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服务贸易司司长胡景岩昨在第四届文化发展论坛上指出,谈论文化体制改革,文化产业要发展,不能仅仅局限于国内的发展,如果我们这些企业都是在国内转,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如果只会向内看,企业的生命力和竞争力肯定会降低,所以要上升到文化贸易的视野来探讨这个问题。
胡景岩说,应该说现在发展文化贸易,是能够为中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的。我们可以看一下全球,这些文化贸易做得比较好的国家,都是因为文化产品服务具有高附加值,又环保、节能。人们对日本的这方面的情况最熟悉,他们做动漫出口到美国每年的收入是50亿美元,这相当于日本钢铁出口到美国的产值的4倍。与日本类似的是,英国的文化产品的产出和服务也是仅次于金融业的第二产业。其实,西方发达国家现在都在做大做强文化产业,而且都把文化产业的目标定在瞄准国际市场之上。文化产品的魅力是无限的,一个《哈利·波特》作品本身的品牌价值达到150亿美元,而且形成了一系列的价值链,雪球越滚越大。
胡景岩说,发展文化贸易将为中国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但纵观世界上的许多国家在制作真正在世界上具有文化影响力的文化产品,主要还是通过市场化的运作来赢得市场的。当然,各国政府也在通过各个手段在做促进的工作,但很多细节的工作,实质的工作都是通过文化的市场化来进行运作的。好的作品、好的节目,要进入全球的文化市场,首先要做的就是想方设法让各个国家、各个民族接受,只有他们接受后,文化的影响力才能够得到充分的体现。
胡景岩认为,我们国家要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应更多地走市场化,如果这个作品在市场上没有人看,没有吸引力,怎么能扩大影响呢?西方在推介文化方面已经做出了很好地例证。现在谈论文化产品、文化贸易,或者国内讲的概念比较多,文化产业、创意产业,西方人还有其他的说法,比如文化经济等等,这些概念说得比较多,学术界也有很多争议。但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的说法,文化贸易是指进口货出口与文化相关的有形或无形的商品或服务,包括以商品或服务的形式。文化商品一般是指传播思想、符号和生活方式的消费品。图书、杂志、多媒体产品、软件、录音带、电影、录像带、视听节目、手工艺品和时装设计组成了文化商品。反过来说服务,我们做节目的演出,包括版权,通过版权形式交流出去,就是服务,推动书卖出去,就是商品。国际上做文化贸易不外乎这两大类。
胡景岩说,我们现在发展文化贸易,在全球是有很好的背景的。因为现在全球文化市场的规模正在不断扩大,增长速度快于全球GDP的增长速度,全球的文化市场规模每年都以7%左右的速度增长。为什么现在文化市场获得这么大的发展?因为科技革命的发展,特别是互联网的技术、通讯的信息技术使得文化产品和服务成为暴利性的发展,一个音乐作品可以通过互联网得以迅速普及和扩展。这是一些新的变化。
胡景岩说,全球文化市场高度集中,排名最前的五个国家总共占全球文化市场的五分之一。高技术含量的文化产业增长潜力最为强劲,现在看文化产业,电视与互联网,再加上动画视频,这些东西已经成为文化产业增长最快的部分,占比也在不断地扩大。市场产业也是这样,按照目前的数据,全球的文化贸易价值约占全球文化市市场10%的规模左右。这么大的规模,使得现在的文化贸易成为了各个国家竞争的焦点,大家看西方发达国家,无不在打文化贸易的牌。去年我到法国去,法国政府为了扩大文化产业进入国际市场,一年拿出5亿欧元发展文化产业。当然包括一系列的立法等方面。美国有电影、韩国有电视,等等。科技革命的发展使得文化贸易的内容和形式不断变化,传统的图书现在已经上升到方方面面,有一些新的概念、理念逐渐涌现。过去谈到贝塔斯曼,就是销售图书,而现在他们在借助现代化的手段,将业务延伸到方方面面。
胡景岩说,我们国家的文化贸易在国际上处于什么样的地位?这确实要看产量,我们的产品总的情况是增长速度快,这一点要肯定,国际上也看好,中国的图书音响制品影响很大。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2007年我国核心文化产品进出口总额达129.2亿美元,比2006年增长26.6%,为2001年的3.7倍。但是,我们要再细分一下我们的产品,特别是文化产品的出口的具体内容,就可以看出,首先,出口的内容很多都是以电子游戏机出口为主体,占一半以上,这些产品的附加值都比较低。而且,真正有自主品牌的文化产品不是太多,如果再说到名牌上,像《哈利·波特》这种东西我们就更少了。虽然文化产品增长很快,但存在很多的问题,真正的文化体制改革的企业还有相当多的差距。
胡景岩说,我们在文化产业的服务出口的规模上,每年是20至30亿美元,去年比前年增长35%,增长速度还是很快的,是2001年的6.1倍。的确,中国的文化出口已经出现良好的开端,我们的一批企业现在已经有一定的影响力,从动漫到演出、杂技等等,包括我们编动画也有一定的影响力。但是我们要看到差距,去年出口的电影是20亿人民币,美国去年的数字可以看到,好莱坞全年的电影票房收入是250亿美元。日本仅仅出口到美国的动漫是50亿美元。我们的动漫能出去多少?我国拥有自主品牌的动漫有几个?而且我们面临挑战,西方的文化巨头已经开始利用我国的资源,好莱坞已经利用《花木兰》、《宝莲灯》做了一些节目。这些数据表明,我们既有好的开端,又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胡景岩指出,我们在整个管理层面上,发展的文化贸易方面,自身也面临一些困难。我国文化体制改革改革也就是这几年的事情,我们的企业在市场化运作方面的经验仍然欠缺,进入国际市场的能力还有一定的差距。管理上“走出去”,有一些政策上还受到过去旧法的制约。对于文化贸易,政府方方面面都需要有一个认识的过程,体制等方方面面也需要锻炼和提高。
胡景岩说,中国的武术、杂技在全球绝对首屈一指,但是我们的节目、演出,跟国外的节目没法比,《狮子王》每次演出都有5000万的收入。这也说明我们的产品和国际上还有明显的差距。
胡景岩还以提纲挈领的方式回顾了他的论述。他说,简单的结论就是:第一,发展文化出口是当今世界的潮流,全球都在竞争,如果我们放弃参与这个竞争,游离之外,我们的发展文化产业肯定就没有出路;第二,中国在文化出口方面并不处于领先地位,一定要有自知之明;第三,中国应将文化出口作为经营发展的重点。商务部是搞服务贸易的,文化产业作为文化贸易,应该是今后发展的重点,去年我们和文化口的部门在一些重点的文化企业和项目当中选取了一批进行重点扶持,今年肯定还会加大这方面的力度。
胡景岩指出,我们发展文化产业一开始的定位就要有很好地目标,这个目标就是我们要缩小中国文化贸易与经济发展的差距,因为其他方面发展很快,GDP增长很快,在文化贸易方面要加快发展。文化产业要尽可能地提高外向型的比例,另外改善文化出口结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在扩大出口方面我们可以做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一、培育文化出口品牌; 二、搭建合作平台;三、建设营销网络;四、培育文化产业链;五、促进文化产业“走出去”; 六、探索文化出口的规律。
胡景岩说,做文化贸易的,很大程度上是一个系统工程,不能单打独斗,我们要借助方方面面的渠道,把产品和影视相结合,一部好的电影能够把一个国家的文化带动起来。对于文化产业,其实我们也有自己的比较优势,海外我们有5000万的人口,这起码是我们基本的市场。看文化产品的制作,我们有5000年文化底蕴,博大精深。再加上中国经济、政治,以及在全球的影响力。而且我们的产品、服务是在中国这个大市场练出来的,然后再进入国际市场,应该更有优势。
上一条: 如何应用平衡计分卡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
下一条: 究竟是供应商的无知还是卖场的强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