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主义与微表情心理学
行为主义与微表情心理学详细内容
行为主义与微表情心理学
行为主义与微表情心理学
上篇:直面自己——行为主义心理学
一、经典性条件反射
经典性条件反射是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首先发现的,他利用条件反射的方法对人和动物的高级神经活动作了许多研究,他的条件反射学说被公认为是发现人和动物学习各种行为的最基本的生理机制理论,华生也做了相关实验研究人类的行为。
(一)巴甫洛夫经典实验及其理论观点
1、基本实验
反射,即是一种对特定刺激自动发生的反应,不需要意识控制或学习
存在两种类型的反射即条件反射和无条件反射两种
巴甫洛夫提出了强化和消退、泛化和分化概念
人类的许多复杂行为,仅有条件反射是形成不了的,也就是说,有机体可以在已有的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建立更新的、更复杂的条件反射
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学说可以解释和说明人类的许多行为
(二)华生的恐惧实验及其理论观点
华生指出,情绪反应是我们对环境中某种特定刺激的条件反射,也就是说,人的情绪反应是习得的,他相信所有人类行为都是学习和条件反射的产物,正如他在1913年的著名研究报告中宣称的:“给我12名健全的婴儿和我可用以培育他们的特殊世界,我就可以保证,对随机选出的任何一名婴儿,我都可以把他训练成为我所选定的任何类型的特殊人物,如医生、律师、艺术家、商界领袖、乞丐或小偷等。”
(1)华生在这个实验研究中得出人类的所有行为都是源于学习和条件反射的,同时证实了人们的行为来自无意识这一论断是错误的。
(2)在这个实验中,华生还提到,一个弗洛伊德主义者会把吸吮拇指当作追求快乐的本能表现。然而,华生却认为,假如艾尔波特在他感到恐惧时吸吮拇指,并且拇指一放到嘴里就感到不害怕了,这种吸拇指的行为是一种阻碍恐惧产生的条件反射。
(3)华生及其助手后来又想到艾尔波特会不会对其他类似的白色物体发生恐惧反应,于是又做了相关的实验,研究证实了这一猜想,由此就再次验证了对恐惧的泛化问题。华生等人做的恐惧实验,原计划在后期要给小艾尔波特矫正以消除他的恐惧行为,但由于艾尔波特转院而没有做成。该实验严重违反了伦理道德,但是也留给我们一笔巨大的财富——情绪行为可以通过简单的刺激-反应手段成为条件反应。
二、操作性条件反射
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体系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以后,在心理治疗中,贡献较为突出、体系较为完整的是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
1.斯金纳的理论用一句简单的话来说就是:在任何特定的情境下,你的行为都很可能伴随着某种结果
2.斯金纳对强化和惩罚又作了更为详尽的论述:强化是指在强化物的作用下,行为的加强。强化有正性强化和负性强化,它们都会增加这种行为在将来出现的可能性。
3.关于操作性条件反射的消退,斯金纳认为:“如果在一个已经通过条件化而增强的操作性活动发生之后,没有强化刺激物出现,它的力量就削弱
4.斯金纳认为行为矫正,正是通过积极的强化来改变行为的一种手段。
三、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是在米勒和多拉德的社会学习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他在1969年明确指出“所有来源于直接经验的学习现象都可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其所体验到的结果,在替代的基础上发生”,进而提出了观察学习的概念。
班杜拉认为观察学习不要求必须有强化,也不一定产生外显行为,班杜拉把观察学习分为以下四个过程
(1)注意过程(attention processes)
在此阶段,观察者注意和觉知榜样情景的各个方面。榜样和观察者的几个持征决定了观察学习的程度:观察者比较容易观察那些与他们自身相似的或者被认为是优秀的榜样。有依赖性的、自身概念低的或焦虑的观察者更容易产生模仿行为。
(2)保持过程(retention processes)
班杜拉以信息加工的方式描述观察学习的心理过程,即借助于选择性注意记住他们从榜样情景了解的行为,所观察的行为在记忆中以符号的形式表征,并使用表象和言语来保持信息,即个体贮存他们所看到的感觉表象,并且使用言语编码记住这些信息。
(3)行为再造过程(reproduction processes)
前两个阶段是信息由外向内,而行为再造过程也称为复制过程、动作复现过程,是信息由内向外,是将符号化表征转化为适当的行为。此时要求个体:①选择和组织反应要素。②在信息反馈的基础上精炼自己的反应,即进行自我观察和矫正反馈。
(4)动机过程(motivational processes)
经过了注意选择、保持和再造三个过程后,完成了观察学习的习得过程,而动机过程就有学习者来掌握了,人们并不一定要表现他们所学习的一切东西。行为的个人标准、习得的行为本身价值对于操作行为也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班杜拉还提出了交互决定论,这对理解人类行为的习得具有一定的意义,我们可以通过人、行为、环境之间的关系来了解正常和异常行为的形成。班杜拉批判了前人的观点后指出:“行为、人的因素、环境因素实际上是作为相互连接、相互作用的决定因素产生作用的”
下篇:读懂世界——微表情心理学
什么是微表情?心理学家认为,微表情是一个人内心真实意图的流露,是人们通过各种细微的表情变化来传达自己内心变化的一种方式。微表情所反映出来的实际上是人类所共有的高兴、轻蔑、惊讶、愤怒、厌恶、恐惧和悲伤七种情绪的特征。观察微表情其实就是在把脉一个人情绪变化的过程。
微表情,是内心流露与掩饰,是心理学名词。人们通过做一些表情把内心感受表达给对方看,在人们做的不同表情之间,或是某个表情里,脸部会“泄露”出其它的信息。“微表情”最短可持续1/25秒,虽然一个下意识的表情可能只持续一瞬间,但这是种烦人的特性,很容易暴露情绪。当面部在做某个表情时,这些持续时间极短的表情会突然一闪而过,而且有时表达相反的情绪。
一、不会驾驭自己的表情,何以征服世界
1.快速眨眼透露出的是一种怎样的微妙心理
2.“脸红”的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内心世界
3.不同的眼神折射出的是不同的心理状态
4.在小小一只耳朵背后隐藏着多少玄机
5.嘴巴不说话同样可以表达出内心的真实感受
6.观察一个人,从不会说话的下巴开始
7.别让微笑迷惑了你的双眼
8.习惯埋单的人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一种心理
9.声调的高低也能泄露 “天机”
10.语速的快慢能展现一个人的心迹
11.语气的变化是一个人内心波动的直接体现
二、控制自我的内心,影响他人的心理
1.小小的“洁癖”折射出了怎样的心理
2.下意识地咬手指,透露出来的是安全感的缺失吗
3.忠诚型人格的“投射”微表情
4.“V”形手势所代表的是一种自我肯定的心理
5.不经意的撇嘴动作会将自己的内心暴露无遗
6.过分的热情说明心里有“鬼”
7.虚情假意的称赞是一个人心怀鬼胎的表现
8.只有懂得转换情绪,才能掌控自我
三、 有什么样的内在心理就有什么样的外在反映
1.有什么样的心理就会有什么样的面部表情
2.有什么样的性格就会选择什么样的发型
3.不同的语言习惯彰显出不同的心理特征
4.有虚伪的内心就会有虚伪的表情
5.只要留下了笔迹,就等于留下了 “心灵实录”
6.警惕:打招呼也能让心灵“走光”
7.如何通过喝茶习惯去了解一个人的心理
8.不会说话的头发却能彰显出一个人的性格
9.从说话习惯去看一个人的性格
10.小小的手提包同样会将一个人的“心事”出卖
11.口红一样能够暴露女人的“心事”
四、 分析对方的心理,识破对方的谎言
1.揭开谎言背后的迷雾
2.缜密的思维是识破谎言的“重型武器”
3.善于分析才能让谎言无处藏身
4.理清思路才能揪住骗局的“小尾巴”
5.心理暗示是击溃 “谎言”的有力武器
6.快速的思维逻辑是识别谎言的有效方法
五、 揭开人性的外衣,了解他人的心理
1.当一言一行被有效放大后,对方的心思将一览无余
2.口头禅是一个人内心的真实写照
3.女人挽着男人的胳膊究竟有什么“弦外之音”
4.眼镜可以挡住阳光,却无法遮住一个人的内心世界
5.阅读习惯会出卖一个人的“心事”
6.饮食习惯暴露出来的不仅仅是 “吃相”
7.打电话的姿势彰显出的是一个人的性格特征
8.脚步声是辨别人心真诚与否的“信使”
六、 透视举止奥秘,领悟对方的心理玄机
1.头部动作:泄露内心秘密的“罪魁祸首”
2.低头耸肩背后隐藏的到底是怎样的“秘密”
3.身体倾斜所折射出的是一个人的“缜密心思”
4.手臂动作散发出的是一个人真实的“心曲”
5.双手叉腰是捍卫领地的“内心独白”
6.手臂冻结了,心事却完全暴露了出来
7.不同的走路姿势代表着不同的心理状态
8.走路的姿势可以传达出一个人内心真实的想法
9.腿脚不经意间也能将一个人出卖
10.从一个人腿脚的变化中了解他对人们的态度
赵志航老师的其它课程
人生哲学与生活智慧 07.31
《人生哲学与生活智慧》一、智慧的痛苦与哲学的魅力《圣经故事》:伊甸园伊甸园神话的寓意很清楚:智慧与原罪密切相关,甚至可以说智慧就是人的原罪。当人类从自然之中脱颖而出,割断了连接他与自然母亲的脐带而独立存在之后,他就再也不能完全依靠自然的本能行动了,他必须依靠理性的眼睛在数不清的可能性中为自己做出选择,从而便置身于危险之中。与主体的目的、意愿或需要相关的事物有
讲师:赵志航详情
心理疏导与情绪管理 07.31
心理疏导与情绪管理时间:一天一、可怕的职业倦怠“职业倦怠症”又称“职业枯竭症”,它是一种由工作引发的心理枯竭现象,是上班族在工作的重压之下所体验到的身心俱疲、能量被耗尽的感觉。职业倦怠的特征:情感衰竭:指没有活力,没有工作热情,感到自己的感情处于极度疲劳的状态。去人格化:指刻意在自身和工作对象间保持距离,对工作对象和环境采取冷漠、忽视的态度,对工作敷衍了事,
讲师:赵志航详情
压力与情绪管理 07.31
压力与情绪管理时间:一天一、可怕的职业倦怠“职业倦怠症”又称“职业枯竭症”,它是一种由工作引发的心理枯竭现象,是上班族在工作的重压之下所体验到的身心俱疲、能量被耗尽的感觉。职业倦怠的特征:情感衰竭:指没有活力,没有工作热情,感到自己的感情处于极度疲劳的状态。去人格化:指刻意在自身和工作对象间保持距离,对工作对象和环境采取冷漠、忽视的态度,对工作敷衍了事,个人
讲师:赵志航详情
从历史学管理 07.31
《从历史学管理》序:历史,是一面镜子“历史”这部大百科全书可以帮助我们。以史为鉴,通过学习,将古人的智慧用到现代职场当中,从而获得不可多得的精神养料。历史是总结了在过去的几千年中,上自帝王将相,下到贩夫走卒,各种各样的人与事。在东西文化融合的40年后,我们必须迎来一次对传统文化的反思与回归!一、东西方的文化差异1.走出全盘西化的误区“人是机器”——泰罗时代与
讲师:赵志航详情
领导艺术之百年领导力 07.31
领导艺术之百年领导力一、一反思自我发现愿景一、领导力模型1.宏观决策:前瞻与规划愿景、信念、人才管理行为:沟通与协调团队、授权、平等个人品格:真诚与均衡均衡、理智、均衡人格魅力:激情飞扬的年代陈独秀:追梦者从新文化运动的旗手到建党领袖妥协者?信仰的捍卫者!李大钊:先觉者旧书斋里的圣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瞿秋白:寂寞的革命者书生意气高唱着《国际歌》走向永生4.方
讲师:赵志航详情
- [潘文富] 优化考核方式,减少员工抵
- [潘文富] 厂家心目中的理想化经销商
- [潘文富] 经销商的产品驱动与管理驱
- [潘文富] 消费行为的背后
- [潘文富] 00后员工的试用期工资怎
- [王晓楠] 辅警转正方式,定向招录成为
- [王晓楠] 西安老师招聘要求,西安各区
- [王晓楠] 西安中小学教师薪资福利待遇
- [王晓楠] 什么是备案制教师?备案制教
- [王晓楠] 2024年陕西省及西安市最
- 1社会保障基础知识(ppt) 21144
- 2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ppt) 20153
- 3行政专员岗位职责 19026
- 4品管部岗位职责与任职要求 16204
- 5员工守则 15441
- 6软件验收报告 15379
- 7问卷调查表(范例) 15099
- 8工资发放明细表 14534
- 9文件签收单 14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