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考核为什么不能成功

绩效考核的好处多多,理当普遍运用才是;然而,主管和员工却常裹足不前,因为在施行过程中,某些先天上的问题,使其效益大为失色。



  (一) 组织方面



  在考核过程中,难免造成情绪上主观的评价,一旦形诸笔墨,便成为长久记录,影响员工资历至为深远,难怪主管常避之唯恐不及。



  另外,组织常运用考核结果作多方面用途,如奖励或惩戒员工(部分组织运用极恶劣之考评来迫使表现不如人意之员工自卷铺盖),主管基于这些顾虑,往往措辞委婉,不愿确实考核。通常一项考核事件的曝光频率愈高,主管所遭受的压力也愈大,困扰也愈多。



  最后,考核工作一不谨慎,往往落人口实,甚至诉诸法律。若工作过程中不小心牵涉与工作无关之个人,如性别、种族、宗教等,则考核文件必然担负法律责任,主管更敬而远之。



  (二) 主管方面



  大多数主管都不愿扮黑脸,作反面评量,因此只要草与头痛人物,便设法延缓评估工作,幻想问题会自行消失。对员工而言,延缓考核似乎等于认可其偏差的表现,导致他因偏差行为而洋洋得意,更误导他人。



  有些主管还顾虑另一问题:被评为劣等表现会对员工造成负面回馈、打击工作信心和士气。在主管人员如此不甘愿的心态下,所做的考核必定是含糊混淆,无法对员工造成正面、有效的导引作用。



  (三) 员工方面



  主管之偏见可使员工成为牺牲品。由于主观的成见或无心之小差错,都足以产生绩效考核的错误。就员工本声而言,多数认为绩效考核过程不够周密,往往自己最好的一面难有机会以常态呈现给主管。因此,他们常认为中等评价,如"普通"、"差强人意"、"合乎标准"等,只不过是应付了事,令人泄气的评语罢了。











【发表意见】 【推荐给朋友】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 【收藏】

用户: 匿名发表

密码:

标题:

内容:






上一条: 怎样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评估

下一条: 人力资本管理:激励约束双管齐下

更多>>

推荐阅读

更多>>

推荐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