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中国民族性的M理论

他这一番话,虽然十分伤感,却是非常中肯。事实上,中国的管理哲学,惟有用英文书写,在国外(最好是美国)发表,获得彼邦人士的认同和肯定,活像「肯尼士」那般,中国人才会刮目相看,说起来令人觉得悲哀,却也无可奈何!.要不然,为什麽众多才俊,竟充塞了「无力感」?幸而傅高义(E.Vogel)的「日本第一」挑起了我们寻「根」的兴趣,在一片中国式管理的探索声中,唤醒我们:必须从道统的洪流,建构出属于自己的理论。中华文化,以孔、孟为主流,掺以老、庄的自然思想,而对管理最具有影响的,在注重「务实」、「中庸」,以及「不执著」的态度。如果把组织大略划分为三个阶层,则执行层首重「务实」,只要大家脚踏实地,按部就班,实实在在遵照既定的计划去执行,便见功效。管理层除了务实之外,尚须「不执著」,因为企业内外环境不断变迁,如果凡事依例而行,固执以往的经验,必然无法因应时、空变化所产生的种种压力,为了权宜应变,以求制宜,就应该「不执著」,这是中阶层主管最重要的一种素养。决策层既务实又不执著,仍然不足以保证所有决策皆合理,必须切实把握「中庸」的道理,务期在变化多端的各种状态中,求得其合理的决策。可见「务实」、「不执著」、「中庸」,一层比一层困难,所以孔子才会感叹地说:「中庸的道理,真是至善至美啊!可惜一般人已经很久不能实行这种道理了 」。这「中庸之道」,代表中华文化的精华,尧以是传舜,舜以是传禹,禹以是传文武周公,再由孔子集其大成。而专门阐释此一道理的「中庸」,据崔束壁在沫泗考信录中的说法,并非子思所作,乃成于孟子之後,其中所述体用关系,实已接受了道家的影响,可以说是儒家融合道家思想的一部「科际整合」的结晶。中庸之道的管理,亦即「中道管理」,就是现代所倡导的「合理化管理」。日人竹添光鸿把中庸解释为恰到好处,朱子则认为:凡其所行,无一事之不得其中,即无一事之不合理,管理措施,假若能够一无瑕疵,那就「毫无缺点」,依现代眼光来看,中庸就是「合情、合理、合法」,非但可以适应环境,而且足以开创新的时代。既然中国式管理即为「中道管理」,我们不妨用M理论来代表中国人的管理之道。M是「人」(man)、「中庸」(medium)与「管理」(management)的字首,中国式管理重人,也重视中庸之道,刚好都涵盖在内,尤其从字形看来,它更是四平八稳,左右均衡,十分切合「中」的特性。英文三十六个字母当中,前三个、末三个都没有合适的,那麽就其中选取合用的一个,也合乎「中庸之道」。有人认为不可能有统一的「管理之道」,就西方情况而言,确属事实。因为西方向来一人一说,A专家说是的时候,必定有B专家说非,这也是他们鼓励争辩的原因,彼此都是一偏之见,辩论起来,才会产生互补作用。中国人最重视本源,一切新的都要从旧的当中变出来;所有学术,不源自易经,因此脉相承,而且脉络分明。事实更证明:中国先哲所说的道理,大都历久弥新,有其颠扑不破的特质。中国人的「管理之道」,显然是存在的。M理论可归纳为三项,试举例如下:

一、 人性可塑员工是可能改变的。管理的先决条件是:了解员工的人性,既不如x理论所描述的那样懒惰、不负责任、以自我为中心、不愿意改变、没有抱负、容易受骗;也不像Y理论所说的那样勤奋、希望负起责任、既有野心、又有想像力、还能够发展自己的能力、朝向组织目标。员工是可塑的,管理者的责任,即在创造良好工作环境,形成优良工作风气,使其安居乐业。孔子倡导仁以安人,仁发展为管理上的安人之道,才是符合人性的管理。

二、 员工如果关心工作,就会适时应变管理的过程是:确立目标和标准(经),赋予应有的责任和权力,使其权宜应变(权)。这种持经达变,原是中国人的民族性,亦即权变必须合义(宜),保持「权不离经」,否则即为「离经叛道」,那就「权与经反」了。义引申为管理上的经权之道,才有把握变而能通,促成真正的授权与潜在变通能力的护挥。

管理者和被管理者都是人,彼此都需要被了解和同情管理的态度是: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组织成员各自扮演不同的角色,而礼就是角色期待,每个人都能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按照角色期待好好扮演自己的角色,即为合礼的表现。礼化为管理上的絮矩之道,彼此互谅互信,便是互助合作的基础。「安人之道」、「经权之道」和「絮矩之道」,构成了中国式管理的三个向度。一切管理措施,均以安人为衡量标准,原则确定后,视企业内外环境的变迁,而持经达权,以求制宜,谓之经权。衡量及变通时,将心比心,称为絮矩。安人是仁的表现,经权是义的方法,絮矩为礼的态度,三者密切配合,才能从容中道。孔子论道,大抵以仁为主,仁就是爱。员工的人性,要以关怀、珍惜的真情来塑染、感化。仁是义和礼的基础,要求员工权宜应变,扮演合适的角色,首先要使其能安、得安。因为个体或群体的不安,都是管理失效的根本原因,此所以孔子希望我们用「患不安」来测试员工所处的状态,使其由不安而安,然后由敬业而乐业。员工能安得安,才能求其知义,尽心权宜应变。但是孔子认为,「义、命是分立的」,企业有其可控制的部份,属「义」,是可以「尽人事」的;企业亦有其不可控制的风险性,便是「命」,最后成功与否,仍须「听天命」。孔于四十而不惑,已经知「义」;五十而知天「命」,可见命更难知。管理者知命,然后员工才敢知义,因为他有信心,知命的管理者是不会胡乱责怪无心或已经尽了力的错误或缺失的。我们经常指责员工抱持「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的心理,殊不知关键在于是否确立「错误成本」的观念,能否知命。孔子言礼,不重视仪文细节,他注重「礼之本」,亦即团体的秩序。企业成员,不必斤斤计较于表面的礼仪,却应该真正设身处地,常常为其他的角色著想,建立共识,彼此互谅,以维护团体的秩序。企业组织,大则有制度,小则有约束,都应该求其「正当」,孔于主张不必枸守传统,也勿须顺从流俗,一切惟求「合理」,所以制度合理化,即是安人的原动力。安人之后,大家安份乐业。各自尽心尽力,求其变而能通;彼此将心比心,互助合作。管理措施,由「有为」而「无为」,M理论的终极,乃是现代所追求的「无为而治」--自动化管理。

上一条: 中国人的成功十要

下一条: 掌握中国人性的管理方法

更多>>

推荐阅读

更多>>

推荐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