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呼唤人才

一、热门话题



进入九十年代以来,围绕人才的话题一直炙手可热。"孔雀东南飞",内地人才纷纷涌向深圳、海南、上海等东南沿海地区;各地人才市场场面火爆,生意红火;不少高校学生心系出国留学,成为"寄托(GRE/TOFEL)"一族;外企的本地化政策,造就了越来越多的高薪人才;与国外公司面对面竞争的国内公司,开始按市场价格吸引和保留人才;各大公司为抢夺优秀大学毕业生,提前进校招聘的时间一提再提,以至于国家教育部专文制止;猎头公司异常活跃,穿梭于高级人才和知名公司之间;沈阳破天荒地把人才推上竞拍场,一时众说纷纭;加拿大对华移民政策宽松,一批专业技术人才和有"财"之士趋之若骛;教育持续升温,"长江计划"支持高校以优良条件吸引全球一流教授;民办机构走上教育舞台,贵族、艺术、英语学校等特色教育机构出现;新闻媒体争先开辟"人才"专版或专栏,摇旗呐喊、推波助澜。



如今经济不景气,人才话题该降降温了吧?看看如火如荼的各类培训活动,竞相开办的MBA、EMBA班;听听《财富》论坛上大老板们异口同声的发展之道:人才是关键;读读网上新闻:微软中国区总裁吴士宏"空降"至TCL集团??在知识经济背景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中国,"人才"会成为包括人才在内各方关注的焦点。但热门的东西往往使人流于形式和表面,而缺少准确的认识和深入的思考。到底什么是人才?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人才如何认识自我?大学毕业生如何择业?



二、天生我材



"天生我材必有用",站在人才的角度,这句话自信得有理。随着社会分工愈来愈细,职业和工作种类愈来愈多,为形形色色的人提供了成才的机会,正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就企业而言,除传统的管理、销售、生产、开发、财务和人事等职位外,适应环境变化冒出一批新得令人发晕的工作,"品牌经理"、"产品经理"、"渠道经理"、"知识总监"、"信息总裁"等,这些新新旧旧、国内国外的职位为"老"人、新手创造了宽阔的施展才能的舞台。中国人还创造了不少富有民族特色的行当,涌现出各式各样的策划专家、点子大师等,成就了更多梦想成功者的愿望。确实发生着越来越多的成才故事,加之各类追逐热点的媒体的炒做,更多的人尤其是年轻人相信甚至非常自信:"天生我材必有用"。



三、真的人才



而现实并没有如此遂人心愿。国家"紧缩"政策导致宏观经济不景气,造成就业不振、下岗人员增多;机会多但对把握机会者的要求高,很多人看不到机会或眼睁睁看着机会从身边溜走;学历似乎价值走低,大学生找不到工作越来越正常,博士生工资拿不过本科生也不算什么怪事;企业都在大谈特谈人才的重要,同时又抱怨好用的人才太少;自诩为人才者也很困惑,没有识人的伯乐?缺少知人善任的老板?缺乏尊重人才的大环境?



其实,问题出在对"人才"的定义上。到底什么是真正的人才?什么是企业需要的真正的人才?习惯上,我们会简单的以学历为衡量人才的标准,这在统计学尤其是政府统计方面确有价值,但对企业经营管理的操作层面来说,学历可能只是一个次要的指标。前一段炒得热热闹闹的情商(EQ)论,足以使人们从多个侧面认识人才。智商情商二元论的提法过于抽象,I、T、π型人才的分法则生动形象,I型人才是专才,T型人才是复合型人才,π型人才是高情商的复合型人才。当然,不同类型的人才能派上不同的用场,π型人才似乎更受企业的青睐。



美国心理学家迈克利兰提出人才素质的"冰山"模型,冰山水面以上的部分是知识和技能,其特点是可易观察、可测试、易习得;文化知识、专业知识、管理知识、产品知识、计算机操作技能、语言表达技能等属此类,学历仅仅证明一个人可能具备什么知识。冰山水下部分是自我认知、社会认知、个性品质和动机,他们隐藏在行为的背后,但对人的行为以及行为后果却起着更关键的作用。迈克利兰研究表明,一个人的成功特别是工作业绩突出,主要源于这个人的动机、品质及认知等素质要素,而并非其知识和技能。在现实生活中这不难理解,同是某个大学某个年级某个专业的毕业生,也分配在同一个单位,从事同一项工作,1年、2年、3年以至更长时间之后,这些人的业绩表现会迥然有异。两个出于同一医学院的学生,一个对自己的角色定义为研究人才,另一个则定义为救助者,前者可能会成为优秀的医学教授,而后者更有可能成为出色的医生。个中道理就在于此。



真的人才应该不仅具有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具备作某项工作所需的"冰山"下的素质。而不同工作对应着不同的素质要求,如何自我评估自身特点,以此寻找与企业的契合点,显然有助于提高成材的机率。对企业来说,需要的往往不是最出类拔萃的综合性人才,而是适合工作所需素质要求的最合适的人才。学历仅仅标定一个人的知识水平,经验只是说明一个人技能的熟练程度,但"冰山"下素质的提高靠的是修炼。《第五项修炼》提供了一些"修炼"方法。







四、呼唤人才



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面对经济国际化、多样化、个性化、网络化的新趋势,中国企业将有更多机会发展壮大,真正的人才将大有作为。社会呼唤人才,企业呼唤人才。人才,你在哪里?



1.高等院校毕业生仍然是人才的主要来源渠道。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毕业生的培养、管理和分配越来越面向市场,从而更能适应企业的需求。特别是一批新兴的高科技公司,其成长发展依赖于计算机等专业人才以及人力资源等管理方面的人才,而此类人才在国内严重匮乏,一些"老"人才由于知识相对陈旧很难担当大任,于是乎大专院校毕业生炙手可热。95年以来,IBM、朗讯、爱立信、诺基亚、宝洁、壳牌等跨国公司,华为、中兴通讯、东方电子、联想等国内公司,纷纷抢滩名校,激烈争夺各类紧缺人才,导致有关人才价格急剧攀升。当然,对毕业生应有个培养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



2.跨国公司是个大人才库。跨国公司进入中国,逐步实施本地化策略,培养出大量的经营、管理、营销和技术等人才,比如中美史克、西安杨森等造就了绝大多数国内医药企业的职业经理。他们以往大都在外企之间来回移动,目前已经有不少先行者开始步入民营企业,相信这是一个好的开端。但民营企业的国际化进程刚刚起步,与国际性人才的磨合尚需时间考验。



3.国有企业人才量最大,但存在"折旧"加速、充电不足等问题。由于体制等方面的原因,人才缺乏竞争压力,不注重学习和创新,而知识经济时代的特征是变化,因此部分人才的"素质"没有增长反而大打折扣。不管怎样,国有企业是个人才大本营,关键在于国企、民企如何对其加以开发和利用。



4.民营企业正在积蓄一批真的人才,他们直面市场、参与竞争、饱经锤炼,尤其市场、销售、技术开发等领域,这些人才甚至具备了与强大外企直接对抗的实力。如何保留他们现在成了老板们最关心的事情。



5.还有一些人才作为"外脑"存在,诸如管理顾问、广告、策划、经纪等个人和公司。他们大都专业精深、经验丰富,对企业来说是难得的可借用的外部人才资源。学会开发、利用这些资源是一个成功企业的通常做法。

上一条: 国有建筑企业人力资源现状与对策

下一条: 对海关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的几点思考

更多>>

推荐阅读

更多>>

推荐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