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中,我们到底缴了多少税

  近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开会讨论调整个税起征点,最终决定将起征点调到2000元。个税调整引起广泛关注,成为舆论的焦点。这当然不难理解,因为个人所得税关系到很多人的切身利益。



  但事实上,在国家的税收收入中,个人所得税所占份额极小,大概也就是6%左右。对于纳税人来说,个人向国家缴纳的税收中,个税所占份额并不很大,大量的税收负担是通过购物消费等,在不知不觉中缴纳给国家的。



  人们在不知不觉中到底承担了多少税收?我想,绝大多数人并不知道。举例来说,假如l袋0.5公斤装的食盐价格为2元,其中就包含大约0.29元的增值税和0.03元的城建税。其它消费品中都至少含有增值税或营业税、消费税、城建税,对此,很少有人知道。



  由于这些税款并不是直接从人们的手中拿走,而是以商品价格的名义由商家收走的,故普通百姓感觉不到纳税的负担;而个人所得税因为是直接从自己手中拿走的,所以能感觉到“痛苦”。



  所以,我们不应该仅仅关心个税,更应该关心其它税种的缴纳情况。



  国家与纳税人之间的关系,是纳税人拿出一部分收入以换取国家(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那么,作为纳税人,我们在缴纳了一定税款之后,是否享受到了相应的权利?享受的权利是否值得这么高的付出?缴纳的税款是否真的用在了公共服务上?政府的公职人员是否存在浪费和挥霍税收的行为?这些问题,作为纳税人有权知道,且必须时时保持足够的警惕。



  但现在的问题是,我们的相关制度对于保障纳税人权利、激发纳税人的权利意识,尚有欠缺。一方面,大量的税收是间接税,公众并不能准确获知自己的税负;另一方面,相关税收立法滞后,开门立法活动不足,纳税人较少有机会参与税收立法。



  我国现行税制有22个税种,其中以国家法律形式发布的仅有《个人所得税法》和《企业所得税法》,其它税种都是经全国人大授权立法后,由国务院制定的暂行条例或条例来管理。由于所得税法是由全国人大立法,立法过程基本上是开放的,各方意见也经过了媒体的充分报道,因而人们对两个所得税法比较清楚。但是,条例或暂行条例的制定过程就没有这么公开透明了,因而不少人对这些税种的征收情况很难知晓,甚至认为与己无关。



  所以说,必须强化面向全体纳税人的开门立法,只有在纳税人代表的充分讨论、协商和博弈,在各种利益集团的诉求大体平衡的情况下,制定的税收法律才能更充分地体现纳税人对于纳税的同意权。这一点在个税调整的立法过程中已经得到较好的体现。而由政府部门单方面制定的税收条例,则很难体现纳税人同意的这样一个基本原则。



  作为纳税人,应该像关注个税一样关注其它税收。作为政府,也应该努力提高税收立法的层次,提高立法的公开透明度。


上一条: 改善外部环境三项制度为先

下一条: 不能再错失结构性改革的好时机

更多>>

推荐阅读

更多>>

推荐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