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海波老师简介
高海波老师
北京大学哲学博士,清华大学哲学系长聘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哈佛大学东亚系访问学者(2011-2012)。兼任中华朱子学会秘书长,中国哲学史学会船山研究会副会长。主要研究领域:宋明理学、近现代中国哲学。著有《刘蕺山哲学思想研究》(三联书店,2016)、《现代中国哲学史中的方法论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21),另外在《哲学研究》、《哲学动态》、《道德与文明》等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四十余篇。主持参加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一般项目多项。参与北京大学儒藏中心校点古籍:明代蔡清《四书孟引》、清代戴震《孟子字义疏证》。另外还担任清华大学终身学习计划“中国哲学学习班”的班主任,并为校友讲授中国哲学史,阳明心学。还曾为清华留学生讲授英文课程Chinese Philosophy。
所开设的课程有:
《中国哲学史》
《宋明理学》
《现代中国哲学》
《明代哲学研究》
《传习录研读》
《中国哲学经典导读》
主要学历
2004.9—2008.7 北京大学 哲学系 哲学博士
主要学术经历(包括国外经历)
起 止 年 月 单 位 职 务(技术职务)
2008.7-2013.8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助理研究员
2011.7-2012.8 美国哈佛大学东亚语言文明系 访问学者
2013-现在 清华大学哲学系 副教授
研究方向:
宋明理学,近现代中国哲学
学术兼职:
中国哲学史学会朱熹研究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清华大学道德与宗教研究院儒学研究中心副主任
主要著作目录:
发表论文二十余篇,主要代表作如下:
专著:
《刘蕺山哲学思想研究》: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2016年10月。
主要论文:
《论孔子仁学的实践特性》,《道德与文明》,2017年,第一期。
《宋明理学从二元论向一元论的转换:以理气论、人性论为例》,《哲学动态》2015年,第12期。
《<老子>“道可道”的一种新的可能解释》,《中国哲学史》,第三期,2015.
《梁漱溟的生命教育理论及其实践》,《儒教思想文化研究》,第59辑,2015年,3月。
《阳明学的分化》,王中江、李存山主编《中国儒学》第8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12月。
《刘宗周对阳明四句教的批评》,《中国哲学史》,2014年,第三期,第65-71页。
《二程如何处理闲思杂虑》:《鹅湖》,台北:鹅湖月刊社,2013年,第四期,第55-60页。
《经典与诠释:刘宗周中庸慎独思想研究》,《哲学门》,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1月,第13卷。
主持与参与课题
主持课题
1、 现代中国哲学史上的方法论研究(项目编号:14ZXB011),北京市社科基金,2014年5月-2017年12月,在研。
2、 刘蕺山哲学思想研究,2015年清华大学人文社科振兴基金(项目编号:2014WKHQ014),已结项。
参与课题:
1.陈来主持:国学主题馆研究,中国国学研究与交流中心课题,负责先秦部分,2014年8月-11月,已结项。
2.陈来主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中宣部马工程重大课题,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项目编号:2015MZD012),负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部分,在研。
3、参与北京大学儒藏编纂中心儒家典籍的校点工作,负责戴震:《孟子字义疏证》,已完成。蔡清《四书蒙引》,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