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不同于商标

□ 商标只是品牌的一部分



□ 商标的主要功能



•法律保护

•传播的基本元素



"名牌"一词使用中的缺陷与问题



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和境外品牌大批进入中国市场的牵动,我国企业、政府和全社会的品牌意识迅速提升,在大众媒体上,在经济活动中,名牌成为热门或焦点话题,"名牌"一词在各种媒体中出现的频率最高,也广泛出现在政府有关管理文件、领导者讲话、各种有关会议和大理的评选活动中,甚至被引入专用表达中,如"名牌战略"、"名牌工程"、"中国名牌(杂志)"、"名牌时报"等。



然而,用"名牌"一词在严格的意义上是不妥的,它的涵义是模糊的,它无法与国际很好接轨,它容易造成片面的理解而不利于我国在这一领域建立正确的战略思想和策略,因此,应该严肃认真对待、科学界定。



凡属重要的核心概念,其名词表达的科学性是一个基本问题,涉及面广、影响大。历史上有不少事例证明了这一问题的重要性。例如,我国科技信息界从5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期,长期在汉语中用"情报"、"信息"两个词对应英语中的Information,造成了不少困扰(尤其在对外交流和自身发展这两方面),直到1993年,国家科委终于发文统一改用"信息"一词。



那么,"名牌"一词在使用中到底存在或隐含着哪些问题?我们拟从应用语义的角度简要分析,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基本状况:相关用语多而乱



"名牌"一词,实际上以一大堆未经仔细分辨和比较界定的用语为背景,这些相关的用语大致有:商标、驰名商标、著名商标、厂牌、牌子、商品名称、有名商品、著名产品、公司名称、品牌、著名品牌、知名品牌、国际品牌、消费者认可的品牌等等。其中,仅商标的用语就有多种,一些出现在我国正式法律和政府文件中,其引证和对应的英文如表所示:



显然,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不同的使用角度和习惯,相关的用语已经太多。归纳起来,使用情况有以下两点值得注意:



(1) 从国内文件正式使用的角度,"商标"一词最显著;

(2) 从媒体使用率的角度,首位的是"名牌","品牌"也开始多用起来。

上一条: 解读Intel的品牌战略管理

下一条: 中国企业品牌战略的五大迷途

更多>>

推荐阅读

更多>>

推荐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