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城市(非直辖市,下同)地区年生产总值(GDP)超过3000亿元是个什么概念?直观来说,就是“富可敌省”,今年将有佛山、宁波、南京、成都、东莞、武汉、大连等7个城市进入这一行列。按照2006年的数字,现在我国还有甘肃、贵州、海南、青海、西藏等5个省、自治区的GDP尚未超过3000亿元。以2006年“3000亿俱乐部”最后一名的青岛计,一个青岛市的经济总量相当于5个青海省,排在第一名的广州市几乎相当于10个青海省。(1月1日《第一财经日报》)
这么多城市加入到了GDP超过3000亿元这一行列,让我们感到鼓舞,但同时笔者很反感拿一些贫穷的省份作为参照物,来炫耀富裕的城市有多富,笔者也反对片面地强调GDP总量,而不谈别的数据。
贫穷并不是一种罪过,而是受限于客观条件的,发达城市的GDP固然高,但这些GDP的获得,依靠了多少能源?多少劳动力资源?如果仅按能源消耗的总量从少到多排一个表,恐怕青海这样的省份会名列前茅。简单地用GDP总量来比较,就像是飞机和牛车比速度,并不值得炫耀,你飞机的成本是多少?牛车又是多少?
GDP总量实际上是一种粗放型的统计数据,网上的笑话说两人各吃了一堆污物,获得了对方给的1亿元钱,实际上是这两人经济上都没得到好处,但恭喜:GDP增加了2亿。确实,如果精确地算,在GDP之外,我们还应该算算这些城市消耗的能源总量、劳动力总量、人均GDP、万元GDP能源消耗量等,如果把这些数据都进行统计,恐怕某些城市都不好意思说自己的GDP是青海的多少多少倍了,这种对比也不会堂而皇之出现于媒体了。
这些细化的指标更能提醒我们注意追求GDP总量中存在的问题,提醒我们杜绝“污染换GDP”的怪现象,不能一味搞“GDP崇拜”,而要多追求“绿色GDP”,从这个意义上说,GDP和环保是两个联系紧密的指标,只谈GDP不谈环保,只为GDP总量而欢呼,却不谈城市的污染,都是片面的,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报喜不报忧。
媒体作为社会之公器,尽量不要为“GDP总量崇拜”推波助澜,而要多用污染指数、能源消耗量等相关数据来解读GDP总量,这实际上对各城市也有一种引导作用,一些城市的领导者为什么会只注重GDP总量,而不注重其它,原因之一就在于现在的媒体报道得最多的就是GDP总量。媒体多关注GDP和环保的关系,也就能影响一个城市的追求目标,GDP总量之外,我们更希望城市的决策者们能在GDP理念上来一次涅~"。
上一条: 到底什么才是楼市“拐点”?
下一条: 央企万亿利润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