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运权老师简介
刘运权
厦门大学/教授 博导
本科和硕士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985双一流)化工系,之后在美国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获得化工博士学位
高校职称:厦门大学(985双一流)能源学院资深教授,氢能与生物质产业化中心主任。
从业经历:回国前,刘教授曾长期在美国工业界工作,从事氢能与生物质能源的研发,领导和参与了美国能源部及雪佛龙公司的多个项目,在制氢、储氢、加氢站设计与建设、燃料电池、生物质转化与利用等方面具有丰富的实际与工程经验。从事研究制氢与燃料电池(重整制氢、电解制氢、氢气提纯、储氢、燃料电池设计与集成);生物质热化学转化(生物质液化与气化、生物油提质、合成气转化、活性炭开发利用);环境催化与污染治理(环境催化剂开发、固废处理、废水处理、脱硫脱硝、VOC处理);木质素降解与转化(水热液化-HTL、水热炭化-HTC、木质素下游产品开发)。2010 - 至今:厦门大学能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03 - 2010:美国Chevron能源技术公司,高级研发工程师、项目经理
2000 - 2003:美国Analytic Energy Systems公司,首席工程师
1998 - 2000:美国Iochem公司,工艺工程师
1988 - 1994:华东理工大学石油化工学院,助教、讲师
个人特色:2010年由厦门大学引进,入选福建省“百人计划”和厦门市“双百计划”人才,内蒙古自治区“草原英才”。主持或参与了国家863和973项目子课题的研发,获得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科技厅重点项目基金、福建省经信委基金等的资助。此外,还承当了多个企业横向项目。迄今在国内外各种期刊和会议上发表论文90多篇,申请美国专利和国际专利10多项,其中授权5项;申请国内专利30多项,其中授权20多项。代表性论著多篇。
内蒙古自治区第五批“草原英才”(2015);厦门市第二批“双百计划”创业人才(2011);北美华人创业协会新能源科学家奖(2009);美国雪佛龙(Chevron)公司发明奖(2008);中国旅美专家协会杰出专业人士奖(2007);美国化学工程师学会(AIChE)、美国化学会(ACS)会员;中国化工学会和中国化学会会员;福建省能源研究会副会长(2018-)、醇基燃料分会顾问。
部分课程
《碳中和倒计时下的产业新机遇》
《国内外海水制氢技术的进展与挑战》
解析全球及个国内能源发展趋势,探讨燃气企业在“双碳”目标下的转型路径
《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技术路径与应用案例》
《全固态电池技术的发展现状与产业化进展》
《绿色甲醇与绿氨作为未来船舶燃料的应用前景与挑战》
《发展新质生产力 引领绿色能源革命》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最新《能源法》概要及其解读》
《中国的能源转型及其对策》
《新能源概述及其产业化现状与发展方向
《新材料、新能源产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工业绿色发展与绿色制造》
《双碳目标下的产业转型升级》
《碳中和背景下的自身转型发展机遇》
《限电、能源双控与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氢能产业的机遇和挑战》
《节能减排与污染治理》
《国内外新能源产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新能源汽车的现状、发展方向与前景》
《储能技术及其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