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管理简单地说就是合理的管理

有人说21世纪是亚洲的世纪,是中国的世纪。与之相应,一些中国学者开始倡导建立现代儒家企业管理制度和儒家市场经济,台湾曾仕强教授在中国教育频道山东台关于中国式管理的讲座也越来越引起企业界的注意。我认为,

这种思潮的出现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中华文化一直倡导的天人合一的世界观暗合了自由社会对和谐的要求。现在很多有识之士正在积极地从中华传统文化里提炼现代企业管理思想,只是能系统地提炼出来的相对少一些。中华企管网集团要做的事情就是把中华文化“道”这一层面的东西提炼成一个系统的、能够指导管理实践的现代化的理论,在企业界推广、应用。



中国式管理简单地说就是合理的管理,所谓合理就是合乎规律。它跟西方管理典型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中国式管理真正倡导以人为本,从组织的打造和管理的结果来看,我们希望一个组织能像一个人一样,机动而灵活。西方管理侧重于把人组合起来,形成一个比较稳定的程序化的机器,然后去创造财富。但随着自由时代的到来,人越来越不适应企业将自己物化成生产工具,而需要更多的自动自发。现代西方管理的极致是把人变成机器,而人本质上是不可能成为机器的。



有人说,中国的改革开放一是希望学到西方的先进技术,二是希望引进先进的管理经验。现在我们又来提中国式管理,条件是否成熟?中国式管理是对西方管理理论的矫正还是颠覆?诚然,从具体的管理科学上来讲,西方比中国确实研究得更加细致深入。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它对管理科学,尤其是对个人和组织行为的规范性有长期深入的研究。因此从纯技术的角度来讲,我们要学习西方,但是如何具体运用这些管理技术就属于管理哲学的概念。现在世界范围内都在积极学习和探寻中华文化的精髓,伴随而生的中国式管理是以中国文化的哲学底蕴为本,然后合理地使用西方现代工具而形成的一种管理思想。对西方管理而言,中国式管理既不是矫正也不是颠覆,而是融合,是要中华的“道”和西方的“术”实现合璧。



当然,现在中国的管理学教育基本上沿袭了西方理论,这是让人遗憾的。中国有句话叫“本明而道深”,只有先有了“本”,才会根据具体的条件产生不同的方法。西方MBA教育移植到中国之所以水土不服,就是因为没有意识到“本”的重要性。不过现在这种情况有所改善,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商学院开始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只是由于缺乏对中国传统文化在管理当中的应用案例的研究,所以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哪家商学院能推出系统的课程。



现在有一些继续教育学院把教育当成赚钱的工具,因此,它不可能真正完成教育者的使命和任务。张维迎认为在所有的行业当中,教育行业最特殊,它不以赚钱为目的,而是要真正完成传道、授业、解惑的使命。但中国人的过于聪明使得一些教育行为已经变质。这一现象的存在会扰乱视听,让人觉得不可信任、无所适从,所以我呼吁大家共同诚心诚意来做教育,共同来倡导一种好的学术氛围和良好的发展机制,



有人把中国式管理等同为儒家式管理,我认为这是不正确的。儒家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并不是全部。儒、道、墨、法,包括后来的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的融入,中华文化已经是成为人类文化的集大成者,而不单单是儒家文化的概念。中国到目前为止没有纯粹的儒家文化,也没有纯粹的道家文化和纯粹的佛家文化,它是合到一起的文化。对于中国式管理来讲,不是秉承了哪一派文化,而是建立在文化集合的基础之上的。



一些有识之士指出,中国式管理讲求合理,但合理的标准很难确定,不能完全制度化。如果将中国式管理用来炒作,不仅不利于其发展,而且可能走向相反方向。



中国文化发展到目前阶段,已成为一种极度包容的文化,与西方文化相比,不是简单的谁占上风谁占下风的问题。中国式管理就是要我们学习人类一切优秀的、先进的文明成果,中华文化是属于全世界的,只要是好的、适用的、积极的、向上的,我们就要去学习,不断地去完善和补充。

上一条: [联强EMBA]职涯成长的认知与突破

下一条: 论核心员工的长期激励模式

更多>>

推荐阅读

更多>>

推荐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