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先背后:进取至上

林丹夺取冠军以后,将球拍扔上观众席,迅疾又将鞋子脱下来,扔上观众席。获取冠军之后的忘我状态,林丹给观众带来了激情、给中国羽毛球带来的胜利,而给整个羽毛球运动吹入了一股凌厉的“杀气”。



  通过北京奥运会,经过四年痛苦的准备,林丹终于成熟,成为现在羽坛的王者,而此前因为寄予厚望的情况下,在雅典奥运会第一轮失利,林丹四年来背负着“林一轮”的称号,卧薪尝胆。



  如果要在中国的商界领袖中找出一个人与林丹来对应的话,应该是牛根生。就在今年4月,蒙牛公布2007年年报,蒙牛成为中国首个年度营收超过200亿的乳业企业。



  蒙牛快速崛起的过程中,有人评价蒙牛是“一只牛,却跑出来火箭的速度。”这是牛根生针对竞争对手的凌厉攻势,其快准狠,不亚于林丹在羽毛球场上的表现。然而,与林丹一样,在成立蒙牛之前,牛根生也曾遭遇波折。



  挫折教育



  2004年,世界排名第一的林丹,在雅典奥运会决赛中第一轮被淘汰。此前,林丹已经获得了世界上所有羽毛球专业比赛的男子单打头衔,实现全满贯唯独缺少奥运会和亚运会两块金牌,然而失利的却发生在求胜最心切的时候。



  林丹出生在1983年,就在同一年,牛根生参加工作,从刷瓶子的车间工人干起,直到车间主任、分厂厂长、总厂副厂长、集团生产经营副总裁,是一个从最底层一路上升的路线。



  再到后来牛根生离开原企业,加上愿意重新聚拢在牛根生周围,愿意干事情的人,于1999年1月注册成立蒙牛。



  从一个大型企业的副总裁的位置上走下来,到自己创业,牛根生经历了考验。而1998年,正是林丹进入国家青年队的时候,作为一名9岁就从福建龙岩老家出来闯世界的小孩,1998年时,林丹刚刚15岁,他的整个童年生活都在不断的练习羽毛球中度过了,枯燥而艰苦。但对于林丹来说,羽毛球是一条人生道路,是改变命运的方式。



  对于牛根生来说,创业具有着同样的意义。在原企业已经官至副总裁,离开后又从零开始,巨大的反差并没有给牛根生带来什么包袱,相反倒成为创业的动力,1999年初,蒙牛的注册资本只有100万元。



  牛根生有着艰苦的童年,1958年,出生不到一个月的时候,因为家里特别穷,兄弟姐妹又多,父母便以50元的价格,把他卖给了一个牛姓人家。牛根生的童年,生在穷家,养在穷家,受冻挨饿,跌跌撞撞的长大。



  他14岁的时候,养母去世了。最穷的时候,牛根生是靠吃百家饭长大的。有这样艰苦经历的牛根生始终对社会、生活抱着感恩的心态,而同时面对困难,总是有着充分的认识和承受力。



  火箭速度



  1998年加入国家青年队,2001年,林丹就进入了国家队。当时的国家队刚刚经历过悉尼奥运会的辉煌,吉新鹏获得了男子单打冠军。而国家队也开始要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进行人才储备,林丹于是进入视野。



  作为一名后起之秀,林丹从2001年开始到2004年,用火箭般的速度迅速窜升至世界第一位,这与林丹良好的身体素质、出色的意识、和打球时的拼劲是分不开的。林丹已经在用他张扬的个性和凌厉的攻势,在羽毛球场确立了自己的“地盘”。



  而1999年,蒙牛的创始人们千辛万苦筹集了900万元,却被人举报,一些穿着执法人员服装的人以“非法集资”为由把牛根生的几名创业伙伴带走。尽管此后县委书记和县长做了担保,但银行账户仍被冻结了一个星期。祸不单行的是,当蒙牛送出第一车奶时就被劫持,人被抓起来,奶全被倒在路上。



  但是1999年仍然要被载入中国乳业史册,蒙牛从诞生之日起,就蓄积着一股创新进取的力量。这股力量带给中国乳业的变化,在成立三年后就表现了出来,蒙牛开始向前冲刺。



  从1999年到2005年,蒙牛的年均递增速度是158%,换句话说,平均折算,每一年原来的“一个蒙牛”变成“两个半蒙牛”。



  牛根生分析了全世界乳业发展的规律。发现乳业的先发国家在发展到我们这个阶段的时候,GDP每增长1%,牛奶就增长3%。所以,牛根生相信,中国牛奶的增长空间很大。牛根生认为,按照规律,牛奶行业发展,将由认识到这个规律的企业来完成。



  “2001年完成7.24亿元。在当年前三季度完成6亿元时,10月份我提出一个5年规划,也就是2006年要完成100亿,这相当于2000年中国乳业全行业销售收入的半壁江山。这个话说出来,全乱套了,当时开会的人全乱套了。定100亿的目标就是2000年的十五六倍。”牛根生后来表示,当时在行业内没有人愿意相信蒙牛能够达到如此的速度。



  2003年10月,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上天,蒙牛成了唯一的牛奶赞助商。同年11月,央视2004年黄金段位广告招标会上,牛根生猛砸3.1亿元,一举夺取了"标王"。像是一套组合拳,蒙牛在奶业领域,迅速"打出"自己的空间。



  性情中人



  在获取冠军后,林丹第一次在公众面前流下了眼泪。男儿有泪不轻弹,林丹也不是一个轻易流泪的人。“赢了最后一个球,我真的是很激动。我把拍子扔了,然后疲惫地躺在了地上,那一瞬间,我脑子里闪现过很多,我控制不住也不想控制自己的情绪,眼泪就出来了。”



  观众们都习惯于林丹在胜利后向大家行一个威武的军礼,而对于热泪纵横的林丹多少有点不习惯。事实上,很多人都不知道2004年雅典失利以及2006年多哈失利带给林丹的压力。



  林丹的队友们评价说,年轻一代队员中很少有这么拼命的。林丹也表示,在雅典奥运会后,心情非常糟糕,很长时间都会拿球拍撒气,摔坏了很多球拍。不过这些球拍都被林丹带回宿舍,现在北京夺魁,林丹要带着金牌告慰这批牺牲的球拍,“不能让它们白白牺牲。”



  一个伟大的人物,往往是个感性的人物。牛根生也有两次在公开场合落泪的经历:



  1997年初,其在原企业生产的雪糕卖火了,却干着急运不出去。后来经多方协调,铁道部门特批,为公司下拨了20多组机保冷藏列车。消息传来,群情振奋,斗志昂扬。在冷冻食品公司例会上,牛根生激动地向大家宣读铁道部门文件的时候,当着40多人,泣不成声。



  第二次是在2004年,当牛根生与投毒恐吓分子苦战三周,得知自己请求维护企业安全与百万奶农利益的信,得到批复的时候,牛根生又一次流下来眼泪……



  2004年6月10日,蒙牛在香港主板成功挂牌上市,共发行3.5亿股。当时香港主板市场市道低迷,蒙牛跑赢大市,激活了一度低迷的香港股市,国际认购踊跃,在价格区间的最高端定价,即每股3.925元,募集资金近14亿元人民币。而今,蒙牛股价已经稳定在30元附近,为投资者带来了超额的收益。



  2004年,按照《福布斯》的排名,当时牛根生身价1.35亿美元,中国富豪排行榜107位。就在外界对牛根生的“财富”议论纷纷的时候,牛根生却把自己的股份全部捐出,10亿人民币,牛根生的散财之举发挥到了极致。



  2005年1月12日,酝酿2年之久的“老牛专项基金”正式成立。具体操作分两步走:第一步,在牛根生有生之年,将股份红利的51%赠予“老牛专项基金”,49%留作个人支配;第二步,在牛根生百年之后,股份全部捐给“老牛专项基金”,家人不能继承,妻子和孩子每人只可领取不低于北京、上海、广州三地平均工资的月生活费。



  在中国所有企业家中,牛根生是特立独行的一位,他不仅早早捐出股份,从总裁的位置上退下来,也是对企业社会责任思考较早的一位。



  “老牛专项基金”主要用于褒奖对蒙牛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士或机构,但在员工个人遭遇不幸或生活窘困时,也可向"老牛专项基金"申请帮助。作为一个成功的企业家,牛根生正在通过个人的方式向企业注入成长基因。而他的目标是让蒙牛快速成长为世界最强的乳品企业之一。



  无论是牛根生本身职业生涯上取得的重大成功,还是其带领蒙牛在乳业市场取得的巨大成绩,领先的背后无不彰显了其坚持、努力进取的精神。

上一条: 真正的CFO应该去领导公司

下一条: 浙江民企净利润直降221% 制造业高成本逼迫转型

更多>>

推荐阅读

更多>>

推荐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