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市场吹响了新年涨价的第一轮号角。国际油价在2008年第一个交易日大幅上涨。到美国东部时间1月2日中午12点06分左右,纽约商品交易所2月份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在电子交易中达到每桶100美元,这一价格刷新了2007年创出的每桶99.29美元的国际原油期货盘中最高记录,首次历史性突破每桶100美元大关。
油价为什么会上涨?抛开各种干扰因素,回到价格形成的起点,油价与供求有关,而价格高涨时因为供不应求所致。那么供给何以不能适应需求呢?首先让我们回顾供给面,作为最大的国际原油供应方的石油输出国组织中,有几个成员国局势不稳,导致市场普遍预期供给会减少。
根据《华尔街日报》的报导,尼日利亚主要石油工业中心Port Harcourt受到袭击,导致13人死亡。这一事件使得市场担忧这一非洲最大的石油生产国的石油供应可能会中断。而与尼日利亚同为欧佩克(OPEC)的成员国的阿尔及利亚近期也发生了爆炸事件,这也影响了供应面。另外巴基斯坦反对派领袖贝•布托遇袭身亡后,市场人士也担忧这一事件会导致中东局势不稳,使得对石油产量的供给预期异常黯淡。
而且由于墨西哥湾海面状况不佳以及太平洋海岸的大风天气,墨西哥所有四个石油装载港口均被关闭,这引发了近期内对于墨西哥短期石油出口的担忧,恶劣天气导致石油供应链在近期内中断,也变相导致了供给减少。另外,道琼斯公司的调查显示美国原油库存出现下降。截至12月28日当周,原油库存减少170万桶。这也加剧了投资者对供应面的担忧。
而从需求层面来说,除了不断增长的原油需求外,其他一系列事件也导致近期内对原油的需求被放大了。由于美元对西方主要国家货币继续贬值,美联储也没有进一步出台政策来抑制这一趋势,加上美国国内的通货膨胀开始抬头,这使得人们持有美元的风险和成本进一步加大。因此,美元投资者开始将大量资金投往大宗商品,以期能够规避风险。这从国际市场上的黄金以及主要商品期货价格持续走高中,就可见一斑。
也就是说,美元对欧元等货币的贬值也是推高油价的理由所在。投资者或许并不直接需要原油,但出于对风险规避的需求,转而投向原油期货,变相的促进了需求的增加,从而使得油价在供给减少而需求增加的情况下突破百元。
某种程度上,突破百元的油价正是市场起作用的表现。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油价破百可能并不是一件非常糟糕的事情。至少从简单的层面而言,原油价格高企,会在一定程度上推高消费端石油产品的价格,这会迫使人们减少此类产品的使用,从而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
不过值得担心的是,由于油价破百所折射出来的美国经济走低。这至少有两个方面的因素,第一是油价走高导致相关工业生产面的成本上升;第二是美元持续走低,使得经济增长的预期减弱。这对与美国有大量贸易的中国而言,喜忧参半,尽管能从美元贬值中获得进口美国高新技术产品的好处,但同时意味着大量的出口可能萎缩,对经济的影响难以判断。
另外值得担心的是,国内石油巨头要求油价与国际接轨,对中国经济产生的影响。历史性地来看,只要国际油价上涨,就能让中石油中石化找到上调油价的理由,接下来就会“闹油荒”。接下来,所有下游的行业会启动新一轮涨价,最明显的就是出租车行业调价等。这出戏似乎永远在重复,但永不谢幕。因为国际油价上涨,所以国内油价也要上涨,但国内涨幅由于受到发改委的干预,会低于国际市场的涨幅。在这种情况下,出口而不是供应国内市场就成为一个理性选择,这会进一步减少国内的供应,从而使中石油中石化有进一步要求涨价的理由。
事实上,从近3年的统计数据来看,中国的1万多家石油化工企业在油价高涨时期其利润就越高,一直保持两位数以上的行业增速。这说明中国的油价定价机制本身还存在缺陷,长此以往,从油价的扭曲开始进而会扭曲相关市场的定价,并将这种扭曲效应扩散到其他的市场,不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
而且对于中石油和中石化这两大巨头而言,大型国企实行行政垄断,还要求油价与国际接轨的要求,无疑是令人啼笑皆非的。真正应该要求的是打破垄断,让市场定价的机制与国际接轨,这或许是油价高企背后,更值得中国考虑的问题。
上一条: 浙江的农民工专列,能否留下温暖回味?
下一条: 全球油价飙升是美元惹的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