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管理理论都是谎言

  现在管理学里面有很多流行、时尚的理念,比如CRM、业务数据挖掘、学习性组织、平衡积分卡,从优秀到卓越、细节决定成败,包括目前流行的蓝海战略、长尾理论等等,一方面说明我们的管理学者,我们的出版业,我们的企业家他们非常勤于思考,另一方面我老是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没有某种理论在相对长的时间里面能够处于占优的地位,这本身就值得我们思考。



  先针对今年国内最畅销的《蓝海战略》来说,按照蓝海战略自己的做法,企业要通过蓝海超越竞争,听起来很美丽。能够发现蓝海的是哪些人?一定是悟性很高,慧根很深的人。凭什么你能够发现潜在的机会,一定是智力上有过人之处,这一点对很多人就是严峻的挑战。再比如说既然是蓝海一片,意味着这是一个全新的市场,在新的市场作为蓝海的开拓者就必须承担沉默成本,就必须培育市场,必须进行布道。第一要认知,第二偏好,第三溢价。认知的过程要布道者来承担,但搞不好先锋会变成先烈,那就太悲壮了。再就是所谓的蓝海过不了多久终将变成一片新的红海,现在是蓝海赚了钱有超额利润,有垄断利润别人很快会跟进,很快会仿效,所以蓝海会变成新的一片红海。回避竞争那是不可能的,只不过要转移竞争。第三点就是当你寻求蓝海的时候,就是整个系统转化的问题,对既有投资的废弃,你承受得起吗?割得断吗?所以这也值得大家好好的思考。



  再比如说《细节决定成败》,这本书在国内非常地流行,很多老板都跟自己的员工说要买这本书来看。这个话说得当然对,又不那么对,如果战略不正确,细节做得越好,输得越惨,死得越快,很多时候我们忘记了这个当然的前提。我本人更愿意讲四句话,第一句话定位决定地位,思路决定出路,布局决定结局,态度决定高度。细节决定成败是对不同管理者而言,对于高级的管理者、尤其是企业的当家人而言,可能更多的时间是花在功能性、基本性、方向性的问题上,需要足够的智慧,过分关注细节思路不能打开,反倒不能前瞻和预测未来。



  还有一个活力曲线,很多公司也爱效仿,认为这样可以让员工争先恐后,每个人都有一种压力,不能有任何的懈怠。杰克·韦尔奇甚至大胆地说,我们是一家优秀的公司,需要优秀的人才,没有必要把C等的员工变成B等的员工,趁早让他们走人。现在回过头来看一下这些东西是不是值得检讨,值得反省,值得追问?这样人本吗?道义吗?我对公司忠诚,公司忠诚我吗?什么叫人本?不就是为了人、依靠人、发展人、实现人吗?所以这不是人本的。从创新的角度来讲,一个人如果始终处于非常惶恐的状态、压迫的状态,很局促的状态,通常创新、革命的想法是不能出来的。活力曲线尊崇的一种哲学是社会达尔文的哲学,那就是优胜劣汰。在生物界里面可以优胜劣汰,在人类社会里面是不是也简单的讲优胜劣汰,我觉得应该画一个问号,最起码应该慎重。



  我只想说为什么那么多流行的理念,我们很多的企业家不断地追赶,但很少自己画一个问号?我非常欣赏罗曼·罗兰讲过的一句话,什么叫流行,很快就不流行的东西叫流行;什么叫时尚,很快就不时尚的东西叫时尚;什么叫时髦,很快就不时髦的东西叫时髦。既然某种理论都不能常青,都有相对短暂的生命,那用这种理论的企业,企业怎么又可能走向基业常青?



  作者 徐飞:上海交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执行院长



  本文由本刊记者姜继玲根据徐飞在“第四届全球华人企业领袖峰会”的演讲整理而成。

上一条: 中国式管理的交互性

下一条: [联强EMBA]授权与受权

更多>>

推荐阅读

更多>>

推荐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