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的约束与宽容

去了一趟加拿大,最令我叹服和惊讶的是,宽容的社会环境和严格的制度约束在这个枫叶之国同时并存的双重特征。



  有一句很有意思的说法是,如果你深谙加拿大政府的各项规则的话,那么,加拿大就是“大家拿”;反之,如果你不懂得这些具体规则的话,它就是“拿大家”。之所以有这种说法,主要反映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加拿大政府对个人的征税额度非常高,几乎拿走了个人收入的30%至40%;二是加拿大政府赋予公民的各种福利非常优厚。就第一个层面而言,比如一位月收入达到6000加币的加拿大公民,每月要上缴税收2000多加币。当然,政府也规定了免税点,即月收入低于2800加币的人可以不缴税。



  税收如此之高,可加拿大人却似乎并不在意,他们把缴税看作是理所应当之事。而且,在他们眼里,与小偷相比,偷税者更应该遭到社会的唾弃。当然,这种社会风气的形成是与其高标准的社会福利相辅相成的。例如,在加拿大生育一个孩子,家庭不仅不需要付一分钱,反过来,每月还有400加币的牛奶补助,一直持续到孩子年满18岁为止。再如,在老年人的赡养方面,加拿大人有两种选择,一种是具备生活自理能力的,可以选择老年公寓,那里有专门的医生,完善的基础设施,入住者需要支付少许费用。另一种是当老年人失去生活自理能力时,可以选择进入养老院,那里的生活条件非常舒适,费用由政府全额提供,老人去世后的一切事宜皆由政府出面料理。



  当然,加拿大人也深深地知道,除了交税是获得各项应有福利的必要条件以外,严格遵守各类制度规范,则是获得这些福利的充分条件。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是,在加拿大,烟民非常少,这可能与烟草价格特别昂贵有关,也与政府对抽烟场所的具体规定有关——只有可以看得到天空的地方才可以抽烟。据说,有一名旅客曾经在宾馆偷偷抽烟,事后被发现,政府执法人员便毫不留情的开出了一张4000加币的罚单,以至于这名旅客事后追悔莫及。还有一个国人意想不到的现象,在温哥华市的一个特定的街区中,有许多的吸毒者和无家可归者聚集一起徘徊、游荡。其实,说他们无家可归是不妥当的,因为政府专门为他们提供了设施良好的收容站,但这些人因为不愿意受约束,最终还是要逃出来。而且,政府给予这些流浪者每月一定的生活补贴,大概是600至700加币,但这些人在拿到钱后,会在很短的时间内挥霍一空。此后的日子里,政府还要通过各种实物补贴的方式让他们生活下去,因为,加拿大政府承诺决不让任何一个人活活饿死。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个长度不到1000米的街区上,所有住宅的窗户都有钢筋护栏,据说只有这条街区是这样的,其他街区的窗户都是平板玻璃的。或许有人会问,难道这些人就不会流窜到其他街区去犯罪吗?我们得到的答案出乎意料:这群人流动性很低,在他们群聚场所的对面就是警察局。当地人告诉我们,政府规定他们只能在这条街区集体活动,其他街区是不允许进入的,换句话说,警察局将罪恶控制自己的眼皮底下。很难想象,即使在我们眼里的这些所谓“危险的和非理性的人”,竟然也能够如此听从政府法令的约束,这实在是一个令人不得不深入思索的问题。



  谈了这么多制度约束,再来看看加拿大宽容的一面。在温哥华有一条闻名的同性恋街,街道两旁的娱乐场所和居民住宅基本上是由同性恋这一群体构成。政府专门拨款在街道两旁兴建特殊的公益设施(如公交车站等),并明文规定同性恋可以结婚、可以继承财产,享有作为加拿大公民的一切法定权利。而且,每年6月的同性恋大游行中,政府为了表示支持,市长和其他政府官员往往走在最前列。



  有一个非常感人的故事。大批的同性恋者积聚在温哥华机场等待一辆接送领养儿童的特殊专机的到来,飞机一到站,他们立即涌上前去,随后每对夫妻手抱一个婴儿又是亲吻、又是拍照,热泪盈眶,可仔细一看,这些认领来的儿童都是残疾儿童。其实,加拿大政府对同性恋认领儿童有明文规定:夫妻双方必须事前为儿童专门存上20万加币,无论将来发生任何事情,这些存款都只能用于儿童身上。即便是如此苛刻的条件,这一特殊群体还是非常热衷于此,其爱心更显可贵。



  中国古人曾经讲过物极必反的道理。约束与宽容的关系何尝不是如此。但是,欲使约束有效,宽容变得合理,更紧要的还是树立和培育上应天理、下顺人情的守法之道。


上一条: 是结构性上涨,非全面通胀

下一条: 世博会与上海贸易发展战略位序

更多>>

推荐阅读

更多>>

推荐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