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看来,所谓职业经理人就是那些以企业经营和管理为职业的人,也就是说,他们以此为生,就像医生以治病为生,律师以打官司为生一样,这种生存特点使得职业经理本能地追求企业赢利,反过来,他们身上最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商业化或市场化,所谓“三句不离本行”,这个“本行”就是追求利润。
但是如果因此就以为职业经理人都是惟利之徒就太简单化,在利益与原则相冲突的时候,我们常常会发现职业经理大多会选择原则,或者说,原则是利润行为的规则和边界。
这就是职业经理人身上的第二个特点:以原则而不是以利益为中心。
那么,什么是职业经理所遵循的原则?
在职业经理的原则中,首先是所谓的职业道德原则,即遵守职业中那些公认的规范与要求,能够自觉地以这些原则为指导思想。其次是对“规律”的遵从。职业经理人相信,在企业的发展和运行中存在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真理”,经营企业的力量并不来自于个人的“魅力”,而是来自对“真理”的把握,由此职业经理人获得了人格的独立——不以权大或者钱多作为遵从的标准,也不以成败论英雄。或者说,之所以职业经理会有足够的力量去蔑视那些靠超经济力量(如政府力量)致富的掮客,不耻那些靠坑蒙拐骗发财的“草寇”,原因便在于此,因为违反了商业原则的成功是一种包含着“荒谬”的成功。
职业经理人身上第三个特点是他们的专业化。所谓专业化意味着对所做工作具备更高知识和技能,职业经理人的专业化体现为三点:第一是界限感,即他们非常清楚自己是做什么的,对工作及其范围有着十分清楚的界定。第二是专业感,即对自己的责任范围有着更多的知识和技能,比一般人更懂得如何有效地解决出现问题。第三是非常清楚自己的局限性,尺有所长,寸有所短,既然懂得自己在专业范围的所长,当然也就懂得在其它方面自己的所短或无能。
值得指出的是,职业经理承认自己的局限并不是什么“谦虚”。那些“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豪言壮语后,骨子里还是将自己看得高人一头。
职业经理人身上的第四个特点是程序化,或者说是流程化。在这里程序本身既说明了对事物“发展真理”的理解程度和把握程度,又说明了成功这种结果依赖于程序这种路径,职业经理相信对错误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通过流程将行为程序化,抑止越轨行为。
体现在职业经理人身上的第五个特点是所谓的“合约”化。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科斯教授有一个很伟大的论断,即企业之所以会产生,根本原因在于,企业能够节省市场交易费用,从而能够比市场更有效。企业为什么能节省交易费用?原因在于企业内部“合约”——即通过合约,企业内部的人结合成为一个整体,在企业内部做交易的时候,不再像在外部那样需要讨价还价,结果就能大大地提高效率,使企业能够比单个人的市场行为更有效。
这个合约是通过谁来完成的?职业经理人。所以职业经理人很清楚,他之所以能够管理他人,能够调动资源,能够将单个人的力量凝聚为更大的合力,前提在于合约,即员工在雇用合同中承诺在规定时间内服从企业的规范和职业经理人的指挥。所以,职业经理人非常清楚,他的权力行使范围是有限的,权力的来源也是有前提的,只有在有约在先的情况下才有权力,只有合约规定的范围和程度内,权力才能够有效。
反过来讲,作为以管理为职业的经理人会本能性地依赖于合约,也就是说,他有很大的动力要将他与他人交往的关系“合约化”。按照社会学家的解释,所谓权力就是在别人反对你的时候你也能够让对方按你的意志行事。没有与上司的“合约”,权力就没有来源,没有与员工的合约,权力就没有效力。所以职业经理非常懂得运用“合约”来管理,这是职业化的重要标志。
体现在职业经理人身上第六个特点是所谓的“品牌化”。职业经理以经营和管理为“职业”,那么对职业经理的要求或者说给他付多少薪酬,就完全取决于他的经营管理水平。可是问题在于“经理管理水平”有一个特点,你只有在使用之后才知道这种水平的高低,而这种风险对于企业来说是很巨大的。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在职业经理人市场,衡量一个职业经理人的重要标准是他的“品牌”:从你所有做过的事或者你曾经服务过的企业的档次,能够大致地对你的水平有一个判断。如果你把一个企业经营坏了,那么你的职业生涯可能就到此为止。如果你服务的企业是一些不入流的企业,那么你很难得到很高的评价或报酬。
所以我们发现职业经理非常重视自己的品牌名声,有时候职业经理人之所以不干偷税漏税之类的坏事,并不完全是因为道德的高尚或者法律的惩罚,而是有品牌名声的制约,有时候你给再高的钱职业经理人也未必愿意干,原因就在于跟你干可能会有损于他的职业名声。
伟大的管理大量彼德•杜拉克在《有效的管理者》一书中提出,有效的管理者只有一个″个人特征″上的共性,那就是“他们有把该干好的事干好的能力”,而在我看来,管理者如果不是从以上六个方面入手来修正自己的话,他们就不太可能“把该干好的事干好”。
上一条: 养生堂的广告之路
下一条: GDP究竟是怎么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