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国际金融中心的定义和分类在学术界并不很明确,一般而言,当国际金融业务集中在某一个地区城市中展开,那么这个城市就可以被认为是一个国际金融中心。按照《全球化金融中心指数》这一代表这个领域的权威性杂志的分类方法,国际金融中心按照覆盖区域面积的大小可分为五个级别:即全球范围的金融中心、洲际性的国际金融中心、特定范畴的国际金融中心、一国对外的国际金融中心和国内地区性的国际金融中心。
就目前而言,伦敦和纽约是无可非议的第一类的全球范围的金融中心(也是大家所认为的狭义的国际金融中心),如果伦敦代表欧洲,控制了它业务开展时段的金融主导权,而美国代表北美控制了它业务集中时段的金融主导权,那么,谁有能力代表亚洲控制自己业务时段的金融主导权,谁就能够在目前的这个空白时间段获得和伦敦及纽约那样的高附加价值。目前、香港(世界排名第三)、新加坡(世界排名第四)和东京(世界排名第十)还只是被定为“洲际的”金融中心,它的金融服务的范畴和质量就要比前两个都市相差一大截,往往在很多资金的运作方面不得不借助那两个全球化的超级国际金融市场。显然,这种状况无法满足实体经济蓬勃发展的东亚地区经济全球化的自身需要。
最近,上海虽然引起了海内外高度的关注,但它与前面那些金融城市相比,目前还有很大的差距(排名30位)。即使如此,因为有中国经济发展作强大后盾,人们还是注意到它发展的势头和看好它。而且,人们更关注它未来是走向像伦敦和纽约那样全面发展的国际金融中心(和亚洲其他金融中心都市形成鲜明的竞争关系),还是会发展成像苏黎世那样以国际银行业业务为主的这种特定业务范畴的国际金融中心(和亚洲其他金融中心都市形成较为柔和的互补关系)。同时,我们也可以注意到东亚各国为了把自己主要的都市推向金融主导权的“最高席位”,也像美国发展芝加哥这种“配套型”的区域性金融中心那样,不断地发展本国的区域性的金融中心。
争夺洲际乃至全球金融主导权的关键要素,根据最新一期《全球国际金融中心指数》所罗列的指标,它包括:一流的金融人才;金融业务顺利展开所需要的宽松的制度环境;能够成为各个洲际或国家及地区金融服务的中枢;具有良好的外部网络效应——随时能够汇集需要服务的广大客户;完全同等的国民待遇;改善经营环境所需要政府的迅速和及时的回应;合理的企业税制度;开展金融中心业务所需要付出的成本;能够及时提供最好的专业化后勤服务;生活的环境和质量;是否具有容易融入的文化和可以交流的语言。
上述这些成为全球化金融中心的条件,伦敦做到了,纽约也基本做到了,而东亚国家,包括经合组织(OECD)成员国日本和韩国在内都还有很多缺陷,这也是因为彼此之间不分上下的缘故,亚洲争夺金融的主导权会随着美元的疲软和欧美市场金融资产价格的波动而开始变得越来越激烈。
香港虽然受到内地经济发展和金融改革的支撑——来自内地贸易的结算和内地企业香港上市关联的证券业务给了这一市场旺盛的活力。但是,上海的异军突起,尤其是“四个中心”的配套发展战略和长三角经济的繁荣,更会使得伴随经贸活动的金融配套业务在上海展开的效益可能比在香港大。香港和上海,以及后起的天津等地应该形成一个互补的关系。这就需要这些城市间金融中心建设的定位要富有战略性和协调性,不能不管自己的条件成熟与否,都去抢占有限的资源,来确立十分相同或相近的国际金融中心的服务内容。
另一方面,上海作为中国经济发展对外的重要窗口,现阶段一定要以中国实体经济发展为惟一的依托,不能好高骛远,要先做好眼下物流、航运和贸易所伴随的大量的金融国际结算业务,从中积累宝贵的市场经验,同时,也要尽力去完善资本市场、制度体系和人才队伍的建设,为未来国际金融中心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作者系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 教授、博导)
上一条: 房地产商为何富豪多?
下一条: 期待中国式“消费信心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