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传统成本管理方法的缺陷
1.无法适应企业人本管理的要求。人本管理是指任何管理都要以人为中心,把提高人的素质,处理人际关系,满足人的需要,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的工作放在首位,要更多地尊重人、了解人和关心人。传统成本管理理论基础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泰罗的“科学管理”学说,主要基于“经济人”假定,主张用经济手段刺激职工工作的积极性,认为管理者必须严格控制下级的行为,以保证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在制定各种成本目标或成本标准时,缺乏员工的积极参与,形成硬性指标,并在企业强制执行。上级管理者定期检察指标的完成情况,把短期的成本升降与职工的收入直接挂钩。这种作法过多地体现出对员工的约束,不可避免地在员工中产生一种抵触心理,促使企业目标与员工的目标相对立。这与人本管理思想完全背道而驰。
2.必然导致企业的短期行为。传统成本管理的主要构成内容是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计划与成本控制。这些内容通常所考虑的时间跨度都不超过一年。几乎一切都围绕如何使计划期的利润最大化。当不利于计划期利润最大化的行为发生时,有关当事人通常就会受到惩罚。这就经常导致下级管理者为了谋求即时业绩,而不惜牺牲企业的长远利益。这在许多非生产性支出的管理过程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3.难以取得良好的成本管理效果。传统成本管理方法中最受关注的莫过于各类成本计划指标的高低。上级管理者通常以过去的成本水平为主要依据来为下属确定成本计划指标,或者通过与下属的协商来确定。由于上级管理者与下属之间信息不对称性问题的存在,上级管理者所掌握的情况远不如其下属,所以下属最终往往能争得一个容易实现的成本计划指标,而上级管理者并不知晓。尽管表面上看,在成本计划、控制及业绩评价方面的措施较为完善,但是企业很难获得较好的成本管理效果。下周之所以采取这种对策,原因在于(l)上级管理者对下属采取监督与约束的对立态度使得下属的积极性受到压制;(2)由于不确定因素的存在,即便努力也未必能完成成本计划指标而受到惩罚。
二、以人为本的成本管理的主要特征
以人为本的成本管理是适应人本管理的企业管理模式,把人置于成本管理中心地位,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激励人,通过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开发与利用人力资源,从而有效地实施成本管理的系统方法。其基本思想是:(1)企业整个成本管理过程是人支配的,成本管理的主体是人而不是物;(2)管理者不能将员工单纯地视为受约束和监督的对象,而应该把每位员工作为有意志、有思想、有感情的完整人格来把握,尊重人的价值和人格;(3)成本管理必需围绕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性而展开。
以人为本的成本管理具有以下特征:
1.注重人才的选拔与培养。未来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拥有高水平的技术人员有利于提高产品设计水平,从而为获得产品成本优势提供必要保证;拥有高水平的生产工人有利于提高产品合格率,提高生产效率,进而降低生产成本;拥有高素质的员工有利于压缩开支,减少铺张浪费;有利于拥有高水平的成本管理人员提高企业成本管理能力,以便对成本实施有效管理。总之,只有拥有一流的人才,才能具有一流的管理水平,才能获得成本优势。
2.以激励为核心手段。国外心理学教授的研究结果表明,按时计酬的员工只要运用他们的20%-30%能力即可保住职业,而受到充分激励的员工,其能力能发挥出80%-90%,提高效能3-4倍。其实很多企业降低成本的潜力很大,只是由于员工得不到有效的激励,所以企业未能将这种潜力充分开发出来。通过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就可充分挖掘降低成本的潜力。
3.以良好的企业成本文化为支柱。通过创建良好的成本文化,企业可以产生某些不成文的、约定俗成的群体规范或共同的价值准则。这种群体规范或价值准则虽然没有强制员工执行的性质,但它在员工个体心里上所产生的影响能起到“软约束”作用,这种作用有时反而会比命令的作用大得多,更能改变个人行为,使之与群体行为一致起来,朝着有利于企业降低成本、提高经营效率的方向发展。此外,良好的企业成本文化也具有导向作用,能引导员工积极努力工作,提高工作效率,主动克服铺张浪费现象的发生。
4.以获取长期有效成本管理能力为目标。以人为本的成本管理机制的建立需要企业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无论是人才的选拔与培养还是激励机制与企业成本文化的建立,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其对企业成本管理所产生的积极影响也将是深远的,企业不仅仅是降低了成本,更重要的是获得了有效管理成本的能力。凭借这种能力,企业可以应付来自各方面的变化,始终能将成本控制在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
5.是传统成本管理方法的发展与完善。实施以人为本的成本管理并非是要彻底摒弃传统的管理方法,而是要对传统成本管理方法进行补充与完善。在实施以人为本的成本管理过程中,企业仍需要采用某些传统的成本管理方法,例如制定目标成本,划分责任成本,编制成本预算,监测成本预算的实施过程,并进行成本业绩评价。与传统成本管理系统不同的是,以人为本的成本管理从根本上转变了管理的指导思想,将企业广大员工变被动为主动,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在实现企业成本管理目标的同时,员工的个人目标也在很大程度上得以实现。
三、如何建立有效的成本管理改励机制
1.实行成本目标激励。(1)加强成本目标的协调性。责任中心之间,企业与个人之间的成本目标往往存在一定的冲突。不解决这种目标冲突,员工容易产生不满情绪,不利于企业整体目标的实现。为此,企业可以调动广大员工参与成本目标的制定,这样有利于减轻不同方面之间的利益冲突,促进企业目标与个人目标的融合。员工通过参与成本计划的制定,能将个人的目标和预期融入于企业的有关目标中,使个人目标和企业目标趋于一致。(2)制定具有挑战性的成本目标。为使成本目标能够产生激励效果,企业所制定的成本计划应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员工需要积极努力才能完成。企业应该将目标激励与业绩评价系统有机结合。由于不确定性因素的存在,员工有可能在投入百分之百努力的情况下未能实现目标。对于这类员工,企业也应该给予一定形式的肯定和奖励。否则,富有挑战性成本目标不仅不能起到激励作用,反而会给企业带来严重的消极影响:员工会对这类成本指标感到压力过大,从而失去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
2.实行参与激励。成本管理遍及企业的每个角落,每位员工的行为都会对企业的总体成本水平产生一定的影响。让全体员工参与成本计划的制定、实施、控制和业绩评价等整个成本管理过程,可以产生两方面的积极影响:(1)有利于提高成本计划指标的可靠性。由于信息不对称性的存在,高层管理者所掌握的信息远远逊色于其下属所掌握的信息。以高层管理者为主体制定的成本计划指标往往主观性太强,容易脱离实际。有时上级认为富有挑战性的指标,在下级看来可能不切实际,难于达到,因此失去信心,放弃努力;相反,有时上级根据以往下级成本的历史水平所确定的成本指标,认为是富有挑战性的指标,而下属看来却轻易实现。由于员工更了解本部门的实际情况,以他们的估计制定的成本指标更接近实际,对成本管理的指导意义更大。(2)员工参与成本计划制定过程,有助于改变他们对成本计划的认识。员工亲自参与制订本部门或本人负责执行的成本计划,可以得到自身精神上的满足,从而增强其责任感。并有利于员工深刻理解和自觉接受他们亲自制定的有关成本计划,从而把成本计划看作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
3.领导行为激励与榜样激励。领导的模范带头作用对职工行为有很大的激励作用。领导者以身作则,积极努力工作,如同无声的命令,有力地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领导者带头勤俭节约,不搞铺张浪费,能感染广大员工厉行节约精神,从而有利降低企业总体成本水平。另外,在企业各层次的责任中心中选择在成本管理过程中业绩突出的个人,将他们树立为广大员工学习的榜样。让他们总结成本管理中的先进经验与事迹,使得员工从中受到启发与教育,进而降低成本,提高企业成本管理水平。
4.实行危机激励。在成本方面缺乏竞争力的企业必然会在当今的激烈市场竞争中遭到失败。管理者经常将本企业的成本水平与行业成本水平及主要竞争对手成本水平进行对比,发现差距,以便在全体员工的思想中形成一种危机感。当员工有这种危机感时往往容易激发他们发愤精神,有利于将其潜能充分开发出来,在与对手进行的成本竞争中获得有利的竞争地位。
此外,还可以配合企业管理中普遍使用的奖罚激励、情感激励、尊重激励、归宿激励等措施,以便使成本管理的激励机制得以完善。
四、企业成本文化的培育及其作用
成本文化是企业文化的组成部分。成本文化是企业的传统、风气和价值观在成本管理领域的具体体现。良好的企业成本文化需要通过长期自觉培养才能形成,它体现企业绝大多数员工的意志和愿意。为培养良好的成本文化,企业应该采取以下措施:(1)将员工置于成本管理的主人翁地位,让每位员工参与整个成本管理全部过程。高层管理者耐心倾听下属的各种意见,充分吸取他们的合理建议。当员工视自己为企业的主人,把企业的兴衰与自己的切身利益联系在一起,他们就会积极努力工作,千方百计地降低成本,提高企业成本管理效率。(2)经常宣传降低成本对企业成功的重要意义,以便不断强化全员成本意识,使员工时刻不忘勤俭节约,为企业降低成本提供精神方面的有利保证;(3)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经常向职工宣传企业的优良传统,使每位员工树立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等良好风尚。通过长期不懈的努力,将这种优良传统不断流传下去。
良好的企业成本文化的形成,对于鼓舞员工的士气和斗志;强化职工自我控制;增强企业内部员工的凝聚力;克服分权管理的不足有着巨大的作用,随着人在管理中的地位不断上升,这种成本管理模式的优越性会不断地为人们所发现。
上一条: 不低于成本价投标的约束条件及其探讨
下一条: 论作业成本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