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家
如此无视民意的胆大妄为有违“管理民主”这一新农村建设精神,因为“管理民主”不是为民做主,而是让农民自己做主。这种突如其来的“先拆迁,后安置”,对房屋进行“先斩后奏”,不仅有悖于大众生活伦理,更有违现代政治文明的准则。
为了争取新农村建设示范点,获得更多的政策资金支持,安徽省望江县泊湖村在未召开村民会议,也未征得村民同意的情况下,突击将妨碍新农村规划的民房强行拆除。一些村民因为经济条件有限无法盖起新房,面临着无处安身的困境。(新华社12月29日电)
好端端的房子为何被拆?泊湖村委会的解释是:今年6月份县里提出增加新农村建设示范点,考虑到该村以前有规划基础,加上村民们也希望整治村庄面貌,把村尾的主干道让出来,村里就决定把妨碍村庄规划的老房子拆了。
然而,这种“拆迁暴力”的直接后果是农民在物质与精神上被双重损害。一方面,由于没有得到农民的授权与认可,这种强拆势必造成对农民物权的损害。事实上,即使有的农民认同拆迁,他们也有必要在现场挑拣出对其仍有用处的门窗或砖瓦,而不是当垃圾一并铲除。另一方面,由于老屋不仅是安身之所,更是心理上的故园,当它们被强行拆除,实际上是家园被毁。更让人们担心的是,如果这种以权力为支撑的暴力不被遏止,相关责任人不受到惩罚,谁又能够保障那些新建起来的家园不会因为堂而皇之的理由,继续倒在推土机的尖牙利爪之下?
对于这一事件引起的强烈反弹,有干部似乎很委屈:“作为政府来讲,想抓住机遇为老百姓做点事情,我们不可能为了自己的利益把百姓推到水深火热中。”然而,不可否认的是,除了“为老百姓做点事情”的崇高理想,“政绩冲动”更是导致这次强拆的主因。
显而易见,如此无视民意的胆大妄为更有违“管理民主”这一新农村建设精神,因为“管理民主”不是为民做主,而是让农民自己做主。这种突如其来的“先拆迁,后安置”,对房屋进行“先斩后奏”,不仅有悖于大众生活伦理,更有违现代政治文明的准则。
历史已经无数次证明,奖励与荣誉同样会使人变坏。事实上,近些年来许多有识之士对示范点的工作思路多有批评。年初便有媒体报道,江西、山东、河南等地为倾力打造新农村建设试点村镇,把原有的一点水利、造林、交通等资金捆绑在一起,全部投入到示范点上,将示范点变成了“官”赏点。试点初衷本是“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结果却变成盆景———“搞好一个点,荒了一大片”。殊不知,为了这一个“盆景”,同样摧毁了许多屋舍与田园。
国家加大农村建设的投入,在改革开放近三十年后着力反哺农村,这对于农民来说,无疑是件好事情。但是应该明确的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应该是农民,国家的重视与政府的投入更多是提供服务,而不是提供强制或者一揽子解决方案。如有人大代表在去年召开的两会上指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把重点放在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上。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坚持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权益,反对形式主义和强迫命令。
进一步说,新农村建设的核心是增加农民的利益而不是损害农民的利益;是一点一滴的建设,而不是急功近利的建设;是为了改善民生而作谦卑努力,而不是为了一时一势的政绩为所欲为。否则,新农村建设难免会被简化为一种如火如荼的新村建设、新房建设,在大拆大建、拆旧盖新的盲目运动中丧失新农村建设的根本。
上一条: 城市化不等于征地
下一条: 《工资条例》到底应解决什么问题