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英国职工培训的历史发展
18世纪60年代,英国工业革命开始出现。随着工业革命中机器的不断发明与应用,要求工厂主对工人进行有组织的技术培训和管理培训。在该形势要求下,英国的职工培训活动开始兴起。 19世纪20年代,以伦敦的机械工人克拉克斯顿创办机械工人讲习所为标志,英国兴起了以机械工人为主要培训对象的职工讲习所运动。1850年,英国的职工讲习所发展到610个,参加学习的人数达10万人以上。1854年,摩利斯在伦敦创办工人大学。1889年,英国颁布《技术教育法》。1891年,英国成立技术教育委员会。1897年前后,伦敦市共有9所工艺学校,这些学校的夜间制有在校生2.3万人。1899年,英国成立提高型工人教育机构“拉斯金大厅”,后更名为拉斯金学院,成为工人的中心学府。1903年4月1日,英国实施《巴尔福法案》,使高级技术班、技工学校和职业学校成为教育体制的组成部分。1903年,英国工人教育协会成立,它是英国第一个全国性职工教育培训团体。
第一次世界大战,暴露出英国科技水平的落后。为改变这一状态,1918年,英国国会通过教育法案,规定为超学龄青少年设立每周授课8小时的义务业余补习学校。1920年2月,玛可尼公司创设剑佛电台,举办以成人为对象的教育播音,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有组织的广播教育。1924年8月,英国政府颁布《成人教育规程》。
二战期间,英国继续采取措施,加强培训,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1944年4月,英国政府成立了以原教育学院总裁珀西为会长的、负责培训高级技术人员的特别委员会。
二战后,英国经济严重削弱。为改变国民经济的落后状况,英国大力加强职工培训,进行工业企业自动化技术改造。1957年,英国颁布《继续教育条例》。1964年,颁布《工业培训法》。1973年发布《就业与培训法》。《工业培训法》和《就业与培训法》对英国企业培训在管理机构、培训课程、标准、考核、学员待遇、培训经费等方面作出了明确规定。法案规定,就业部主管工业培训,成立由企业(雇主)、工业部门、工会和教育家组成的全国培训委员会,负责实施法案的各项规定。全国培训委员会下设工业训练局和人力事务委员会,负责制度培训政策。法案还明确要求,每个新进厂未经职业训练的职工,必须进行一年的脱产培训;在职职工必须轮流接受再培训,工资照付,企业必须保证其学习时间,每个企业至少用工资总额的1%作为培训经费。法案还规定了征收培训税和实行培训津贴制度,明确规定企业支出的培训费可在税款中扣除。
1977年,英国成立成人和继续教育咨询委员会。1982年,英国全国企业增设5万个技术训练场所。1986年,英国成立职业资格全国委员会,次年设立全国培训奖。1986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教育与培训并重》的白皮书。这是英国二战后,四十年来发展职业教育与培训的一个重大决策。该决策重点是:建立职业培训统一证书制度;开设获取证书的课程;学校职业教育要适应经济发展;调整职业教育中心控制系统;编制新的课程标准;提高职业教育与培训的社会地位等。白皮书的发表,大大促进了英国职工培训的发展。
2.英国职工培训的类型
英国职工培训的类型,主要分为新职工培训和在职职工培训两种。
(1)新职工培训
即新职工入厂后,按专业性质进行的上岗前的脱产培训。技术工人、财会人员、文书等的培训期限为2—3年,技术员和工程师的培训期限为3—4年。新职工培训,要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技术工人一方面在培训中心的车间进行操作训练,一方面在课堂由工厂技术人员讲授理论知识,两者交替进行。工程技术人员在培训中心车间学习操作技能与上大学学理论交叉进行,一般半年交替一次,共需三年半。在新职工培训的每个阶段,都要进行考核,结束时总考核,由评定委员会审核定级。成绩差、表现不好的学员,工厂有权中途将其除名。
(2)在职职工培训
英国各企业对在职职工培训十分重视,其形式主要有三种:
开设专业课程:按照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以及本厂生产的发展与改组,企业自己开设各种专业课程,组织培训本厂职工。
业余学习:鼓励职工参加各种业余学习,学习所获文凭或资格证书,均作为晋级条件之一。
脱产培训:主要是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去大学进修专业课程,脱产1—3年,工资照付。
3.英国职工培训的途径
英国职工培训的途径主要有二:
一是企业自己培训。如《工业培训法》和《就业培训法》明确规定,100人以上的企业必须设立培训中心,配备专职管理人员和培训人员;100人以下同类型小企业要联合举办培训中心。
二是职业学校、技术学校、高等院校、各种协会等受企业委托,代替企业进行培训。如牛津大学、曼彻斯特大学、伦敦商学院、克兰弗尔德工学院等均为企业在职管理人员成立了研究中心和研修班。80年代初,有10所大学为小企业举办了管理培训。另外,英国企业管理协会还与高校合作,开设企业管理课,每年举办2000余次专题讨论会。为了配合企业培训,英国几乎所有大学,都开设了时间不等的短期课程。
上一条: 日本职工培训
下一条: 跨越21世纪的人力资源新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