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家专营机构全力服务小企业

——访中国工商银行浙江省分行行长徐新桥



本刊记者 楼方芳



今年工商银行在浙江省的15家支行将打造成为小企业专营支行,在小企业客户较为集中地区的59家一级支行和26家集镇支行设立“小企业金融业务分中心”,并抽调精干人员充实这100家小企业专营机构,专业从事小企业和个人融资业务。



4月30日,中国工商银行浙江省分行小企业金融业务中心揭牌。至此,工商银行为小企业提供专业化金融服务的专营机构数量已达到569家,此外还在二级分行以上专门成立小企业服务管理机构326家,成为国内拥有小企业专营机构数量最多、服务地域最广的商业银行。



作为中国银监会和中国工商银行总行小企业信贷业务的试点行,工行浙江省分行大胆创新,稳步实践,构筑了具有浙江特色的为小企业健康发展服务的金融支持体系。



日前,中国工商银行浙江省分行行长徐新桥为《浙商》记者解读了该行在支持小企业方面的全新思路。



扭转“大行不贷小企”的误区



《浙商》: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中小企业受影响应当说是首当其冲的,融资难,贷款难,资金短缺这是最主要的问题。今年头三个月全国的信贷规模总量增加了4.58万亿,其中给中小企业贷款增加的额度只占不到5%。在您看来这其中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徐新桥:中小企业贷款难是全世界的难题,不仅是中国有这个问题。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自2007年下半年来小企业不良贷款大幅度增加,相应各大银行的风险成本迅速上升;另一方面是宏观调控下,企业的筹资成本增加;再者银行和企业间的信息沟通不对称,也导致小企业对银行的信贷产品、信贷政策、信贷程序缺乏了解或了解不够。



但我们要努力扭转社会上有关“大银行不给小企业贷款”的认识误区。



事实上自2005年,工行就被银监会确定为全国两家小企业信贷试点行之一,并率先在全国金融系统把对小企业的贷款和服务作为独立的业务品种来经营,不断探索完善相应的业务发展战略、经营机制和服务模式。



在我国,占企业总数99%的中小企业对我们国家GDP贡献超过了60%,税收超过了50%,提供了70%的进出口贸易和80%的城镇就业岗位。中小企业的地位如此重要,帮助他们也是我们履行社会责任的具体体现。



《浙商》:您刚才说近年来工商银行一直在积极探索和实践如何做好小企业金融服务工作,那么效果究竟如何?



徐新桥:应该说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从工行浙江省分行情况看,2008年工行省分行小企业融资余额近800亿元;到5月底,中小企业贷款余额是1295亿元,比年初新增118亿元;其中小企业贷款余额665亿元,比年初新增53.5亿元;此外,个人经营性贷款余额也达到了125亿元。这几个数字足以说明,我们在小企业信贷上确实在努力,在致力于改进对小企业的金融服务,包括提高融资服务的水平。



“五化理念”推动小企业信贷



《浙商》:工行为了更好地解决小企业融资难,在全国各地设置了小企业专营机构,浙江有100家,这些专营机构的设立有何意义?



徐新桥:为了更快、更好地满足小企业的融资需求,我们在服务小企业方面不断探索,希望能够形成与浙江小企业互利共赢、共同成长的良好发展格局。工行小企业专营机构的设立是一个鼓舞人心的信号,它充分表达了工行在当前这样一个特殊时期支持浙江经济发展、携手浙商共渡难关的信心和决心。



《浙商》:这些小企业专营机构的布局和服务情况如何?



徐新桥:今年我们选择了浙江省15家支行将其打造成为小企业专营支行,在小企业客户较为集中地区的59家一级支行和26家集镇支行设立“小企业金融业务分中心”,并抽调精干专业信贷人员充实这100家小企业专营机构,专业从事小企业和个人融资业务。同时其他的机构既可以做大项目,也可以做小企业。



这些小企业信贷机构只能做小企业和微小企业,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截至5月末,小企业贷款增加了53.5亿元(不包括个人经营性贷款)。下半年,我们将增加500个专业人员充实到小企业信贷的队伍。另外,今年工行还将在浙江试点设立村镇银行。



《浙商》:为了让这100家小企业信贷机构更好地服务企业,您提出了“五化”的新颖服务模式,“五化”有哪些亮点?



徐新桥:为了使大银行能更集中精力地做小企业服务,我提出了“五化”的理念。“五化”具体来讲就是“专业化经营、系统化管理、立体化营销、个性化考核、最优化流程”。工行通过“专业的机构”、“专职的队伍”、“专门的产品”,来为浙江小企业提供更加专业、周到和精细化的金融服务。



如“系统化管理”——我们在浙江省分行和各二级分行同步设立小企业金融业务中心,负责辖内小企业金融业务的市场拓展、产品开发等组织管理工作,推动全行小企业独立经营、单独考核、专业运作。



又如“个性化考核”——工行浙江省分行针对小企业专营建立个性化的考核机制,拿出了2000万元的专项奖励资金,赋予小企业业务经营利润1.3倍的放大调整系数,并出台尽职免责办法等措施,强化正向激励和科学考核,提高全行拓展小企业金融业务的积极性。



再如“最优化流程”——我们对信贷业务实行2人调查、1人审查、2人双签的最短业务流程组合,凡是500万元以下贷款的审批在支行即可完成,提高小企业的服务效率,构建工行的核心竞争力。



个性化方案解决融资难



《浙商》:为了解决小企业融资难,工行浙江省分行近年来在产品设置上有哪些创新之举?



徐新桥:缓解小企业融资难,创新是根本。这些年来我们在产品创新上一直在不断地求“变”。比如:为缓解企业短期内筹集大笔资金还款的压力,设计开发了“整贷零偿”业务;针对小企业融资“担保难”问题,陆续推出了应收账款和存货质押贷款,并与阿里巴巴联手力推“易融通”小额信用贷款;还专门打造了助小企业度难关的 “助业贷款”。在个人经营性贷款品种上,则有“如意通”、“幸福立业”、“商贷通”、“积数贷款”等产品。



特别是2007年我们在国内银行中率先推出的企业网络融资新产品“网贷通”,更是得到了市场的广泛认可。小企业客户只需与工行一次性签订循环贷款借款合同,在合同规定的有效期内(合同最长可达2年,合同项下单笔提款的期限不超过1年),可通过网银或电话银行自助进行提款和还款业务申请,贷款最高额度可达3000万元。客户有闲置资金时就用来还贷,需要资金时就自主提款,非常方便。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累计与400余家企业签约,贷款累放金额20多亿元。



此外,我们还针对不同地域的经济特点开发产品,例如在台州玉环开展了微小企业贷款的试点工作;在绍兴诸暨试推小额贷款产品,通过2人调查、2人双签就可以直接获得贷款,金额从5万元到100万元不等。



《浙商》:这是否意味着工行不仅从内部转型升级改善小企业贷款的流程和制度,而且还多方联手,从多角度破冰企业的融资难?



徐新桥:是的,这一块实际上也是“五化”的体现——即“立体化营销”。在工行小企业专营机构的整体布局完成后,为了多方位地解决更多企业的融资需求,我们还加强与浙江省中小企业局、浙江省工商联、浙江省信用与担保协会、省内大型担保公司、创投公司等的合作。4月30日,我们向浙江省工商联推荐的首批50家成长型小企业提供总额度近8亿元的签约授信;5月27日,我们为浙江省工商联推荐的第二批50家浙江中小企业globrand.com给予了总额16.14亿元的签约授信;接下来我们还将与浙江省中小企业局推荐的第三批100家企业签约。我们计划将在3年内为3000家成长型小企业提供不少于300亿元的意向性融资。



此外,为了解决小企业担保难的问题,我们还和浙江省担保协会的115家担保公司探讨合作和资源共享,以此解决一部分企业的资金需求。



眼下,我们还正在与浙江省华睿投资管理公司等优秀公司合作,为一些成长性好、有专有技术的科技型、服务型、创新型企业引进创投资本,提供综合金融支持。



“有进有退,吐故纳新”



《浙商》:风险永远是银行关注的焦点。我们了解到,目前工行浙江省分行小企业不良贷款率仅为1.25%,请问您在风险控制上有什么秘诀吗?



徐新桥:(爽朗地笑)秘诀倒谈不上。在小企业信贷上,我们根据浙江经济的特点,把总结出的经验编成了顺口溜:“老板人品最重要,各项报表做参考,现金流量第一条,缴纳税收好不好,科技培养是个宝,生产用电有多少,信用放款要稳当,有效抵押才可靠,夫妻财产齐捆绑,贷款才会有保障。”这样的顺口溜还有很多。



对于有市场、有订单、前景看好却遭遇一时资金困难的小企业,我们会及时伸出援助之手;另一方面,对高污染、高能耗、产能过剩行业的小企业则实施退出。我称之为“有进有退,吐故纳新”。



《浙商》:在中国,掌握着70万亿资金的银行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主力,银行也做了很大的努力帮助中小企业共渡难关。就目前而言,您觉得银行还有哪些不足之处?



徐新桥:从目前看银行的服务普遍落后于企业的需求,跟不上企业的脚步,还需要通过不断的金融创新来提高对企业的服务。



截至2008年底,全国注册的中小企业有970万户,个体工商户有2900万户,通过银行获得贷款的企业依然只是一小部分。作为一个世界性的融资难题,还需要政府、银行、以及社会力量协同努力,才能使小企业通过更多的渠道获得资金,打开小企业融资难的瓶颈。

上一条: 工程机械代理商企业如何打造核心竞争能力

下一条: 比同行快20天

更多>>

推荐阅读

更多>>

推荐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