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目前我国信用领域发展情况如何?
答:我国信用研究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包括国家信用体系的研究,银行信用体系建设,企业信用管理研究和个人信用体系的建立。这四个方面目前都有很大进展。我们主要研究的领域是企业信用管理领域。 问:提到企业信用,您认为我国企业目前存在那些问题?
答:我国企业信用问题非常严重。首先是企业信用风险问题。我们早已知道,企业之间相互拖欠、三角债问题一直是企业最棘手的问题,很多企业因为被他人拖欠和赖帐,最终倒闭破产了。更多的企业陷入相互拖欠、坏帐的泥潭,每年经营的利润还不够偿还银行的利息,疲于应付,苟延残喘,根本没有力量扩大发展。所以说我国企业经营中面临非常严重的信用危机。这一点随便问一个企业老总,他就会跟你诉很多苦。
第二是企业竞争力的问题。也许企业经营者还没有意识到或感受到,信用与企业竞争力有着密切的关系。西方企业把信用赊销当作主要的销售手段和竞争手段,而我国企业由于惧怕被拖欠,却很少采用赊销。加入WTO以后,如果我国的企业仍然害怕赊销,不赊销,必然无法与西方企业竞争。
问:这可是一个棘手的问题。一方面企业坏帐太多不能赊销,另一方面不赊销又影响企业的竞争力。
答:确实如此。以美国为例,美国的企业坏帐率是0.25%-0.5%,我国企业坏帐率是5%-10%,相差10倍到20倍,差距大得惊人;美国企业的账款拖欠期平均是7天,我国平均是90多天。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我国企业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销售费用占销售收入的14%。而美国只有2%-3%。举一个例子,我国一个销售收入1个亿的企业,要支出1400万的费用,而美国企业只要200万-300万元。我们比西方企业高出1千多万元费用!现在销售利润这么低,我们的企业拿什么赢利!如果你是企业经营者,肯定会为如此大的差距而动容。
与此同时,美国企业的赊销比例高达90%以上,我国企业赊销比例只有20%,这么大的差距根本无法竞争。各行各业都是买方市场,"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时代已经过去,谁不赊销,谁就被淘汰,我们的企业必须学会赊销,大量赊销,以迎接国际国内市场的挑战。这两方面在中国会很快体现出来。
问:企业信用存在这么大的问题,企业是否重视它?
答:应该讲重视不够。我们曾做过一个调查,51%的企业根本没有听说过企业信用管理,而有系统、完善信用管理职能的非外资企业只有不到0.1%。不单是企业界,我国学术界和研究机构对企业信用管理也研究甚少。到目前,还没有大学开设信用管理专业课程,研究企业信用管理的人更是少之又少。
问:西方企业为什么管理得这么好,他们是如何管理的?
答:在西方,企业信用管理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学科,它作为一门研究学科已经有100多年历史。经过研究机构和企业不断完善和实践,这个学科的研究已经很成熟。信用风险、拖欠、坏帐其实哪个市场经济国家都经历过,并不是中国独有的。在美国6、70年代,也曾爆发过企业信用危机,呆坏帐严重,拖欠盛行。后来企业开始重视信用管理,纷纷学习和运用信用管理技术,最终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
即使是现在,西方企业对信用管理同样非常重视。西方调查机构曾做过调查,在企业十几项管理中,那种管理最重要?赊销与信用管理被排在第一位,其次才是战略管理、生产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可见信用管理在西方企业的被重视程度。
问:什么是企业信用管理?
答:我用通俗一些的话来解释一下。我们把企业信用管理概括叫做"三机制一部门"原则。 "三机制"是,要建立企业内部系统完善的信用管理机制。企业信用管理机制由三个机制构成,包括前期管理的企业资信调查和评估机制、中期管理的债权保障机制和后期管理的应收账款管理和回收机制。同时,从企业组织结构上讲,是要在企业内部建立信用管理的部门,有专门的部门管理信用。信用管理要达到的目的有两个,一是最大限度销售产品,达到销售最大化,一是最大限度控制风险,将坏帐和逾期账款控制在最低限度。
问:什么是企业资信调查和评估机制?
答:企业资信调查和评估机制,就是要定期调查和评估客户的信用状况。去年北京中关村仪科慧光公司倒闭案,就很能说明问题。仪科慧光公司的财务状况非常糟糕,一直负债经营,而且为了营业额好看就高价进货,低价销货,窟窿越来越大。从信用管理角度看,这是一家"高风险"公司,不能与他做生意,更不能赊销。可是,有上百家公司把货物赊销给仪科慧光公司,没有一家公司考察他的信用状况。结果,仪科慧光公司倒闭了,拖欠款几千万,这上百家公司蒙受了巨大的损失。还有,银广厦公司在案发前套了很多银行的贷款,但是其中一家天津银行在评估银广厦公司时,发现该公司财务状况存在很多疑点,因此没有把2亿多的贷款贷该银广厦公司,结果,这家银行幸免于难。企业经营过程中,会接触许多不同的客户,必须对新老客户的资信状况了解清楚,然后评估是否可以授信。建立企业资信调查和评估机制,才能准确把握商机和信用风险的区别。
问:债权保障机制又是什么?
答:企业、尤其是贸易型企业会碰到这样的问题,一笔生意风险很大,可是利润也非常丰厚,做不做呢?做。将风险转移或加以保障后做。一个是通过外部力量转移风险,比如银行提供的担保、保理,保险公司提供的信用保险,担保公司提供的信用担保等;另一个是自身控制风险,让客户签署人的担保、物的担保,抵押等等。
西方国家的风险保障体系很健全。加入WTO以后,一些西方国家的保障手段和服务正在陆续进入中国,我国的金融担保机构也正在推出更多的保障项目,企业应该学会使用它们。
问:很多企业成立各种各样的讨债办,讨债队,这是不是就是您说的应收账款管理和回收机制?
答:不是。很多企业管理者都认为,信用管理就是追账。这是认识上的缺陷。其实,追账只在信用管理中占很小的一部分。当货物销售出去后,应该对销售的货物和客户时时监控,保证货物和销售程序的安全,保证客户得到满意的服务和适当的压力。在账款过期后,要根据程序不断施加压力,争取早日回收账款。
中国的国营企业有一个弊病,就是对应收账款漠不关心。这个问题在内外贸企业中都存在。我们常常发现很多应收账款的账龄是4年以上的,外国人对这个现象都很吃惊。在很多国家,超过半年的账款就作为坏帐处理了。为什么我们有这么多时间久远的坏帐?因为把追不回的账款放在"应收账款"项目下而不是"坏帐"项目下,不会影响国营企业领导的业绩。企业的经营不错呀,坏帐不太多呀,其实他是在自欺欺人。下任领导也不追,也怕损害自己的业绩,于是坏帐越来越多,账龄越来越长,最终企业就垮了。
账款最忌讳不及时追讨。美国收账者协会统计,超过半年的账款回收成功率为57.8%,超过1年的账款回收成功率为26.6%,超过2年的账款只有13.6%可以收回。因此一旦出现欠款,应该马上追讨。
逾期账款率、账款回收期、账龄结构、坏帐率、DSO水平,这些数据看起来枯燥乏味,却是极为重要的,必须天天研究。应该根据这些数据调整企业的信用方针。
问:企业为什么必须建立信用管理部门,不能让其他部门管理吗,比如业务部门?
答:这是一个实践性的问题。西方企业几十年的经验说明,企业必须建立独立的信用管理部门,否则就无法管好。现在,只要有一点规模的西方企业,必然有独立的信用管理部门。我国现在几乎还没有企业建立这样的部门,不过,我预计今后几年企业都将陆续建立起信用管理部门。
问:企业如何培养自己的信用管理人员?
答:信用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强于理论性的管理知识,对信用管理人员,尤其是信用管理经理的要求非常高。信用管理人员要掌握信息、财务、管理、法律、统计、营销、公关等多方面的综合知识,同时实践能力和工作经历也必须出色。西方有一句话,说信用人员是企业内部少数工作责任大于工作权利的人员。一个好的信用经理,顶得上100个追账人员。因此,企业必须培养自己的优秀信用人员。
问:企业如何找到或培养信用管理人员?
答:目前我国教育系统还没有信用管理专业,我听说清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今年下半年要开设信用课程和专业。有关部门统计,鉴于信用管理仍是空白,在今后5年内,我国将至少需要50万名信用管理经理,200万名信用管理人员,有一个巨大的缺口。现在企业都已经开始有一些觉悟,所以社会上经常举办各种信用管理培训班,只是水平良莠不齐。
问:可是中国已经加入WTO,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需要马上建立信用管理制度和部门,企业应该怎么办?
答:我们完全可以套用西方企业的发展模式。当时西方企业建立信用管理制度的时候,通行的做法是聘请一家专业信用管理机构,全面指导企业建立"三机制一部门",即通过专业机构进行人员招聘、培训,信用管理问题诊断,组织机构建立,信用政策制订,客户档案管理,应收账款管理,评估评级管理,计算机自动化管理等初建工作。在开始阶段,专业机构还可帮助企业做一些实际的工作,比如客户资信调查、逾期账款追收、信用额度评估等。这样做,企业既省时省力,又不会走弯路走错路,同时又节约了成本。
问:中国企业有没有信用管理好的企业?
答:有很多三资企业管理得很好。就国内企业而言,管理好的企业极少。我们曾经帮助过一些国有企业、外贸企业建立信用管理制度。信用管理是一项立竿见影的管理活动,我们对20多家我们帮助建立信用管理制度的企业进行调查,管理后的第一年,企业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销售费用占销售收入比重就从14%下降到9%,赊销额平均上升13%,坏帐率平均下降3.6个百分点,销售未清帐期(DSO)平均缩短37天,市场占有率不同程度上升,企业现金流量适当,综合经济效益指标平均上升21%。同时,客户信用数据完整,客户服务质量改善,企业各项财务指标全面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企业综合竞争力显著提高。
上一条: 追求暴利等于自杀
下一条: 深度营销在工业品营销中的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