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们看来一分钱一分货;第二类是喜欢高质量但是却希望是低价格的"精明消费群体",他们认为只要下工夫去找,不感情用事,就能买到物美价廉的产品;第三类是那些十分关注产品价格,以价格作为判断的依据而不太考虑产品质量的"经济型消费群体",对这些人来说,只要能满足最低要求即可,没有太多的奢望,是勤俭持家的一类消费者;最后一类是不管产品质量好坏,总是买同类产品当中最贵的,最有名的或最时髦的产品,以炫耀自己的富有,这批消费者属于"盲目消费型群体"。这四类消费者对同样一个产品的价值有不同的看法,所以我们必须明白本企业的主流消费群体是哪一类人。
接下来我们从消费量和消费频率的角度来分析一下不同的消费群体,首先那些经常消费,而且每次消费都比较大的一类人,我们称其为"购物爱好者",这些人以购物为乐趣,以花钱为享受,喜欢买新产品;第二类人是那些经常消费,但是每次消费都比较小的群体,我们称其为"勤俭消费者",这些人用到什么买什么,从不无节制地大量采购,对他们来说,勤俭是一种美德,属于会过日子,比较实惠的一类人,他们希望买物美价廉,口碑好的产品。第三类人是偶尔消费,但是每次消费量都很大的群体,我们称其为"大宗消费者",这些人购物并不是什么乐趣,只是为了完成任务,每次多买一点,可以少买几次,所以这些人喜欢买熟悉的产品,而且一次买很多。最后一类人是偶尔购物,而且每次购物量都比较小的群体,我们称其为"厌恶消费者",他们最讨厌去买东西,更不愿与人讨价还价,能逃避就逃避,对什么产品都没有兴趣。所以企业应当知道本企业的消费者以哪一类人居多,从而推出适销对路的产品。
另外,从消费者的家庭结构也可以把消费者分成几类,
第一类是单身青年,一人吃饱,全家不饿,这些人大多没有计划性,通常大手大脚,有钱就花,什么时髦,什么流行买什么。自己的钱不够了可能还要伸手向父母要钱;
第二类是小两口之家,新婚不久,除了置办各种大件物品外,也比较能花钱,但是购物时会理智一些,没有用的东西不会买;
第三类是三口之家,有了下一代之后,消费开始以孩子为中心,即使不太实用,只要孩子想要,也会买回家来,以满足孩子的需要;
第四类是大家庭,三代同堂,这时候消费取向比较分散,取决于在一个家庭中谁是钱最多的人,是父母辈的还是祖父母辈的,总的说来,大家庭的消费比较理性,因为有很多制约因素;第五类是老两口之家,孩子搬出去之后,只剩下老人,即使老人比较有钱,他们的消费模式也比较保守,能节省就节省,特别是在中国,老人总想给后代留下一些财产;
最后一类是单身老人,老伴去世后,剩下一个人比较孤单,也没有什么可买的,除了日用品以外,消费更加保守。可以说不同的家庭结构对同一产品的价值会有不同的看法,因此本企业各项产品其购买者主要是那一类家庭,将决定完整产品的内涵。
接下来,我们探讨另外一个话题,即一个产品的特性与其价值的关系,我们可以把一个产品的特性分成四大类,并将消费者认可的价值与有无实际意义挂钩,得出四个区域。1。必须有的特性,消费者认为该特性有实际意义,而且有独到的价值, 并愿意支付额外的费用来得到 这类特性,如某些创新性的产品特性,解决了消费者关心的问题,或者大件产品延长保修期,高档产品提供升级换代服务,属于加分的特性,可提高完整产品的价值;2。必须有的特性,也有实际意义,但是消费者认为本来就应当有,没有就不完整,或属于不可接受的范畴。如质量,交货期,兼容性,标准的售后服务等,这类特性属于竞争的必须品,基本属于核心产品的内涵。3。希望有的特性,实际意义小于象征性意义,但是某些消费者认可该特性有独到的价值,尽管现在不一定需要,也不一定经常用得上,但是有总比没有好, 如三频手机,画中画 电视,这类特性能打动相当一批有消费实力的人,可以作为其卖点。4。希望有的特性,实际意义不大,消费者也不想支付额外的费用,如果不增加成本,多点功能当然更好。所以企业应当保证在有实际意义,而且得到消费者认可的特性方面与竞争对手相当,而在能得到消费者认可的其他方面下工夫,不要做那些费力不讨好的事情。
上一条: 信用风险及其管理
下一条: 心智革命(二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