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决定命运,气度决定格局”。
自彼得·圣吉先生于上个世纪出版《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理论与实践》一书之后,建立学习型组织和采用五项修炼作为工具便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界的一种潮流。
但是,任何一种理论和工具的出现,到它产生实际的效用与价值,都需要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把学习型组织的相关理论作为潮流(或管理时尚)来追捧显然是犯了一个极为低级的错误。
纵观国内企业界,看看我们周边的企业组织与环境,再深入到我们周边的每一个体,都可以发现这种学习型组织理论并没有发挥它最大的作用与价值。基于国内企业实际和整体环境来看,学习型组织并没有普遍建立起来,连传统型科学管理的企业组织运作都没有完善,甚至我们的大部分企业主管或者经理人都没有能够全面地理解和掌握学习型组织的相关理论与工具,这样就导致了国内学习型组织建设的集体失败或者失语。
然而,在某种管理理论没有直接为企业创造价值的情况下,我们又会盲目地回到原点或者是接受观念更新的相关理论与方法,整个组织体系的学习能力和组织本身素质依然没有得到提升,面对复杂的竞争环境还是要回到破产的边缘,这似乎又一次证明了学习型组织的相关理论与工具只是花架子。
我认为,对于任何一种理论及其工具体系,只要我们能够找到它合理的地方,找到它的合理假设,这个体系便是有价值的,而且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地修炼,持之以恒的实践,用科学的方法运用它,它便会产生巨大的价值。
就如我们现在离不开的微软操作平台一样,其它软件都必须在微软平台上才能发挥它们的作用。实际上,在我们企业管理理论方面,我们人本身具有的思维基础和逻辑能力是一个大平台,而各种理论体系,它们可能互为平台,互为工具,而我们自主整合能力则将它们整合起来,发挥协同作用,爆发出协同能量。
如果说泰罗的科学科学理论以及其它经典的古典管理理论,还有如现代的权变理论、决策理论等等,都为我们解剖现有组织组织环境、组织本身、运作流程、运营机制以及组织体系中的人之间的各种因果关系提供了方便,并且找到了如何在现有基础上实现更高的效率和效益。但是,前人所有理论都有自身的一个假设,这个假设是它们理论自身得以存在的基础,同时这个假设也是制约它实现超越的桎梏,而我们在接受这些教育与培训时渐渐地把这个假设及其环境给忽视了,只接受了这些理论思想与工具方法,并没有追根究底,因为我们不能要求每一个人都成为管理大师或者管理专家。
在中国古代文化传承上,尤其是儒家文化的经验表明,“源”与“流”,“本”与“注”有很大的不同,互相不能替代。当我们对于这种文化的理解不能随环境而变通时,这种文化的生命力便会逊色,甚至于成为社会发展的阻力;但是当我们由于传承或者理解上存在偏差,尤其是文化和思想通过要文字这个工具来传播时,每个人在理解时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偏差和分歧,日积月累,代代相传,这样就容易导致流派纷呈的局面。
在对待企业管理理论方面,我们每个人都从自身环境开始运用,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管理理论和基础,而这些理论、思想和经验一到其它企业就水土不服,缺乏普适性。但是,在我研究了东西方文化与文明,尤其是对东西方的管理思想与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之后发现,其实有很多内在逻辑和规律是相通的,当我们能够从派系纷争中脱身出来,摒弃门户和浅薄固执经验之偏见时,便会发现一个全新的激动人心的管理理论世界。
彼得·圣吉先生的《第五项修炼》一书,恰好为我们打开未来的思想之天窗提供了新鲜的空气。当然,在我们每一个人没有能够很好地运用起来的时候,它依然只是少数人实践的特权,或者说是一部分真正先知先觉的人才能够受益于这种理论与方法。不过,由于学习型组织理论本身,追求的是学习型组织,而不是学习型个人,所以掌握了学习型组织理论的人们,他们必然会成为天然的布道者,他们必然会为学习型组织理论与方法运用价值最大化作为他们终生奋斗的目标。
在学习型组织理论的相关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到,“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系统思考”这五项修炼是自成体系的。它告别了传统管理理论中“忽视人”这一最要命的缺陷,充分考虑了人全面自由发展的可能。当然,它也不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全理论,它只是围绕建立起学习型组织而设计了相应的研究课题,并且找到了清晰的发展脉络。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大家都非常清楚是一个学习型世纪,面对知识和信息的爆炸性增长,学习和资讯处理能力已经成为人们最核心的竞争能力之一。企业应该建立起什么样的组织,才能够应对这种新的趋势呢?在全企业范围,甚至是整个产业链群内建立起学习型组织,显然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由组织到个人的设计,显然已经成为一种过时的理论基础与假设;由个人到组织的设计,则遵循了人的主观能动性,遵循了人的自主与自尊以及自我选择的意愿,从而能够更好地让组织与个人融洽起来,真正为建立“和谐”型企业或者社群奠定重要基础。
奥运会的体育竞争精神是“更高、更强、更快”,而我们人类企业组织发展精神也应是如此。对于我们个体和组织来说,如何掌握学习型组织的相关理论与工具呢?
首先必须树立自我超越的意识,具有强烈的自我超越欲望,充分意识到社会或者组织的发展,必然是源于我们个体的不断自我超越;
其次,在通往自我超越和迈向成功的路径时,我们必须不断抛弃偏见,不断将过时的想法,将不符合人类发展方向的思维和习惯改变,更加明确自己的思维出发点,加强自己的辨别能力和是非观,从而赢得超越自我的基础;
其三,在现代社会中,我们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凭借个人的努力,就可以实现个人梦想,就可以达到更高的文明高度和更好的生活品质与素养,只有充分依托组织,才能获得更全面发展自我的平台,而在依托组织上,我们必须选择合适于自己发展的组织,必须与组织一起建立起共同的愿景,或者说全面融入组织愿景之中,更加具有自觉性,组织的文化能够让我们自动自发,而不用再加任何其它压力,就可以与组织以及环境的发展相适配,组织愿景的认同是赢得组织效率与实现组织目标的关键;
其四,学习在当代以及未来组织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团队学习的能力比个人学习的能力更重要,因为我们已经进入了体系和团队竞争的时代,只有组织协同一致的学习能力,才能够让组织具有强大的战斗力,组织资源的合理运用,组织流程的合理优化,组织运营机制的科学形成,都需要有强大的团队学习力作为坚强后盾;
其五,在做好了前面几项工作的时候,或者干脆在做前面几项工作之前,我们便必须充分意识到系统思考的核心与关键作用,系统思考为我们找到了人类在过去一直无法赢得平衡发展的解决方法,系统思考能力,实际上也就是我们对于个人和组织整体运作的设计,这也决定了整个组织和个人的成败,它贯穿于整个理论的全程,因此在原著中作者把它放在了第一个篇章,有意思的是作者把书名就称之为“第五项修炼”,表明了作者对它的高度重视。
正如本文开头所说“学习决定命运,气度决定格局”。对于我们国内企业来说,要全面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必然离不开强大的组织建设能力。当我们再次翻开中国近现代史,再去分析分析今日中国形成的客观性与必然性,就会明白建立一个具有健康体魄的组织体系是何等重要的大事,组织体系的建设与指导应该放到企业战略高度来看待,而不仅仅是企业宣传部门或者传播部门的事情,因为它事关企业全局。
学习决定了我们个人和组织的命运,而如何对待“学习”以及学习的气度高低,则决定了我们个人和组织在市场竞争环境中努力所能达到的格局高度。
我认为,一种有生命力的管理理论,必然会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而且它与人类文化和文明发展方向又是高度一致的。说到底,企业组织只是人类社会组织中的一个分支而已。但在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社会里,其它组织的发展似乎都让位于企业组织的发展,因此也构成了社会构建的失衡,导致了各种社会不良现象的出现,而企业生存环境以及经理人面临的巨大压力然及身心健康,而普通职业人则在职场中更加难以找到安全感,这应该是我们人类自己必须承担的责任和承受的必然后果。
学习型组织它也无法解决所有问题,但如我前面所说,它为我们打开了通往未来的思想之天窗。因此,我期待这个理论体系为我们企业管理与企业运营创造更大的价值,也为我们企业中各个层次的人群找到自我实现的途径与方法。
当然,我们对于任何一种新的理论都应有怀疑精神,一旦它存在的理论论与假设不再存在,我们便不应再抱残守缺,大胆创新。同样,我们也不必畏惧前人所达到的高度和所取得的成就,可以将自己的所思所想所理解的东西表达出来,甚至于要有敢于超越前人的勇气与斗志。在学习型组织理论面前,我们也可以放出自己的眼光、智慧和判断,去找到更好有利于人类文明发展的方法与工具。
不过,我们请记住,在创新之前,我们一定要将现有的理论啃烂啃熟,真正践行以检验它的效果和作用。我想,就学习型组织相关理论与方法而言,对于大多数人和企业组织来说,目前还是非常有用的,我们可以对照身身和组织的现实情况,采取改进措施和行动,以利于我们更好的发展。
上一条: 组织智商”的七项关键特性
下一条: 中国企业选人之道 人与组织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