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资本用来“买”什么?

  一个国家拥有经济资本的程度,可以说明这个国家的经济实力;而一个国家拥有文化资本的程度,则反映着这个国家的文化文明程度



  2002年,加拿大北部一个小镇的小学老师布鲁斯,手里捧着父亲的遗嘱彻夜不眠。



  遗嘱的内容是这样的:老爸一生勤俭,靠着维修游艇的生意积攒了这200万美元。儿子作为我唯一的继承人,你有两个选择:第一,将这笔钱作为“消费金钱”;第二,把这笔钱作为“文化资本”。



  第二天,布鲁斯买了一张飞往牙买加的机票。这一去就是整整六年。六年里,布鲁斯用这200万美元,在非洲大陆创办起19所学校,为500多万儿童提供了受教育的机会。这个数字,正好是他出生的那个小镇总人口的100倍。



  而我作为这份遗嘱的见证人,第一次在生活中接触到了“文化资本”这个词;也就在这一年,“文化资本”理论的创立者,法国文化社会学家布迪厄(Pierre Bour-dieu)去世了。



  什么是文化资本



  产业是社会化生产功能的一个运动肌体,资本是产业这个肌体得以维持生命力量和运动力量的血液。这应该看作是产业经济状态下资本的常态规律。这样,文化资本就自然而然被推理成为文化产业的血液。于是,人们也就直接搬用布迪厄创造出来的“文化资本”这个概念,拼凑到自己的“文化产业”认知或者想象系统中去。但人们很快就会发现,这是一项难以自圆其说的理论嫁接。



  布迪厄作为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起“反对新自由主义”运动的教父级人物,在深入探讨文化与经济两者的社会存在关系方面,取得了卓有建树的学说成就。在布迪厄看来,自由主义社会条件下,文化资本先天就孕育和成长在一个隐秘的不平等状态中。主要原因在于“经济资本”的不平等早已扩散和扎根到整个社会的每个角落和每个细胞中。他进而断言,“利益”是人类所有活动的基本驱动力;唯利是图的商业举动固然如此,超凡脱俗的文化行为也不出其右。布迪厄学说的时代意义在于运用理论的力量动摇了“新自由主义”关于社会平等的神话。



  特别要指出的是,布迪厄的“文化资本”论,不是对现实“文化产业”发展的理论思考,而是试图借助理论批判,去挑衅并且瓦解“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市场潮流。这就注定会打上深刻的“意识形态”烙印。



  遗憾的是,时代的发展不会等待我们,“资本主义强国”早已完成了国家产业结构的跨世纪调整,文化产业早已突飞猛进地发展起来。而我们对时代机遇却依然无动于衷。



  如果说,外国资本蜂拥进入中国文化产业领域,会抢占和分割我们的文化资源并导致大量文化产业利润流失,我们有必要在一定程度上加以限制;那么,一直死死地拒绝民营资本进入文化产业,就实在是没什么道理。意识形态先入为主地驾驭在经济规律之上的惨重教训,警告我们必须反思和总结。直到2004年,文化部才出台政策允许社会资本投资文化产业。2005年4月13日《国务院关于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若干决定》也才正式出台。



  文化资本的存在形式



  我们要强调一点:文化产业,特别是文化产业的初级发展阶段,必须首先强调它的产业意义。进而,明晰透视和准确理解文化资本的功能与实质,就显得尤为重要。现在,我们概括性地列述文化资本的三种表现形式和存在形式,并且与货币资本进行简单的对比分析。



  一、 文化资本首先体现为一种精神文化能力。



  其表现为以文化知识和文化学养为基础的精神创造能力。这一点,反映着文化资本的本质意义。文化资本是一种难以进行客观量化的资本形态。实践中通常对文化资本难以理解难以把握,其根本要害就出自这里。去市场买一斤豆腐,你可以带上两元钱。无论豆腐的价格怎么变化,总是有一个大致的价码,两元买不来一斤,大不了要八两,我们总是很清晰地有个对资本价值和商品价值相联系的认知。可是说到文化资本,情形就全然混乱起来。



  怎么把握“精神文化创造能力”呢?同样是拍电影,好莱坞的《美丽心灵》投资9000万美元,投放院线不到一个月,票房就飙升到6亿美元。但国产的《江城夏日》,投资近500万元,全国的票房才10万元。都是“精神文化创造”,价值体现的差距怎么就这么大呢?



  我们深刻认识到,当货币资本从形式到本质都产生一个飞跃和发展,表现为文化资本形态时,价值观念在人类精神生产和精神消费领域爆发了一场变革。这场变革,奠基起价值观念发展历程中的一座里程碑。



  商业社会的金钱资本,承载着人类文明社会初始阶段始终如一的价值功能,它可以脱离文化知识和文化智慧而繁衍滋生。但文化资本则完全不同,文化资本必须诞生和成长于文化知识和文化智慧的基础上,即使是资金资本创造出来的文化资本价值,也必然蕴涵着和流动着精神文化创意。



  二、 文化资本的流动和流通形式依然是货币资金,但应该准确地称作文化资金。



  因此,文化资金也就展示出文化资本的物质意义。资金被限定在文化范畴以后,文化资金就从货币资金的普遍功能性中分离出来。文化资金不是用于去炒股票炒楼花的钞票,也不是用于喝洋酒、洗桑拿的支票,而只能推进文化创意和生产,只能流入精神生产的渠道和精神消费领域。货币资本在功能性上的这种限制和矫正,正好折射出文化资本与货币资本的母子关系和分化关系。从这个角度看问题,可以说:一个国家拥有经济资本的程度,可以说明这个国家的经济实力;而一个国家拥有文化资本的程度,则反映着这个国家的文化文明程度。



  特别要指出的是,我们否定文化资本只是人文精神价值载体的观点,还有历史的教训在里边。建国初期到“文革”前的十几年,“金钱”的功能被彻底批判,“精神价值”变成一种鼓舞起人民奋发图强的精神力量。人们公而忘私,价值观是纯粹精神的。但是,这种精神价值力量,究竟能够透支多久呢?我们今天强调文化资本的商品资本意义,就是补回缺失的历史一课,还原物质财富的社会效能。



  三、 文化资本的载体形式是文化产品(文化品牌)。



  这一点,似乎和货币资本的物化形式特点没有什么不同,其实不然。货币资本对物质产品的占有和享用一定是连体的。好比一个人走进餐馆叫了一份牛排,或者买来一部轿车,都是自己吃自己用。但文化资本对文化产品的占有与享用上往往是分离的。比如,布鲁斯创建起来的19所学校;比如澳门何鸿Y鱿壬谙愀鬯崭槐瓤城奥蛳虑宕裁髟巴坡硗肪柙遥辉俦热纾橙嘶ň拮事蚧匾环票龊绲幕纯赡苈酆谀坏悴欢嬲苄郎偷娜耍床灰欢苡涤写笫Φ哪Α?



  文化资本能买什么



  谁都晓得,金钱资本,能够买来好吃的好穿的好用的,能够买来奢侈和豪华;那么,文化资本,到底能够买来什么?



  我们一下子就想到了2005年感动中国的丛飞。他花去了长达11年的时光,用一点一点辛苦挣到的300万元资金,资助了178名贫困失学的儿童。丛飞用他自己的全部文化资本,购买了一份崇高的社会责任。


上一条: 中国制造就是全球制造

下一条: 不可迷信原油“神话”

更多>>

推荐阅读

更多>>

推荐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