国明如是说。
按照常规的发展路线,在投资被充分利用之后,投资者可以拿到自己应得的回报,进而选择退出或者继续投资,安世亚太也会在这期间借助资本的力量,实现自身的提升。
但事情偏偏出了问题。突如其来的金融海啸让AIG的中国战略嘎然而止,那些受惠于其创业投资的企业一时间没有了目标和方向——未来在哪里?完全摸不着头脑。
张国明对《中外管理》表示:资方的问题并不能左右企业的未来,“我们按照战略和协议完成我们的工作,做我们的事情,仅此而已”。
中国企业中难得一见如此的冷静与稳健,以不变应万变。正是对于自身战略部署的坚持,让安世亚太走过了这道坎,不仅没有受到牵连,反而按照既定协议,按部就班地给予投资者回报。
霸菱亚洲的理由
霸菱亚洲也正是看上了这一点。安世亚太投融资副总裁侯学理告诉《中外管理》:之所以与霸菱亚洲达成合作协议,除了双方的认同之外,对方对安世亚太战略执行能力的认可功不可没。“所有的私募都可以看到,即便AIG出了问题,我们给予对方的回报,没有任何变动,这是一种信用”。安世亚太二次融资的意义在于,用同样的品质和战略,打动不同的投资者;这其中,企业战略的坚持至关重要。
对于是什么打动了自己,两年前的AIG和今天霸菱亚洲对《中外管理》的反馈惊人地一致:“具有广阔前景的行业以及优秀的创业团队。”唯一的差别在于,霸菱亚洲在投资理由中添加了一条:“自主研发软件驱动企业效益。”而这,却正是两年前AIG投资的主要成果。
但是所有这些,都应该是商学院教科书的内容。
一个优秀的团队与一个战略性的进军有发展前景的行业,是每个企业都必须考虑的事情——换而言之,这是可以复制的。但却并不是所有拥有优秀团队和占据行业有利位置的企业,都能够获得私募的青睐。抛开这些照本宣科的内容,哪些因素是安世亚太打动投资者的秘诀?
责任编辑:化 石
上一条: 不差钱,很“开心”
下一条: 集群优势成就中小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