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时空——颠覆之颠覆 随着“产品同质化”现象的加剧,创新的呼声日益高涨,在各式各样媒体的推波助澜之下,创新已经成了我们这个时代的关键词,创新的思潮也已经无可非议的成为了今天市场经济的主流思潮。从市场经济学中资源配置规律的基本逻辑来看,这无疑是一件大好事、大喜事,的确值得我们大力倡导,因为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创新是社会资源高效配置最有效也是最佳途径。 蓝色时空 商品企划 战略规划 终端搭建
作者:蓝色时空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 首席战略顾问 芮力
然而,我们在倡导创新的同时不该忽视了模仿跟风的正向价值和积极作用,更不该以创新之名鄙视甚至打压他们,不该把他们排挤到社会舆论的边缘,使他们变成了市场经济舞台上的丑角。相反,我们应该从市场经济和社会和谐的大局的出发,肯定他们的正向价值和积极作用,像倡导创新一样倡导甚至是引导他们把模仿跟风发扬光大。因为他们原本就和创新一样伟大!
何处此言?
其一,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这条生物界的进化逻辑同样主宰着商业社会。没有了模仿跟风者的追逐和鞭策,创新的动力将会消失殆尽,创新的成果自然就会随之减少。这就是打压模仿跟风从而抑制创新的“自动机制”。从这个角度看,我们竟然发现创新和模仿跟风原本就是一对双胞胎,只不过创新是“先生”,而模仿跟风是“后生”,仅此而已。我想这恐怕是那些鄙视和打压“模仿跟风”者所忽视的或压根儿就不愿听到的。但是不管你看没看到,也不管你是否愿意,规律就是规律,逻辑就是逻辑,由不得你。在这里我们不妨做个简单的推理:如果你可以凭借一个好注意就能轻松赚钱,在没有外力的威胁下,我请问你有什么理由再舍近求远去搞什么创新?有吗?
如果真有,我想不外乎以下这3种人之一:商业傻瓜、怀有伟大使命感或有创新癖好的特殊材料。但不幸的是这3者在商业社会仅仅只属于偶然,而且在没有外力的鞭策下,他们的创新一定是想做就做,不想做就不做,那么他们的成果就又是一种偶然。我们又怎么能够把社会的进步和市场的繁荣都系在这些“偶然的偶然”的裤腰带上?倘若真是那样,我请问你,我们的市场会有今天这样繁荣吗?我们的现状又会是什么样子?那样的状况有谁愿意接受?你愿意吗?
问题分析到这儿,结论呼之欲出:模仿跟风是伟大的,因为它是创新的推手和催化剂,是它一而再、再而三的推动创新快速向前、向前、再向前。
其二,没有了模仿跟风,“暴利”将大行其道,受害的可能是包括你我在内的绝大多数消费者。是众多的模仿跟风者通过价格制肘的机制,将那些已经或本想贴上天价的产品一个个的走下了神坛,进入了“百姓”。从这个角度讲,给模仿跟风贴上“伟大”的标签,我想一点都不为过吧。
其三,没有了模仿跟风,整个社会就成了握有优势资源的创新者的单边游戏,而处在我们这样一个原始资源分配还不公平、市场经济还不够成熟的过度时期,就势必会导致剩余资源加速流向以社会精英为代表的强者一方,在这种自动机制的不断强化之下,势必会造成强者越强,弱者越弱,而整个社会关系也将势必会伴随着这种资源分配的过度失衡而日趋紧张。其最终结果可想而知。这就是排挤打压模仿跟风所形成的“蝴蝶效应”。我想这恐怕是我们每个人都不想看到的现象吧。所以,给模仿跟风再贴上一个“伟大”的标签也并不为过吧。
远的不说,为了证实以上这些观点的合理性,我们就拿眼下日常生活中几乎每个人都离不开的通讯工具手机来做个假设,我请你设想:如果没有模仿跟风者的追逐,手机会像今天这样普及吗?而如果手机不能像今天这样普及,我们这个社会的今天会是个什么样子?如果你无法想像,那么我再给你出个主意,你把你的手机关掉,不要时间太长,只要一个月,一个月以后你就会轻易的得到正确答案。
话说到这里,我想,肯定有好事者会发问:“那么,我请问你,同质化的祸究竟是谁闯的?责任究竟应该由谁来承担?”。我劝你在问这个问题的时候要小声点,因为你问错了问题。为什么?道理很简单,因为你在享受花钱购物给你带来的快感的同时,你不得不承受钱包变薄给你带来的不快。道理就这么简单。这就是舍得哲学给我们揭示的一个真理,有得就必有失,要得就必须舍。你在享受市场繁荣、价廉物美和社会和谐的好处的同时,不得不承受同质化给你带来的压力。
当然,你也可以过另外一种生活,把“模仿跟风”丢到垃圾桶里,只吃创新下的蛋。但是,在做出这个决定之前你要先想好了,你能否承受这样一种境况:其一、物价在天上,鸡蛋的价格像金蛋。其二、有一餐没一餐。因为创新几时下蛋你也不知道。其三、危机四伏。因为绝大多数人都没饭吃,而绝大多数人都知道你有钱买金蛋吃。
好了,我想任何一个智力正常的凡人都不愿意去过那样的日子吧,那么在我们一起走过了为模仿跟风正名这条心路历程后,就让我们再次集思广益,为他们做点有价值的事情,为他们出出主义、提提建议,防止他们误入歧途,掉入陷阱。助推他们积极进取,把模仿跟风这件给我们带来了无限福祉的伟大事业进一步发扬光大。
以下是本人经过多年的观察,从众多模仿跟风案例的成败得失中分析和总结得出的一些结论,我看把它们叫做“投机之道”还是比较贴切的,希望它能够给后来者一些借鉴。当然,如果它们能够成为模仿跟风这个圣殿里的哪怕是一块最不起眼的砖头,也将会使本人感到莫大的欣慰,而如果它们有幸能够被选中,成为这个圣殿的基石,那更将是本人最大的荣耀。
对于模仿跟风,首先应该考量的就是匹配问题。考量的标准是什么?是企业的形象定位。也就是说,面对任何机会,你首先要看你既定的企业形象是什么,再来看摆在你面前的这次机会是否与之吻合,跟进的结果能否给它加分,如果回答是否定的,那就不要染指,因为它对你来说根本就是陷阱,不是馅饼。一旦你开始赚这份钱,那么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你,你已经被它骗上了一条为自己掘墓的死亡之路。
为什么?因为企业形象定位是指引一个企业在茫茫商海中安全行驶的舵手,没有了它,你的企业就是一条在商海中亡命天涯的无舵船。然而,令人非常遗憾的是这个舵手天生就是那么傲慢、娇贵、脆弱而又自私,你必须无时无刻都要去维护它的尊严与地位,你平时的一招一式、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必须以它的要求为准绳,向它的利益看齐。你的任何行为一旦与它的要求相左,它就会立刻翻脸,在你还来不及道歉的瞬间它就会悄然沉入海底,从此便无情的与你决裂,把你孤独的留在茫茫的商海中任由你亡命天涯。因为在它看来,它就是上帝,你的任何利益无论大小都必须要建立在它的喜好之上,否则,你就是大逆不道,而它惩罚你的手段就是把你放逐。
在这个问题上犯错误进而被放逐的案例可以说俯仰皆是,枚不胜数。做为后来者一定要慎之又慎,绝不可明知故犯、再蹈覆辙。
最后,我想提醒那些以创新为自身形象定位的企业,对于模仿跟风这件事你要趁早死心,不仅如此,你甚至要远远的躲着它走,因为它是你的“天敌”。
第二,要看这次跟进与你既定的阶段性里程碑所要求的工作内容是否吻合,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你依然不能染指,否则,最终结果必定是得不偿失。因为阶段性里程碑是为企业的大方向和终极目标服务的,偏离了阶段性里程碑也就意味着偏离了既定的航线,你在这次机会中赚钱的同时,也就意味着你正在远离你既定的企业目标,这难道不是得不偿失?对于这个问题的理解,有句很赋哲理的俗语很有启发意义—— “将军赶路不追小兔”。
第三,要看这次跟进能否赢得最终胜利,也就是说你在跟进之前要先做出判断,看看在同样价格水平下你所提供的价值是否最优,或者,在同等价值之下你的价格是否最低。这就是“机会与实力对等”原则所讲得一个道理。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这里所说的实力包括两个方面的意思。其一是资金、设备等硬实力。其二是运营、管理等软实力。在软实力中最为重要的就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它是指一个企业能够创造独特价值所依赖的组织的执行力。它是一个企业告别偶然,走上“必然成功”之路的支柱,是一个企业赖以持续生存的根本,因为它能够从战略层面给对手以持久的抑制与威慑,从而长久的维护了自身的竞争优势。所以,面对任何一场战争,我们不仅要找到打击对手、壮大自己的策略,还要考量这些策略是否属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范畴。否则,单凭策略打仗,即便打赢了也势必会造成“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尴尬局面,不仅如此,悲剧还会继续向着你无法承受的结局推进:你通过浴血奋战好不容易才抢到的胜利果实转眼又到了别人的手里。原因也很简单:策略下的蛋永远都是靠不住的,因为你能下,别人难道就不能下?
第四,要学会“照猫画虎” 而不是“照猫画猫、照虎画虎”。所谓照猫画猫和照虎画虎指的就是COPY然后贴上自己的标签,而照猫画虎就是在别人的基础上加上自己的思想,也就是所谓革新。它介于COPY和创新之间,是模仿跟风的上乘功夫。COPY的死穴有二。其一,它会在价格战这个市场营销的外家功夫的不断强化下滑入利润归零的泥潭,最终结果是所有游戏的参与者都是输家。而且,因为它特殊的生态环境,所以自然而然的就滋生了很多诸如偷税漏税、克扣军饷、偷工减料、甚至还有假冒伪劣这些带有病毒的生物。其二,它会在广告战、包装战、概念战这些花拳绣腿的忽悠下让为之买单者大失所望,最终导致的恶果就是:哪怕你是真的,他们也不再相信“狼来了”。而在这两者的相互配合及推进之下,势必就会把一个原本是馅饼的机会变成一个危机四伏的陷阱,谁进去谁倒霉。这也正是那些优秀的跨国公司很少进入中国保健品市场的原因之一,因为在他们看来,我们保健品市场的水太浑,是混水摸鱼者和冒险家的乐园,而他们已经习惯了在清水中生存。
那么,如何学会照猫画虎呢?找到入口就成功了一半,下面这两个问号就是最好的工具:其一,已经买单者有那些不满意?其二,原本应该买单者为什么不买?
第五,谨尊“入界易缓”的进攻之道。这是围棋之道中的一个术语,它的意思是说在进入敌方的势力范围时要缓缓而入,不可操之过急,否则很可能落入陷阱。这个道理对于商业竞争的启示是:在跟进对手的时候要边走边看、步步为营,不可一步到位投入重兵,要谨防“产品裂谷”的陷阱,尤其是在固定资产的投入上更不可操之过急,因为你一旦落入这个陷阱,你的这些投入很可能就会变成废铜烂铁。
这个陷阱通常会有两个面目。第一是下一代技术,它是指某种产品被新技术催生的功能或用途相同或近似的新产品所替代,这种新技术的先进性以及由它所带来的低成本效应很容易就会将那些旧产品打入万劫不复的深渊。录像机被VCD替代,VCD又被DVD替代,以及感光照相机被数码照相机替代就是这种“下一代技术”的代表作。试想,如果你就是当初录像机或VCD的跟进者,那么你现在的境况会如何?而如果你在当初跟进的时候还投入了大量的固定资产或广告费,你的境况又会如何?当然,如果你早在10几20年以前就已进入,而且产品都是让别人给你OEM,那么,你就是当知无愧的跟风高手。
这个陷阱的第二个面目是产品生命周期的裂谷。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是,在大部分情况下任何产品都会经历一个从出生到成熟再到衰老的生命周期,但有个现象我们很容易忽视,那就是任何产品在不同的生命阶段都会针对特定的目标客群,不仅是在你还没有发展到他们所要求的阶段他们不买单,而且一旦过了这个阶段,他们也不再会买单。我们经常在产品生命周期的抛物线上看到的裂谷就是这种状态的写照。所以我们在跟进一个新产品的时候不仅要看它的昨天和明天,还要看它的今天,看它是否到了与你既定的目标客群所要求的阶段相一致,否则,你就要等待或放弃。
第六,谨尊“适度垄断”的进攻之道。当你看到了一个与你的综合实力相匹配的好机会,而始作俑者的实力又远不及你,那么垄断这个市场对你来说肯定是上上之选,但绝不可过度垄断,否则,你将会进入一个投入在加大,而受益却在递减的怪圈。这就是经济学所说的“边际效益递减”的规律。这就是为什么格兰仕在利用无敌价格战略超额垄断微波炉市场后为什么又要全面提价的原因之一。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有二。一是需求有限性,二是投入资源重叠所造成的收益负增长,三是竞争所带来的收益负增长。那么这个度又如何把握呢?由于行业不同,我们不可能一概而论,就本人对众多行业的主流市场的研究结论来看,最佳策略就是让自己处于市场份额绝对领先者的同时,用提升价格的手段去尽量压缩它的体积,以期尽量降低边际效益递减所造成的损失。
最后,我也要提醒那些刚刚靠模仿跟风发了家的企业,你们千万不要忘记了自己的出身,与情与理你们都不能也去混迹于那些对模仿跟风喊打喊杀的群落,因为那就好像一个种地的农民伯伯穿上西装、打上领带刚刚进了城没几天,就对曾经和自己一起种地的乡亲说:“瞧瞧你们这些农民,真土”。
倘若真是那样,我想,过不了多久你们也会被人“颠覆”。
上一条: 该出手时就出手
下一条: 把脉“商品企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