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强EMBA]电子邮寄,让主管慢性失职及失能

电子邮寄的功能强大,能在瞬间就同时邮寄讯息给成千上万的人,是一个非常好用、且效率极高的工具。



  过去,特定讯息要发送,必须透过层层主管接收讯息、掌握住要点后,再往下传递。一层层传递时效既慢,传递到末稍的讯息,也易有所偏差。现在,只要发出一封电子邮件,直接点选直接下属、下属的下属、甚至其它部门的同仁为收件人,讯息即可跨部门、跨层级被同步“传达”出去。而原来处于“承上启下”地位的中层主管,也因为此一功能,放心的以为上层主管的讯息已同步传给自己及下属,下属“应该都有收到讯息,他们都会知道”,而未再作任何确认动作。



  但是,讯息有其不同的深浅及难易程度,收讯端解读愈透澈,执行就愈落实,也愈灵活。而组织的架构之所以设计不同层级主管以及基层员工,就是因为解读能力有其差异。如果天真的以为,“讯息送到就OK”,那就显示出你的肤浅,以及执行能力可能出现缺失。



  因为,若是其它配合部门的人关注度与解读度有所不足,此虽为其部门主管的责任,但因对方势必执行不佳,相对就会影响自己部份的绩效。但是,倘若是自己的下属关注度与解读度不足,那不仅是自己的责任,同时也直接影响自己的整体绩效。所以,一个部门执行力不彰,内部运作各唱各的调,而形成混乱、绩效不彰的结果,都是源自于主管的失职。

  

  当一个主管认为“讯息送到就OK”,容易产生“我不必再告知了”的认知,这将是最大的盲点与陷阱的开始。因为,倘使一个主管有认知到要负起“让下属都知道”的责任时,他会先深度的去理解讯息的意涵与精神,同时思考用下属容易了解的“说法”,详加解说。并且,持续观察下属的反应及行为,以侦测下属是否完全理解。



  经过这样的过程,主管本身也会在“教学相长”的情况下,对讯息有更深一层的理解,学得知识及深度。同时,主管也能从“说法”与下属认知度的差异中,认知到基层、资深人员等不同背景的人,有不同的思维习惯与盲点,进而培养主管非常重要的能力之一─对下属的了解 (因为不了解下属,如何管理、辅导下属?)而且,为了提高下属的认知了解度,主管也会去思考出更好的“说法”,如此一来,即能不断提升其表达、论述的技巧与能力。



  所以,当电子邮件可高效率的同时寄送到各层级部属的情况下,主管不知不觉中忘掉了——确实让下属充分认知,才能落实执行的职责,那就是失职。久而久之,因为不需要去思考如何解说,忽略去深度思考讯息的意涵与精神,渐渐的,能力深度无法提升,甚至还会逐渐退化;同时,表达与论述能力,也无法精进,这就是失能。



  所有的事物有一好,必有一坏,最重要的是,要有配套措施来弥补其缺失。因此,主管不能因为电子邮件的自动传送,而不自觉的“自废武功”,放掉原来主管职责该做的事情。否则,好的工具,反而戕害了管理的职责与职能。



  作者简介:杜书伍先生现任联强国际集团总裁兼执行长。杜先生首创销售、配送、维修三合一的创新经营模式,在杜先生的领导下,联强国际集团已成长为亚太最大3C通路商,被入选美国《商业周刊》评选的全球IT百强,并获“台湾十大国际品牌”、“台湾最佳管理企业”等殊誉,杜先生个人也被推选为“台湾信息产业开拓史十大关键人物”。

上一条: 忠告:领导负起责任和培养自信

下一条: 牢记知识管理的十项原则

更多>>

推荐阅读

更多>>

推荐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