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纸上谈兵的赵括看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

 摘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赵括自很小的时侯就学习兵法,讨论军事战略战术,全赵国没有人能难得到他,可以说是“以天下莫能当”。他父亲也是赵国的一员大将,屡立战功,威名赫赫。有一天,他曾竟与其父赵奢辩论兵法,就连赵奢也不能难到他,而赵奢认为儿子虽然能辩倒他,却对儿子极不满意,以致于赵括的母亲问赵奢什么原因。赵奢说:“打仗,生死之大事也,而赵括却将打仗看得太容易了,没有一点谨慎之处。如果赵王不聘任赵括为赵军主将还则罢了,如果赵括任主将,赵军必定灭亡啊。”

  公元前262年,秦大将王?进兵围韩国上党,赵国一边向赵国求援,一边派大将冯亭坚守两月。当时赵王拜廉颇为上将,率兵二十万来援助上党,大军行至长平关,遇赵国大将冯亭,才知上党已失,而秦兵日近。于是就在金门山下,同秦军作战。由于廉颇精通兵法,知己知彼,军纪严明,就是不与秦国交战。就这样秦、赵相持四个月,秦大将王?也不得一战,无可奈何。



  秦王知道这件事后,召应侯范睢计议,范睢曰:“廉颇身经百战,深通军事,知道秦军强,不轻战。而秦军远道作战,粮草不济,不能持久。如果赵国一直这样,秦无胜算啊!要胜赵国就必须使‘反间计’,除掉廉颇才行啊。”



  于是秦王派人到赵国首都邯郸,用千金贿赂赵王左右,散布流言说赵将只有赵奢用兵厉害,而其子赵括比其父更厉害,若使赵括为将,肯定会大破秦军。赵王果然中计,就要拜赵括为上将,对抗秦军。赵母乃上书赵王谏说:“赵括只会读父书,不知通变,不是将才,愿我王不要任赵括为将。”



  于是赵王召赵母问为什么,赵母回答说:“赵括父赵奢为将,所得赏赐,尽以与军吏;受命之日,即住在军中,不问及家事,与士卒同甘苦;每逢大事必询问大家,群策群力,不敢自专。而现在赵括一旦为将,就知道显摆,军吏无敢仰视。所赐金帛,悉归私家。为将怎么能这样?赵括父临终,曾对我说:‘赵括若为将,赵军必败。’所以我王别选良将,千万不可以用赵括啊。”



  可是赵王不听:“寡人已经决定了!”



  结果在公元前260年,赵括领兵二十万到了长平,请廉颇验过兵符。廉颇办了移交,回邯郸去了。赵括统率着四十万大军,声势十分浩大。他把廉颇规定的一套制度全部废除,下了命令说:“秦国再来挑战,必须迎头打回去。敌人打败了,就得追下去,非杀得他们片甲不留不算完。”那边范雎得到赵括替换廉颇的消息,知道自己的反间计成功,就秘密派白起为上将军,去指挥秦军。白起一到长平,布置好埋伏,故意打了几阵败仗。赵括不知是计,拼命追赶。白起把赵军引到预先埋伏好的地区,派出精兵二万五千人,切断赵军的后路;另派五千骑兵,直冲赵军大营,把四十万赵军切成两段。赵括这才知道秦军的厉害,只好筑起营垒坚守,等待救兵。秦国又发兵把赵国救兵和运粮的道路切断了。



  赵括的军队,内无粮草,外无救兵,守了四十多天,兵士都叫苦连天,无心作战。赵括带兵想冲出重围,秦军万箭齐发,把赵括射死了。赵军听到主将被杀,也纷纷扔了武器投降。四十万赵军,就在纸上谈兵的主帅赵括手里全部覆没了。



  倪庆峰职业规划点评:



  第一步、赵括的职业定位分析:赵括的职业生涯为什么会失败?是赵括没有文化、不懂兵法还是其他什么原因?如果说赵括没有文化不懂军事,那么连他的父亲在内的所有人都辩不倒他。其实赵括还是有本事的,但他为什么会失败?主要是他的职业定位不准确,起码是初期职业定位不准确,导致职业生涯的失败。什么又是职业定位?职业定位就是自我职业发展的定位,即个人进入职业世界后,根据实际工作经验,所感受到与自己内省的动机、需要、价值观、才干想符合的,能满足自我的一种长期稳定的职业定位。



  赵括被赵王任命为赵国二十万大军的军事主将。古时的军队里面有统帅、副帅、大将、副将、先锋、军师等,这就好比公司里面有CEO或总经理,是高级管理者,还有副总、总监、部门经理等。赵括当时显然还不具备担任三军统帅的年龄和经验,所以一下子担负重任是职业定位的基本错误。他完全可以从基层干起,哪怕是做个小队长,再火速提拔。试想,一个从来没有打过仗的小伙子,担任三军统帅,安得不败?就好象一个公司,请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担任公司总经理,公司能发展吗?我看能不能生存下去还是不问题。在职业走向设计的时候,必须考虑年龄和经验的因素,你不能在十七八岁的时候就跑到人才市场去说:“你们能否请我当总经理、董事长?”实践的第一步,就是考虑你的年龄适合做什么以及你有没有带团队的经验。



  所以,赵括的职业生涯开始阶段的职业定位应该根据他的兴趣,特长,个性等,还是应该定位于军事领域,但可以是基层带兵人员、副将、参谋长、军事教官,甚至作为重点培养的对象可以当大将廉颇的助理。



  第二步、赵括的职业生涯规划分析:



  而职业生涯规划的含义是一个人规划未来职业发展的里程,考虑自己的能力、价值、性向以及阻力、助力,做好妥善的安排,期望自己能适得其所,而不是一个摆错位置的旗子。



  一、赵括的人格特征分析(根据《东周列国志》、《史记》等资料分析)



  A)赵括小时爱学兵法,谈起用兵的道理来头头是道,连他父亲赵奢也难不住他。所以赵括错误地认为自己领导军队没有问题;



  B)蔺相如对赵王说:“赵括只懂得读父亲的兵书,不会临阵应变,不能派他做大将。”



  C)赵括为将就知道显摆,军吏无敢仰视。所赐金帛,悉归私家。”



  带兵之道,在于智、信、仁、勇、严。赵括的智在于理论丰富,但不知变通,实际还在于缺乏实际经验;赵括当了主帅后,就忙着显示自己,谈不上赏罚分明,更不用说为人起码的信用了,说到底还在与年轻啊;“军吏无敢仰视”这句评语,所以赵括有哪里又有仁呢?而赵括又是第一次率兵作战,没有军功无以服众,勇也有限,严也一样;因此,作为军事主管性格方面还略有欠缺。俗话说:军队是个大熔炉,战争就是一所大学,赵括的性格还需要在战争中磨练,在战争中成长。



  二、赵括的职业生涯必须经历的几个阶段



  根据职业生涯规划理论,一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必须经过16~25岁职业初期、25岁以后的职业发展阶段、35~45岁的职业维持阶段、45岁以后的职业后期、60岁以后的退休期。显然赵括任命为军事主将,违背了职业生涯的几个阶段。现在很多的企业,在用人的时候,一味的考虑人才年轻化,放着三四十岁年富力强、经验丰富的人才不用,而非要用所谓年轻的管理人员,实在是自取败亡之道啊。这些企业的董事长不就是昔日的赵孝成王吗?



  第三、赵括的职业定位、职业生涯规划与人生目标规划



  赵括未必不能成为一代名将,但他的职业生涯需要规划,需要设计,制定一个人生发展计划和阶段性目标。倘若那时他即使能够一下子就成为三军统帅,也不需要一步到位。而是需要进一步磨练自己,将自己丰富的理论和战斗的实践相结合,从基层指挥官、参谋长、副官、军事教官、方面军主管、副统帅、统帅,一步一步脚踏实地,再结合每阶段的人生目标管理,可以取得什么样的成就。如果真实这样,我认为赵括还是非常有前途的,或许他能成为超过廉颇的一代名将,而不会是那个被中国几千年来所讥笑的只会纸上谈兵的灭国庸才了。

上一条: 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十项修炼

下一条: 企业员工培训路在何方

更多>>

推荐阅读

更多>>

推荐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